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764章 小人行径

第764章 小人行径

    袁谭所部,中军大帐。

    郭图提及前面袁尚攻打平原郡的旧事,以此来驳斥沮授所搬出的大局为重的观点,让沮授一时间不免语塞,毕竟正如郭图所言,先前袁尚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执意对平原进行攻伐,若说不顾大局,确乎是袁尚先不顾全大局。

    然沮授作为袁尚的臣子,他不能说袁尚的不是,尤其是当着郭图、辛评、辛毗等人的面,对他的君主袁尚进行非议,或是代袁尚做出当伏做小致歉的事情,以至于损害袁尚的声望。

    沮授作为谋臣,且智略超群,他斟酌片刻后,出言反驳起了郭图:“郭君,前面故魏公辞世,长公子不与奔丧,反倒不知受了何人蛊惑,窜走到了平原,招募兵马,严防死守,一意同邺城相抗。”

    “而少公子得故魏公之遗命,受任魏公一职,挑着靖安河北的重担,忽然乍闻平原生变,少公子自当引兵前来扫定,此非是少公子不顾全大局,而是少公子职责所在也。”

    ‘受人蛊惑?’在听到这几个字时,郭图眉眼一挑,不用多想,沮授口中这位蛊惑袁谭的奸人,非他郭图莫属,当然,奸人不止一个,想来还包括他身边的辛评、辛毗二人。

    “沮君此言谬矣。”辛评站了出来,他同郭图有着相同的想法,以沮授所言蛊惑袁谭的奸人有他一份,所故他理所当然的站了出来反驳道:“向者故魏公辞世,而长公子居长,立之无疑,可最后所立乃是少公子,此中可谓是谜团重重。”

    “何者?盖因此事有类秦始皇之旧事,当是时也,始皇辞世,而扶苏在外,胡亥居内,赵高伙同李斯篡改遗诏,不立长子扶苏,而立幼子胡亥,使得强秦竟是二世而亡。”

    “可见少公子继任魏公一事,其中必有文章,或是有奸人在旁蛊惑煽动,使得长幼乱序,长公子竟不得立,而少公子越过两位兄长,继任了魏公一职,纲纪驰矣。”

    ‘快哉。’郭图心中赞赏了一句辛评,沮授说袁谭身边有奸人,而辛评反驳说袁尚身边有奸人,此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辛君。”沮授闻言正色道,他不容有人去质疑袁尚继位的正统性,因而直言反驳道:“向者故魏公辞世,于大众下宣言以少公子继任魏公,当是时也,辛君你不是也在场吗?如何当时不去辨别,而于当下诡辩,所言不当。”

    辛评冷哼了一声,他笑道:“评当时站的远,虽是听到故魏公传下遗命,也确乎有公子二字,但不是什么少公子,而是长公子,可故魏公一言以尽,就听到田别驾和沮君迎拜少公子为君,评虽是心下生疑,然不敢妄发异论,恐为尔辈所害也。”

    “辛评,你,你如何少长不分。”沮授面上泛起怒色,他瞠目瞪着辛评,更是直呼起了辛评的姓名:“长公子身边,就是因为有了你这样的奸人,才导致诸位公子不相和睦,发生了争斗,以至于被秦军抓住机会,袭取了邺城。”

    “沮君,你怎么急了。”辛评微一挑眉,脸上挂着轻蔑的笑意:“迎拜少公子为君上的是你和田别驾,而后追随少公子攻伐平原的是你,留守邺城的是田别驾,你和田别驾一内一外,这河北的大权都在你二人的手上,少公子这个魏公,只怕是泥塑的木雕吧。”

    辛评出言讽刺:“我看是就是你和田别驾,以少公子年幼容易掌控,长公子年壮不易控制,所以在故魏公的亡体前做出不臣的举动,拥立了少公子为君,而今到底如了你们的愿了。”

    “辛评。”沮授厉喝一声,他怒发冲冠的驳斥道:“我心向袁氏,未曾有二念,田别驾更是忠臣中的忠臣,你如何敢抹黑我同田别驾,看来今日的河北之乱,咎由尔辈贼子也。”

