云省,昆市。
盘山医院。
“领导,这基因药,真的能够修复?”
程鑫,看着一小瓶药剂,眼中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刘韬略微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它有着不可思议的效果,属于实验室产品,还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到时候你征求张继柯的意见,如果他同意冒险,就将这药给他使用,如果他不愿意冒险,那就算了。”
这种基因药剂,是他花了三天功夫,搞出来的。
别说只是修复腰,就是断手断脚,只要药剂量够大,都可以重新长出手、脚。
程鑫点点头,“明白,领导!”
等到刘韬离开后,程鑫看着那一小瓶药剂,眼中还是带有不可思议之色。
大概半个小时后,张继柯来到了办公室。
他依旧坐在躺椅上,一个年轻的女子推着他。
她,已经整整陪伴了他五年,不离不弃。
陪着他,渡过了最艰难的低谷,陪着他走出了心里阴霾,陪着他好好地上大学,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
她,仿佛是蝶姐的集合体,支持着他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哪怕腰断了,依旧可以活得精采。
“张继柯,我们实验室研制了一款新药,可以修复你的脊椎,但是它还没有进行临床试验,我想征求你的意见,你愿不愿意当这个志愿者?”程鑫说道。
张继柯眼中精光一闪,双手紧紧抓住扶手,声音都在颤抖:“真的?”
腰断了,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他变成了残废,那种巨大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他一度想要自杀,结束自己的性命。
“我愿意!”张继柯毫不犹豫地说道。
哪怕只有1%的希望,他都会选择同意。
旁边的年轻女子脸色一变:“不行,我不同意!志愿者找其他人,风险太大了!”
“不,我同意!”张继柯非常的坚定,“哪怕冒再大的险,只要有1%的希望,都值得!”
两人眼神对视了许久,最终年轻女子妥协了,选择了尊重。
程鑫拿着注射器,将基因药剂吸出后,往张继柯断腰位置注射进去。
约莫半响。
“怎么样,有什么感觉?”程鑫问道。
张继柯激动道:“程主任,我感觉到腰好像有蚂蚁在撕咬一样,有感觉了!”
程鑫眼中都是震惊之色。
这效果,未免太好了吧!
张继柯在医院,足足待了五天。
这一天,张继柯配合着做检查,他已经不需要被人推着,而是可以自己走路了。
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
“恭喜你,药效非常的好,你的腰治好了!”程鑫看着检查报告,向张继柯祝贺着。
张继柯眼眶一红,眼泪忍不住的掉落下来。
失去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宝贵。
坐在推车整整五年时间,他终于恢复了健康。
“谢谢!谢谢!”张继柯忍不住向程鑫道谢着。
程鑫提醒道:“不过现在虽然治好了,但是我还是得提醒你,你的腰刚好,千万不要激烈运动,而且得随时配合着观察。”
张继柯点点头表示明白。
能恢复健康,已经是让他欣喜若狂了。
至于重新当一个职业运动员,他不敢想。
哪怕他觉得,身体前所未有的好,好像身上没有任何伤一般。
京城。
俄罗斯庞大的代表团,开启了访华之旅。
双方将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举行交流、合作。
从90年代开始,双方的关系不断上升。
此次俄罗斯代表团,就有来自航天领域的,与华夏航天局展开交流。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航天工业基础,但在有限的经济力量下这些底蕴就像是一块失去供血的肌肉一样,空有力量却根本发挥不出来。
现在全世界都想搭上华夏这辆前往太空的班车,而相比之下,俄罗斯无疑是距离这趟班车最近的一个。
将航天员送上太空,这对于俄罗斯而言不算什么。建造太空站,俄罗斯也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就是往月球发射探测器,进行科研活动,带着月壤返回,俄罗斯同样也不成问题。
但是载人登月,依旧是俄罗斯航天所不具备的。
再有就是经济效益!
俄罗斯进行航天的成本,要比华夏高得多。
华夏都已经在进行大规模进军,太空旅行人数更是达到了2.4万人/年的规模。
俄罗斯也有航天员在华夏的‘天宫’空间站,这也让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越来越不上心。
毕竟国际空间站,太老了,都已经到了退役之时,只是舍不得就这么退役,现在延迟退役时间,修修补补的。
现在俄罗斯希望搭上华夏的太空班车,实现载人登月梦,在月球上有所作为,而不是当个看客。
随着华夏在月球轨道成功建设‘月宫’空间站,任何从地球发射的深空探测器,都得向华夏航天局申请,只有得到审核批准才可以。
华夏已经在太空领域,彻底占据了制高点。
这种制高点的控制,是非常恐怖的。
没有华夏航天局的审核批准,其他航天局发射深空探测器,难度增加数倍,甚至面临着被视为危险,直接被摧毁的风险。
而军事方面的交流,也在进行。
双方的军事交流,从未断过。
对于华夏军事力量的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情况,俄罗斯比任何一个国家更有清晰感受。
俄罗斯最先进的军舰,还是当年苏联时代建成的两艘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库兹涅左夫号、瓦良格号。
而华夏,超大型核动力航母,服役了整整六艘!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华夏没有建造更多的超大型核动力航母,而是维持着六艘超大型核动力航母、一艘中型核动力航母,但是华夏海军力量,远远强于俄海军。
华夏的陆军,更是在世界第一陆军上面待了快十年了。
对于华夏的合成部队的战斗力,俄罗斯比美国等国家更有发言权。
华夏的空军,也同样远强于俄空军。
俄罗斯、美国都建有太空部队,但是华夏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有太空部队的,而不是吓唬人的。
俄罗斯访华代表团,足足访华七天时间。
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了众多合作事项。
但是在远东进一步合作以及在中亚方向,双方还是未能达成一致。
而俄罗斯想要得到的,比如前往月球的‘广寒宫’科研基地之类的,自然也未能得到满足。
四合院,在俄罗斯访华团离开后,刘韬没有立马离开京城。
慢悠悠地泡茶,美滋滋地喝了一杯茶。
“俄罗斯,又要动手了,就是不知道这次,与欧洲会不会走向决裂!”刘韬想到俄罗斯接下来的动作,忍不住在想着。
要不是这一次俄罗斯访华团到来,他都忘了这事。
因为他这只小蝴蝶引起的‘蝴蝶效应’,很多事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他原本写下的小本本,很多都没有参考价值了。
对于俄罗斯接下来要采取的措施,刘韬是能够理解的。
俄罗斯想要成为世界级别的国家,想要拥有成为超级强国的可能性,那么东欧绝对是必须拿下的,特别是乌克兰。
因为这里,是欧盟与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这里有着60.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欧洲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这里一直以来是粮仓。
这里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用地415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土质肥沃,黑土面积近2500万公顷,占世界黑土总量的27%。水力资源充足,灌溉便利,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产量是非常高的。
而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军事工业,这里可以有效的补充俄罗斯的短板。
但是欧洲方面,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的发生。
因为俄罗斯要是拿下了,下一步必然是要整个东欧。
而只要拿下东欧,基本上俄罗斯就是另一个苏联了。
再看看现在的新闻热度,俄罗斯在全世界的热度,不是其他的,是俄罗斯体育代表团的消息。
冬奥会,即将举行了!
