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 第971章 内网建成、公司开会

第971章 内网建成、公司开会

    6月12日。

    上午九点,陈国泰在公司总部大楼顶层会议室,召开各实体部门负责人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公司内网建设情况,了解各部分现阶段工作情况,并做下一阶段的工作预估和安排。

    从上个月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开始,凤凰公司全体部门都展开了内部电脑网络联网建设。

    在这个内部网络体系中,每个部门都只有具体使用的设备是来自IBM公司的286电脑。服务器和卫星设备却是由公司自己制造。

    每台服务器都配上了一台或者几台单独占用一个信道的卫星接收和转发设备。

    所有服务器又通过卫星,将本部门数据传送到由陈国泰直接控制的总服务器机房,同时接收来自上一层权限的指挥命令。

    这样情况下,凤凰公司建设在在其它国家的实体投资部分,一下子就与总公司实现了密不可分的实时联系。

    总公司对各处实体部门的所有动向都做到了洞若观火。各处分部再也没有失控风险。

    由于早有计划,并且不计成本,凤凰公司早在卫星发射之前,就制造出了大批相关设备预备着。

    虽然因为技术上不够细致,导致制造出来的各种类型服务器和卫星接收转发设备显得有些‘傻大笨粗’,但运行绝对无碍。

    而且因为内置芯片足够先进,实际运行效率却是在世界上绝对领先。

    从接收到卫星信号开始,公司技术部门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链接、测试、调整工作。

    截止到昨天晚上,所有分布在外的实体部分都已经全部完成联网,并且运行情况良好。

    今天就是召开汇总大会。

    “各位同仁,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工作,我们终于完成了公司内部网络建设,将公司所有组成部分无缝链接在了一起。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史上开创先河之作,是我们凤凰国际集团所有工作人员的无上荣耀......”

    会议开始后,陈国泰按下按钮,点亮墙上的CRT大屏幕,指着上面徐徐显示的启动界面,嘴里满是自豪地说道。

    显示器的隔壁就是装满了巨型计算机的恒温机房。

    计算机群通过卫星信号接收设备,与分布在各处的下一层权限的服务器链接起来,并通过最新型的实体光纤导线,把信息无损传递到实体导线能到达的任何地方,实现高速交互。(光纤在1980年开始商用)

    开口介绍情况之时,陈国泰心里的成就感几乎拉到满值。

    他完全可以肯定,通信卫星和晶体管计算机面世之后,只有少数几个西方强国才是以国家为主体,不惜赔钱花费巨资建成了军队内网,却从无一家私人企业集团能够做到。

    前世里的世界第一企业沃尔玛,也是在1983年才独立发射卫星,建成公司内网,以掌握和调节公司内部极其庞大的物流数据和管理数据,达成了无比高效的成本管理。

    而这一世的凤凰公司却是提前一年时间做到了。

    并且凤凰公司还掌握了几乎所有的内网核心技术。

    不管是控制系统还是服务器芯片和卫星芯片,以及卫星地面设备,都是凤凰自制,没有丝毫泄密风险。

    ‘哗哗哗......’

    陈国泰讲话途中,所有凤凰公司高管人员几度掀起掌声浪潮。

    与会的所有人都为公司成就而深深自豪,为自己是凤凰公司的一员而深感骄傲。

    情况介绍完毕之后,各部门负责人按照点到的顺序,依次开始汇报自己部门的现时情况。

    而随着他们的介绍,陈国泰也在大屏幕上逐一打开各个下级菜单,对介绍内容进行同步显示。

    并且陈国泰还现场询问,与他们进行探讨和做安排。

    主打一个就是清晰明了,让所有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化办公的巨大便利。

    在电脑协作的情况下,会议效率比以往提升了好几倍。

    上午11点左右,陈国泰就宣布了散会。

    众多高管人员相继离场。

    陈国泰随后带着杨海蓝、雷华英、陈以恪、雷华勇、刚子、何建明等六人转往小型会议室。

    这六人当中,杨海蓝是掌握公司最多资产的投资部部长,主要管理凤凰公司与外部企业或组织合资搞起来的产业。

    港城这边有无线通讯公司、广播电视公司、电力公司、杨氏钢铁厂及其研究所、德林电机厂等。

    港城之外则是有华国特区的港口、电厂、钢铁厂、化肥厂、水泥厂、陶瓷厂等。

    西欧分部虽然名义上是由威尔逊直管,但是杨海蓝也要同步掌握所有信息。

    除了以上这些,杨海蓝还在凤凰体系之外,独自全资拥有资金规模已经超过40亿港币的‘蓝狐服装有限公司’。

    而‘蓝狐’虽然独立于外,陈国泰却还是‘假公济私’,把‘蓝狐’纳入了凤凰的网络体系之中。

    只不过‘蓝狐’的网络菜单只有陈国泰和杨海蓝才能够点开。

    以上林林总总加起来,就让杨海蓝在凤凰公司内部的权威仅次于陈国泰,与威尔逊齐平。

    甚至还略微超过了威尔逊。

    杨海蓝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港城闻名的头部女富豪。

    她的名气和实力都超过了港城绝大多数贵妇名媛。同时也远远地超过了她的娘家。

    她的名字不但震动了港城,还不断向世界范围扩散。

    与杨海蓝的赫赫名声相比,雷华英的名气倒是小得多,只在港城小范围里流传。

    不过雷华英对陈国泰的重要性却并不输给杨海蓝多少。

    雷华英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终于在财务管理上有所成就。

    她如今代表陈国泰掌控着公司总部二十多个专项财务科室,将公司财务总账管理得一清二楚,给陈国泰提供了极其巨大的助力。

    如果说杨海蓝和雷华英管的是全面,雷华勇、陈以恪等四人管理的则是四个蕴含着滔天财富的专项部门。

    这四个部门分别是商超部、食品饮料部、印刷包装部、置业部(房地产)。

    陈国泰今天要重点过问的就是这四个部门的现时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