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536章 江河突击战术?林蔚的到来,缩编?楚云飞的下一步打算!

第536章 江河突击战术?林蔚的到来,缩编?楚云飞的下一步打算!

    长治。

    参加会议的作战指挥官越来越多。

    南口方向的刘茂恩,陈铁也赶回参会。

    其防线,交由了擅长防御作战的第七集团军,傅宜生所部防守。

    第五集团军方面,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的曾泽生也要参加本次的作战总结。

    除此之外,还有在此次作战之中表现尚可的范汉杰、以及其他各部队。

    这场作战总结,是真正意义上的总结,实际上正是第二天。

    第一天,论功行赏都算不上,只是粗略的拟定名单。

    最终的嘉奖,还是由军事委员,统帅部的这群诸公们做决定。

    楚云飞的建议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第二天。

    长治,原八十八集团军总部。

    大型作战会议室内,一众将领齐聚一堂。

    在此之前,他们早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寒暄,所以此时此刻,寂静无声。

    很快,楚云飞几人迈步走向了会议室之中。

    铿锵的脚步声传来。

    众人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

    伴随着赵鹏程的一声,楚长官到~!

    一众将领当即快速起身。

    “都坐下”

    楚云飞迈步坐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面,当即开门见山的说道:“今天只作战术讨论,不考虑其他。”

    “我们这一次的战略反攻,大小战斗打了上百次,各种地形基本上都和日军的主力部队交战,也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总结了许多的不足。”

    “根据地形以及现阶段我们所欠缺的东西。”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河流突击战术。”

    楚云飞顿了顿,冷峻的目光缓缓扫向众人:“这是未来作战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集中难度最大的战术行动之一。”

    一边说着,楚云飞一边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方立功:“立功兄,请开始吧。”

    方立功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旋即缓缓点了点头:“此次会战,我华北各部队均有渡河作战之表现,但其中最值得探讨的,惟有原三十一集团军。

    在汤恩伯的指挥之下,顺利北渡黄河的基础是建立在日军主力部队被我军牵制,防线上仅有零星步兵大队的情况下,他们才能够得以强渡。”

    “而如果日军在相应的战区设置一个师团,恐怕渡河结果不言而喻。”

    “江河突击,通常由不超过一个加强营火加强团的士兵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展开。”

    “以便在河对岸建立起据点。”

    “最初的突击一般会使用小型的人力桨帆船亦或者是冲锋舟。”

    方立功顿了顿:“冲锋舟这种东西,想必在座的诸位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很遗憾,我们各部队均并未有所装备,远征军那边收到了一些来自美国的援助,未来将有可能会投入到战斗之中。”

    楚云飞此时也是出声补充道:“目前新编第十三军正在进行相应的演练整训工作。”

    “顺利完成最初突击后,后续部队会尽快过河清扫并巩固探头阵地。”

    “可以使用人行桥,渡船亦或者是皮筏艇,同时还需要工兵部队架设可以通过重型车厢通过的浮桥。”

    “已经登上河对岸的部队必须做好立即迎接敌人猛烈反击的准备,并且要坚守探头阵地,直至足以突破防线的部队抵达上岸。”

    江河突击战术的难点就在于。

    哪怕是开辟了滩头阵地,也很容易遭到敌军的火力反击。

    举个例子,黄河这样的“天险”,在所有的指挥官看来,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韩复榘弃黄河天险不顾,又置泰安地利而不用。

    这种天险、地利,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

    若是运用得当,可当日军十万大军可不是开玩笑。

    话说回来。

    方立功讲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当然了,目前我们的作战主要区域,河网没有那么密布,不像是南方地区。”

    “像九战区目前作战的地域里面,基本上日军每前进二十公里就会遇到相应的河流湖泊障碍,每前进一百公里,便会遇到长江的支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溪流、灌溉排水渠,运河、小河,甚至是灌水农田。”

    “这些水域障碍虽然相对较小,但都会给渡河部队造成困难”

    方立功说了一大堆,一众将领们若有所思的继续聆听着。

    直到半个小时之后。

    才出声做了相应的总结:“华北地区,江河突击战术的运用场景同样不少,根据现有的各部队作战经验,以及远征军各部队的作战经验,再加上九战区方面提供的战术经验报告。”

    “我们参谋部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充分的情报,有效的战术策划,对地形和天气的切实考虑,对守军能力的合理评估,参战部队的有效系统,以及渡河与架桥装备的及时编组。”

    “一旦强度成功,军队获得的优势可能不只是战役性的,甚至是战略性的。”

    “而如果协同作战不力,那么付出的代价是所有人都不能够接受的。”

    ——

    渡河作战是一门颇为高深的学问,方立功连续讲了一大堆笼统的概念。

    就这还是楚云飞凭借记忆里面的江河突击战术进行的简易总结。

    到底如何成体系的作战。

    在短时间内,谁也没有把握去完成。

    “楚长官,方长官,目前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军没有相应的工兵舟挺,甚至没有相应的工兵部队.”

    范汉杰举手示意了一下。

    楚云飞旋即点了点头:“理论上而言,各主要国家都会装备小型舟艇进行侦查,运送人员和装备,目前西南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发动机厂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到了组装阶段。”

    “这些零部件会以物资援助的形式购买进入到国内进行组装,以帮助我方积累经验。”

    “产能方面预估较为乐观,不用过多的担心,之所以拿出来探讨,也是考虑到接下来会有很多的使用场景.”

