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802章 无招胜有招

第802章 无招胜有招

    周受资的汇报结束时,又两个小时悄然流逝。

    最终敲定的方向清晰明确:游戏、TikTok短视频及直播带货、云计算、文创四大业务将全面发力。

    前三者肩负着赚取外汇的核心使命,而文创业务则将盈利置于次要位置,其核心目标是推动文化出海……

    这看似只是四个宏观方针,实则每个方向都会延伸出无数条业务线与分支,哪怕是其中最细小的分支,都可能涉及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的资金规模。

    最后,陈默拍了拍周受资的肩膀,语气恳切地说道:

    “年前年会上我的讲话,你也听到了。

    你只管把集团业务把控好,按既定目标稳步推进,让整个集团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我呢,就专心管好人和钱的事,今年你我各司其职,每个季度对齐一下颗粒度。”

    “Yes,Moss!”周受资沉声应道。

    “嗯,去吧。有任何拿不准的事,随时来找我,我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打发走陆奇和周受资后,陈默能想象到,接下来这一周,集团的管理人员怕是要忙得脚不沾地,彼岸的会议室会像国庆假期的热门景点般人满为患。

    等元宵节过后,员工们悉数返岗,每个人的OA系统里,都会躺着新一年的工作任务与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才是一家市值万亿的大集团,新年过后该有的新气象。

    ……

    去年春节后,陈默还需面对为期一周的高强度“车轮战”,与各业务线负责人逐一沟通。

    如今,他只需对接陆奇和周受资两人,一天之内便完成了所有对外发展的部署。

    当然,剩余的时间并非意味着他可以心安理得地“摸鱼”,而是要着手更重要的事——向内“开刀”。

    今年的年会上,陈默没有大张旗鼓地点名反腐,但不提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事实上,反腐是伴随彼岸发展始终的持续性工作。

    做企业就像练武功,讲究内外兼修。

    外功再厉害,若没有扎实的内功打底,终究会在遇到强大对手时一碰就碎,从内部彻底瓦解。

    因此,近几年陈默始终高度重视内部建设。

    集团内部不仅设立了“重案六组”“神盾局”专门打击贪腐现象,外部还长期聘请世界顶级的会计专业服务机构,负责审计资金使用情况。

    针对企业文化与职场环境,更是建立了全国罕见真正能发挥出作用和影响力的员工工会,联动人力资源部门,时刻关注员工的职场身心健康有序发展……

    即便做了这么多工作,一些内部问题依旧屡禁不止。

    年前年会上那句“爆改友商”的宣言,陈默绝非说说而已。但想要改变友商,必先将彼岸打造成一块铁板——就像你要售楼,总得先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样板间。

    为此,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当彼岸的会议室因各项事务挤满人群时,陈默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往返于办公室与天机阁之间。

    今年他的工作重心有二,一是写着刚才提到的属于彼岸务虚的年度计划,二是完善之前拟定的爆改友商《上岸计划》初稿。

    ……

    千里之外的杭州,另一番较量已悄然酝酿。

    “航总,刚收到消息,有家公司想收购咱们周边公交地铁的广告牌……”

    阿里内部花名“无招”的陈航听完助手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问道:“清楚是哪家公司吗?”

    “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不过口气倒是不小,一副钱不是问题的架势。”

    “呵~肯定跟彼岸脱不了干系。让那边给彼岸再加把火,开战前先恶心一下对面,动摇其军心,总归是有用的!”

    “明白!”

    马老板与陈默不对付,这不仅是阿里内部人尽皆知的事,整个互联网圈都清楚,彼岸与阿里向来针锋相对——从当年的《赢在华夏》之争,到互联网大会上的隔空互怼,皆是明证。

    尤其年前,老板将他、蒋凡与彭蕾召集到一起,列出一份《春泥计划》任命他们三人分别负责三条战线,这份重任的分量不言而喻。

    若能通过钉钉在企业级 SaaS市场打开局面,未来或许能为反攻微信奠定基础,而他在公司内部的声望与地位,也必然会水涨船高。

    其实在钉钉之前,阿里还推出过一款名为“来往”的产品。

    数年前那场社交大战中,微信与微聊的“双微之争”搅动风云,彼岸趁势崛起。

    马老板当时极具前瞻性地布局社交版图,起初想以阿里的旺旺应战,却发现旺旺与电商场景深度绑定,改造基因的难度极大,见事不可为便果断放弃。

    随后,他任命当时的 CEO、花名“铁木真”的陆兆禧全权负责此事。

    后者集结阿里巴巴上下之力打造“来往”,声势浩大,其迫切之心昭然若揭,大有“以金钱换时间”的架势。

    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其中时,上午还在原部门开会,下午就被调到来往团队,仓促到连原工作都来不及交接。

