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 第795章 诸子百家,皆为惊鸿所用!

第795章 诸子百家,皆为惊鸿所用!

    新篇?

    别说李斯怔住了,就连嬴政也不敢置信地看着司马寒。

    “你……你说什么?新篇?什么新篇?”嬴政问。

    李斯更是激动地问:“你不要告诉我,惊鸿公子又创佳作了!”

    司马寒微微一笑,回答道:“回陛下,这是惊鸿公子又创作的新篇,一个和千字文完全不同的作品。”

    嬴政赶紧拿过竹简,就看到了上面的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看到这上面的内容,嬴政不由得一阵蹙眉。

    这内容,一股儒家的味道扑面而来。

    李斯也是一阵蹙眉。

    嬴政看向李斯,问:“这似乎和你家师的理念有所不同啊。”

    李斯点头,“家师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引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所以,家师的理念是,人之初,性本恶。”

    “这倒是有些争议了。”嬴政淡淡一笑,将竹简递给李斯,“你觉得,赵惊鸿做此篇,其意为何?”

    李斯摇头,“惊鸿公子犹如天人,吾资质愚钝,不可妄加揣测,更不知其意也。”

    嬴政微微点头,“那就等等看,看赵惊鸿作此篇为何意。”

    “是……”李斯不敢多言。

    紧接着,密探不断传递情报,将赵惊鸿做出的每一句都传回来。

    “嬴秦氏,始兼并;扫六合,四海靖。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郡县制,废分封;法为纲,天下定。”

    “修驰道,直道连;筑长城,御北边。南征越,北击匈;灵渠通,百越臣。统一度,量器同;废刀币,圆形方。”

    嬴政拿着竹简,脸上的笑意完全止不住。

    “哈哈哈哈!好!好啊!吾儿惊鸿,不仅有圣人之资,更有教化万民之功,且如此懂寡人,哈哈哈!生子当如赵惊鸿啊!”嬴政爽朗的笑声在整个章台宫内回荡。

    很多听到动静的婢女和寺人都纷纷停下脚步,诧异地看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因为他们知道,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始皇这样的笑声了。

    李斯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立即拱手贺道:“罪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麒麟儿,乃是大秦之幸,陛下之幸啊!”

    “哦?”嬴政看向李斯,“你也觉得如此?”

    李斯点头,“陛下,您刚才不是问臣,惊鸿公子做此篇为何意吗?”

    嬴政点头,“你且说说。”

    李斯道:“此篇虽然以儒家观点切入,内容也颇为和儒家相似,说是儒家之人所撰臣也不会怀疑。但有一点,其篇大幅赞扬了陛下的功绩,这便是疑点,也是惊鸿公子的目的。”

    嬴政来了兴趣,“细细说来。”

    李斯拱手,“还先请陛下恕臣妄言之罪。”

    “放心!”嬴政大手一挥,“寡人恕你无罪!”

    “谢陛下!”李斯这才站起身来,缓缓道:“陛下,一统六国之后,我们以法为纲,定天下,然,六国余死性不改,宣扬我大秦乃是暴秦,言陛下乃是暴君,如今天下人皆骂陛下昏庸残暴。此乃六国余孽给天下人面前所树立的陛下形象,而惊鸿公子此文,便是在为陛下洗刷这种印象,宣扬陛下功绩,洗刷陛下的冤屈!”

    嬴政闻言,轻叹一声,眸光柔和了许多。

    “而以儒家风格创作此篇,惊鸿公子就是在向儒家传递一个信号,想要让儒家更好的存活下去,就必须要学会歌颂君王的功德,而非一直跟君王对着干。哪怕治国理念和儒家不同,也不可能一直如此。只有按照这经文的方式去歌颂大秦,歌颂君王,才是儒家要走的正道。”

    “惊鸿公子,在为儒家指引正确的方向呐!”

    嬴政听完李斯的观点,不由得连连点头,“你说的不错!”

    这边司马寒还在传递内容。

    最后,则是一句:三字经,言无尽,诸子家,传万言。

    李斯拱手道:“陛下,惊鸿公子此篇只是一个实例,就是要让诸子百家继续续写这三字经,完善三字经,更是给他们敲打和引导啊!前有千字文启智,后有三字经敲打和引导诸子百家,并且将这种千古奇文,有教化万民之功的文章,交给诸子百家去续写,将此等功德给他们,他们必然要对惊鸿公子感恩戴德的。”

    嬴政闻言,哈哈一笑,旋即又摇头叹息,“此子,心机如此之深沉,就算是诸子百家,也得在他手中乖巧为他所用。”

    嬴政也算是看出来了。

    这是赵惊鸿驯化诸子百家的第一步啊!

    “来来来!李爱卿,快快将其写出来,朕要整篇观摩。”嬴政道。

    “是!”李斯赶忙走到桌子前,开始提笔书写起来。

    ……

    东宫。

    扶苏写完,放下笔,看着纸上的文字,不由得摇头叹息,“大哥,此篇一出,那些大儒将对你无话可说。”

    张良却蹙眉道:“大哥也熟读儒家经典?”

    在张良和扶苏看来,这篇三字经简直是满满的儒家风格。

    赵惊鸿看着两人道:“我有说我觉得儒家经典不行吗?再者说了,儒家很多礼义仁智信的东西,对于道德影响还是很深远的,引人向善,完全没问题,只是很多时候,愚忠愚孝太多了而已。”

    “要融合百家之所长,跟你们说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

    两个人尴尬一笑。

    张良想了想,拱手道:“大哥,你这篇似乎还没做完。”

    毕竟这篇三字经跟千字文而言,太过简单了。

    赵惊鸿心中郁闷。

    他三字经背的比千字文要熟练,但是奈何,三字经是后世不断完善的,透露了后世很多朝代和人物,各种典故,现在都没发生过,怎么写?

    所以,他略微修改了一下,符合当前大秦的环境,自然而然,内容就少了太多太多了。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这种简直太多了,压根就没法用。

    所以他干脆就起一个开头,后面的内容,让当代的文人墨客去补充。

    也正好给他们发挥之地不是。

    赵惊鸿看着张良缓缓地询问道:“那以子房之见,我为何不将其做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