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吃完饭,陈景乐问陈绮云:“你们几号考试?”
陈绮云说:“下星期一开始。”
“下星期一……下星期一是几号?”
陈景乐皱眉,还得掏出手机看下日历。
成年人一般讲具体日期,学生党只看星期几,而家里蹲则看几点钟。
哦,下星期一是13号。
陈景乐想了想:“13号开始考,是连考三天?”
“嗯嗯。”陈绮云点头。
嘶,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
仿佛本学期刚开学那会儿还是昨日,一转眼都四个半月了。
“正式放假时间呢?”陈景乐又问。
陈绮云想了想:“唔,不知道。”
陈景乐转头看向李北星。
“18号,回校拿成绩单跟领奖状领寒假作业,再打扫完卫生,就可以锁教室了。”
李老师剥了个橘子,分一半给陈景乐。
“还挺赶的。”陈景乐张嘴接过。
李北星喂完橘子,才想起旁边还有其他人呢,下意识心虚地看一眼刘悦华,发现她似乎没注意到,这才暗松口气,又有点害羞。
刚才纯属是肌肉记忆。
连忙点点头说:“有点,不过考得早的科目,出成绩也早。”
说到这,她眼含笑意地看向陈景乐。
之前让陈景乐帮她改试卷,结果改得有模有样,没见出差错,这次肯定还会抓他壮丁。
当女老师的男朋友就是这样的!
“然后过完元宵节再收假回校上课?”陈景乐问,对即将到来的被压榨剥削遭遇丝毫不知。
李北星继续点头:“对,放到2月13号,刚好过完元宵。”
基本年年如此。
因为江北这边过年期间民俗活动比较多,很多人都是过完元宵才去上班或者找工作。甚至有些比较夸张的区域乡镇,出了正月都还有各种民俗活动。
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属于比较稀奇的一点。
“感觉还是当老师好,假期是真的多。”这时老妈在旁边感慨。
李北星笑笑没接话,看向陈景乐。
陈景乐帮忙解释说:“如果是几年前,老师确实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但是现在教育观念变化,很多学生连骂都不能骂,更别说体罚,万一孩子觉得受了委屈想不开,老师这辈子就完了。
而且奇葩家长越来越多,多了不说,一个班里有一两个就够烦的。他们觉得老师应该像保姆一样,什么都做好管好,孩子有问题,就是你老师跟学校的责任,把自己推得干干净净。但凡有点责任心的老师,摊上这样的学生跟家长,再来一两个傻叉领导,每个月工资都不够去医院看心理医生跟吃药。
所以不能只看到老师假期多,这个职业大部分时间是比其他职业辛苦的,除去一二线城市,大部分老师工资都不算高,更多是看工龄职称还有绩效。以前还有补课,现在都不给补了。财政差点的地方,拖几个月工资都是常事。”
“啊?现在都这样吗?”老妈听得愣住,下意识看向李北星。
不说他们老一辈小时候,就连陈景乐小时候,班上那些学生闯祸了都会被骂被罚站然后叫家长的。
诚然确实有一些老师会很离谱,但要说连训斥都不行,那就过分了。
这样怎么教学生啊?
李北星微微一笑:“我教的这两个班学生大部分都还好,肯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不过我不是他们班主任,不需要管那么多。”
有一些她会尽量挽救,实在挽救不了,就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怀咯。
她虽然温柔善良,但不是傻子。
陈景乐两手一摊:“再比如秀姐,她现在在师院那边当辅导员,连大学生这种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群体,都有一大堆奇葩,犯错不认转头去找领导投诉你,闹半天最后不了了之,费心费力。更别说普通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
“这样的吗?”
老妈感觉三观都被刷新了,一时间有点茫然。
平时都听别人说老师这个职业多好多好,现在听来,好像也不是很好啊。
其实都是信息差导致的。
老师这个职业,真只是领一份工资,跟其他行业没什么区别,以前可以谈奉献,但是现在谁跟你谈奉献?
碰到乖巧听话的学生,多花点心思多关照一下可以,无可救药的就拉倒吧,不影响到其他人就行。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
陈景乐看向陈绮云:“你复习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信心?”
陈绮云眼神飘忽:“还行吧。”
得,一看她这架势,就知道最近又懈怠了。
陈景乐这段时间确实太忙,没什么时间关注陈绮云的成绩,本想着凭借之前的基础,只要认真学,应该差不到哪去。
可他漏算了一点,小孩子的自制力没有那么强,需要家长时刻监督,同时设置一定的学习成绩奖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之前答应陈绮云的各种奖励,都陆续兑现了,包括上次月考的。
奈何上次月考已经过去有段时间。
他看向李北星。
李老师瞟一眼陈绮云,悠悠道:“没听说其他老师打她小报告,应该只是还没开始复习。”
陈绮云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你看你看,家里有人是自己老师就是这样,而且这个嫂子还是她自己选的。
简直是搬石头砸自己脚,自作自受啊。
陈景乐笑说:“那就这两天以及周末两天帮你好好复习一下,争取期末考个好名次,过年多给你点压岁钱,不告诉你爸妈那种。”
陈绮云眼睛一下亮起。
看吧,对付这小豆丁,还得是上奖励才行。
……
陈景乐辅导陈绮云功课已经好几个月了,可以说手到擒来。
虽然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在教辅机构待过,但他通过系统学那么多教学类知识技能,不是摆设。
比较弱势的数理化科目,现在也点到高中知识水平了,用来辅导陈绮云复习初中知识考试,绰绰有余。
至于擅长的文科类跟外语类,就更不用说,手拿把掐!
