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 > 第九十二章:谎言之城

第九十二章:谎言之城

    “感觉如何?”

    卡尔听见了动静,见伊森合上了羊皮书,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真理之城》早在亨利三世时期就成为了帝国禁书,大多数人都认为真理之城从未真正存在过,即使在真理学社内部,信徒们也分为了好几个派系,如今最主流的看法认为所谓的“梦境”其实是圣者本人对于未来的想象,他用自己的后半生用文字建立了一个理想国。

    与盲目的狂信者不同,真理之神的信徒相信客观存在的事物,他们对于圣者保持着尊敬,但绝不会将他们当作真理。

    卡尔在学社中属于少数派。

    他不认为书中如此细致入微的描绘是出自于想象,他相信书中的故事,也相信真理之城的人们派出了一艘星舰,只是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星舰没能成功抵达帝国。

    说罢,卡尔瞄了一眼凛冬,尽管之前后者没有明确表态,但卡尔能看出她属于学社的多数派。

    “你不必隐瞒,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即可。”

    卡尔觉得这没什么难以启齿的,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多数派的推论也能自圆其说,那位圣者曾希望辅佐亨利一世建立一个理想国,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样的故事每一个纪元、每一个王国都在发生。

    “它真实存在过。”

    伊森的回答让卡尔猛然一愣,他老态龙钟的身子颤了颤,说话时嘴唇都变得有些抖,“你……相信?我的意思是我很高兴你这么认为,但文斯她,连她也不相信这本书里的故事。”

    “我去过类似的地方,只有到过那里的人才能描绘出相同的风景。”

    “啪嗒。”

    卡尔手中的羊皮书落在地上,许久之后,他激动地握住了伊森的胳膊,“你去过那里?你也见过真理之城?”

    “是一个相似的城市。”

    伊森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过我和那位先哲有着不同看法,我不认为那里是真正的理想国。”

    尤其是书本的最后,在故事即将戛然而止的时候,那个与他所了解的现代科技水平相当的城市突然间建造出了一艘星舰,这是只存在于科幻作品里的星际航行技术。

    “卡尔教授,你应该听说过先入为主的概念。”

    “愿闻其详。”

    卡尔的表情近乎于肃穆,他搬了一张椅子坐到伊森对面,甚至还拿起一本空白的羊皮书,他念动咒语,一支羽毛笔飞快地飘向了他的身侧。

    “先哲认为民主议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他们是热情、友善的象征,书中多次使用了‘不求回报’这个词语,这不是一个会时常出现在政治场合的词语。”

    在伊森看来,当撰写者无法用符合现实的逻辑来解释民主议会的诸多做法时,便只能把他们想象成不求回报的大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对待帝国和他的态度。

    如果撰写者在真理之城遇到的是一位路边的短裤少年,倒还能勉强用这样的词语来解释他们的热心肠,可书中详细地解释了民主议会之于真理之城的关系,他们是城市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每一项决定都将影响到无数居民的生活。

    “在第43页,那里描绘了一场民主议会的峰会,他有幸以外交大使的身份参与其中,在会议上他详细地向议会阐明了帝国的超凡道途,他讲述到了最主流的正位神与中位神,他还提到了巴扎托斯与几位邪神的存在。”

    当帝国人谈及旧神的存在时,便少不了“毁灭日”这一概念。

    它是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锋刃,哪怕正位神们最狂热的信徒,也认定当“毁灭日”到来的那一刻,便是人类文明濒临毁灭的时刻。

    “假设你是民主议会的议员,在听见了邪神与‘毁灭日’的存在后,真的会继续推动交流继续下去么?”

