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内部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
天体物理和理论物理领域的科学家,科普学者,科幻创作者,乃至无数天文爱好者……不知道多少人对这个问题深深好奇,并作出自己或科学、或浪漫的猜想。
但在此之前,所有猜想,也都止步于猜想。
最多也就是用计算机模拟出来一段影像,还受限于计算机的算力上限,最终呈现的效果总是不够完美。
但现在,一个由光子拓扑服务器模拟出来,肉眼可见,甚至“触手可及”的超巨型黑洞,就这么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如何不让人心驰神往?
别说看热闹的玩家、网友和各路天文爱好者了,就是那些声名在外的天体物理学者,也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
甚至迫不及待地入梦,想要亲临现场。
只是当他们真的来到被打成废墟的街区时,却发现这个没有引力、直径两米出头的小黑洞前,早已经大排长队。
迫不及待去送死的玩家,不仅挤满街道,甚至连黑洞上方都被利用起来,玩家们一个接一个地从天上跳入黑洞。
他们有些无奈,但也不得不加入排队。
在等待期间,他们还看到一支玩家小队,扛着一架四米长、一米五宽的雪茄型装置在排队。
让他们吃惊的是:那个锈迹斑斑、怎么看怎么简陋的飞行器上,居然装着足足六个小型喷气装置!
再仔细一打量,这玩意儿居然是用潜水艇改出来的!
想到这些人打算用潜水艇去太空里飞行,他们就觉得这件事十分荒诞。
但更荒诞的是——
好像也不是不行!
根据现在网上流传出来的视频,玩家离开“管道”的位置距离超巨型黑洞还有很远的距离,承受的引力强度并不算很高。
有个玩家甚至说:“感觉抱着一个灭火器,都能对抗黑洞的引力。”
运气够好、推力足够的情况下,说不定这艘太空潜水艇,可以绕着黑洞飞上很多圈才会坠入黑洞。
要是能送过去一艘强度更高、推力更强的飞船,甚至有希望像黑洞外的那几颗星球一样,成为一座半永久的太空基地。
“只是很可惜,除非能跟筑梦达成合作,不然恐怕很难实现。”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爷子叹息。
“是啊。”他身边那个18岁的金发年轻人应和道,“太可惜了,以筑梦现在的技术,很多停留在纸面上的思想实验,都可以进行高度真实的模拟,这在科研上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他却只是用来玩……这也……太浪费了!”
“老乔治,你啊……”白胡子老头忍不住摇头,“你怎么知道,许梦没有把技术用在科研上呢?说不定我们的夏国同行早就用上了,只是没公开而已。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最喜欢藏着掖着。”
“唉……”
他和返老还童的金发年轻人,以及周围一圈搞科研的老外,都跟着一起叹息。
满脸都是羡慕。
不过叹息之后,他们又开始寻思:“直接找筑梦的话,筑梦不理我们,那能不能迂回一下,跟夏国的同行们合作?”
“或者牵线咱们任职的大学,跟宁州大学搞联合科研项目,再让宁州这边的大学和政府去跟筑梦沟通,寻求技术支持?”
一圈搞科研的老头子都安静下来。
很快就有人点头说:“不管怎么说,试一试总是好的。”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对,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宁州这边的大学,在全息化和虚拟化上的探索实践确实非常领先,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说得没错!”
……
现在放眼全球,夏国之外也只有边缘工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和许梦达成合作,获得了登陆火星的模拟实验机会。
这让很多搞科研、研发的机构与企业眼红不已。
这些搞天体物理的学者们当然也不例外。
现在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巨型黑洞,更是彻底点燃了这种情绪,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去黑洞边上、建一座太空实验室,进行一大堆模拟实验!
于是一份又一份合作申请,像雪花一样从世界各地飞向夏国、飞向筑梦。
玩家们的反应要慢一些。
多花了些时间,才从单纯的“欣赏黑洞奇观”,发展到“能不能在黑洞外边搞个永久基地?”
但他们和这些搞科研的思路不一样。
他们没去找许梦或者蔓生都会运营部门许愿,而是开始自己想办法!
虽然很多在“游戏科研”上厉害的高手都跑去参加创意大赛的试玩,但在虚拟世界,类似的高手遍地都是!
