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昱照为了一个可靠的形象,为了早日掌握大权,春闱结束便决定选妃。
看着两个兄弟无拘无束,浪的没边儿,心中正不痛快,两人就送上门了。
他也不犹豫,直接让人传话晚上要在乾清宫设置一个小家宴,请惠贵太妃和柔太妃一起来吃个团圆饭。
逸王瞅着他警惕道:“我看你不安好心,你想干啥?”
萧昱照不屑一笑:“朕想干什么干什么?你有意见?”
睿王哈哈大笑,指着萧昱照说道:“三哥你快看,五哥他急了。”
逸王转头:“你傻啊!看不出这人要使坏水了!还笑的出来?”
睿王连忙捂上了嘴:“那我不笑了。”
两位太妃过来正好走个脸对脸,互相瞥了一眼,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嗤。
甩袖扭头,两人谁也不理谁,一左一右进了门。
宫女鱼贯而入,极有眼力见儿的迅速将一桌珍馐摆好。
等人全都坐下,萧昱照清清嗓子:“今日是家宴,大家吃个团圆饭,正好朕请两位太妃过来有事相商。”
几个人看着他,等着下文。
“父皇一走,就剩下我们兄弟三人。虽说朕在宫中待的时间不长,但早已将三哥和六弟视为最亲近的手足兄弟。眼看着明年我就要选妃了,两人还是孑然一身,我这心里不是滋味儿,手足兄弟,自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选妃的姑娘那都是顶好的,两位太妃到时也趁机给他们选个中意的媳妇吧!”
逸王眼珠子瞪大, 一副‘你果然没憋好屁’的表情。
睿王满脸抗拒。
两位太妃完全就是惊喜了。
柔太妃激动地脸色薄红:“不好拂了陛下心意,那到时候本宫就挑一挑!”
惠贵太妃看了一眼睿王,不忍直视自己儿子,对着萧昱照说道:
“陛下既然开了尊口,本宫心中也很欢喜,但是本宫对前朝的事情也不了解,只知道得娶个厉害的能管住小六,到时候有了人选还请陛下帮着选一选。”
柔太妃脸上欣喜的表情顿住,暗自后悔自己嘴快,想也没想就应了。
惠妃果然说话滴水不漏!心机深沉。
她连忙开口补救:“我家轩儿也是,到时候请陛下帮着选一选。”
逸王不可置信:“母妃!你让他帮我选?给我选个歪瓜裂枣怎么办?”
柔妃的手掐了儿子一把:“胡说八道什么,能选秀的姑娘哪有歪瓜裂枣。”
睿王委屈极了,看着惠贵太妃:“母妃!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啊!您要找个厉害的管着我?要是找个有功夫的,打死我咋办?您就一点不心疼儿子吗?”
惠贵太妃一听,激动地一拍桌子:“没错!有功夫的最好,这一条得加上去!”
萧昱照嘴角一勾,感觉分外圆满。
——
除夕夜,王学洲将老院子中的老乡全都喊到家中,又亲自去了周家,将周老夫人接到家中一起过年。
有张氏陪着说话,还有虎头和虎墩儿两个孩子一口一个周奶奶的喊着,周老夫人连儿子不在身边的神伤都顾不上了,喜的一个劲儿的掏红包。
这可比之前过年的时候,她和儿子大眼瞪小眼热闹多了。
家里还是得有孩子啊!
改日就让子仁写信催一催,让儿子也找个知冷知热的·····
虎头和虎墩拿到红包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嘴巴愈发甜了。
见到雍州府的那些老乡,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开口就是叔叔、伯伯、哥哥。
把人喜的直掏压岁钱。
赵行怀中的红包掏了个干干净净,看着两人忍不住龇牙:“你们俩喊的再甜,叔叔也没红包了。”
虎头摇头晃脑:“我们这是发自内心对叔叔的喜爱,和红包有什么关系呢?”
虎墩点头:“叔叔斯文儒雅,侄儿不过是想沾沾叔叔的文气罢了,有无红包有甚关系?”
赵行听得脑子一热,伸手从怀中摸出碎银子,狠狠的摸了一把两人的脑袋:“拿去,这是零花钱!”
沈甲秀捋了捋头发:“你们这俩小家伙嘴可真是会哄人,伯伯这里有好东西,想不想要?”
虎头眨巴着眼睛,疑惑道:“伯伯?您怎么会是伯伯呢?长这么好看,看上去比我叔叔还小哩,我们喊哥哥也是应该的。”
这一句话把沈甲秀夸爽了。
他夸张地看着王学洲:“天呐!你这侄子眼光也太好了!”
他摸出一把金子做的十二生肖,随手递给虎头和虎墩:“好孩子,你们分一分拿着玩吧!”
两人异口同声:“谢谢哥哥!”
沈甲秀美的只见大门牙,不见眼。
两个机灵鬼转着圈的哄人,将人哄得眉开眼笑,他们俩赚个盆满钵满。
结果一扭头,两人的压岁钱就被爹娘收走,空空如也。
看着两人愣住的表情,王学洲乐不可支,敲了敲他们的脑袋:“这叫什么?姜还是老的辣!傻了吧?”
一群大人哄堂大笑。
虎头和虎墩两人撅着嘴巴坐到了角落里,窃窃私语:“大人不讲理····”
酒足饭饱,王学洲看着十几个即将考试的举子微微一笑:“长夜漫漫,枯等实在无聊,咱们不如玩游戏。”
“什么游戏?”
其他人好奇的看着王学洲。
王学文和吕大胜的脚步已经在后退了。
“我出题,你们答。或者你们出题,我来答。输的人···或跳舞,或唱歌,或吟诗,干什么都行,赢的人说了算!”
“咦?这个有意思!大人尽管出题!来吧!”
·····
吵吵闹闹一晚上,不见众人疲惫,反而大家越挫越勇,士气高涨。
从谜语、诗词、经史子集说到了策论、时局、治国策上。
当然,输的人群魔乱舞,有自罚三杯的,有要求抱着花园中的石墩亲一口的,还有要求倒立走路的。
一直等到新年的第一声爆竹响起,王学洲才制止了他们:“新年到了,愿诸卿一举登科,蟾宫稳步,桂香满袖!”
十几个人脸上的笑容还没落下,听到王学洲这样说,也纷纷拱手回礼:“祝愿大人,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临走前,王学洲押了两道策论题目让他们回去做。
做完了交到一起,让赵行拿过来给他批改。
年初二,王学洲多了一项任务。
陪着宗玉蝉回长公主府拜年。
一直走亲访友到了年初七,朝堂才正式开印。
礼部成了最忙的地方。
开年第一个要紧的事情,便是改年号。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但一群文官还是站在那里吵了一架,最终由萧昱照拍板,定下了年号‘景和’。
这一年的春闱,便是景和元年的第一场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