    目前国军各部队的工兵基本上承担的都是简单的作战任务,这种强渡突击任务,其实基本上没有执行过。

    甚至在历史上,工兵部队决堤黄河的时候,都因计算错误而导致没有炸开,转而选择了花园口决堤。

    这种事情,真拎出来细看的话。

    确实一时半会讲不清楚。

    在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之后,方立功锐评汤恩伯所部的北渡黄河突击战术之中的缺陷。

    并且将其批判为一次运气成分极大的成功战例。

    在此基础之上。

    方立功趁势提出了组建相应的研究室的决定,并且决心从三十一集团军的参战部队之中抽调几名相应的营连长,以积累相关的作战经验。

    “前两日,我已经通过侍从一处张治中主任向统帅部谏言。”

    “昨日傍晚得到了相应的批准。”

    楚云飞顿了顿,而后缓缓说道:“目前,统帅部已经同意各基本战术单位新组建舟桥作战分队编入作战编制之中。

    同时根据各地区的不同作战性质,编制各不相同。

    华北地区的基本战术单位将新编连一级的舟桥突击分队。

    集团军级要编制相应的舟桥团,并且装备相应的战略作战物资。”

    “华南地区的各作战部队将会以A级战术单位编制舟桥团为标准.远征军亦如此。”

    “根据相应战术装备的需要,我预算在晋城地区新设相应的步兵人型桥工厂,并且鼓励在合适的地域种植速生树木。”

    战术桥梁的主要类型不仅仅有相应的步兵人行桥,固定车行桥,折叠浮桥等等。

    舟桥运输车辆各国也不尽相同。

    在尽可能的贴近美国产能的基础之上,楚云飞自然是优先考虑美国方面。

    毕竟牢美在这个时间点上面,产能简直多的要溢出来。

    这场会战接近尾声的时候。

    楚云飞也主动联系了史迪威,并且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让楚云飞始料未及的是,史迪威尚未从缅甸赶来缅北与他商谈。

    先来的,是顾问团的副团长林蔚。

    很显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楚云飞已经让张大云、孙铭陪同楚溪春接机,至于他自己,则是安心的在长治继续举行相应的总结会议。

    转眼间,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

    第一天,主要讨论的就是江河突击战术,以及后续各军事主官组建舟桥部队的思路。

    第二天,则是讨论山地攻坚作战以及夏季作战战术。

    当天下午,在楚云飞的催促之下,各主官继续催促下级参谋部,统计伤亡情况,并且将其汇总上来。

    第三天,就当林蔚抵达长治的时候。

    楚云飞这才收到各部队发上来的作战伤亡报告,尚未等他细细研究,就收到了林蔚抵达的消息。

    “尉文兄,舟车劳顿,辛苦了。”

    “楚长官”林蔚刚想要出声寒暄。

    楚云飞当即哈哈一笑,蒲扇一般的大手便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不寒暄,谈正事。”

    林蔚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两人关系虽然不错,但身份微妙,可没有好到这种勾肩搭背的程度。

    楚云飞明显是猜到了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楚长官,伤亡情况是否已经完成了相应的统计呢?”

    一旁的方立功出声道:“不瞒林长官,在一个半小时前刚刚完成了参战各部的伤亡统计情况.,..”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受限于武器装备以及作战兵员素质的缘故”

    林蔚神色凝重,并未接过方立功递过来的战报汇总,而是先一步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份壮丁素质情况调查报告。

    “这份.”

    “还有这份..”

    每场大战之前,国军都会提前准备相应的壮丁团以备在大战结束之后立即补充部队。

    像华北此次作战,伤亡过大的情况下。

    仅仅依靠晋、陕两省自然是不可能完成相应补充的。

    所以豫、陕、晋、甘,川等地的补充团都会填补进各个队伍之中。

    楚云飞接过了报告,仅仅只是扫了一眼,便猜到了林蔚想要说的是什么。

    这份来自兵役部部长鹿钟麟的调查报告之中明确表示。

    如按照严苛标准进行征兵的话,不合格者将占据五分之三。

    在应征入伍的壮丁之中,一百个人当中很难找到一个具备小学文化的。

    除此之外,最让各管区头疼的是。

    应征入伍的壮丁们百分之九十以上不符合楚云飞的要求

    其他国军部队有的补,他们不挑哪怕是三个月才会开枪的壮丁他们也要。

    但在楚云飞这不行,尤其是二战区在花费大力气整顿了川陕公路沿途兵站之后。

    楚云飞对于壮丁的要求始终没有下降过。

    “尉文兄,这种情况两年前我便已经上呈至统帅部,为何时至今日仍未改善呢?”

    “交通梗阻,食物不卫生,长途跋涉情况下身体素质不足,蚊虫肆虐,疟疾成灾,楚长官,这岂是调整一下人事关系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从这份报告之中。

    楚云飞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前现代化战争在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时候的无奈。

    将这份报告交给了一旁的赵鹏程,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按照统帅部的想法,进行缩编吧”

    “缩编?”一旁的方立功懵了一下:“现如今我们刚刚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不积极的扩充编制以应对接下来的攻势作战.”

    楚云飞伸手示意方立功稍安勿躁:“这件事情,刚好在会议上讨论一下.”

    林蔚略显无奈:“美国方面减少了下一季度的援助份额,理由是苏德战场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他们需要全力援助苏联以及英国盟友..”

    “斯大林格勒战役?”

    林蔚一怔,神色略显古怪,旋即点了点头:“没错.”

    他很好奇,楚云飞是如何知道这件事情的。

    难不成在华北战略反攻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他居然还有心思关注国外战场?

    这次的江河突击战术的研判,林蔚在路上也有所耳闻。

    他挺惊讶。

    楚云飞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毕竟华北地区的河流湖泊相对而言少上许多,难不成楚云飞真的打算全面反攻,光复所有失地?

    他的身体真的能够支撑得起他这么搞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