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鹏城过年,年味是没有在京城过年那么足的。
但是,胜在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周烈、周锡在苏家吃了年夜饭就回去了。周瑾被云雨霏留下来。
周烈和周锡也都是很清楚的,梦瑜能让他们一起吃年夜饭,其实已经是很讲情义。
周烈和周锡走后,苏希就忙着打电话,给五湖四海的好朋友们打电话提前拜年。
苏希的朋友天南地北都有,今年去部队后,又认识了一大帮人。
所以,这电话就没停过。
一直到了深夜。
到了深夜,就从打电话变成了发短信。
手机信息密密麻麻。
实在是将旁边的云雨霏给弄烦了:“苏希,你呀,可以群发过去。”
苏希笑了笑,说:“这些朋友,一年到头也见不着面,还是单独祝福比较好。”
云雨霏往苏希身上一靠,她顺势往上一抬头,说:“看看手机?”
额…。
虽然是老夫老妻了,但云雨霏忽然这么一提,苏希顿时就回忆起年轻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云朵手机。他将手机往旁边一放,说:“行呀!看来,我们要打响新年的……”
“你好坏……”
“……”
莺歌燕舞,满园春色。
这是一个风狂雨骤的夜晚。
苏希打响的不止第一枪,不止第二枪,不止第三枪,不止第四枪…而是五枪!
一直到天亮才沉沉睡去。
两人一觉睡到了大中午。
也就是小沐沐是苏梦瑜带着睡觉,而且在鹏城过年,不用出去拜年。
也算是‘躲清闲’了。
初二,苏希才去羊城,和南溪山的兄弟们聚会,然后又去古家拜会。
随后,又在羊城和欧文生、马学东等人见面。
苏希的行程是满的。
这些年,他到处为官,所到之处,结识了不少好友。
尽管辽东事件以来,苏希消失在了公众视野,被认为是贬谪。
但在粤东,苏希依然是大家的主心骨。
古家的古城是知道一些的,他虽然没有具体的内情,但知道苏希去了军工国企,又到部队里去交流挂职…这显然不是贬谪,这显然是重用,而且是竭尽全力的培养。
古城虽然军衔不高,但他当年在军中是担任极其重要的位置。
所以,他对苏希说:“苏希,你要全面的熟悉军中的各项事务,尤其是各种流程。有这样一份履历,对你将来会是极大的加持!”
他还说:我们古家是坚定不移的支持你。伟洲这孩子不错,跟着你,学了几分魄力和担当,将来一定能帮到你。
古城和古家对苏希的支持由来已久。
在圈子里,古家向来是以‘站队’著称,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对选择。
而且,很多人都说古家是烧冷灶的神。
从他们对苏希的支持来看。
似乎有点道理。
绝不是浪得虚名!
相比之下,南溪山的人对苏希的前景表现出担忧,他们希望依靠集体的力量将苏希拉回来,他们认为京城太乱了,他们不希望看到历史重演,他们认为只要苏希回到粤东,徐徐图之,一切都会顺利起来。
这里,永远是苏希的基本盘!
苏希对谢明通等人的表态非常感动,但是,他再次强调自己没有问题,处境很好,不是坏事。
苏希的语气很坚定。
这才让南溪山众人打消这种疑虑。
欧文生在嘉州退休了,他是从嘉州市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的,享受正厅级的待遇。对他来说,这就够了。
当初他和苏希初相遇的时候,还是个正科级的干部。当初,他对苏希是百般不服,千般不忿。
到现在他还不敢相信自己现在的退休级别,这是他当年不敢奢望的。他更加兴奋的是,他在嘉州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虽然马学东的后来居上,使他有些吃味,但毕竟年龄卡在那里了。
事实上,在欧文生的问题上。
苏希并没有使力。
又或者说,欧文生因为当初有一次站队飘忽,他对时任嘉州市长欧文熙有一点偏转 。
这才是马学东后来居上的原因。
否则欧文生就不是享受正厅级待遇了。
马学东很纯粹,除了喝酒,就是拍马屁,除了拍马屁就是向苏希汇报嘉州最近的成绩,请苏希为他指明道路…。
当然,他还不失时机的向苏希抱歉,他谈到大宁市长这件事情时,仍然显得很难为情。
毕竟,是自己辜负了苏希同志的期许。
苏希对此并不在意,郑献策在那边干的很好。马学东又守住了嘉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希的‘政治版图’‘政治资产’是增加了,而不是缩窄了。
大年初四,苏希和云雨霏返回京城。先去老丈人家。
进门,云成就双手抱走了苏淳,一口一个小沐沐,亲了又亲。柳清宁则抽空将苏希拉到一边,说:“苏希,听说了吗?有新政策了,你和雨霏符合开放条件。要不?再生一个!”
“好!”苏希一口答应!
柳清宁顿时笑开了花,连忙称赞苏希明事理,识大体。
接着又将苏希拉到一边,小声地问:“我听老云说,你去年大半年都被借调去了军队?”
苏希点头。
“苏希,妈妈认真跟你说。你呀,一定要对部队的事务有一定了解。这个履历,虽然现在看不算什么。但也许未来某一天,用得着呢。”
“诶,好。我知道。”
柳清宁点点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然后,就开始聊一些家里的事情。
苏希回到京城就没闲着,先是去了许家,然后又去薛老爷子家,接着去了陈老部长和于部长家,再接着又去张振坤家…跟着周锡去伍老家。
最后,在周烈家和沙正刚、吴同新、毛群峰等人一起喝大酒。
这一通流程走下来,已经是大年初七。
苏希也收到调令,去了唐娇华安排的新地方。
苏希还是按照之前的方针策略,多看多听,不说话。
时间过的很快。
一晃又过去了半年。
苏希在这段时间还去党校学习了一个月。
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夯实。
这一个月内,苏希完完全全的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深入学习理论,没事就捧着书去找老师、找领导……。
党校相比起其他单位,是个闲职单位。里面的老师、领导都是些学者。
他们见到苏希这种好学的官员,非常高兴,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
毕竟,他们见多了来这儿镀金混文凭搞关系的学员。
像苏希这种踏踏实实、言之有物、纯粹且踏实的学习理论的,少之又少。
更何况苏希还这么年轻。
想起苏希过去取得的那些成绩,事实上,不少党校的领导教授都挺为这个年轻官员惋惜的。
只不过,他们也说不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