    集集团之力打造的来往,上线初期也曾风光一时,第二个月用户数便突破数百万。

    但好景不长,因与微信过于相似、缺乏差异化,最终难以留存用户。

    同时,来往团队规模急速扩张,也暴露了诸多内部管理问题,很多时候,一加一未必大于二,甚至有些极端情况还小于一。

    最终,来往被战略性放弃。

    作为负责人,他眼睁睁看着麾下团队被肢解,领导给出的说法是“沉淀”,但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被打入“冷宫”的委婉表达。

    而“铁木真”陆兆禧也因此受到波及,第二年便将 CEO之位让给了“逍遥子”张勇,虽仍担任合伙人,却逐渐淡出了管理核心序列。

    古往今来,成王败寇皆如此。

    其实陈航在阿里的境遇,与其花名“无招”有着几分微妙的呼应。

    早在 1999年,他便来阿里实习,却在两年后远赴日本工作,完美错过了阿里上市的造富神话。

    后来负责淘宝搜索却未有亮眼成绩,接着又被委以重任打造来往,最终却落得个偃旗息鼓的结局。

    “做啥啥不行”的自嘲背后,藏着几分无奈与苦涩。

    记得他刚加入阿里时,《阿凡达》电影正热映,本想将花名定为“阿凡达”,却被人力资源部门否决,理由是“只有高管才能起三个字的花名,比如‘逍遥子’‘风清扬’……”

    最终,他只能自嘲地取名“无招”——确实,那时的他仿佛已无招可施。

    经过数年沉淀,他带领来往的剩余团队潜心观察,发现职场人的痛点:工作与生活信息太过繁杂,、邮件、电话、短信……

    各种媒介交织的信息难以隔离,更谈不上高效沟通,这给无数像他一样的职场人带来了极大困扰。

    有痛点便有需求,有需求便意味着机会。

    而那时“职言”横空出世,成为职场交流的重要平台,也给了他诸多灵感。

    只不过,他要打造的新产品,专注于企业成员间的沟通场景,与职言仍有本质区别。

    随后,他推出“工作圈”,在内部小获成功,最终将产品定名“钉钉”,取“板上钉钉”“言之凿凿”之意,寄托着对产品稳定性与可信度的期许。

    可惜的是,由于来往团队集结的多是阿里其他部门不要的“老弱残兵”,钉钉内测时在几家企业内部的使用效果极差,甚至出现了双方交互时消息丢失的情况。

    好在,这支队伍虽技术能力不及其他团队,却有着敢打敢拼的韧劲。

    收到反馈的当天,三十人的团队便修复了上百个 bug,解决了消息丢失的问题。

    甚至有客户在凌晨 2点反馈 bug,群里的钉钉成员立刻回复“收到,马上解决”,并在凌晨 4点多顺利修复,还留言告知对方“问题已解决,您试试看!”

    这份拼劲让他深受触动——有这样的团队,何愁大业不成?

    后来,钉钉 1.0版本在杭州召开小型发布会,团队五十余人悉数到场,阿里高管却无一人列席。

    直到 2015年末,企业微信的出现让阿里巴巴开始重点关注企业级SaaS市场,他才觉得自己的春天终于来了。

    转折点发生在 2016年 6月16日,那一天还下着小雨,无招的印象很是深刻。

    因为那天马老板罕见地来到他们团队,亲自体验钉钉后给予了认可。

    7月,钉钉成立事业部,集团开始倾斜资源支持;

    8月,事业部规模和资金翻倍;9月,再翻倍。

    如今,钉钉已成长为能与企业微信抗衡的存在,但他仍能隐隐感觉到对方的强大。

    可那又如何?当年陈默创办微信时,面对如日中天的腾讯和 QQ的庞大基本盘,依旧实现了逆袭翻盘。

    现在,微信已从曾经的“屠龙勇士”变成了“恶龙”,而他未必不能成为新的屠龙勇士。

    他有敢打敢拼的团队,有出色的产品,更有集团的背后支持。

    现在他拥有的条件比之当初陈默可好太多了。

    陈默能行,他陈航凭什么不行?

    毕竟,他也姓陈。

    不是陈默的陈,而是陈航的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