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653章 经济和武力,双管齐下的大唐策略!

第653章 经济和武力,双管齐下的大唐策略!

    大唐终于到了可以,也不得不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时候了。

    这是李承乾在和内阁、天策府以及军机处慎重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一个军事基地从建立到后期的维护,以及军费供给都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唐直接掌控阿拉伯半岛,短时间甚至可以说十年内都很困难。

    最大的可能性还是扶植并控制类似古来什部族族长苏夫扬这样的当地豪强,为大唐做事。

    那么,无法像东瀛道、漠北道以及藏原道那样直接占领的话。

    殖民,就是李承乾和大唐一众高层统一想到的方法。

    程处亮的兄长程处默,如今和杜荷、李崇义一起在经略南洋,他有着丰富的陆战统兵经验,也有管理军伍的能力,还是大唐第一批有战斗经验的年轻海军将领。

    直接被李承乾,连带着登州皇家造船厂第四艘蒸汽动力海船“镇远号”,一同派到了阿拉伯这边。

    长安。

    李承乾正在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解着这一次的布局。

    “红海一带都没有什么储量大,经得住用的煤矿,不过却有着金矿、铁矿以及铜矿,这些都是珍贵的资源,可以在基地的建设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至于煤矿,正好可以以此为理由,以赏赐的名义,让遮娄其王在他们国内成立出口贸易公司,向大唐缴税的同时,从天竺半岛走阿拉伯海,运送煤矿去今后的军事基地.......”

    “而想要建成一座规模不小的海外基地,必定就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工,那些阿拉伯商人们因为船只数量不够,以及大唐这边海关检疫的效率而滞销的昆仑奴,就有了新的销路,可以直接在当地使用.......”

    象瑜和貔奴两人,看着自家父皇在世界堪舆图前,侃侃而谈,眼中都不由带着亮光。

    象瑜看着堪舆图上,红海的某个位置,忽然开口。

    “父皇,为什么不在这里挖一条运河呢?就像我大唐的京杭大运河一样,有了这条运河那我大唐的舰队不就可以直接驶入那地中海了吗?”

    李承乾一怔,随即看向自己这个长子的眸光中带着几分明显的赞赏。

    后世苏伊士运河的提议,工部那边还没有来得及出现,因为最近大唐的各项工程太多了,根本顾不上。

    而李承乾也知道这个原因,一直也没有提出来过。

    不过,他却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虎头虎脑,整天带着弟弟疯玩的长子,竟然能够想到这些。

    他这个红果改造者的子嗣,在皇家精英教育的教育作用下,未来的成就应该注定不会低。

    李承乾笑着颔首。

    “不错,象瑜,这个提议朕并未提过,你能想到很不错。”他夸赞了一句。

    忽而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勾起。

    “既然此事是你想到的,那朕便做主......这条运河今后就取名为象瑜大运河!”

    象瑜激动的一张带着几分婴儿肥的小脸,涨得通红。

    “哦哦哦哦!父皇万岁!父皇万岁!”

    李承乾哈哈大笑,湘王貔奴则是一脸的羡慕。

    当晚。

    皇后乾英英,以及后宫几乎所有的妃子们,就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当听闻太子象瑜得了未来一条运河的署名,不少妃子心中感慨,这便是嫡长子,但也不敢明着说什么。

    倒是皇后乾英英想到了更多。

    几日之后,曾经的太子少傅虞世南,如今的大唐太傅便针对太子的课业内容,做出了几分明显的调整。

    原本相对比较空泛的治世经义,带上了几分符合天武皇帝意志的内容。

    即,华夏中心论。

    昆仑奴、戒日奴、东瀛倭奴、南洋奴诸多种族的沦丧和牺牲,为大唐欣欣向荣提供血肉养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且符合大唐正义的!

    李承乾对此很满意,他可不希望将来自己的继承者,会是一个优柔寡断,整天以国家国力的衰退为代价,慷他人之慨的圣母。

    这是他的红线,即便是身为嫡长子的象瑜踩了,李承乾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废储。

    历史上的贞观十年,而今的天武元年。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大唐天武新帝继位的第一年,终于是走到了尽头,即将迎来天武二年。

    而至此。

    李承乾穿越到这个世界,从太原府开始推行的新政,已然在这片华夏大地上被他强行以武力等手段,实施了整整十年。

    十年。

    如今的大唐,已然超出了历史中任何一个朝代。

    火车轰鸣,在铁轨上狂奔。

    这个有着“机密押运”,“皇家军事邮政司”字样的火车之中,一箱箱自前线西征送回的金银财宝,连带着前线将士给家人们寄回的家书和钱财,被铁路运送了回来。

    如同当年太上皇李渊西征西域一般。

    大唐高层掐准了时间,在这场年关之前,将前线战争胜利的喜悦和战争带来的红利,带回大唐,带回长安。

    “柱子娘!柱子娘!快!柱子从前线送回来信了!他立了大功!”

    长安周边,蓝田县。

    青砖白瓦,修得颇为气派的村大院之中,几辆皇家军事邮政司的马车并排停靠,此刻正有几个负责派送的吏员进行登记和确认收件人。

    村正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走进大院,赶忙伸手招呼。

    一张老脸上满是激动的红晕。

    而听到来人就是柱子娘的皇家军事邮政司蓝田县负责人,也是赶忙走上前,在确认了对方的户籍信息后,脸上也露出了恭敬的祝贺笑容。

    拱手施礼:“何夫人,您家大郎何柱在西征随太上皇征伐敌国时,先登入城,并且亲自俘虏了敌军守城将领一名,得军功赏赐,连升三级,另外名字还送回长安,将由礼部另外进行赏赐。”

    “封个县男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嘞!”

    何夫人一脸震惊!

    “县,县男?!那,那不就是贵族了?”

    村正一脸欣喜:“哈哈哈,那可不就是贵族喽?县男,男爵!”

    那军事邮政的负责人微笑恭喜,却是再添一喜:“不仅如此呢,按照我大唐西征军武赏罚条例,其中对先登入城和阵斩敌将的功臣,另外还会赏赐那座城池的田亩,商铺若干。”

    “到时候礼部那边定下来赏赐后,必然会有专人来找您接洽,询问您是否愿意搬迁前往赏赐土地和商铺的地方,若是愿意,少不得爵位还能再升一级呢!”

    “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