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一十章 发展与未来

第一百一十章 发展与未来

    给老妈打了电话后,朱云峰就躺在沙发上跟朱标和朱棣聊了几句。

    其实要聊的也不多,就是问问现在大明发展的进度。

    这些天一直被关在吴王府,即便云峰集团重度参与了大明的建设,但他作为董事长,几乎两眼一抹黑,因此自然要问问。

    朱棣像模像样地坐在茶具后泡茶,光这套茶具就买了几十万,朱标则坐在了朱云峰的斜对面沙发上。

    “他们派了铁路规划部门过来了,规划了新的铁路线,对于原来的铁路建设采取了保留,毕竟我们的铁路规划其实是照抄的现代,自然是最优解。”

    “公路建设的话真的是超出我想象,他们可以几天时间把水泥厂、砖厂、钢铁厂建起来,然后前面的车推路基,后面的车填土、铺钢筋水泥,我头一次见什么叫做路面横推。”

    “还有市中心规划,以前的野地现在也都被推平了。城里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不过这才几个月的时间,预计未来几年内,南京城恐怕得变了天。”

    面对朱云峰的询问,朱标说道:“只是我们那边一直被长江无法造桥给困扰住了,但你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建吗?”

    “打算怎么建?”

    朱云峰好奇。

    “全预制装配加自动化施工,预期两年左右在南京上方建一座桥梁,并且同时施工,在南京下方造一条地下隧道.”

    朱标接过朱棣递来的茶水,无不艳羡地说道:“根据桥梁和隧道总设计师的意思,这两年时间还包括大半年的设计、基础、主体及验收等前期准备后期工作,也就是建成时间只需要一年零几个月。”

    “.”

    朱云峰挠挠头,他自己都很惊讶国家如今的科技发展速度。

    记得以前长沙修座大桥,还是湘江来着,慢则42年,快则2年。而长江大桥的难度比湘江大多了,往往都是四五年左右的工期,能达到两年必然是科技的进步。

    事实上如今修跨江大桥早就不是以前那么麻烦,现在修长江大桥,直接就是在岸上把所有桥梁的主体造好,然后再打双壁钢围堰。

    这样之后就在围堰里用钢筋水泥浇灌方式起桥墩,再在桥墩上把桥梁的主体拼接上去,完成桥体组装。

    原理跟拼积木差不多。

    但里面蕴含的科技水平却非常高,必然需要前期大量的水文调研和地质检测。

    能够缩短工期完全就是靠着精密仪器把前期调研工作做好。

    之后就是全预制装配化施工以及24小时连续作业与BIM技术,加上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工程,用电脑操作整个拼接过程,从而减少工期。

    虽然我国初期在也在两年时间内完成过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然而当时无论是桥梁规模、跨度、功能复杂度提高都不如现在。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环保、抗震、抗风、抗洪等功能就差了许多,因此可以说当时与现在必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还是低估了我们国家的能力啊。”

    朱云峰叹了口气道:“这些年我这个制造业集团的董事长真是白干了,什么都不知道,等结完婚之后,我得去工地上看看,看看到底他们是怎么弄的。”

    朱标白了他一眼道:“你就一甩手掌柜,每天除了吃喝玩乐还做什么?”

    朱云峰却好整以暇地说道:“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我确实玩心大,每天都很懒,但我没有背叛国家和工人阶级。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管是大明还是现在,我都会出所有力气帮忙。我的云峰集团工人待遇是最好的,给了他们最好的福利,最好的条件,没有无偿加班,也没有996,工资高有住房有医疗保证,大部分利润都用于纳税、帮助大明以及给员工发工资和奖金,我觉得这样就挺好。”

    朱标愣了一下,然后赞同地点点头道:“你说的对。”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朱标是大明太子,也是大明未来的接班人,自然操心的是大明的事务。

    朱云峰虽然跟大明关系匪浅,甚至还是皇室子孙,但他在大明本质上跟别的亲王没什么区别,又不担任具体职务,自然没必要过于关心。

    这其实也是当初老朱过于防备他导致。

    更何况朱云峰本身性格也是个懒散的人,在他看来,当初老朱这么谨慎地防备他,属实是认知错误了。

    作为一个零零后,早就已经学会了躺平,真赶鸭子上架他还不想去呢。

    以为他想仗着拥有现代资源夺了他老朱的江山?