    谩骂完辛评,沮授拱手向袁谭言道:“长公子,你同少公子本为兄弟,兄弟间有什么怨愤,都是可以放下的,万不可听信郭图和辛评这两个奸人的蛊惑之言,继续做出兄弟相争的事情来。”

    “不然河北州郡,将不复为袁氏所有,而到了那个时候,长公子恐是于河北无立锥之地,不知将如何自处。”

    “沮授。”郭图趁着袁谭斟酌思索的时间,他向着沮授厉声喝骂道:“若不是你和田别驾贪于权势,趁故魏公之病笃,行废长立幼之事,那来河北今日的忧患,魏郡之失,咎由尔辈也。”

    “从事说的对极。”辛评接了一句,他循着郭图的话,指着沮授说道:“尔辈先是酿成了魏郡之失,而今又要言辞蛊惑长公子罢兵退走,岂不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今日长公子大军至此,必当前驱讨定尔等乱臣贼子,换取河北地界上的清静。”

    沮授为郭图和辛评所挤兑,他心中怒气翻腾,目眦欲裂,盖因袁谭若是听从了郭图和辛评的话,一意在河间同袁尚分个胜负,那不管是速胜还是缓胜,胜利的代价是大是小,河北袁氏只怕都难再有翻身之日了。

    “郭图,辛评,尔辈小人,安敢胡言乱政,挑拨长公子和少公子的情谊,虽是千刀万剐,亦不得赎去尔辈的罪责。”沮授对着郭图和辛评指责道,可郭图和辛评只是冷笑而已,对于沮授诅咒的言辞充耳不闻。

    袁谭也终是开口了,他其实本心对于和袁尚兄弟相争有些内疚,但经沮授前面叨叨袁绍临终遗命以袁尚为嗣君,他霎时间消弭了心中的内疚,转而欲攻败袁尚而后快。

    “沮君勿复言,今日谭统大军至此,非战不可,不然就此引兵退走,岂不是为天下笑。”袁谭语气冷漠,打发沮授道:“沮君还是省一把力气,请先回去吧,谭就不留你吃饭了。”

    听着袁谭冷漠至极的话语,沮授心中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看来他此行却是无功而返,无颜去面对寄与他重望的袁尚。

    不过此行袁谭营寨,沮授也并非没有收获,他自营门踏步到中军大帐,私下目光四处瞟射,对袁谭的营寨有了一个大概的摸底,而这份情报对于袁尚迎击袁谭来说,是亟需的军情消息。

    就在沮授准备拱手告辞,还归河间国的郡治乐成县,把袁谭营寨的根底告诉袁尚时,郭图上前贴近袁谭,向着袁谭窃窃私语了一二,接着就听袁谭说道:“沮君,今日天色将晚,卿可留于此,好生休息一二。”

    言罢,袁谭挥手招来两名武士,安排这两名武士带着沮授下去休息,而后一连数日,每当沮授想到离开的时候,袁谭方面都有说辞,或是这里不行,或是那里不可,就是不放沮授还归乐成县。

    沮授在触了一二次南墙后,他知道现在他是离不开袁谭营寨了,只能见着外间的风云和变化。

    入夜。

    “从事,我等拘禁使者,传出去恐是不美。”对于郭图进献计策,以沮授为智能之士,不当放归袁尚身边,成为袁尚的助力,因而袁谭应下郭图所请,留下了沮授,不放沮授回去,不过他始终担心,拘禁使者的消息一出,却是大损他的威望,对他日后统御河北不利。

    “区区一个使者而已。”郭图宽慰袁谭道:“况且公子本当继任魏公一职,这沮授合该为公子麾下的臣子,而公子留下自己的臣子居留数日,算不得什么事情。”

    “确乎是也。”袁谭点了点头,他因拘禁沮授而有所羞惭,但在郭图的好言宽慰下,他放下了心中那半分羞惭之意。

    ……

    河间国,郡治乐成。

    自沮授前往袁谭营寨,一连数日都不见沮授返回,袁尚心中大抵有了猜想,当是袁谭做出了拘禁沮授的举措,不然以袁谭营寨距离乐成的距离,沮授已经来回三四趟了。

    ‘可恶。’袁尚此刻对袁谭厌恶到了极点,他前面派遣沮授前往袁谭营寨,思索过沮授此行的成败,当是劝说袁谭罢兵的概率不大,但他没想到的是,袁谭一不罢兵,二不放还沮授,简直是无耻之尤。

