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 第658章 受降!【1】

第658章 受降!【1】

    一天之后,蓟县。

    “你说什么!”

    刘虞瞪大了一双眼睛看着站在面前垂头丧气仅仅只离开了一天的阎柔:“你说那些巨狼是段羽的麾下?”

    同在殿内跪坐在刘虞左右下首的鲜于辅,鲜于银还有齐周以及刘虞的长子刘和等人都是一脸惊讶。

    阎柔点了点头道:“回禀大人,的确......的确是段羽的部下,那些巨狼只不过是坐骑而已。”

    嘶!

    殿内的众人包括刘虞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坐骑。

    那些传言当中的巨狼竟然是坐骑。

    吃惊的刘虞靠在座椅上。

    就在刚刚阎柔已经复述了和段羽的遭遇。

    八百骑兵,虽然不是正面作战,而是被偷袭。

    但是通过阎柔的描述,众人都已经对那些传闻当中的巨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而那些巨狼还只不过就是坐骑而已。

    段羽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这些恐怖的坐骑?

    原本段羽有两只黑虎坐骑,就已经名传天下了。

    现在还弄了这样一群巨狼出来。

    难不成......

    难不成这段羽还真的是有神明相助不成?

    不过有些事情刘虞还是想不通。

    段羽这一路从并州而来,直奔着蓟县,而且沿途吃了那么多牲畜却是没有伤一个人。

    如果段羽是要起到震慑的作用,为何不屠村,而是吃吃掉那些牲畜?

    短暂的失神过后,刘虞看向了站在阶梯下的阎柔问道:“段羽放你回来,可是有什么话要带给我?”

    这种简单的事情刘虞几乎是推测一下就明白了。

    大军战败,只有阎柔一人回来,肯定是段羽故意放回来的。

    站在殿下的阎柔点了点头说道:“段羽让末将回来,是给大人带一句话。”

    “那段羽说,擅起刀兵,并非是他的本意,凉州也好,并州也好,还是幽州也罢,都是大汉的土地。”

    “而两军交战,伤的也是大汉的百姓,如今段羽他轻骑而来,就是不想等有朝一日大军过境寸草不生。”

    “所以,段羽让末将带话给大人,说只要大人投降长安正统,就可以免于一战,不然......”

    阎柔的话音一顿。

    接下来的话,即便阎柔不说,厅内的人也都明白了。

    “不然......段羽说,纵使蓟县城高墙厚,哪怕城中守军十万,他取大人头颅,也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静。

    阎柔的话音落下之后,大殿当中便是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怀疑段羽这句话的含金量。

    因为这个名字自从出现之后,便是无往不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代表。

    刘虞深吸了一口气。

    这段羽,好直接,好霸道。

    不过段羽有句话说的刘虞心中并不是十分的反感。

    段羽说这天下终究是大汉的天下,开战死的也是大汉的百姓。

    如果换一种说法,段羽是自立为王背叛朝廷,那即便段羽很强大,即便明智必败,刘虞也是一定要战。

    因为他是汉室宗亲。

    这幽州的士族,豪强,还有为官者都可以投降段羽。

    但是唯独只有他刘虞不行。

    因为他姓刘,他是汉室宗亲。

    段羽如果自立为王又怎么能容得下前朝余孽。

    但段羽不是自立为王。

    他是扶持了新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立长立嫡这才是正统没错。

    而身处洛阳的幼帝刘协年幼,只有太皇太后董氏垂帘听政。

    如果真的让刘虞自己选择一方,平心而论。

    从段羽所做出的一切,包括段羽在凉州所做的一切,刘虞还是倾向于段羽的。

    “诸位,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

    刘虞将目光看向了殿下的鲜于辅几人说道:“你们觉得,本官应当是战,还是......还是降。”

    刘虞这话一出,直接把此时殿内的所有人都给稳住了。

    战?

    还是......

    降?

    鲜于辅将目光看向了齐周,而齐周也将目光望向了鲜于辅。

    最后两人在一同看向刘虞。

    这问题.......这问题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啊。

    而刘虞这边在看到殿内众人的反应之后,也叹了一口气,靠在了身后的椅子上说道:“哎......本官知道,这件事情是为难你们了。”

    “不过......段羽有句话,本官觉得他说的没错。”

    “无论是幽州,还是凉州,都是大汉的州郡,无论是我刘虞,还是他段羽,都是大汉的臣子。”

    “若是交战,苦的是天下百姓,伤的是大汉根基。”

    “为何要争斗呢?”

    刘虞一边说一边摇头:“本官也知道,就算是打,我们肯定也打不过段羽。”

    “所以既然如此,倒不如......倒不如免得百姓受苦,免得州郡遭难。”

    刘虞这一番话的意思已经不用细说了。

    殿内的所有人都明白,刘虞这是不想打了。

    说实话,他们也不想。

    如果有能打赢的希望还好,问题是,好像目前的幽州毫无胜算。

    公孙瓒带走了七千骑兵,现在他们还拿什么对抗段羽。

    而段羽此时距离蓟县已经这么近。

    真像段羽说的一样,他若是真的想打,也就不必让阎柔回来通报一声了。

    段羽既然敢让阎柔回来通报,就说明段羽根本没有将蓟县的城防放在眼中。

    摆明了就是我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从心理上,从实力上,他们都已经输了,输的很彻底。

    ..............

