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与靖平帝有关,永清伯就格外敏感,连才和老夫人打过架都抛一边了,追去千松堂问:“蘅儿有没有和你说过什么?”
老夫人心里也七上八下,但在永清伯面前丝毫不露:“没说过。”
“那好好的,今上怎么会传她进宫?”永清伯来回走动,焦虑不安。
“我怎么知道。”
永清伯脸色发黑:“这可是去面圣,你就不怕蘅儿有个差错,今上怪罪下来?”
老夫人睨他一眼:“蘅儿去秋猎那么久都没出差错,还得了今上夸赞和福王府一堆谢礼呢,她不比你行事有分寸?”
“你就揪着方家那事不放了?”永清伯胸口发闷。
相府这一倒,显得他当时出昏招,倒让这老婆子抖起来了,真是气煞人。
可这么混吃等死,爵位就能传下去了?
目光短浅的蠢妇!
伯府上下各种猜测,陷入不安时,秋蘅见到了靖平帝。
与秋猎时相比,靖平帝稍稍胖了些,脸上挂着和善的笑。
“臣女永清伯府六姑娘秋蘅,见过陛下。”秋蘅行了礼,余光悄悄瞄了瞄。
薛寒也在,看来是为了奸相的事了。
“不必多礼。”靖平帝语气随和,能看出心情不错,“先前事多,今日才有时间传你进宫。朕听薛寒说,你那时潜入了方元志书房?”
“是,当时臣女就在相府,薛大人借着吊唁方三公子的由头与臣女见了一面,说方元志与北齐细作有来往,拜托我多加留意。臣女一听堂堂丞相竟与齐人勾结,若不揭发他的罪行将来定有大祸,就悄悄潜入他的书房,想看看有没有证据,没想到亲眼瞧见了他打开密室……”
靖平帝听得入神,忍不住问:“你一个小姑娘,就不怕吗?”
秋蘅嫣然一笑:“当时只想找到方元志通敌证据,忘了害怕了,就像秋猎的时候引走黑熊也忘了害怕一样,倒是过后才越想越怕……”
靖平帝听感动了,侧头对立在一旁的薛全笑道:“小小女子这般奋不顾身,比那些祸害国家的蠹虫强百倍啊!”
薛全跟着笑:“陛下说得是。”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秋蘅,你在揭发方元志罪行上功劳不比薛寒小,朕要好好奖赏你。”
“谢陛下厚爱,臣女一时不缺什么,揭发卖国贼人也是身为大夏子民应当做的。”
“话是这么说,可真正不顾自身安危这样做的有多少人?朕若不赏你,岂不寒了忠君爱国之人的心?”靖平帝不赞同摇摇头。
秋蘅微微低头,一副乖顺模样。
靖平帝不由笑了。
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要赏赐。
沉吟一番,靖平帝摸了摸胡须:“朕记得秋猎时你引走黑熊救下容宁郡主就没要奖赏,而是暂记下。如今又有揭发方元志勾结齐人的功劳,那便二功合一……这样吧,永清伯府的爵位是不是到你祖父这一辈就止了?”
两件功劳加起来,换家中爵位再传一世虽然还差了点,可方家这一抄,国库和他的私库得到的实在太多了。
他身为一国之君,对这样有勇有谋的小姑娘大方些也无妨,还能让臣民看一看忠君为国的好。
靖平帝颇满意给出的这个奖赏。
秋蘅却眉一拧。
要让只顾利益,不知廉耻的永清伯突然实现梦寐以求的心愿,得以袭爵?
这不是给她赏赐,是给她添堵吧。
“怎么,不喜欢这个奖赏?”靖平帝瞧着秋蘅反应,不由错愕。
一旁薛全也很好奇。
传承爵位不是永清伯府做梦都想的事么,这丫头怎么这个表情?
秋蘅面露迟疑:“臣女长在乡下,不太懂这方面的事。陛下的意思,是要奖赏永清伯府爵位再传一世,以后臣女的大伯会继承爵位,成为永清伯?”
“是这样……”靖平帝点着头,明明这话一点错没有,却突然觉得怪怪的。
“原来如此。”秋蘅恍然,“那臣女大伯知道这个好消息,定会欢喜极了。”
靖平帝心头一动,知道哪里不对劲了。
秋六姑娘的父亲并非永清伯嫡长子,这沿袭爵位的奖励对她来说并不实惠。
想明白后,靖平帝心情有些复杂。
这丫头和那些以家族为重的女子完全不一样啊,甚至还敢在他这个一国之君面前表露出来。
胆子够大,心也够野。
靖平帝本以为自己不喜这样的人,可看下方少女亭亭而立,神色坦荡,忽觉很有意思。
“看来秋六姑娘不喜欢这个奖赏。”
“臣女不敢。”
“这有什么不敢,说说你怎么想。”
秋蘅垂眸:“臣女说了,怕陛下生气。”
靖平帝呵呵一笑:“朕岂是那么小气的人,你说便是。”
“臣女万分感恩陛下的肯定,陛下想赐下奖励……能奖赏臣女吗?”
“奖赏你?”靖平帝一时没反应过来,“朕不就是要奖赏你吗?”
薛全却一下子明白了秋蘅的意思,看着她的眼神顿时一变。
这个秋六姑娘,真是出人意料。
少女微微抬眸,目光有神,掷地有声:“奖赏臣女,无关他人。”
她不稀罕奖赏。但若一定要给,她立功劳,她瞧不上的人得奖赏,岂不可笑。
靖平帝这才明白了,然后就是错愕。
想不到,他真的没想到。
对啊,他可以奖赏秋蘅本人!
与其让永清伯府爵位多传一世,引得和永清伯府差不多境况的府上蠢蠢欲动,何不直接封赏秋蘅。
女子受封不存在爵位传承,无非就是发些俸禄,赏些良田,麻烦事少多了。
“哈哈哈,是朕不够周全。”靖平帝朗声笑着,望着秋蘅的目光满是欣赏。
会为自己争取,还为他减少麻烦,这样的姑娘真是难得啊,不怪薛寒——靖平帝在心中默默补充:还有那个林乘风,哦,还有崔家那小子都喜欢她。
补充完毕的靖平帝心如止水:“你两立大功,又是康郡王义女,朕就封你为——秋蘅,你说长在南边乡下,是什么县?”
“臣女从随云县而来。”
“好,朕就封你为随云县主,赏金百两,玉如意一双……”
“臣女秋蘅,叩谢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