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校花悔哭了 > 第1351章 大家打个赌,看看谁能猜得最准!

第1351章 大家打个赌,看看谁能猜得最准!

    一旁的隔音设备也经过了精心的调试。

    录音棚的墙壁上铺满了吸音材料,它们就像一群安静的卫士,将外界的噪音阻挡在外,为录制创造一个纯净的环境。

    厚重的隔音门被反复检查,确保关闭后没有一丝缝隙,能将声音完美地封锁在录音棚内。

    很快,

    一切准备就绪,

    唐言身着一身简约而不失优雅的黑色西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录音棚。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期待,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歌声融入到音乐之中。

    他缓缓走到麦克风前,轻轻抚摸着它,就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他凑近麦克风,轻声说了几句话,感受着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递出去的效果。

    他微微点头,对这专业的设备表示认可。

    接着,他开始活动了一下嗓子,轻轻地哼唱了几句,感受着录音棚内的声学环境。

    在录音棚外,

    尘王朝的几大歌星们围坐在一起,满是期待的看着录音棚里的唐言,不知谁提起的这茬,竟然私下里打起了赌。

    “对了,你们说唐言老师这首新歌要几次才能录制成功,达到完美版本效果?”

    此言一出。

    几大歌星皆是低头沉思。

    很快,

    冯奇威双手抱胸,率先眼神坚定的发言道:

    “我觉得唐言老师四次就能录制完成,他有这个实力。

    你们想想,唐言老师创作的那些经典歌曲,哪一首不是蕴含着深厚的音乐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他不经常唱歌,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录制一首歌对他来说肯定不在话下。”

    陶佩文推了推眼镜,摇了摇头,犹豫道:

    “四.......四次有点困难吧。

    录歌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要配合好音乐节奏,还要达成最佳演唱条件和情感到位,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估计得六次,毕竟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歌手,也很难一次就达到完美的效果。”

    许依冉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地道:

    “我觉得可能得十次!

    唐言老师虽然在音乐创作方面才华横溢,但他很少进录音棚亲自录制,需要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和设备。

    只要真正适应了,录歌根本不在话下.........”

    她这么说,看似说的次数有点多,其实也是为了唐言着想。

    她想着万一次数太多,唐言脸上会挂不住的,提前为他铺垫好,显然是真心为唐言考虑。

    宗姗双手叉腰,自信满满地道:

    “你们都小看唐言老师了,我觉得三次就行。

    唐言老师的音乐天赋是有目共睹的,他对歌曲的理解和演绎能力非常强。

    就拿我上次录制《天亮了》来说,好几天都达不到最佳效果,都是唐言老师的指点和调整,才让我最终录制完成,他对音乐曲谱的细节把控,远在你我等人之上!”

    严晨飞这个歌王,反而比其他人更崇敬唐言,他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夸张地说道:

    “我觉得两次就行!唐言老师就是音乐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才华和实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比你们更了解唐言老师,他对音乐的感知和掌控能力简直太强大了,两次录制成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啊?!!”

    大家听了严晨飞的话,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两次就录制成功?怎么可能啊!”

    “就是啊,就算是熟悉一下录音师和乐器老师的配合节奏,也得浪费一两次机会吧,怎么可能就两次完成呢。”

    “对啊,毕竟唐言老师不常录歌,配合上需要一定的磨合呢.........”

    大家纷纷摇头,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晨飞哥,你这说的是不是太夸张了?

    咱们都是专业歌手,怎么能不懂录歌的难度呢?

    要知道,每一首歌都有它独特的节奏、情感和表达方式,要想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反复地练习和调整,两次就录制成功几乎不可能啊!”

    冯奇威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录歌可不像我们在舞台上表演那么简单。

    在录音棚里,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放大。

    这也就代表着我们必须精益求精,否则真录制完成,会有无数人拿着放大镜挑完整版的毛病。

    在现场演奏有点瑕疵,大家都能理解,可是完整版的正版MV有瑕疵,就要受人诟病了。

    唐言老师虽然厉害,但也不可能两次就成功啊。”

    陶佩文也附和道。

    许依冉跟着轻轻叹了口气:

    “晨飞哥,你对唐言老师的崇拜我能理解,但我们还是要理性一点。

    录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经验的过程,唐言老师需要时间来适应录音棚的环境和设备。”

    宗姗也笑着道:

    “晨飞哥,你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可能没那么容易。

    不过,我相信唐言老师肯定能在很少的次数内完成录制的。”

    大家互不服输,争论声越来越大。

    这时,

    冯奇威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们别在这里争论不休了,大家打个赌,看看谁能猜得最准。

    猜得最不准的那个人,要请大家吃三次顶级大餐。”

    “行啊!”

    “我看行!”

    “嗯,赌一把,嘿嘿........”

    这个打赌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顿时之间,

    录音棚外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了。

    对于国人来说,骨子里天生就爱打赌这种行为,从小学算你厉害,到长大了我打赌输了自罚三杯。

    都是人生一步一步的见证。

    大家纷纷摩拳擦掌,仿佛这场赌约已经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比赛。

    他们对唐言亲自录歌本身就充满了期待,现在有了这个赌约,更是让他们的期待值飙升到了顶点。

    几人围坐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录音棚的门,仿佛透过那扇门就能看到唐言在里面的精彩表现。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奋,都想知道唐言老师到底需要几次才能完成录制,这场赌约的最终赢家又会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