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魏武的说话声,后圆融这才猛然惊醒。
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抬起手来对魏武做了个拱手礼,同时嘴里说道:
“没想到,居然是长乐侯当面。”
魏武倒是没想到后圆融居然跟他行汉礼,于是也抬手回了一礼。
毕竟大国出身,自当雅量!
见魏武回礼,后圆融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就怕魏武对他视而不见。
如果是那样,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将接下来的话说出来,好在尴尬的局面并未出现。
随后,后圆融看向魏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长乐侯,我想请问一下,此番大明东征倭寇,究竟是因何缘由,真的只是因为矿产吗?”
当初大明朝堂上商议讨伐倭寇的事情,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银山和金矿。
后圆融能知道这些消息也很正常,只是他不认为这就是大明发动国战的真正理由。
在后圆融的认知中,中原王朝一向讲究出师有名,而且最在乎的就是名声。
不会只是为了霸占金矿和银矿就出兵攻打他国,否则会被那些儒家文人诟病。
后圆融打心眼里看不上那些人,认为那些人不仅迂腐,而且全都是没用的累赘。
明明好东西就摆在那里,却因为什么狗屁名声,眼睁睁看着别人拿走。
当然,对于小国出身的他来说,这种人在中原王朝越多他们就越开心。
不过这些都是后圆融在心中暗想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弄清楚大明出兵的原因。
这样将来递上降表的时候,也知道该怎么写。
然而后圆融不知道的是,大明一开始确实没想打倭寇,主要是打它得不偿失。
攻打倭寇需要跨海,耗费甚大风险还高,一个不好甚至有可能会步上元朝后尘。
可谁让大明多了个魏武呢!有他在倭寇就注定了不会有好日子过。
不仅将石见银山提前说了出来,而且还解决了明军跨海作战的船只问题。
关键是连火器都更新换代了,这才让老朱急不可耐的提起了屠刀。
其实说白了,这次大明东征倭寇,完全就是魏武为了让倭寇亡族灭种才出现的。
不过既然已经猜到后圆融是想借助自己的力量,夺回原本属于皇室的权利。
那魏武就不能将真实原因说出来,毕竟,他也有个事情需要利用后圆融。
所以,听到后圆融的询问,魏武沉吟了片刻才顺着他的话往下接。
“当然不会只是因为矿产,那只不过是顺带手的事情,真正的原因是你们倭国的冒犯。”
听到魏武的回答,后圆融眉头一皱继续追问道:
“冒犯?还请长乐侯直言!”
看着后圆融那疑惑的神情,魏武冷笑一声继续说道:
“没错,就是冒犯,后圆融先生,这些年你们倭国浪人、流寇屡次进犯我大明沿海。”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犯之罪人神共愤罄竹难书,可你们倭国却对此视而不见。”
“甚至,半数大名国还专门派人扮作海盗,在我大明附近海域劫掠,我没说错吧!”
后圆融知道魏武说的都是真的,甚至,他都有想过要不要派人这么做。
但是在他看来,这同样不是大明出兵发动国战的理由。
看到后圆融神色不对劲,魏武也大概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再次开口。
“你在想,这些事不过就是些小问题,不至于让大明如此震怒,甚至发起国战对吧。”
听到魏武这句话,后圆融正要点头,结果却被魏武下面一句话给憋了回去。
“那么洪武二年,倭寇袭扰我大明沿岸,陛下派使者前来督促尔等清剿寇贼管束臣民。”
“结果呢!使者七人五人丧命,于者二人被无故拘囚关押了三个月才被释放回国。”
“次年三月,陛下再派使臣持诏谕前来,却被守关者拒之关外,此事我可有说错?”
后圆融知道魏武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
只是魏武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怒视着后圆融说道:
“斩我使者,囚我使者,驱赶我大明使者,视我大明陛下圣谕与天威如无物!”
“如果这都还算不上冒犯的话,那你来解释解释,什么他妈的才叫他妈的冒犯!!”
面对魏武的质问,后圆融沉默了许久,见魏武不再说话,他才开口解释道:
“长乐侯,此事却是我倭国不该,可斩杀使者之事却是南朝怀良亲王所为,他…”
“那你们北朝可曾递上国书向陛下解释?”
没等后圆融说完,魏武就直接开口将他打断,后者无奈只能应声回答。
“未曾!”
“那怀良亲王可是你倭国王室血脉,正统掌权者之一?”
“是我王室血脉,但绝非正统掌权者!”
后圆融身为北朝上任天皇,在正统问题上是绝对不会有第二个答案的。
没有所谓的之一,如果他承认南朝的正统,那就等于是在否定自己这一脉的正统。
所以魏武说完他就立刻反驳了一句,但他刚说完魏武就反问了一句。
“我先不说别的,既然他是你倭国王室血脉,那他的所作所为你们撇的清关系吗?”
“还有,据我所知,你们倭国代表正统的传国三神器,好像就在南朝手中吧!”
这下后圆融是真的无言以对了,王室血脉毋庸置疑,神器也确实在南朝手中。
凝神静气的沉默了许久,后圆融突然抬起头来看向魏武。
“倭国冒犯大明之事,如长乐侯所言事实确凿,此事无可辩驳也不容狡辩,那么……”
说到这里,后圆融猛地躬身对着魏武跪拜下来,同时口中说道:
“我,倭国上任天皇后圆融,愿以此过,代表倭国向大明皇帝陛下递上降表请罪!”
“倭国愿俯首称臣,永世臣服奉大明为宗主上国,每逢岁旦,臣必将遣使奉上岁贡以贺之!”
将这些话说完之后,后圆融这才缓缓站起身来,再次看向魏武说道:
“长乐侯,先前你曾问我能给你带来什么,这就是我能给你带来的东西,一封请降国书!”
“宋亡之后倭国就未曾奉中原为宗主国,若此事由长乐侯促成,也是大功一件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