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复山河 > 第四百四十二章、叛国

第四百四十二章、叛国

    “嗯!”

    “朕会下旨,让东厂和锦衣卫一起参与行动。”

    永宁帝略显迟疑的说道。

    这种分赃活动,他还是第一次参与,着实有些不适应。

    在以往接受的教育中,清算晋商带来的收益,应该全部收归国有。

    勋贵系明显是不准备这么干。

    虽然没把钱揣进自己腰包,但也不准备进户部的账,或者说只有少部分罚没入账。

    更多的收益,都会砸到了军费开销上。

    锦衣卫和东厂参与,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

    当然,事后肯定会给他这个皇帝留一份,具体有多少暂且未知。

    哪怕内心深处,非常鄙视这种分赃法。

    面对不断缩水的内库,永宁帝选择了答应。

    就算是拒绝提议,针对晋商的行动,还是会展开。

    甭管他们是主谋,还是稀里糊涂的卷入,刺杀当朝阁老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

    京师,范府。

    “京师戒严放开,赶紧收拾东西,我们立即离开。”

    红袍老者急忙下令道。

    为了追查凶手,京中各个衙门都在抓人。

    稍微有点牵连的,都进入了狱中。

    没有查到范家,除了根基扎实外,还有就是他足够谨慎。

    觉察到不对劲,拒绝了北虏的要求。

    不过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一路追查下去,早晚会把他们牵连进去。

    涉及到阁老遇刺案,商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哪怕他花费重金,给自己捐了光禄大夫的头衔,可以穿上红袍官服,政治地位依旧没有本质改变。

    平常时期吓唬一下下面的牛蛇鬼神还行,一旦朝廷要查办他,这个身份没有任何作用。

    刑不上大夫的政治优待,同他们这些捐官没有任何关系。

    “老爷,大少爷走了保龄侯的路子,不是说没事了么?”

    管家一脸疑惑的问道。

    晋商的关系网,可不仅仅局限在文官身上。

    宗室、外戚、勋贵、宦官,都是他们的打点对象,建立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

    单独到某个晋商家族,人脉关系就大幅度缩水,通常是攀附朝中一两家权贵,结交了一帮中下层官员。

    “小心无大错!

    被捕的一众官员,大都和我们晋商有联系,谁能保证成国公和镇远侯不会多想。

    他们这种大人物,只要动一下念头,我们这些人就得人头落地。

    告诉下面的人,这次情况特殊。

    撤出京师的同时,把我们的所有收尾,全部收拾干净。

    派人通知在朝为官的族中子弟,让他们自己小心。

    涉及到刺杀案,甭管是牵扯到谁,都不许他们出手。

    一切以保全自身为上!”

    老者神色凝重的说道。

    他们这些人可以离开,在京中任职的族人却走不了。

    不光走不了,甚至连想离开的意思,都不能流露出来。

    在这种敏感时刻,稍微有所异动,都有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都不用人家栽赃陷害,哪怕没有刺杀案,范家的生意也经不起查。

    文官集团被吓的瑟瑟发抖,根本不敢给他们出头,外戚同样靠不住。

    一旦朝廷对他们展开清算,以往合作的那些权贵,就是他们的催命符。

    为了自家的声誉,权贵们也会杀人灭口。

    总不能奢望人家为了几两碎银,就冒着抄家灭门的风险,跑去和暴怒中的勋贵系对着干。

    “遵命!”

    ……

    类似的一幕,不断在京中上演。

    稍微有点危机意识的晋商,纷纷选择了跑路。

    至于京中的生意,先逃过这一劫再说。

    内心深处,他们问候了北虏祖宗十八代。

    实在是太坑人了!

    策划这么大的行动,居然连盟友都不招呼一声。

    天下商帮那么多,坑谁不行啊,怎么尽逮着自己人祸祸!