    太可笑了。

    这担心就像是一个地里的农民抱着自己的锄头,担心皇帝会抢走他的破锄头一样离谱。

    说难听点的。

    除非被迫穿越到古代回不去,或者对权力欲望已经达到了近乎偏执变态的地步。

    否则在拥有双穿门的情况下,利用两边来回倒腾物资发了大财,跑到现代来做大富豪不比你在古代当皇帝舒坦?

    所以老朱其实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觉自己有点好笑,就想着给予朱云峰权力,让他帮帮忙。

    奈何那个时候朱云峰都有钱了,鬼才帮你,最多帮你出出主意,当个顾问就行。

    真干活。

    还是你自己去吧。

    不过朱云峰虽然是个懒散的人,但在大是大非上确实没含糊过。

    或许是钱来得太容易,又或许以前富过又穷过,很多事情看得开,没有那种白手起家的资本家拥有的吸血鬼和小气劲。

    对待自己企业的员工福利基本拉满。

    他们当地平均工资都在3000-4000左右,他直接翻了一倍,最低级的普通员工普遍在6000-8000左右。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岗位都在一万了。

    而那些比较危险的岗位,比如开矿、金属冶炼、化工、设备维护等等参与者,工资基本都在一万往上走。

    有的特别危险的如炉前工、加料工等都在一万五以上,而国内平均在8000左右。

    最好的一点在于没有加班,严格执行国家的假期规定。

    即便要加班,也有高额的加班费。

    因此虽然他发家特别快也特别有钱,但发家的秘诀从来都不是靠压榨员工,而是把从两边来回倒腾赚到的利润用于善待员工上去。

    结果就是员工也真心对待这份工作,慢慢地在经济下滑的年代反而出现了一个企业奇迹,诞生出了一个千亿巨头。

    除此之外,不只是对员工好。

    如今国际局势愈发激烈,竞争加剧,大环境影响下,经济不景气。

    在这个关头,本来老朱是没打算马上就与现代接触,预计是等到他晚年,洪武二十七八年左右才会实施这个计划。

    但朱云峰一是见大明的发展进入瓶颈,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而进步缓慢。

    二是见国际局势不太妙。

    为了两边的发展利益,力促双方合作共赢,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虽然朱云峰是个懒散的人,但他上无愧于国家,下无愧于自己企业的几十万员工。

    甚至大明的百姓也要感恩于他。

    要不是他力劝朱元璋少杀戮,对多官员权力进行限制,又大量加强民间治安管理。恐怕洪武年几场大案下来,又有多少无辜人的受到牵连,有多少大明的百姓要被官府欺压。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云峰表面上天天在这里玩,那里玩,好似什么都没做。

    但实际上他利用的是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办了很多事。包括政治制度的改革设计,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变动,解放老朱对民间的束缚等等。

    只是很多人看到了他表面的玩心大,忽略了这些事实而已。

    包括朱标。

    要不是他劝老朱放权,朱标现在也只是个地位极为稳固,却没有实权的太子,根本做不到像现在这样可以真正执掌一个庞大的帝国。

    因此朱标还真不能说朱云峰整天就知道玩。

    正说话间,外面大门忽然被推开。

    两个人走了进来。

    众人一愣。

    因为他们看到季赫居然搂着邹婷的腰。

    朱标和朱棣经常来现代,自然认识邹婷,甚至他们还以外籍华人的身份挂在云峰集团名下。

    此刻十只眼睛互相对视,季赫一下子就把挽着邹婷腰的手放下来,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都在呢?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噢噢噢噢噢噢噢”

    朱云峰和朱棣作为铁三角的两只,先对视一眼,然后一起心领神会地发出怪叫。

    邹婷脸刷一下就红了,说道:“我先去整理一下文件。”

    说着逃也似地离开办公室去了隔壁。

    季赫脸皮比城墙还厚,大大方方地走过来一屁股坐下道:“三位朱老师,发生甚么事了?”

