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 第635章 马邑之谋(上)【1】

第635章 马邑之谋(上)【1】

    马邑县乃是雁门郡郡治。

    座落在雁门郡的尽头,身后还有通往太原郡的楼烦关。

    也就是最早张辽任职的楼烦关。

    之前郡守申屠备在还在马邑县的时候,马邑县还属于洛阳朝廷,毕竟申屠备是洛阳朝廷亲封的郡守。

    但如今申屠备已经不在了,马邑县的城门对于凉州军来说,就如同自家的家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马邑县有一个张氏。

    而这个张氏除了张辽还有张迅两兄弟,如今都在段羽的麾下担任重要将领。

    除此之外,张氏还有大量的族人都在凉州军当中任职。

    而雁门马邑张氏,也是雁门郡第一公认的大豪强。

    族中三千子,童仆无数,牛羊无数。

    马邑张氏的先祖原本姓聂。

    名聂壹,西汉武帝时期人物,《史记》称“聂翁壹”。雁门马邑人,西汉武帝时人。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发动者。

    据《史记‧韩长孺列传》《史记‧匈奴列传》及《汉书‧窦田灌韩列传》等记载,汉武帝时匈奴请求与汉朝和亲结盟,当时汉廷大臣为此争持不下。

    御史大夫韩安国认为匈奴兵马强盛,应该按照以往的约定,继续和亲以求太平保持双方互市的政策。

    但大行令王恢却认为,汉匈和亲这么多年,但匈奴一直都不信守承诺,如今大汉经过文景之治以后已经空前强大,是时候应该出兵打击一下匈奴,让匈奴不敢在掠夺边境。

    但汉武帝在听了两人的意见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御史大夫韩安国的建议,认为时机尚未成熟,选择继续跟匈奴和亲。

    汉武帝虽然没有采纳大行令王恢的计策,但大行令王恢一直都没有放弃,为此继续奔走。

    当时身为大豪商贾的聂壹经常在汉匈之间贩卖牲畜,在匈奴结识了许多匈奴部落的头人。

    聂壹在得知了大行令王恢的忧虑之后,便找到了大行令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问聂壹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

    聂壹回答他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他。可以借做买卖的由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匈奴人。

    匈奴人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

    然后再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匈奴人一到马邑,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围而歼之。

    当王恢在听到聂壹这么说之后,认为这个计划可行。

    于是便将这个计划告诉了汉武帝。

    而汉武帝在听闻之后,也同意了这个计划,于是便开始调遣大军开始行动。

    此次汉武帝一共派遣了三十万大军。

    分别由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为将军,率三十余万大军分别埋伏于马邑附近和代。

    然而。

    计划却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顺利。

    当时匈奴的兵马行至了马邑附近,但派出去的斥候观察到马邑县附近并没有百姓出没,也没有百姓在周围放牧,依此而警惕。

    最终匈奴派遣兵马在周围抓到了一个汉军的校尉,逼迫之下才知道,此时的马邑周围早已经埋伏了三十万大军,就等着匈奴大军入城,然后围而歼之呢。

    得此消息之后的匈奴便立马选择了撤兵。

    而大行令王恢也因此而获罪,最终被下狱致死。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了,但大汉不过就是损失了一些兵马粮草而已。

    但随后对于聂壹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

    聂壹本就是靠着在汉匈之间贩卖牲畜之类的生活。

    此次马邑之谋,是聂壹诱骗匈奴,因此匈奴便记恨上了聂壹。

    加之当时汉匈之间的边境如同破洞的渔网一样,匈奴随时可以南下。

    当时的匈奴单于老上单于之子下令诛杀聂壹,并且连带聂壹的家族一同灭杀。

    没办法,聂壹只能改姓,最终改为张姓这才躲避祸患。

    虽然马邑之谋这件事情失败了。

    但对于聂壹来讲,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聂壹以一个商人的身份,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做出的牺牲,这让雁门郡的百姓很是佩服聂壹。

    也正是因为如此,匈奴人在要诛杀聂壹一族的时候,聂壹一族因为雁门郡的百姓的保护才得以生存下来。

    这也才有了后来的张氏。

    此时,马邑城内,张氏的祖宅当中。

    程昱正坐在张氏祖宅正厅。

    厅内,还有诸多张氏的重要族人。

    其中也包括了张辽的祖父。

    张辽的父亲也是商人,以贩卖牲畜为生。

    不过在张辽只有六七岁的时候,一次带着妻子贩卖牲畜的路上被匈奴截杀,夫妻二人双双而亡了。

    当时张辽还有张迅两兄弟都在队伍当中,不过侥幸逃了一命,被一名并州的老卒给救了,后来才送回了张氏当中。

    张辽的祖父已经六十有余,满头花白,但精神却不错。

    “程将军此番前来,多有招待不周,还请多多见谅。”