    若是知道北虏想刺杀当朝阁老,他们就算不第一时间告发,也要第一时间做出切割。

    相较于从京中撤离,消息传递的速度更快。

    张家口,孔家大院。

    “京中传来消息,鞑靼人借助我们的商队把刺客送入城中,对首辅和次辅实施了刺杀。

    勋贵系群情涌动,正在全力追查凶手。

    这么大的动静,很难掩盖所有线索,朝廷早晚都能查到我们头上。

    现在召集大家过来,就是为我孔家谋取后路。”

    孔辰宇的话刚说完,大厅内就沸腾起来。

    一众孔家族人,纷纷痛骂鞑靼人无耻。

    着实是太坑人了,鞑靼人的操作,直接把他们逼到了绝路上。

    本来他们干的就是杀头买卖,又牵扯到阁老刺杀案中,朝廷追查下来,这是包灭门的结局。

    哪怕砸钱贿赂皇帝,都保不住他们的命。

    “够了!”

    “事情既然发生了,那就别抱怨。

    从和北虏做买卖开始,我们就应该想到有这一天。

    侥幸渡过了几十年太平日子,已经是祖宗庇佑的结果!”

    孔辰宇当即训斥道。

    一切都是贪婪惹的祸。

    孔家原本是山西的中等士绅,因为眼馋走私贸易的暴利,就想着出手捞一票。

    怎奈利益动人心,赚惯了快钱,就再也收不了手。

    靠着走私贸易赚取的暴利,孔家的势力迅速膨胀,成为山西有数的大家族,同样也把孔家拉入到了深渊。

    “大哥,没必要这么担心。

    从事走私贸易的商人那么多,同北虏勾结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浙商、徽商、鲁商、豫商,大虞最知名的一众商帮,或多或少都参与到了走私贸易中。

    北虏刺客潜入京师,总不会是我们一家送进去的吧!

    牵扯到的人这么多,大家一起发动在朝中的人脉关系,把事情压下来即可。”

    孔辰四一脸淡定的说道。

    刺杀阁老是第一次,但类似事件的公关,他们却是有经验的。

    当初朝廷稽查走私的时候,他们也牵连其中,最后不仅全身而退,还是借助朝廷的力量完成反杀。

    再往前追溯,辽东兵败他们也深陷其中。

    后续牵扯太大,朝廷没敢深入追查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老四,过去的经验,放在现在是不适用的。

    不同于以往的敌人,勋贵系手中是有刀的。

    恰好我们现在已经很肥了,到了该宰杀的时候。

    哪怕没有刺杀案,他们也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对我们的清算。”

    孔辰宇摇了摇头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

    勋贵们既然敢在江南,向士绅们亮刀子,就敢对他们动屠刀。

    论起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他们差江南士绅甚远。

    至于同样参与走私贸易的其他商帮,那仅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并且大部分买卖还是经他们手中转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们向草原上走私物资,能够赚取巨额利润,人家同样有自己的财路。

    靠着垄断粮食、盐、茶、丝绸、陶瓷等物资的贸易,同样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最近一些年,朝廷开放禁海之后,一众南方商帮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节节攀升的关税,就是财源滚滚的写照。

    人家的经营重心,早就不在草原上。

    “大哥,事到如今,我们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朝廷既然不给我们活路,那就索性反了他们,引北虏大军入关!”

    孔晨熙神色凝重的说道。

    自古以来,引异族入关者,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有的选,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干。

    毕竟,他们能够和北虏平等合作,那是自身存在无法取代的价值。

    一旦北虏入了关,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手中的筹码,不说完全丧失,反正也会丢的七七八八。

    朝廷盯上了他们手中的巨额财富,谁也无法保证北虏不眼馋。

    人家是以抢劫为生的政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难啊!”

