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郡,原为武朝之封国“梁国”,后来落入匈奴之手,而今在西秦掌控之下。
“陛下御驾亲征,敬告梁郡百姓:诸位皆是我武朝子民,收复本地之后,自当永久免除人头税及一切苛捐杂税,所受一切恩泽与武朝百姓无异!”
“今日二十万王师已至,任何人投降免死,皆可归为武朝子民!”
……
天策军两支部队先后抵达梁郡和济阴。
面对神兵天降的天策军,两地守将早已慌了神。
这里只有两万五千守军,他们完全没有信心抵挡能够攻破山阳郡的天策军。
由于山阳郡告破,即使梁萧和太史子义虚张声势,分别宣称有二十万人马兵临城下,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西秦的守将得知收到了拓跋虎死于三弓床弩和回回炮的传闻,也不敢登城观察。
“陛下敬告梁郡守军:两日之内破城,守军投降免死,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武朝的信使正在城外疾呼,进一步打击敌将的士气。
两座郡城的西秦将士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紧急商议对策。
梁萧就在军帐里安排攻城战术。
兵分两路,导致兵力减少,攻城能力对应减少了不止一半。
好在两座郡城的城防远不如山阳郡,一半的回回炮完全可以搞定这种级别的郡城。
回回炮的密集轰炸,连山阳郡的城墙都受不了。
五千中原铁骑继续奇袭敌后,牵制敌军的援军。
随着天策军的推进,武朝的京城足以保障绝对的安全,继续往前线增兵。
现在西秦若想要攻打京城,必须突破山阳郡,或者击破梁萧、太史慈其中一路。
梁萧兵临梁郡的第二天,辽东战局也迎来剧变。
西秦的前将军拓跋英,统领西秦与匈奴铁骑,先锋部队十万骑兵,在白袍兵的干扰下,经过连日的行进,终于抵达辽东以西。
“南方便是敌国的居民点,先击破此地,掳掠男女和粮食,让他们丧失后勤!”
十万骑兵蜂拥而来,直扑辽东以南。
常念侠如今统领的白袍兵,加上后续来援的中原铁骑,总数仅有万人。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骑,即使是白袍兵倚仗军器之利,也难以战胜敌军。
得知敌国大举来袭,南方的辽东百姓无不提心吊胆,日夜在军营门口磕头恳求。
“请将军莫要抛弃我等!!”
“大家请起!”常念侠出来一看到前方一大片磕头的百姓,吓了一跳,连忙呼唤众人起身,信誓旦旦,“必定保护所有辽东父老乡亲,请大家配合王老将军撤往南方!”
百姓这才感激涕零,纷纷回去,等候王鼎的组织。
王鼎却是担忧道:“将军,敌军如此冒险深入,也是因为倚仗人多势众,我军只怕没有可能将他们击破,到时候……”
常念侠心领神会,郑重道:“天策军从未抛弃过百姓,过去不会,今天不会,以后也不会!这些辽东百姓一旦重新落入敌军之手,势必会遭受报复,被赶尽杀绝!”
“众将士,随我北上!”
常念侠翻身上马,一声令下,所有中原铁骑纷纷上马,气势如虹。
如他们的将军所言,天策军不可能抛弃这十几万百姓!
这一刻,上万中原铁骑在北方的高地构筑了一道城墙,准备迎接敌骑。
与此同时,右贤王,拓跋英,赫连克,三人领十万铁骑抵达现场。
望着远方略显单薄的中原铁骑战阵,两国首领终于面露狠色。
“这白袍兵一路游击,杀伤我军超过两万人……如今,也该是他们血债血偿的时刻!”拓跋英咬牙道。
常念侠作为梁萧帐下第一猛将,精于骑战,即使是西秦铁骑,在这几日的时间里也被他带队杀伤超过三千,对士气打击不小!
现在他们看出来了,常念侠并不打算放弃百姓,这些百姓俨然成了天策军的累赘。
“此地离燕云较近,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拖!”拓跋英厉声道。
右贤王会意,道:“匈奴铁骑,愿意全力配合拓跋上将军!”
拓跋英望着远方的白袍兵团,意气风发。
只要歼灭这支部队,便能提振全国士气,打破白袍兵的不败神话,夺取那些无敌的武君弓!
“全军冲锋!一个人一口唾沫都给我淹死他们!”
“擒杀常念侠者,赏白银万两!”
“缴获完好武君弓者,一副赏银十两!”
拓跋英一声令下,十万铁骑瞬间振奋,顾不得人困马乏,倾巢而出,一个个如狼似虎,扑向中原铁骑。
中原铁骑且战且走,又是常规的武君弓齐射,由于敌军不计代价汹涌来袭,因此得以一路杀伤敌军超过四千人。
但由于后方还有百姓需要将士们掩护,因此中原铁骑在且战且退三里之后,便停止了撤退。
西秦和匈奴的骑兵终于来袭,大举包抄,势要在此地围歼常念侠的部队。
常念侠沉着指挥,中原铁骑也收起武君弓,亮出了自己的刀枪,与敌军展开了白刃战。
但中原铁骑终究只有万人,而拓跋英与右贤王也同样精于骑战,铺开战场,凭借人数优势,迅速将中原铁骑包围。
中原铁骑围成了圆阵,外围士兵进行白刃战,内围的士兵负责武君弓抛射,随时接替前方倒下的友军。
即便陷入死战,中原铁骑依然无人退缩,一个个悍不畏死。
双方的交锋处堪比绞肉机,每一个中原铁骑将士的倒下,也伴随着五个敌军将士的阵亡……
战场迅速陷入激战,两国骑兵带着对天策军的恨意,战意冲天。
就在常念侠陷入苦战之时,南方大地突然剧烈震颤。
片刻之后,万马奔腾。
高地上的拓跋英等人望见远方情况,顿时瞳孔猛缩!
南方,是一支数万人规模的骑兵,正马不停蹄朝战场上赶来!
燕云的将士不乏精于骑射者,经过接近一年的急训,又更换了武君弓等新式军器,已经成为合格的中原铁骑,今日恨不得建功立业。
正是燕云豪杰南长风,领两万五千燕云之地的中原铁骑来援!
“中原铁骑燕云部,军团长南长风,奉吾皇之命,特来驰援常大元帅!”
中原铁骑迅速加入战场,击穿了围堵在常念侠部队南方的敌阵。
一刻之间,形势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