不过陈景乐是更希望陈绮云以后能走理工科路线,毕竟文科真的死路一条,特别是在南东省学文科,除了考公,没有其他出路。
当然,也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只能说适当引导吧。
目前来看,她对理科的兴趣以及成绩都还是可以的。
陈景乐应该庆幸陈绮云不是笨蛋,在学习方面的天赋还是不错的。
这年头很多家长辅导孩子功课辅导到崩溃。
孩子可能确实比较笨,学不会,再就是家长的教学方式有问题。
陈景乐是学生时代过来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大多是上课没认真听讲,下课又不自己复习学习的知识点,导致部分知识点缺失。
这种情况下,遇到需要这部分知识点作为前置条件的新知识,更加学不会。
日积月累,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最后人就显得越来越笨。
好比盖一栋房子,地基打得还可以,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得不错,但是到第二层就有两根柱子缺失了,承重墙也没有砌好。
这种情况下,莫说要把房子盖到五层以上,就是盖第三层,都够呛。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之前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缺失的部分填补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陈景乐之前刚开始辅导陈绮云作业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花时间先把以前的知识点全部复习一遍,查漏补缺。初二的不会就回头学初一的,初一的都不会就学小学的。
只有把基础的知识体系构建好,后面的路才会好走。
如果连最最最简单的知识点,比如一年级二年级这种都学不会,怎么办?
就要考虑是否是病理性因素,是否需要医生介入了。
比如像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阅读障碍等等,都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家庭教育就能解决的。
陈景乐之前有个同事的儿子,就是比较严重的多动症,要长期吃药。
这类问题比较麻烦。
再就是人要学会接受父母的平庸,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以及学会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
很多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指望两只麻雀能生出一只凤凰。
这样的概率不是没有,但很小。
发火是最没有用的,更别说动不动就大吼大叫,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更加厌学。
……
相比陈绮云,她哥哥陈景浩就属于家庭教育失败那种。
二叔二婶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上一代,秀姐的成材,其实跟他俩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会经常拿秀姐来当例子,教育陈景浩跟陈绮云,这就有很大问题。
没有谁会喜欢被别人拿来比较,还是被贬低被训斥的那个。
即便对比的是自家姐姐也不行。
如果不是陈景乐介入,陈绮云大概率也会步陈景浩的后尘,厌学,然后成绩越来越差,早早步入社会。
可惜了陈景浩,虽然现在工作也还好,但确实挺累。
哪怕是把现在的陈绮云换成陈景浩,让陈景乐来教,或许会是另一个结果。
小孩子贪玩很正常,喜欢玩游戏也正常。
立志成为电竞职业选手?
行啊!
那就往游戏方面发展,不过得上点压力。
每天打15小时游戏,必须打到一定胜率或者段位才可以吃饭,期间不准偷偷翻书学习!
不是喜欢玩吗?
给我玩!玩个够!
学习?学个屁!打游戏才是你应该做的!
陈景乐甚至能出面说服二叔二婶,再去学校给陈景浩请个假,好让他在家专心打游戏。
就怕他不愿意打。
别回到家一摸电脑机箱,凉的,再看抽屉跟书包,课本有翻阅的痕迹。
完蛋,孩子又染上读品了。
更别说三更半夜躲被窝里打手电筒偷偷看书,生怕被他发现,最后把眼睛看成近视眼。
这样下去,还怎么成为电竞高手?
还要不要上赛场扬名立万?
当然,陈景乐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要是游戏训练效果不错,能打到国服前十这种,就奖励他看会儿书,或者放纵一下,去图书馆通宵一下也是可以的。
到最后,保证一说打游戏陈景浩就愁眉苦脸,一说看书学习就眉开眼笑。
得,废了,这孩子废了!
说好的电竞梦呢?
不过孩子要是真喜欢学习,就让他学吧,不是所以孩子都适合打游戏的,学习也是一条出路。
那些高喊着要成为电竞职业选手的中二少年们,去职业电竞俱乐部体验过青训营的训练之后,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不敢再提什么梦想,老老实实回去上课。
三天干碎电竞职业梦,长官我是读书人。
所以,哪有什么学习学不会,无非就是方法没用对。
然而这年头真正懂教育的家庭,又有几个呢?
陈景乐在辅导陈绮云复习功课的时候,更多是在观察。
以陈绮云为例,假设自己以后有孩子,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往正确的方向培养?
想着想着,就有点走神。
李北星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想跟他打招呼,结果看他在发呆,就问:“在想什么?”
陈景乐回过神来,笑说:“在想以后怎么样正确教育孩子。”
李北星:“嗯?!”
这、这是不是想得有点远了?
脸腾一下变得绯红。
陈景乐眯眼一笑,悄悄拉她小手。
李老师扭头不敢看他,耳朵都红得快要渗血了。
不过手指倒是拉得紧紧,一点没有松开的意思。
诶嘿~!
……
至于鸿启那边,陈景乐准备抽空过去一趟。
他最近看了不少农学专业的书籍,小有收获,可以针对目前情况,对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做一个小调整。
再就是打算去正在建设的厂子项目工地看一眼。
工厂都是根据《农产品质量法》跟《食品安全法》,以及环保方面的标准版化流程建设的。
像环保,现在抓得老严了,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噪音控制都是关键点,不能说是乡村地区的初级加工厂,就可以随意一点。
虽然鸿启在江北是纳税大户,没有谁会故意跟它过不去,但陈景乐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他是没当过项目经理,不过不会没关系,学中干、干中学就是。
没有人是生来就会,都是要学,只是学习速度不一样。
他的学习速度比别人强多了。
像厂房的搭建、机器设备的购买和安装等各种方面,陈景乐都打算接触学习一下,了解了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