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清要完 > 第991章 大英:就这么说定了,我要再殖民印度300年!

第991章 大英:就这么说定了,我要再殖民印度300年!

    1886年深秋的伦敦,泰晤士河上弥漫着呛人的浓雾。一辆镶着罗斯柴尔德家族徽记的马车碾过白金汉宫前的碎石路,车轮卷起的尘土尚未落下,格莱斯顿首相的马车已紧随其后冲进了宫门。然后是新任的陆军大臣亨利.坎贝尔-班纳文,他两天前才从法国前线返回,还带回了让人心惊肉跳的坏消息——巴黎保卫战开始了!海军大臣乔治.汉密尔顿勋爵紧接着赶到,他同样带来了让人忧心的消息——太平海军南太舰队刚刚登陆了新喀里多尼亚,而在南太平洋上已经没有成规模的皇家海军舰队了!印度事务大臣伦道夫·丘吉尔则带领了《1886年印度税收预测报告》,面色阴郁。

    议事厅的大门被推开时,维多利亚女王正端坐在镀金座椅上,不怎么爱看书的女王戴着老花眼镜,膝头摆放着一份不知道什么文件。更令人惊愕的是,女王嘴角竟噙着一丝笑意——自阿尔伯特亲王去世后,这是大臣们第一次在她脸上看到这种表情。

    “先生们,”女王的声音比平日清亮,“罗斯柴尔德爵士昨天在‘圣方济各’号上见了位有趣的客人。”

    王室顾问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是第一个到达的,他从阴影中走出,将一迭文件分发给众人,羊皮纸摩擦的沙沙声里,财政大臣休.恰尔德斯突然倒吸一口冷气。

    “《白银的复兴》?”他念出标题时,脸上写满了惊讶的表情,“陛下,这是要动摇金本位制的根基!”

    海军大臣汉密尔顿勋爵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正盯着文件上那行触目惊心的数字:英格兰银行实际黄金储备:330吨。这个数字还不到《泰晤士报》吹嘘的十分之一。

    “爵士是在暗示我们在欺诈?”帝国参谋长剑桥公爵乔治亲王冷笑着。他刚在文件上看到更惊人的内容——英国实际流通货币已达黄金储备的15倍。

    罗斯柴尔德耸耸肩道:“1886年全球工业产值是1856年的3倍,但黄金存量只增长了50%。诸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扫视着众人,“这意味着金本位货币不可持续!世界正被通货紧缩勒死!”

    会议厅突然死寂。

    “这场世界大战之所以会打起来……”罗斯柴尔德一字一顿地说,“不仅仅是因为罗耀国、洪天贵和威廉皇帝的野心,更因为太平天国和德国是过去30年工业生产增加最多的两个国家,同时,它们又是黄金货币极度短缺的国家……它们的工业可以支撑起庞大的武力,同时它们又非常缺钱!”

    “这套理论.”休.恰尔德斯嘀咕道,“听着好像是卡尔.摩尔的.”

    罗斯柴尔德一脸的无所谓:“理论是谁提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可取之处!”

    “实际上,我们英国也非常缺钱!”罗斯柴尔德一掌拍在印度地图上,“三亿印度人守着世界最肥沃的耕地,却只能用物物交换——因为英格兰银行连给殖民地印钞票的黄金储备都没有!而与此同时,印度却拥有全世界约15%的白银!”

    “但白银在贬值!”印度事务大臣伦道夫.丘吉尔提醒道,“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

    罗斯柴尔德突然笑了。他打开鎏金雪茄盒,取出的不是哈瓦那雪茄,而是一枚太平天国铸造的“圣库银元”。银币正面,蟠龙在浪花纹间腾跃。

    “先生们,白银的稀缺性是足够的!”罗斯柴尔德道,“它之所以一直在跌,是因为过去很长时间内,为白银背书的武力一直在衰退直到太平天国崛起!白银很稀缺,黄金更是稀有,但仅仅是稀有并不足以支撑起它们在金融市场的地位,真正支撑它们的,是并不稀有和昂贵的钢铁!钢铁也许没有黄金昂贵,但它可以战胜黄金!而现在,太平天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钢铁它认为白银值钱,那白银就值钱!”