    “引北虏入关容易,可是打开防线之后,谁能保证北虏能够夺取天下。

    万一朝廷获胜,把他们赶出了关外,我等跟着迁徙到了草原上,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

    孔辰宇叹息一声说道。

    眼下的大虞朝,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距离亡国还差的远。

    引北虏入关,倘若夺取了天下,自会有大儒为他们辩经。

    一旦操作失误,北虏被赶了出去,他们不光身败名裂,连小命都难保。

    至于族中的财富,他反倒是不在意。

    人活着,财富才是自己的。

    若是人死了,再多的财富,也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大哥,我们没得选择。

    或许眼前这一幕,正是北虏想要看到的。

    勋贵系掌权之后,朝廷军费开支暴增,对他们也造成了不小的军事压力。

    为了剪除隐患,他们才选择了代价最小的刺杀,可惜功败垂成。

    到了这一步,北虏也只有再次发起南侵,打断勋贵系的整军行动。

    前线日子,草原上传来消息,鞑靼人准备集结兵马进攻漠北。

    现在看来这就是虚晃一枪,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大虞,正等着我们这些内应送上门去!”

    孔晨熙苦涩的回答道。

    不同于文官主政时期的糊弄,勋贵系掌权后,那是真舍得投入军费。

    一面修复长城防线,一面扩军备战。

    没有内应配合,此时北虏想要撕破长城防线,势必要付出惨痛代价。

    “不用怀疑,这就是他们的阴谋。

    派人通知北虏,我们愿意联络各家配合他们夺取长城防线!”

    孔辰宇语气低沉的说道。

    被逼到了墙角下,不想被抄家灭门,只能按照北虏的剧本走。

    “大哥,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得送北虏一份大礼。

    趁着我们的人脉关系尚未被清算,动用所有的政治资源,不惜一切代价鼓动陛下率兵亲征!”

    孔晨熙随即补充道。

    北虏的战斗力固然强悍,可勋贵系的部队同样能打。

    没有外力介入,双方在战场上对决,北虏就算能获胜,也会损失惨重。

    到时候各路勤王大军抵达,免不了再次被赶出关外。

    “嗯!”

    ……

    草原联军大营。

    “大单于,晋商传来消息,刺杀行动失败。

    他们愿意里应外合,配合我们夺取关口!”

    额尔德心情忐忑的汇报道。

    刺杀案是他一手策划,从筹划到实施,前前后后花费了小一年时间。

    遗憾是多次优化后的刺杀行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别说是击杀目标,连伤都没有伤到。

    “知道了。

    启用备用方案,兵伐大虞。

    告诉那帮晋商,本单于从不亏待功臣。

    若是能帮我们拿下中原,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呼格吉勒当即画饼道。

    深入敌国京师玩刺杀,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动,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刺杀这么容易,不用等他们出手,景李两人早就死了十次。

    勋贵系的崛起,可是挡了不少人的路,无数人对他们恨之入骨。

    不是所有人都能权衡利弊,暗地里对他们出手的人,数量绝对不会少。

    两人能够逍遥到现在,足以证明他们身边的安保能力不弱。

    看似作为备用的方案,其实才是呼格吉勒的真实计划。

    ……

    伴随着轰鸣的炮火声,宣告着北疆战火再次燃起。

    升腾的狼烟,一道接着一道,在最短时间内,把消息传递到了大虞京师。

    文渊阁。

    “景兄,一切如你所料,北虏还是动手了。”

    李原一脸严肃的说道。

    从锁定刺客的身份是北虏之后,他们就知道距离新一轮的战争不远了。

    “这一仗,怕是不好打啊!”

    景国良神色凝重的说道。

    预料到大战爆发,不等于就能赢得胜利。

    从刺杀案爆发到狼烟燃起,期间间隔时间不到十天,根本没给他们留调兵遣将的时间。

    最棘手的是内部隐患,尚未来得及排除。

    针对晋商的政治清算,才刚刚开始,连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没排查完。

    勾结晋商不会写在脸上。

    经常帮晋商说好话的官员,那些都只是明面上的小卒子。

    晋商在朝堂上的真正保护伞,从来都是暗地里提供庇护。

    现在只拿下了明面上的人,暗地里的依旧在追查中。

    “首辅大人,现在外敌来袭,朝堂必须保持稳定。

    为了大局着想,还请暂停对案件的调查,一切等击败北虏之后再说!”

    高景风开口劝说道。

    不是他想和勋贵系对着干,着实是北虏的威胁太大。

    继续清算下去,万一逼反了晋商集团,搞不好边关局势会再次糜烂。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