而俄罗斯可不仅仅是夏季奥运会的强国,同样在冬奥会方面也是极强的。
毕竟俄罗斯的冬天太冷了,在东奥各种赛事方面,俄罗斯天然具备优势。
特别是女子花滑方面,更是具有强大的统治力。
今年的女子花滑更是如此,三个十几岁的俄罗斯姑娘,在全球拥有偌大的名气,随着一个个新闻、一个个她们比赛的视频在华夏传播,她们的粉丝量增长非常快。
这个春节,对于华夏有独特的意义。
看冬奥会,成了春节很多人的选择,让大家感受到冬奥的魅力。
一直以来,在华夏,与夏季奥运会有关的体育赛事更有热度。夏季奥运会的知名度远高于冬季奥运会,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有冬奥会,不知道冬奥会是干啥的。
而这一次,让大家好好地感受着冬奥会的魅力。
今年的体育赛事,最大的看点,便是京城的冬奥会,以及夏天的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了!
‘广寒宫’酒店。
游客们正在用餐着,同时看着大屏幕,此时大屏幕上正在进行着,正是女子花滑比赛。
来自各国的女子花滑运动员,在这里展开竞技着。
虽然说,到了这时候比赛,都是属于女子花滑运动员中的高手,但是大家依旧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巨大的实力差距。
三位来自俄罗斯的女子花滑运动员,实力却是强劲得很,处于遥遥领先位置,真的是断崖式领先。
她们三个的实力差距并不大,谁都有可能夺冠。
至于其他人,只能去竞争第四位。
月球游客,边享用月球的美食,边看冬奥会,还有的人与在地球的亲属进行视频聊天。
他们这一批,是在除夕抵达月球,开启月球之旅。
他们在月球,进行着独特的除夕团圆饭。
甚至在月球看春晚。
这种独特的经历,对于游客们而言,是极其难得的,是在地球上体验不到的。
相比地球太空旅行,毫无疑问月球旅行更热门。
当然,因为名额有限,不管是地球太空旅行,还是月球旅行,都得排队着。
不仅仅这些游客们在看冬奥,在月球工作的航天员、科学家、工程师们,闲暇之余,也在看冬奥。
在月球上,大家的活动区域是有限的,基本上是在‘广寒宫’科研基地以及附近。
至于更远的地方,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去,因为航空器有限。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像地球的直升飞机之类的航空器,在月球是不适用的,发动机连使用都使用不了。
在月球这边的航空器,是采用电推进!
目前,作为交通用的航空器,数量还很有限。
至于地面上作为交通的月球车,因为月球表面土质松软,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是不适合开车行走的。
现在的‘广寒宫’科研基地已经很庞大了。
很多无人工厂,每天24小时进行开采月球的资源。
太阳能、核能,是‘广寒宫’科研基地利用的能量,在这里并不缺电。
这里提炼的氦3,不仅仅是作为宇宙飞船的燃料,还运回到地球,作为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源源不断的发电。
每年只需要100吨的氦3,就可以让人类有用不完的电。
当然,氦3只是月球的资源之一罢了。
像这里提炼的稀土,钛,都为地球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比如一部分‘太空船’以及空天飞机,已经在‘广寒宫’科研基地进行制造。
毕竟相比起地球,月球的引力更小,发射的成本更低。
而且很多零部件的加工,在月球更有独特的环境优势。
因为月球,可以如同真空一般,这对于很多零部件的加工至关重要,是在地球环境所无法加工出来的。
‘广寒宫’科研基地,正在以一个可怕的速度在推进着。
可能每天都在看,还没有太大感受。
但是当把时间尺度拉到年去观察,那感受是非常强烈的,冲击感十足。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地球上的人而言,就是对在月球工作的航天员、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也是如此!
在一开始,大家到了月球,都得长时间在月球,一年都不一定有一次探亲假。但是到了现在,已经固定一年有一次探亲假,而且与地球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迅捷。
像现在的通信,已经可以支持一万个人在月球同时与地球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