    罗斯柴尔德又取出一份罗斯柴尔德银行的统计报告:“实际上,白银的复兴对我们也非常有利,因为印度有15%的全球白银储量,虽然和太平天国、美利坚帝国、印加天国、日本、朝鲜等国加在一起的80%没有办法比。但是如果银卢比可以升值50%……”

    “印度的经济规模就有可能达到英国的120%!”格莱斯顿首相突然打断他,老迈的眼睛里迸出精光,“这等于我们一下子凭空拥有了50%的英国经济规模!”

    财政大臣休.恰尔德斯皱眉问:“但你怎么说服加尔各答的英国商人接受卢比?他们连印度总督的支票都要兑成黄金!”

    “说服?”罗斯柴尔德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大笑了起来,“这还需要说服吗?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40万白人狼狈不堪地撤往印度,所有人都会知道白银要复兴了!而我们,不应该企图阻止这个不可挡的趋势,而是应该顺势而为,从中攫取最大的利益——就是用白银复兴的趋势,释放出印度的白银资本和经济增长潜力!只要我们运用好了这个趋势,印度.就是下一个中国!一个属于我们的中国!”

    他接着又拿出一份《印度经济潜力分析》,上面详细计算了印度农业、纺织业和矿业的产值。

    “印度的人口是英国的10倍,小麦产量是英国的5倍,棉花产量是英国的8倍,煤炭和铁矿石储量足够支撑整个帝国的工业需求。但印度的经济总量只有英国的80%,为什么?是因为银卢比被低估了!卢比被低估不仅使得印度的经济总量被压低,更压低了印度的资本存量.资本是非常宝贵的,一个缺乏资本的国家是很难发展工业化的。”

    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皱眉:“但印度人能一直接受我们的统治吗?如果他们富起来.”

    “他们会接受的。”罗斯柴尔德微笑,“只要他们的财富与英镑挂钩。”

    他拿出一份《印度白银复兴计划》,上面详细列出了如何通过银行信贷、税收政策和贸易协定,让银卢比成为英镑的附属货币。

    “第一步,英格兰银行以一个固定汇率收购所有流通的银卢比——使用英镑纸币去收购;第二步,印度税收改用银卢比结算,同时卢比和英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第三步,和太平天国、美利坚帝国、印加天国签订《国际白银复兴协定》,共同提升金银比价到10以内;第四步,设立印度银行,用和英镑挂钩的卢比纸币收购印度的白银;第五步,将印度白银运回英国,作为英镑的储备”

    “我们要重回金银本位制?”财政大臣恰尔德斯大吃一惊。

    “实际上,我们根本无力维持金本位!”罗斯柴尔德提醒,“英格兰银行的金库中没有足够的黄金!真正支撑英镑的不是黄金,而是大英帝国的‘钢铁’.可是英国毕竟只是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英国的钢铁已经少于太平天国、德意志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了现在,是英国更需要印度,而非印度更需要英国!印度的白银.总比不存在的英国黄金更值钱吧?”

    “先生们,”维多利亚站起身,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大英帝国的未来在于永久控制印度,而不是太平洋!”她转向伦道夫·丘吉尔,“靠十几万人能统治3亿人300年吗?”

    丘吉尔的胡须颤了颤:“存在一定困难,如果……”

    “如果有300万白人呢?”女王打断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40万白人全部迁往印度——重建种姓制度,让盎格鲁-撒克逊人成为高高在上的‘新婆罗门’!”

    会议厅死寂。

    所有人都明白女王刚刚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这是要放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了!7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就这样放弃了!

    这下全世界都会知道英国输了!而且认了!

    随之而来的冲击,将是难以想象的!

    “陛下,”罗斯柴尔德打破了寂静,“这是一个非常正确且伟大的决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规模仅6500万英镑,而印度的经济规模高达8亿英镑,如果白银升值50%,印度的经济规模将高达12亿英镑.而过去,我们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摆了240万人,却只在印度摆了15万人另外,我们在盛产黄金的南部非洲的投入也非常少!大英帝国的基础上皇家海军、南非的黄金和印度的人口及经济规模,不是澳大利亚的绵羊!”

    “可是迁移200多万人.”剑桥公爵乔治亲王皱着眉头,“那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有吗?”

    “不,不需要!”罗斯柴尔德摇摇头道,“太平天国的陆军和海军,会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白人自己掏钱从那里离开我们只需要提供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班轮,同时由印度总督府为他们在印度建造新的家园即可!”

    印度事务大臣伦道夫.丘吉尔问:“可印度总督府哪儿来的钱?”

    罗斯柴尔德道:“可以发行债券!12亿英镑经济总量的印度.是不会缺这点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