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涛最大的天真之处,就是觉得,只要自己没有挪用公款,就不算贪污。只要自己没有接受别人送的钱财,就没有受贿。
    八项规定施行之后,过年过节过生日,下属送的礼物,也属于行贿受贿的一种。
    而平时的吃喝玩乐,一切开支,其实也是变相的行贿。
    郭明涛一年几百万的开支,全部由下属买单。
    试问这些下属的工资比他还要低,又从哪里搞来这笔钱?他们还不是从企业搞钱来供养他?
    郭明涛不是不懂,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在乎的是权力!
    为了夺取更大的权力,他必须培植一帮自己人。
    而水至清则无鱼,于是他对这帮人的违法行为,选怪性的失明,也选择性的失察。
    而他能信任的,也就是原南钢集团的人。
    那帮人当然也愿意跟随郭明涛升官发财,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讨好郭明涛。
    郭明涛在临钢集团打造了一个庞大的郭氏王国,表面上,他是这里的王,所有人都听他的号令,他说出来的话,堪比圣旨。
    慢慢的,郭明涛迷失在这种众星捧月、纸醉金迷的生活中。
    他去足浴城消费,不需要自己买单,有人给他开卡充值,他只需要去享受过程就行,哪怕每次喊三四个技师为自己服务,临走时只需要说一句刷卡就行。
    卡里的余额一旦不足,足浴城的前台,也只会通知办卡的人,办卡人自然就会充值,而且一充就是好几万。
    在各大饭店吃饭也是如此,郭明涛不可能一个人去饭店消费,身边肯定都会带着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每次去饭店,这边的菜刚点完,不管消费多少,那边都已经有人抢着买单结账。
    郭明涛习惯了这种去到哪里都不用自己花钱的生活。
    他以为这不叫受贿,殊不知几年下来,他在这些享乐上面花的钱,累积到了上千万的巨资!
    这千万巨资,够多少个下属一辈子的工资了?
    下属们哪有这么多的钱供他挥霍?还不得去贪?
    一个人一旦贪念一起,就会越陷越深。
    辛苦工作,哪有贪钱来得快?
    贪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你贪我贪大家贪,彼此心照不宣,把临钢集团当成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来源。
    事情败露之后,这些人就会把郭明涛供出来。
    他们贪来的钱,一部分给郭明涛送了礼,还有一部分给郭明涛花费用掉了,更多的钱,是留在了自己腰包里。
    郭明涛听说了那些人贪污的事迹后,沉默了许久。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一手遮天,所遮住的,是这样一片肮脏的天,是这么一片污秽横流的天!
    或许他最初的梦想,只是想夺取董事长的宝座,提拔自己人,只不过是过程,是手段,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却是差一点葬送临钢集团!
    郭明涛的罪,比那些贪污犯更严重!
    但法律上对他罪行的界定,却又要比其他人更轻。
    最终,郭明涛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在监狱里面,郭明涛肯定会很怀念在外面的日子,很可惜,他再也不能去帮助那些可怜的足浴店小姐姐了,也不能再在饭局上听别人学半个小时的猪叫了。
    郭明涛下台后,他组建的郭家军,也被张俊逐个击破。
    所谓的郭派,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张俊做出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调动。
    他把原南钢厂的职工,和原临钢厂的职工,全部大洗牌,穿插安置在不同的子公司和岗位上。
    同时,张俊召开会议,做了重要讲话。
    他在会议上强调,所有的人员,都是临钢人,都是一家人,不再有什么原南钢、原临钢的区别。谁要是再提这样的论调,就是和整个集团党委作对!
    张俊必须彻底消除派系斗争的隐患。
    企业也是一个大家庭,家和才能万事兴。
    在人事任命上,严格执行考核制度。
    有者能上,无者能下。
    一个人通过考核,升到了管理位置,但是如果几年之内,都做不出大的成绩,也有可能被降职使用。
    张俊要打破国企里面只能升,不能降的传统,要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要给后来者更多发展和升迁的机会。
    经过这番整治,临钢集团的局势,总算得到了全面的改观。
    有了好的制度,还得有合适的人才去执行。
    张俊把临钢集团当成一条巨大的生产线,把每个人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流程去创造去生产,既能保证安全有序,又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时间会证明,他在临钢集团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在这场斗争中,马伟豪因为立功,表现不错,被提拔到了销售部副经理的位置上。赵静的职务也有所提升,成了集团办公室的主任。
    难怪有人说,张俊又何尝不是在使用自己人?
    和郭明涛不同的是,张俊用人,用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齐长顺自不用多说,技术尖子,业务骨干,才华横溢,是临钢集团的灵魂人物。
    马伟豪有留学经验,也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销售经验,特别是在搞销售这一块,他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
    赵静更是女强人一个,曾经做企业也做得风生水起。
    关系户,并不是不能用,而要看怎么用。
    用好了,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背景和人脉,拓展企业的业务和销路,也能更方便和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联系。
    张俊要做的,就是人尽其才。
    搞定临钢集团最大的麻烦后,张俊又将目光瞄向了临革厂。
    比起临钢集团,临革厂的问题更加严重,也更难解决。
    临钢集团最大的问题是郭明涛和他的郭家军,只要解决了这帮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而临革厂的问题则大得多,也复杂得多。
    张俊本来想把临革厂的厂长马杰调到临钢集团委以重用。
    可是他后来寻思,临革厂更需要一个厉害的厂长,于是没有调动马杰的工作。
    要解决临革厂的难题,张俊必须别开生面。
    他决定成立一家新的皮革集团,整合全市皮革资源,尽快帮助临革厂走出困境。
    这天,张俊来找徐沛生,讨论成立市皮革集团的事情。
    徐沛生正在翻阅文件,看到他进来,便放下手里的工作,笑着起身,请张俊坐到沙发上,笑呵呵的道:“张俊,还是你有手段,把郭明涛那个不可一世的家伙,也给扳倒了下来!大快人心啊!”
    张俊谦虚的说道:“我的一切行动,都是在市委的正确指挥下进行。”
    徐沛生微一沉吟,问道:“查郭明涛的时候,有没有查出来,他和市里其他人有勾结?”
    张俊明白,徐沛生所说的市里其他人,指的是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