    在过去的三年里,卡尔无数次重读过这本书,他自然也思考过伊森提出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多数派质疑真理之城合理性的原因。

    “人道主义精神——在第46页,他做出了批注。”

    “可民主议会也多次提到过真理之城建立于第三次战争之后,那场战争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他们已经没有余力来应对更严重的灾难。”

    伊森觉得这就是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好处,这让他对政客们说的漂亮话产生了抗体,他绝不会相信民主议会真的只是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与来自“异世界”的外乡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旧神。

    伊森保守地估计,如果抛开书中最后冷不丁冒出来的星舰,以撰写者对于真理之城的描写,根本无须毁灭日的降临,单单一个老巴就足以把整个城市搅合得天翻地覆——那里人们既没有对抗旧神的武器,也没有与旧神信徒打交道的经验。

    而书中对于真理之城安居乐业的描写更是与他所了解的现代社会相距甚远。

    撰写者的视角就像是站在一栋摩天大楼上俯视整个城市,映入眼帘的便只有如同蚂蚁般在这片钢铁森林中奔波着的人们,因此他才能在书中认定那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但在伊森记忆里的现代社会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压迫从未消失过,只不过是从过去的王室与贵族,变成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迫。

    贫富差距,阶级固化,日益攀升的犯罪率……

    邪神一定也能在那里如鱼得水。

    撰写者所看到的一切在伊森看来就像是民主议会故意让他看见的,将所有的矛盾与罪恶压下去粉饰太平。

    “这本书里民主议会从未提到过他们应对毁灭日的任何设想,不是么?”

    这一次面对伊森的提问,卡尔没有回应,因为他知道伊森说的是事实。

    而仅凭书中所说的“大家团结在一起思考对策”没法解决任何问题,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明白邪神的可怕,即使祂们封印在了世界以外,但祂们的影响却依旧渗透到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卡尔低头把伊森提出的疑点重新罗列在空白的羊皮书上。

    伊森安静等待着他完成记录工作,他也在整理思绪,因为对于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居民来说,这赫然是一本谎言之书,政客们冠冕堂皇的话术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被话术粉饰的意图终究会被他们的实际行动暴露出来。

    “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是有关帝国的消息,而在故事的最后,他们认为他们得到了。”

    因此在撰写者的最后一次访问中,民主议会不再伪装,他派出了一艘本不该存在于那个科技体系之下的星舰,而那上面载着的则未必是友好的外交使者,他们全副武装,很可能还配备了能瞬间夷平整个城市的火力。

    至于星舰在航行的过程中究竟遭遇了什么,那就只有上面的船员知道了。

    “第三次战争,真理之城以外毁灭的世界,都是民主议会的一面之词,实际上你们的先哲从未走出过城市,他甚至没有站在城市边缘的城墙上俯瞰一眼城市以外的区域。”

    伊森提出的每一个疑点,都如重锤敲击在卡尔的内心。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但学社的多数派也从未给出能够说服他的解释。

    而现在,他理解了伊森提到的“先入为主”的意思——真理学社内部虽有分歧,但他们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先哲希望建立起一个“理想国”之上,伊森则不同,他从一开始就对于民主议会的动机产生了怀疑,他似乎更倾向于先哲受到了民主议会的蒙骗。

    “很有趣……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

    卡尔问道,“你认为民主议会的动机是什么?”

    “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掠夺资源。”

    这样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而他们的那位先哲则几乎把帝国的底都透露给了他们。

    蓄能水晶、符文技术,以及各种神秘学孕育出的产物。

    卡尔攥紧了羽毛笔,犹豫再三后,还是把伊森的看法记录了上去。

    这是一项相当严厉的指控,从根本上否定了无数真理之神信徒心目中的“理想国”。

    “但不论如何,这段历史都已经结束了。”

    伊森说道。

    记录“真理之城”的撰写者也许从未真正目睹过那个世界的全貌,在战争到来前,星舰与真理之城便遭遇了意外,但这本书里的故事仍然令人感到后怕,在伊森看来,他们曾经面对的是一个掌握了星际航行技术的超级文明。

    卡尔低着头,陷入沉思。

    “当然,我也没有直接的证据,我只是提出了我的个人看法。”

    “这对我很有帮助。”

    卡尔连忙说道,“但我没法立刻向你做出答复,也许我需要重新读一遍这本书——我上次翻看它已经是三个月之前的事了。”

    这一次,他阅读方式将会发生改变。

    也许他该尝试伊森提供的视角,试着将民主议会视作邪恶的一方,再以此看待他们在书本中的种种行为。

    “我们也该告辞了。”

    “留下来吃了晚饭再走吧?”

