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风起宁古塔 > 第七百六十二章 空间在手,优势在我

第七百六十二章 空间在手,优势在我

    心中已经极度的不满,但偏偏又做不了什么,憋得夏光帝一口老血差一点就没有喷出来。

    而就在夏光帝有火发不出,很是憋闷的时候,诸葛成于此时又补上了一刀。“皇上,东凉凉永帝又派人来催粮草和军饷了,还请圣断。”

    “他们还有脸要粮草?如果不是他们,胡骑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出现在中原,我们大夏又怎么可能会丢了晋州。惹出了这么大的祸端,真可以当成无事发生吗?”

    “皇上,那就先不给了吗?”诸葛成再问。

    “对,就以我们粮草也紧缺为由,先不给了。”

    “可是这样一来,怕是他们会与我们离心离德的。”诸葛成再说。

    “离就离,贾平安马上就要到古州附近了,他还是先应付了此人再说其它吧。”夏光帝一边说,一边从龙椅上起了身,跟着在太监的跟随下向着内殿而去。

    留下了诸葛成与冉成平,连看都未看上一眼。

    他是动不了两人,但表示一下内心的不爽总是可以的吧。

    夏光帝离开,留下两位丞相站在大殿之中,互相对视了两眼后,两人都不由摇头叹息。

    大夏,已不复往日般的辉煌了。

    放在三年前,谁敢来主动占他们的便宜,大夏不招惹他们就是好事了。

    可是现在...

    两人突然就生出了一股子危机之感。

    ......

    晋州。

    冯大勇所部,一路不紧不慢地尾随着赤温所部。

    太武城、八马岭城、辽城郡。

    胡骑在前,一一攻占。

    秦军在后,一个接着一个的接收捡漏。

    到了辽城郡,再向南就是阳县,可通向始州。

    但在这里,大夏早已经囤积了重兵,胡骑不擅攻城,若是打下去,很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

    由辽城郡向东,为大泽岭,由那里就可以通向鲁州,那就是大统国的地境了。

    一样囤有大统重兵,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两路不通,便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向西直奔黄县。只要到达了黄县,北可回返静宁城、过鹿岭,到阳武关,由那里就可以直回宁城,去往古州。

    或可以由黄县向南,进攻临皇城,入秦州之地。

    选择权就在自己手中,赤温叫来了众将,一番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向西走黄县,跟着向北走静宁城,跟着前往古州,退出晋州之地再说。

    这样做,是有些丢人,但好处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他们一路之上抢的好东西已经不少了,现在离开,算是满载而归。

    倘若继续留在晋州,就要面对可怕的秦兵,就有些得不偿失。

    赤温有了决定,转道北路奔静宁城而去。

    冯大勇带军顺利进入辽城郡,跟着就是众将议事。

    “追还是要追的,跟在胡骑身后,对于解决整个晋州问题好处多多。可现在,他们不再往南,而是转道向西,那阳县、包括仙平城以及宁天城,还有东面的天泽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谁愿前往?”

    沙盘就摆在眼前,冯大勇伸手指了几个地方之后,抬头,目光看向与会众将。

    李木白有些蠢蠢欲动,可是他发现冯大勇根本就没有看他。

    这是一员猛将,以后留有大用,这个活计不适合他做。

    江凡呢,有勇无谋,难以独当一面,也非是合适人选。

    只有李康恒这位原来宣国的六皇子和林大顺,这位原宣国卫国公世子是最为合适的。

    冯大勇不想命令谁,更想看着他们主动请战。

    被他目光盯着的两人,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李康恒(已经改名为李恒)站了出来,“要不然,我试试?”

    “好,就李将军了,我会给你留兵五万,不知道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希望可以多留一些的粮草和银子。”李恒开了口。

    “可以,还有其它的要求吗?”