    张辽的祖父微笑着冲着程昱拱手。

    程昱虽然是文士,但其身材,以及样貌还有身上的气质多半和文士没什么关系。

    如果不说,谁都会以为程昱是个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身材魁梧,样貌凶戾。

    对于张辽祖父的称呼程昱也并未多在意。

    长者为大,更何况眼前之人还是张辽的祖父。

    张辽还有张迅两兄弟如今都已经有爵位在身,并且还是领兵大将,同时陈庆安这些段羽最早的部曲有婚假互通,身份地位在凉州集团也是超然的存在。

    “张老言过了。”程昱回礼。

    “此次程将军前来,可是有军机要务?”张辽的祖父询问道:“如果有需要张氏的地方,但说无妨,出人出力我们义不容辞。”

    程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此番前来,还真的是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军机要务需要张老以及张氏的配合。”

    听到程昱这么说,张辽的祖父立马便认真了起来。

    随后将目光看向了厅内的一干族人,然后挥了挥手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我与程将军商议军务。”

    其余厅内的张氏族人都立马起身然后施礼之后退出了厅内。

    看到张辽的祖父如此,程昱立马拱手作揖说道:“张老如此深明大义,凉王殿下得张氏相助,实乃幸事。”

    张辽的祖父一边笑着一边轻捋胡须。

    投资段羽这件事情,现在已经是张辽祖父极为自豪的事情。

    如今除了张辽张迅兄弟两人之外,张氏有上千的族人都在段羽麾下效力。

    以前的张氏不过就是豪强的身份。

    但是现在。

    张氏已经不是豪强这么简单了。

    一门双侯,虽然只是亭侯,但那也是爵位。

    “哈哈。”张辽的祖父大笑了一声说道:“程将军过誉了,要说幸事,应当是当初文远兄弟结识凉王殿下那才是幸事,也是张氏的幸事。”

    两人相互寒暄客气了几句之后,程昱便将话引入了正题。

    “张辽,在下曾听闻过,张氏乃是当年马邑之谋聂翁的后裔。”

    张辽的祖父闻言点头说道:“是啊,那时马邑之谋失败,迫于匈奴的追杀,最终先祖无奈只能改换门楣连姓氏都更改,这才得以延续至今,那不然的话,可能如今就没有什么马邑张氏了。”

    程昱表示钦佩的说道:“在下十分钦佩聂翁当年之举,以商贾之身,却为大汉谋得太平之事,虽然失败了,但是这种精神却是高尚的。”

    “实不相瞒,今日在下前来,正是为了再一次的马邑之谋。”

    程昱这话一出,张辽的祖父立马神情一震。

    再次的马邑之谋?

    “程先生请说,老朽愿闻其详。”

    程昱斟酌了一番之后,然后缓缓将这次的计划全盘托出。

    上一次的马邑之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细节之处有问题。

    在来马邑县之前,程昱和贾诩还有李儒已经总结了上次马邑之谋失败之处。

    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想要诱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得。

    匈奴和鲜卑并非全都是傻子,其中不乏聪明人。

    而且根据从匈奴那里传回来的情报。

    于夫罗身边还有一名汉人谋士。

    虽然现在还不知晓这人的身份,但此人应该也不简单。

    若是不能将细节做足了,那么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毕竟,于夫罗身边的那个谋士如果真的是汉人,就不可能没有听说过马邑之谋。

    怎么才能在细节之处无懈可击,自然就是一切都顺其自然。

    当讲程昱将全盘计划都和张辽的祖父说完之后,张辽祖父的面色明显变得十分凝重。

    “张老,此次计划,乃是谋百年之大计,如果成了,匈奴鲜卑将百年之内再无崛起的可能,乃是边关之幸,所有汉民之幸,张氏必定青史留名受后世之人敬仰。”

    “只不过.......需要张氏的付出也是巨大的,如果张老不同意,那么在下可以再想别的办法。”

    张辽的祖父轻轻摇头:“张氏没有孬种,也不会为先祖丢人,当初先祖未得其事,就让我们这些后辈子子孙孙来完成。”

    “程将军放心好了,张氏绝对配合计划。”

    听闻张辽祖父的回答之后,程昱从座位站起身来,然后恭恭敬敬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盔甲,随后双手抱拳冲着张辽的祖父拱手作揖道:

    “老先生深明大义,请受程昱一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