    “这本书对我也很有启发,我回去还有些事要处理。”

    伊森摆了摆手,拒绝了卡尔教授的好意,“我们离得很近,随时都能交流。”

    闻言,卡尔也不再继续挽留,他现在真正想做的,是把自己关在藏书馆里,带着刚才记录下来的诸多疑问重新审视他们的真理之城。

    离开书本的世界,回到帝国街道上,映入眼帘的依旧是熟悉的景象。

    正午刚过,人们忙碌的生活仍在继续。

    “你说,那艘星舰最后遭遇了什么?”

    一直保持沉默的凛冬忽然开口问道,走在两人脚边的黑猫也翘起了尾巴,竖起了耳朵倾听起来。

    “谁知道呢?也许是一场亚空间风暴,又或是遭遇了黑洞。”

    伊森也只能通过科幻的术语来揣测星舰的遭遇。

    但不论过去如何,奇怪的“梦境”如今又出现了。

    他也和真理之城的撰写者一样陷入了奇怪的梦境,而在梦境的另一端是一个他所熟悉的,却与真理之城高度相似的地方。

    更微妙的是,在他一觉醒来之前,先驱者科技的老板冷不丁地提出了“世界毁灭”的学说。

    等今晚入睡后,伊森有了新的目标。

    他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在那之前他得养精蓄锐,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真理之神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他忽然想到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位真理之神的信徒,但他却对真理之神了解甚少。

    “祂没有名字。”

    凛冬回答道,“信徒将祂描述为存在于黑暗中的光芒,当祂的追随者们陷入无知的海洋时,真理之神便会为他们指引前路。”

    然而他们都知道这与事实不符。

    事实证明正位神与中位神都曾是旧神的信徒,他们是旧神最中意的那个人偶。

    “那真理之神信仰的旧神又是哪一位?”

    带着这样的疑问,伊森拜访了安波利斯和巴扎托斯,还从屠宰场买来了兽骨,布置了一场简易的召唤仪式,和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凯恩寒暄了几句。

    他从这三位旧神口中得出了相同的答案:

    不知道。

    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

    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

    ……………………

    与此同时,另一边。

    “梅林,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

    办公室里,庄晓握着一根针管,出神地望着针管里的溶液,“为什么我们只要打上一针,就能进入他人的‘梦境’?”

    这听起来一点都不科学。

    还有“病房”的冷冻舱,他们进入“异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无法用他们所拥有的科技来解释。

    “我只能说,这是世界毁灭前留下的一些‘老古董’。”

    梅林说道,“不过我很高兴你能这么问,这说明你还没有放弃求知欲……我之前碰巧从旧地图上看见了一处存放这些‘老古董’的设施,它位于城市西侧,在世界毁灭前,它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服装店。”

    庄晓根本不买他的帐,冷笑,“所以,你这次又想让我替你去一趟地表上?”

    这是避难所的禁令——任何未经允许前往地表的避难所居民,都将被判处死刑。

    而他们刚刚捅了个篓子,不只陈启部长,高层肯定也正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种时候跑到地表上的唯一结果就是他们连避难所的门都没打开就被安保人员的重机枪打成筛子。

    她虽然答应了梅林的邀请,但并不意味着她能相信梅林的为人。

    在庄晓看来,梅林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求知欲能将任何人置于险境的疯子。

    “不,我当然不会这么做,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梅林无辜地耸了耸肩,“虽然我对于你的人身安全并没有那么在意,但也不希望你毫无意义地送死。”

    “你刚才的那些暗示,听起来就像想让我去送死。”

    “那怪我没有表述清楚。”

    梅林说道,“我所描述的设施位于城市西层,它外表看起来是一家高档服装店,店长是一个五十岁的男性,特征是是偏瘦,后脖颈处有一颗痣。”

    “所以呢?”

    “所以在你下一次入睡时,万一在城市的西侧找到了相同的服装店,又巧合地遇到了这么一位店长,或许你能想办法溜进服装店的地下室——很遗憾,我没法向你提供暗语和口信,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

    说到此处,梅林立刻又用轻松的语气说道,“当然,你也可以当作什么都没听见,等到了另一边之后好好享受生活,喝上几杯奶茶,下班后去享受夜店的生活……”

    “如果让我知道你又向我隐瞒了什么……”

    庄晓目露凶光,“下次醒来的时候,你就该吃枪子了,梅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