    “没有了。”李恒摇了摇头,这是自己第一次独领一军,能够给他五万人马,已经超出了预计,人数再多,他怕根本就掌握不来。

    天庆四年七月,冯大勇带着三十余万秦军转道向西,追着胡骑赤温所部而去。

    李恒被留在辽城郡,负责接收属于晋州的阳县、仙平城、宁天城和天泽岭四城之地。

    同月,晋州北面的林岭城,秦王贾平安率军光复,将额尔吉所部赶去了恒城。

    相比于赤温的不交手政策,额尔吉选择的是每城必战、每城必夺。

    石门城兵败,就退到了林岭城。

    秦军追至林岭城,又是一番的血战之后,不敌,退往恒城。

    斥候来报,在恒城,胡骑正在抓壮丁修筑城墙,摆明了就是一副要继续坚持的架势。

    秦军主力,正由林岭城而出,开向恒城的官道上。

    贾平安就在其中。

    七月的天,最是一天中最为火热的时候。

    但这几天,天公作美,连续阴天不说,在今天还下起了丝丝小雨,让天气都不再变得烦热。

    一棵大树之下,贾平安站在这里感受着难得的清凉之意,在他身边,已经去甲的林大猛也是一脸的轻松。

    前几天,天气不断高温,可是把他们这些重甲兵给折磨坏了。

    原本铠甲就沉,重甲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穿上,用不了一刻钟的时间,里衣就会湿透,跟着汗水直流。

    当消息汇报到了贾平安这里时,一道去甲的命令就传了出来。

    贾平安是懂得爱兵如子的。

    更懂得灵活通变。

    谁规定的,重骑就要随时带甲,赶路的时候难道就不能休息一下吗?

    人的精神不可以随时都紧绷着,不然一旦断了,那是会出大事的。

    重骑兵做为中军之兵在不打仗的时候,是可以卸甲的。不仅是他们,便是其它的中军与后军,此法皆可行。

    但前军就不行了,做为随时可能与会敌人碰上的军队,哪怕天气再是炎热,也要按规定着甲。

    人受点苦,总要比没了性命强。

    这一路之上,山林太多,即便是有小黑在天空之上,也不敢保证可以发现敌人所有的踪迹,就像是昨天,一股人数为百的胡骑就突然从树林中冲出,打了秦军一个出其不意。

    虽然后来被赶来的黑骑卫给赶了回去,且留下了一大半的尸体,但预备役士兵还是战死了近两百之数,算是吃了一个小亏。

    去甲,显得一身轻松的林大猛站在贾平安的身边,“王上,我们为何不着急赶路呢?从林岭到恒城快马的话,一天就可以赶到,我们现在已经走了两天,才一半路程而已呀。”

    “怎么?想不明白?”贾平安笑了笑。

    “对,就是想不明白,我们这么多大军,每耽误一天的行军,就需要多少的粮草。虽然我们军中并不缺粮,但也没有必要如此的浪费吧。”林大猛继续表达着自己的疑问。

    他呢,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懂就问,从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丢人的。

    贾平安,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性子,与这样的人接触不用担心会被算计,只需要有什么说什么就好。“你是认为我们走得慢,是会浪费时间和粮食?”

    “是的。”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吗?”

    “很多,就末将所知,军中大部分人的都是这样认为的。”

    “哈哈,那就太好了。”

    “太好了?”林大猛的脸上写满着疑惑。

    “对呀,你们都会这样认为,想必胡骑也会这样认为,而这正是我想要的。”

    “王上,您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直说吧,可是把我急死了。”

    “好,那我问你,我们周边的地形适合骑兵作战吗?”

    “不适合,土地不平,又有山林相依,无法展开更多的骑兵。”

    “没错,那我们的骑兵不好展开,胡骑就容易展开了吗?就像是昨天,他们瞒过了我们的斥候,来了一场突袭,为何只有百骑呢?”

    林大猛很想说,因为人数太多容易被发现。

    可想想又是不对。人数少虽然容易隐藏,但只要规划的好,能隐藏一百人就可以隐藏一千人。除非是万人大军行动,才不好藏匿遗迹。

    “王上是说,因为地形不好展开,所以胡骑派来太多人并没有什么用?”

    “正是如此。”贾平安颔首。

    随后继续的说着,“大军之所以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就是在利用地形给胡骑制造困难,说白了,就是利用复杂的地形一点点消灭他们。不然,真在宽阔的草原之上与十几万胡骑一战的话,那你认为,我们有多少的胜算?”

    “或是说,胜了之后,我们又需要付出多少的损失呢?”

    “哦,原来如此呀。”林大猛一副恍然大悟之态。

    随后还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因为你们都被每天需要消耗的巨量粮草给蒙蔽了双眼,就想不到这一点了。”贾平安又笑了起来。

    有空间在,粮草是不缺的。

    在空间里面种植粮食,不仅产量更高、周期更短,更重要的是,灵泉水的消耗十分有限。

    这可是他的优势。

    打仗不就是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对方的弱势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