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892章 封爵大典(中下)

第892章 封爵大典(中下)

    贺从龙沉稳地走上前,向李彻作揖谢恩。

    李彻也同样回以微笑。

    相比于前面三位,贺从龙的战绩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逆天。

    和王三春同样出自罪徒营,但他更多时候负责镇守后方和后勤保障,这就导致其难以获得战功。

    但李彻并没有因此忘记他的努力,仍授予国公之位。

    只是由于其战绩不够耀眼,排在前面难以服众,只能屈居第四名。

    襄国公的襄字,便是取襄助、成就之意,表彰其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功绩。

    此等评价不可谓不高,也算是李彻对他做出的一个补偿。

    贺从龙下去,怀恩继续高唱:“陈平之,上前解封。”

    武将中唯一穿着儒袍的陈平之走上前,向李彻作揖行礼。

    怀恩顿了顿,开口道:

    “白袍儒将,奇正相生。

    运筹帷幄,用兵奇诡。

    北疆戍守,胡骑望白袍而遁;南征破阵,敌营见赤帜即溃。

    塞外奇袭,三千破万;洛阳夜战,一鼓定鼎。

    韬略冠世,文武兼资。

    封朔国公!”

    陈平之轻吐一口气,开口谢恩。

    这位白袍鬼将很满足。

    陈平之这一生,都在追随杨忠嗣的脚步,年少时随杨忠嗣征战四方,学习兵法。

    待到杨忠嗣放弃复国,并让桓国军并入奉军,陈平之便义无反顾地接过了桓国军的大旗。

    如今功成名就,能与崇拜一生的大帅并列受封国公,无疑是李彻对他最大的认可。

    陈平之退下,怀恩下一个念出的人名却让满堂文武皆惊。

    “霍端孝,上前听封。”

    霍端孝明显也有些发愣,随后才从文臣队列中走出。

    非军功不封爵,这是几百年来的硬性标准。

    前朝有所宽松,有不少文臣得了爵位,但都是停留在‘伯’这一等级。

    可以说,伯爵就是为有功的文臣专门准备的,而且必须是对开国有巨大贡献的文臣。

    在奉国文臣中,如钱斌这样的从龙之臣,陶潜这样的大儒,都未能得封国公,大概率只是个伯爵。

    而霍端孝比起二人只是个小辈,却能得封公爵,这让满朝文武都有些诧异。

    却听怀恩缓缓道出旨意:

    “经纬之才,王佐之器。

    既能运筹定策,决胜千里;亦可披坚执锐,亲冒矢石。

    献策定奉天之基,督战成辽阳之捷。

    文可安邦,武能定国。

    朕每亲征,必以中枢相托,从未有失。

    封辅国公!”

    辅国公,取辅佐君王之意,强调其定鼎社稷的宰辅之功。

    若是细细品来,霍端孝的确当得起这个名号。

    他从未错过奉国任何一件大事,每次李彻的重要决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绝对算得上是李彻的谋主。

    而李彻对于霍端孝封公爵的解释,并不止于此。

    人家霍端孝带兵打过仗!

    征讨契丹时,霍端孝是曾经作为一路统帅,加入战斗的。

    而在其他战场上,霍端孝虽然出手不多,但偶尔也会亲自上阵杀敌,甚至有过斩将记录。

    这样的一位能文能武的谋主级人物,又带过军队有过军功,为何不能封公爵?

    于是,在听过霍端孝封爵理由后,一众文武皆是拜服。

    霍端孝板板正正地向李彻行礼,转而退到文臣前列。

    “黎晟,上前听封。”怀恩又喊道。

    上百人侧目之下,黎晟也是身体发抖地走上前。

    怀恩继续念出黎晟的封词:

    “沧溟霸主,水师魁首。

    督楼船下吕宋,扬威南海;率艨艟破倭舰,荡平东瀛。

    佛郎机巨舰耀威,亲冒炮火摧其艨艟;倭国水军来袭,巧借风涛焚其楼船。

    万里海疆,自此澄清。

    封宣国公!”

    黎晟神色激动,拜而谢恩。

    身为中途加入李彻麾下的将领,又是鄱阳湖水匪起家,黎晟深知自己的出身和资历皆不足。

    之所以能封国公,无非是因为他是奉国海军第一人。

    从局势上看,如今奉军已经有了陆地无敌之势,未来的战略重点一定会放在海军上面。

    所以,哪怕是为了安抚一众海军军官,李彻也一定要匀给海军一个公爵。

    而在海军中资历和战功最高者,无疑就是黎晟黎都督了。

    对此,一众将领也没有什么不服气的,毕竟人家海军是立过功的。

    灭倭国,打叛军,若没有海军相助,奉军也没那么容易赢下战争。

    黎晟下去后,众将皆是神色紧张。

    八位公爵已经出了七个,只剩下最后一个还未公布。

    能在第一次大封就被封为公爵之人,无疑是站在了诸多武将的最顶端。

    虽说大庆的仗还未打完,其他人在未来也有可能再立军功,获得更高的爵位。

    但开国公爵和后封的公爵可不是一个档次,后者永远都低前者一头。

    不过,这最后一人,肯定是要远远出乎众人的预料。

    “胡强,上前听封!”

    怀恩话音刚落,众将齐刷刷地看向站在李彻身侧的四名贴身亲将。

    就连秋白、赢布、曲近山,都一脸惊讶地看向胡强。

    胡强却是傻愣愣地看着李彻,不知所措。

    直到秋白回过神来,推了胡强两下,后者才反应过来,一步步走到殿前。

    李彻面带微笑,示意怀恩继续读。

    “朕之旧识,患难之交。

    自幼时相随,未尝一日相离。

    每临战阵,必护朕于左右;凡遇险厄,终脱困于重围。

    拼将一死护明主,勇绝还赞古恶来。

    忠勇无双,义烈贯日。

    封宸国公!”

    宸国公,取帝王居所之意,象征其与君主关系亲近,是朝廷的栋梁之才。

    而放在胡强身上,其实就是突出他一个品质:忠!

    若论从龙之早,在场诸将谁也比不过胡强,连王三春和贺从龙都要差一些,甚至连李彻自己都比不过。

    胡强可是早早就跟随原主,那时候李彻还没穿越过来,正流转于诸多前女友之间呢。

    而李彻穿越之后,胡强也是形影不离,多次救主于危难之中。

    直到后期,奉军逐渐有了规模,不需要李彻亲自上场搏杀后,胡强才渐渐少了存在感。

    首位从龙之臣,多次救主,这两个功劳,就足以掩盖胡强没有带过兵的缺点了。

    胡强瓮声瓮气地谢恩,八名开国公爵总算是浮出水面了。

    分别是:

    靖国公杨忠嗣!

    定国公王三春!

    毅国公越云!

    襄国公贺从龙!

    朔国公陈平之!

    辅国公霍端孝!

    宣国公黎晟!

    宸国公胡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