很快,一大帮人就“协调”来一艘[天梭]号小型飞船,开始拆解。
思路非常简单——
第一步:把飞船拆成零件。
第二步:人肉搬运零件穿越黑洞。
第三步:在太空中重新组装!
到底行不行不清楚,反正先干起来再说!
这边拆解才刚开始,另一个玩家团队就有了新想法:黑洞周围那几颗星球,可以登陆吗?
我们能不能在那里建基地?
……
很快,蔓生都会的玩家们就自己找到新的乐子,自顾自地忙活起来。
——
同一时间,创意之海中的玩家们,也是大开眼界!
——不是因为看到前所未见的壮丽景观,而是因为看到了很多从未想象过的脑残bug。
电音爱迪生只用半个小时,就把“海滩连连看”这个世界泡泡给挤爆了。
一开始他还寻思着,开发者应该会设计一些防护措施。
比如控制世界内的物体总数量,超过上限后就不再生成新的物体。
再比如更巧妙一些——超过上限后就全部生成相同颜色的物体,快速减少世界内的物体总量。
但让他无语的是:
开发者压根没做任何限制措施!
等他手动给NPC完成配对和位置调整,将七种颜色的NPC混合起来、塞满海滨公园后,整个“配对”过程就进入了自动化——
受限于空间,每个新诞生的NPC,都会跟其他NPC紧紧挤在一起。
而后因为颜色不同,再次生出新的NPC来。
新的NPC又会继续进行下一轮连锁。
虽然偶尔也会触发“同色消除”,但概率远远低于“异色下崽”。
很快,地面空间就不再够用,源源不断的新生NPC便堆成一座人山,并且这座人山还在不断长高!
更离谱的是:这位开发者估计是觉得智能NPC比没智能的NPC高级,[创世引擎]又自带了一键赋予基础智能的功能,他便愉快地加上了这个功能。
结果就是——
电音爱迪生看着数百上千个NPC堆在一起,因为挤压、窒息、疼痛而不断哀嚎,疯狂拉拽、撕扯着别的NPC想要钻出来,却因为触碰而不断生成新的NPC,只能绝望地被人体淹没……
看得电音爱迪生和水友们头皮发麻,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这甚至比一座尸山都可怕!
至少尸山里不会生伸出两千条手臂互相撕扯,也不会张开一千张嘴哭喊救命……
这座活的尸山长到20米高时,新生成的NPC已经像落石一样从山上滚滚而下,一直滚到电音爱迪生的脚边,扒拉他的小腿。
“卧槽!”
电音爱迪生触电一样,被吓得瞬间后跳。
他已经开始后悔了。
他真没想到,会搞出这种地狱级的景象!
一个连连看小游戏,有必须要给NPC加上这么丰富的动态、行为、语言和智力吗?
这也太变态了!
但这时候才后悔,已经太晚了。
“活尸山”越长越高、越长越大,一步步吞没他最后的立足之地。
等踩进海水里,他才注意到:海洋就是这个小场景的边界,他已经退无可退。
于是“活尸山”上滚下来的NPC,开始淹没他。
“卧槽卧槽卧槽!”
电音爱迪生一边大叫,一边拼命扒拉越来越多的NPC,试图一直站在NPC的身体上面。
但NPC全是活的,哪里愿意被他踩?
更不要说NPC还一直在“震动”,不停诞生新的NPC出来。
没一会儿,他就被无数双手抓住身体、四肢,动弹不得地被无穷无尽的人体淹没。
甚至他的脸都被好几双手按压、撕扯着,脸都憋红了,也只能“呜呜呜”地乱叫,说不出清楚的话来。
直播间的水友们本来也觉得这场面惊悚可怖,弹幕都没心情发了。
但看到电音爱迪生的惨状,立刻就不觉得怕了。
弹幕也变得热闹起来:
“哈哈哈!恶有恶报了!”
“这就是丧尸大军的威力吗?好可怕啊哈哈哈!”
“真·人山人海!”
“这也太惨了我的妈……这游戏叫什么名字?我得避个雷。”
“避个屁的雷!你真正需要避雷的是爱迪生这个家伙!”
