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说完,胸有成竹地看着两人,觉得这条件一说出来两人必然会答应。
看着夏青一脸正色地看着他们,赵惊鸿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
张良也跟着笑了。
夏青蹙眉,怒视赵惊鸿,“你笑什么!”
“因为觉得好笑。”赵惊鸿笑的很开心。
夏青蹙眉盯着赵惊鸿,眸中满是不悦。
她没想到,在公子高口中如此这般优秀的人,竟然如此惹人讨厌。
赵惊鸿笑着摇头。
这公子高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把他们当傻子耍。
百越确实有五十万大军,不仅有五十万大军,还有迁徙过去的几十万人口。
但关键是,这些人直接与当地人通婚了。
并且,也要镇守百越各部,压根抽调不出来兵力。
就算真的能抽掉一些人回来,顶破天也就是十万人,而且还是参差不齐的那种。
另外,都尉军又算什么?
都尉军一共才多少人?顶什么用?
不用想,这都尉军的底牌,肯定是当初将闾走的时候留下的后手。
但如今,咸阳势力大变动,这都尉军到底还听不听将闾或者公子高的还不好说。
他就不信,像王贲、李信这种大将手中没有一点兵权。
始皇也不是这样的人。
而胡亥能不能将军权从这些人手中拿回去还另说。
按照公子高如此说,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造反了,为何还要来上郡寻扶苏?
这其中,必然有其他阴谋。
并且,公子高此举,也彻底暴露出了他的野心。
赵惊鸿觉得这挺正常。
身为始皇的儿子,哪怕再废物,手中的权利和资源也比别人要多的多,他们的身份地位在这里,就必然会有很多人去支持他们。
而且,他们耳濡目染,也会学习到很多东西。
并且,作为一个皇子,也不可能不想争夺皇位。
只不过,在赵惊鸿看来,公子高确实要比其他几个皇子要优秀一些。
但也就一些。
他这点小伎俩,赵惊鸿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堪大用。
“你答应亦或者不答应,给句准话!”夏青盯着赵惊鸿道。
赵惊鸿轻笑一声,盯着夏青道:“你家公子了解?呵!不!他根本不了解我,他以为拿出这些条件,就会让我们甘愿成为他的嫁衣?不可能的!只要我在扶苏身边一天,就绝对不会允许扶苏和别人联手,成为别人的嫁衣!”
“而且,公子高说话太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我也很难心动啊!”赵惊鸿轻笑道。
夏青蹙眉,她没想到赵惊鸿竟然会是这个态度。
“我家公子说了,若入主咸阳,我家公子愿尊扶苏公子为帝。”夏青道。
赵惊鸿摇头,“不实,空口无凭,我还说他来我上郡,我可以让他当神仙呢。”
夏青眉头跳动,对于赵惊鸿的油盐不进感觉很是郁闷。
“那我回去跟我家公子说明情况再来。”夏青沉声道。
赵惊鸿闻言不由得笑了,“你觉得你来了,还能走得掉吗?”
夏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转身就想逃走。
但门口已经站着一排士兵,挡住了她的去路。
夏青眸中露出绝望之色,转身对赵惊鸿道:“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你们竟然如此对我!”
赵惊鸿随意道“怎么对你了?是打你了还是杀你了?你若是走了,将我和扶苏假死的事情传出去,胡亥会怎么对我们?我们也得保证自己的安全不是!”
张良也开口道:“你身为公子高的人,却潜伏在胡媚儿身边,动机不纯,以后就不要再出现胡媚儿身边了。”
夏青慌了,急忙道:“我从小就跟小姐一起长大!”
“但你却背叛了你家小姐!”张良冷声道。
他是绝对不会让一个谍子生活在胡媚儿身边的!
赵惊鸿摆了摆手,“先压下去吧!”
不论夏青如何呼喊,两人都毫不理会,任由士兵将其带走。
待夏青走后,赵惊鸿看向张良,“子房,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很蹊跷。”张良沉声道:“这个公子高我有所耳闻,但若是他轻而易举就能猜到咱们是假死,要么说明公子高此人才华横溢,要么就是他身边有高人相助!”
“但如果公子高真的有如此能力,始皇不会不知,所以这点几乎可以排除。而他身边若有高人相助,那其目的绝对不止这么简单。”
赵惊鸿点头,“此人不必担忧,蹦跶不了多久了。”
“为何?”张良疑惑地看着赵惊鸿。
赵惊鸿笑道:“胡亥自会收拾他。”
胡亥的杀心也很重,特别是对自己的亲兄弟们。
如果过不了多久,屠刀就开始对着自己的亲兄弟挥砍了。
张良:“……”
张良表示,自己对人心有一定了解,但对兽心是一点也不了解。
……
接下来两日,倒是无事发生。
但赵惊鸿清楚,四周郡县对上郡的探查从未停止过。
不过,他怀疑,那些被安排在难民中的人,都一股脑被安排到了关外,想回也回不去了。
而且,他们可不是把人往关外一丢不管了,而是有严格的管理的。
以军带民,军分队、营,队则领村,一队带领一村子,一来督促其建设发展,比如盖房子和开垦农田之类的;其次,则是保护百姓的安全。
而以营为单位,统一管理一个县城左右的大小。
以此划分,集中生产。
其次,所有的居民到了关外,都是登记在册的,统一盖房屋,分土地,甚至还分火炉和石涅,帮助他们度过第一年的冬天。
甚至第一年的粮食和种子,也是由上郡分拨过去的,保证他们可以安稳度过第一年,获得第一年的收成。
在这样的保障下,谁还想走?
要知道,现在离开上郡,全天下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了。
他们之前生活的地方,不仅要缴纳极多的赋税,还要忍受地方豪强的剥削,能活下来都是万幸了。
而且他们既然选择逃离家乡来到上郡,甚至答应去关外,那就说明他们在本地是真活不下去了,要不然也不会来这里。
听到这条件,谁还愿意走?
他们都恨不得跪地磕头感谢赵惊鸿和扶苏呢。
中午,林千幻赶来,给赵惊鸿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胡亥下诏,说公子将闾勾结李斯,意图谋反,已经下诏处死将闾,诏书已经发往百越了。
并且,赵高不仅顶替了李斯的位置,还成了太傅。
听到这个消息,赵惊鸿毫不意外。
唯一感觉到意外的是,李斯倒是觉醒的挺早,在登基大典上就这么对抗胡亥,几乎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勇气可嘉,但如此做法赵惊鸿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