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喂……”
就在这时,一阵电流音过后,红星机械厂里的大喇叭响了。
“亲爱的工友们,在这里插播一条通知。”
“经厂委决定,对以下远赴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的32名同志,授予优秀先进工作者团体表彰,希望其他工友向他们学习,不怕吃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精神。”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采购科的王宝强同志,李有福同志,生产一车间的汪强同志,曹卫国同志……”
“最后特别表彰李有福同志,李有福同志在下乡期间,发扬红星机械厂工人,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精神,为解决黑省肉食供应做出杰出贡献,并获得公社,黑省组织部,及相关上级部门工业部的一致好评。”
“厂委决定对以上32名优秀先进工作者,物资钱票上的奖励,李有福同志除以上奖励外,其工资待遇向上提两级,既本月起,享受一级办事员待遇。”
“亲爱的工友们……”
“……”
这条广播连续播放了三遍。
听到这条广播的工人,无不是一副震惊错愕的表情。
“我去,一级办事员待遇。”
“工资待遇直接提升两级?”
“我滴妈啊,这是做了多大的贡献。”
大杂院里,那些熟悉李有福的李师傅,黄师傅,马壮,保卫科的陈爱国等人,则是下巴都快掉了一地。
他们最清楚李有福的真实年纪,不到二十岁,准确来说,李有福今年才19岁,竟然享受一级办事员待遇。
他们只感觉,来红星机械厂这么多年,全都活到狗肚子上了,拿的工资还赶不上一个年轻人。
可羡慕归羡慕,嫉妒归嫉妒。
广播里明明白白说了,李有福获得地方公社,黑省组织部,以及主管红星机械厂的上级领导部门,工业部的一致好评。
请问谁敢造次?
正因为如此,这帮人羡慕的脸上全是酸意。
而那些亲眼见证,或者说和李有福一块下乡的31名骨干,这些的表情则是要多精彩有多精彩,但更多的是一种不诧,还有一丝不公的情绪。
他们觉得厂里对李有福太不公平了。
别人不清楚,他们可是知道,李有福还打死了三名小鬼子,可是这个事情,厂里连提都没提。
这可是三名小鬼子。
此时此刻。
李有福,王宝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李有福似乎明白了,王宝强接下来要说的话。
王宝强快哭的表情,勉强挤出一丝笑,“老六,我知道这对你很不公平。”
“我知道会议结果后,也想尽办法,我去找了王厂长,还有厂长,但没用,他们说这是集体的决定。”
“去特么的集体决定,还不是看你小子年轻,觉得好欺负。”
“王哥别气,不值当。”
李有福忽然笑了,他觉得王宝强此刻的表情,还有那么一点可爱。
“王哥,不管怎么说,我现在也是一级办事员,一个月78元工资,加上各种补助的话,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都快是普通工人的三倍了。”
“说实话,我这个年纪就有这么好的待遇,我敢说放眼全国,恐怕一个巴掌也数的出来。”
“嗯!”
王宝强沉默的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但不可否认,下乡的两个月,李有福在背后做了多少事,起码,这批下乡工人全都欠李有福一条命,这是不争的事实。
更不用说,他们在乡下过的啥日子,吃的喝的,没李有福在背后努力,就北大荒那繁忙的工作量,他们身体早就吃不消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南北之间的差异。
南北之间,除了饮食文化不同外,身高体重,包括力气,全都差异巨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吃的越多,力气就越大,反之,吃的少,力气肯定就不大。”
你以为的人家一年只干半年活,有半年时间全在猫冬。
实际上的人家,半年就干了南方需要全年才能干的活,现实摆着,地里的收成是不会骗人,没收成的话,人家吃啥。
还有猫冬前的准备,烧一个冬天的柴火,以及吃一个冬天的冬储菜。
你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所以在北方上工的强度,是很多南方上工强度的两倍,甚至达到三倍的程度,这样才能抽出时间,去捡柴,准备过冬的食物,蔬菜等等。
王宝强紧接着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我懂。”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就是觉得对你不公平。”
“我本来以为,这次回来最少也能把你提到股长,副科长。”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宝强一个劲的摇头,只有他清楚,干部和工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李有福拿出烟,主动用打火机帮王宝强点燃,而他自己也点燃一根,“王哥,我是觉得现在就挺好。”
“就像你刚才说的,我太年轻,猛然提到干部岗位,别人会怎么想,那些人看我还不得用放大镜在我身上找毛病。”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有时候懒散惯了。”
“要是真让人去挑毛病,那还不得一挑就是一大堆。”
王宝强被李有福这番言论给逗笑了,“行了,既然你小子都无所谓,我在这里气愤个屁。”
“这就对了。”
李有福笑了笑,“我想,领导肯定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不想让我锋芒毕露,被一些敌特给惦记上。”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