……
水友们一边嘲笑爱迪生,一边看着越来越多的NPC触碰到海洋的空气墙后停止向外蔓延,而是越垒越高。
一些人这才意识到:这个连连看游戏,没有死亡机制。
于是也就没有复活这一说。
电音爱迪生只能被埋在这座活动的人山里,动弹不得。
甚至没办法退出游戏——他四肢动弹不得,嘴巴也被撕扯着,既不能用手操作,也不能语音强退。
直接就僵在了这里。
好心的水友甚至开始担心,提议要不要找一下客服。
最终,这座“活尸山”在涨到100米后,触及到这个世界的“边界”,整体不再抬高。
但开发者没有设计停止机制,于是新的NPC还是不断产生!
突破不了界限,就将这座“活尸山”越压越瓷实,密度越来越高。
电音爱迪生已经被挤得开始翻白眼。
玩家们也笑不出来了,真的开始呼叫许梦和客服。
这煎熬的体验又持续了整整两分钟后,直播间的画面突然拉高。
跳出游戏世界、回归创意之海。
水友们眉头紧皱地看着那个世界泡,被密密麻麻的人体挤得满满当当,然后——
“啵!”
泡泡在大家眼前爆开。
疯狂翻白眼的电音爱迪生终于解脱,出现在创意之海中。
在他面前,只剩下那个世界泡的残骸——微型的海滨公园碎片,和终于溃散开的小小NPC团。
好在来到创意之海后,游戏世界的规则终于失效,这些NPC没有继续繁殖下去。
电音爱迪生有些庆幸,又有些遗憾。
——要是NPC能堆满创意之海,好像也挺有意思?
这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很快,被死死压在人堆下窒息的痛苦体验涌上大脑。
他打开游戏记录。
“让我看看这游戏叫什么名字,《多彩世界》是吧?我要给你1分差评!!!”
他打开评价选项,噼里啪啦一通输入,写下长达600字的小作文!
但他不是无脑恶评,而是把自己发现的种种问题和游戏漏洞,乃至优化建议,全都写了上去。
最后才给出总结性质的恶评:
“就这水平就别着急做游戏了,回家种红薯吧!”
“确定发送!”
爱迪生气势汹汹。
但很快,更让他难受的问题发生了:
[您的游戏时间不足1小时,目前不能对游戏提交评价。]
“你特么……”电音爱迪生看着自己费劲儿写出来的600字小作文,十分不甘心。
“算了,我再进去一次,用他设计的玩法玩一遍,凑凑时长。”
但是问题来了——
《多彩世界》的泡泡已经爆掉了,面前只剩下一些残骸。
他进不去。
“???”爱迪生有点慌了。
“不是,等等,这世界被摧毁了?不会自己修复吗??”
“我不小心……把别人几个月设计的游戏给打爆了???”
“这……我……”
他只是想搞节目效果,没想直接把别人的作品给碎掉啊!
看着世界泡的残骸缓缓下坠,他话都说不利索了,手足无措地跟着一起下坠,伸出双手尝试去捧住那些残骸。
一直下降20米后,残骸才停止下坠。
一个碗形的透明薄膜在海中浮现,世界的残骸缓缓向着这个“碗”聚集,重新一点点拼凑起来。
薄膜也缓缓生长,看样子会慢慢长成一个球,再次将这些残骸包裹起来。
只是速度非常缓慢,不像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复原。
电音爱迪生这才稍稍松一口气:“既然能修复,那就没事了。”
“先收藏一下,等他修复好再说。”
“至于我们……就先不去那些大型、中型的世界了。”
“让我来个小世界一日游吧!”
他笑着说道:
“神作的特质往往雷同,粪作却各有各的离谱。”
“屎里淘金,也不失趣味啊!”
对游戏主播和视频制作者来说,“粪作品鉴”向来是一大素材来源。
而且热度并不比神作低。
水友们对他这个决定举双手双脚赞同:
“好耶,是我最喜欢的粪坑蝶泳环节!”
“继续继续,把不合格的世界通通打爆!”
……
在水友们的催促下,电音爱迪生一头扎进附近最小的一个世界泡泡,开始下一段随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