    而今袁谭拘禁沮授,让袁尚在战事还没开打的情况下,就折算一位智谋之士,相当于未战先败了一场,而这都是因为袁谭的无耻,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竟是拘禁使者,所行不当。

    “别驾,当如何行事为矣。”没了沮授,袁尚只好向田丰问计-——关于如何击退袁谭所部,乃至于击败袁谭,赢得河北地面上的清静。

    田丰捋着胡须,神色忧然,他也没有想到,袁谭会做出拘留沮授,不放归沮授的行为,这等事情,非是大丈夫所为,而是彻头彻尾的小人行径,传扬出去是为天下笑的。

    不过田丰对袁谭的失望没有太久,他将心思转到了袁尚的问题上:“明公,今者长公子统数万兵马前来,士气正盛,而我军兵少,虽是精锐胜于平原兵,但前者数次败于秦军,军心士气还未恢复。”

    “所故臣下以为,可先据守乐成,然后等到平原兵疲乏之时,再伺机攻破平原兵。”

    “也只能如此了。”袁尚点了点头,他虽是坐拥幽州、河间、常山等州郡,但这些州郡或为边郡,或是内郡可户口不丰,不如平原、渤海人丁滋盛,所以就算袁尚有心募兵,但一时间也难以募集到大批人马。

    因而袁尚如今麾下,唯有万余从邺城带出的邺兵,而邺兵虽是久经战场,经验丰富,但因为前面屡次大败,军心士气折损不小,需要好生鼓舞振奋一二,方可用事于沙场。

    不过除却麾下万余邺兵外,袁尚还有一支人马,即是幽州刺史审配麾下的数千幽州突骑,但由于刘备在辽西虎视眈眈,伺机进犯,让袁尚一时间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要召幽州突骑南下。

    随着时间流逝,岁月漂没,袁谭发起了对乐成的攻伐,他肆意宣泄着往日被袁尚围困于平原县的憋屈和不甘,作为长子的他,如何能被幼弟按倒,使得长兄的威严扫尽。

    只是袁谭对乐成的攻伐,因为他麾下士卒多属乌合之众,从四面八方收集得来,就战力方面不能同邺兵抗衡,且再加上袁尚有死守乐成的心思,又有田丰、逢纪、张郃、高览等文武能臣襄助,是故袁谭一时间对于乐成却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所故河间国的战局相持不下,胜负难分。

    ……

    幽州,州治蓟县。

    审配这段时间以来,脸上少有挂着笑意,更多是眉宇间的忧色绵绵,时不时他会长叹一声,而审配这般作态,盖因邺城为秦军攻下,而后秦军席卷魏郡,地方长官无人敢于出头抗争。

    接下来坏消息一桩接着一桩,审配收到了袁尚的来信,证实了邺城被夺的消息,同时审配得知了袁谭北上的消息,而袁谭北上河间,是为了攻灭袁尚,使得河北只剩有一个袁氏君主4。

    ‘孽障啊!’审配心中长叹,如今邺城被秦军攻取,袁氏到了如此危急的时候,袁谭还念着内斗,这简直是匪夷所思,难以理解,可袁谭就是领兵北上,奔赴河间同袁尚争斗了起来。

    对袁谭的所做所行评鉴完毕后,审配念着如何早日结束战事,他思来想去,唯有遣送幽州突骑南下,助阵袁尚讨平袁谭,可刘备在侧,幽州突骑却是不好南下去助阵袁尚。

    辽西郡。

    “秦军拿下了邺城?”刘备对于这桩来自南面的消息,心中升腾起了惑然之色,毕竟邺城他去过也看过,城防不可谓不严整,秦军就算兵力倍于城内的守军,也难以拿下邺城。

    刘备向着文书的内容向下看去,不多时他就明白了邺城失陷的缘故,盖因内奸二字,苏由先降,事发被杀,而后张南再降,迎接秦军入城,邺城因故失陷给了秦军。

    文书上还记着一道消息,即是袁尚麾下也出现了乱兵生事的情况,使得袁尚不得已窜走河间。

    河北袁氏,气数这是要尽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