    “我就说他们肯定有奸情。”

    “我也早发现了。”

    “嘿嘿嘿。”

    朱云峰和朱棣依旧怪笑,看得季赫毛骨悚然,翻着白眼道:“你俩像是有什么大病。”

    “意料之内的事,算了,你们要谈好好谈,早点结婚。”

    朱云峰摆摆手。

    他其实也明白季赫为什么和邹婷在一起。

    到了他们现在这个身份地位,资产都是以亿来计算,其实不缺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

    但这些人玩玩可以,却不能娶回家。

    首先是娶个花瓶对自己事业没有任何帮助,其次是这样的花瓶要多少有多少,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花瓶放弃整个瓷器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钱的大老板们都非常在意后代子孙的智力遗传。

    所以观察国内那些顶级大富豪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妻子要么是早年陪着自己打江山的糟糠之妻,要么是离婚后娶了高学历的顶尖人才。

    娶那种大明星或者花瓶美女的是少数。

    季赫和邹婷年龄地位都差不多,又有一起当同学,一起打拼的经历,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事业上,在一起自然最为合适。

    反倒是朱云峰,他的婚事真不由自主,也是没什么办法,谁让头上还有个老祖宗和太奶呢?

    “聊什么呢?”

    季赫转移话题。

    朱云峰说道:“这不是被迫要结婚了吗?过来给我爸妈打个电话让他们过去参加,顺便说说现在建设的事情。”

    季赫嘿嘿一笑道:“刚我和婷婷也在说这事呢,这次我们公司占大便宜了。”

    “哦?怎么说?”

    “凭着我们和大明的关系,加上我们公司总部在蓝沙镇,近水楼台先得月。技术骨干和大头肯定是国企的资深技术部门来做,但里面的大部分小项目全是我们承包了,预计光今年我们承包的那些项目加起来利润能有上百个亿呢,这还是第一年,以后还有很多矿产,基建项目。”

    “牛逼。”

    朱云峰竖起大拇指,这段时间他一直被马皇后“软禁”,每天宅在吴王府打打游戏,确实没怎么了解集团发展。

    季赫又道:“现在大明主要还是采掘自身的矿产做发展,不过我们已经在给他们造大型船厂,你们也知道我们国家的造船业早就超过棒子世界第一了,不出意外的话,过两年别说货船,恐怕大型军舰都能造出来,以后就可以去澳大利亚拉矿了。”

    “唔人口是关键啊。”

    朱云峰叹气道:“现在那边满世界都是金子,但那边全世界人口加起来有没有十亿都难说,想到处挖坑,就算是殖民也得有人啊。”

    2032年人口都80亿了。

    然而这可是在1387年的世界,此时大明在朱云峰他们的帮助下形成了农业革命,爆发了婴儿潮,目前总人口才刚刚满一亿。

    而14世纪欧洲正是黑死病流行的时候。

    据说当时欧洲总人口也才七千多万,等到17世纪黑死病结束之时,人口已经少了三分之一,只剩下不到五千万。

    甚至明末京城等地也有大规模鼠疫传播,很有可能就是欧洲人带过来的。

    不过现在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国早就有鼠疫特效药,黑死病还影响不到大明。

    但人口数量没那么快增长。

    即便是有很长历史的文明古国人口才一亿,整个欧洲才几千万,其它东南亚、美洲、南美、非洲等地尚未发展出较高文明的土著加起来能有一两亿人都不好说。

    想挖矿就得有人口。

    即便粮食再充足,出现一个婴儿潮,这种人口的增长也是数以几十年计。

    因此目前国家的打算显然是先挖国内的浅层矿搞发展,等以后大明的人口提上去之后,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先弄着呗,反正我们从洪武十二年就已经搞了一次农业革命,洪武十三年以后婴儿潮出现了,人口在爆发式增长,预计再过七八年就有大批新劳动力了。”

    季赫说道:“更何况那边确实人少,但我们这边人多的是。现在已经送了快小十万过去,以后几十万,几百万还会少吗?慢慢来嘛。”

    “嗯。”

    朱云峰点点头。

    技术、人口、国土面积这些基本要求都满足,大明的发展和未来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充足且长远的考量。

    这个将来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总归是令人充满了期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