    六月的晨光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开蓟县城头的薄雾。

    青灰色的城墙砖缝里渗出露水,顺着斑驳的苔痕滑落,在夯土地面上砸出细小的泥坑。

    刘虞抬手按住被风吹歪的进贤冠,指节在漆纱冠梁上留下汗渍。

    东城门洞的阴影中,持戟甲士的皮甲泛起霉斑似的白霜,黑色官袍腰间玉带却端端正正系着象征州牧身份的蟠螭纹铜印。

    身后文武官员的绛色官袍在晨风中翻卷。

    队列中有官吏踩到湿滑的青石板踉跄,立刻被两侧持戟士兵架住。

    走在最前面的刘虞看着缓缓放下的护城河的吊桥,深吸了一口气。

    当木制的吊桥完全放下来的时候,刘虞也看到了距离护城河对岸几百步开外的一支兵马。

    为首的是一名大将。

    当晨光破过云层,将金色的光色照映在那甲胄的甲片之上,泛起了层层如同金色鳞片一样的盔甲。

    两只几乎一模一样的黑虎并排站在最前方。

    虽然距离的很远,但刘虞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从那凶手身上散发出来的寒气。

    而在段羽和两只黑虎的身后,一片浑身上下充满了灰白色毛发,如同小牛一般大小的巨狼整齐排列着。

    巨狼身上的骑兵盔甲鲜明,手中的银枪反射着金属光泽,刺眼而让人心生寒意。

    跟在刘虞身后的所有人,当看清楚城外的情况的时候,都不由得脚步停顿了一下。

    强压心中的恐惧,刘虞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踏上了护城河的吊桥,一步步的来到了护城河吊桥的尽头。

    随后在护城河的边缘站定。

    在刘虞的身后阎柔死死的按着腰间的剑柄和鲜于辅,鲜于银以及齐周还有刘和等人一同跟在刘虞的身后站定。

    远处。

    嘴角上带着微笑的段羽摘下脸上的玄铁面具,然后轻轻一夹小黑,随后小黑迈着步伐朝着蓟县城下走去。

    身旁的大黑,还有身后将近两百迅猛狼骑都跟着段羽的步伐一同前进。

    如此场面,刘虞只感觉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

    让人有一种止不住想要跪下,想要转头就跑的冲动。

    刘虞心里清楚,越是到这个时候,就越是要稳住。

    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汉室的尊严。

    当段羽的脚步距离刘虞还有十几步的时候忽然停下。

    随后段羽抬起了手臂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

    身后的迅猛狼骑也全都停下了脚步。

    段羽一撩身后猩红的披风,然后从小黑的身上越下。

    高大的身躯和魁梧的身材在小黑身边丝毫不落下风。

    “刘使君?”

    段羽看着站在人群最前方的刘虞。

    这是段羽第一次见刘虞,之前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一直都未曾见过。

    刘虞强压心中的恐惧,然后冲着段羽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凉王。”

    “极早便听闻凉王乃是大汉虎将,堪比霸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段羽笑了笑说道:“都说刘使君清廉节俭,爱民如子,忠贞爱国,今日一见,也非虚言。”

    “刘使君能放下成见,放下身份,为保一方太平,护佑百姓安危做出如何选择,在下也是十分钦佩。”

    段羽这一番话并非全部都是吹捧刘虞。

    刘虞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原本就很高。

    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这里面的刘公说的就是刘虞。

    当时,天下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议者认为,汉灵帝刘宏失道,致使天下叛乱。

    汉献帝刘协年幼,是贼臣董卓所立,远在长安,又不识母氏所出。

    关东和长安远隔关塞,不知存亡,天下心无所归。

    而幽州牧刘虞素有德望,是宗室中最贤明的,袁绍、韩馥等人便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当时韩馥还给袁术等人写信,又让张岐等人拿着提议去找刘虞,希望刘虞能答应他们的请求,称帝。

    但刘虞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开口将张岐呵斥了一顿。

    当时刘虞正色厉声呵斥张岐等人是这么说的。

    “你怎敢出此言!如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我受重恩,却不能尽忠孝之道,未能竭命清雪国耻。还望与诸州郡忠烈义士戮力向西,迎回幼主。诸君各拥州郡,应该尽忠王室,岂能如此心怀逆谋,玷污忠臣呢!”

    由此可见,刘虞是真的忠贞。

    袁绍等人见刘虞不肯答应称帝,于是便再次劝说刘虞,让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刘虞依旧没有听从。

    再有就是关于刘虞爱民如子一事上。

    刘虞在担任幽州牧的时期,对边关异族,乌桓这些都已怀柔的政策,因此在乌桓这些异族当中威望也是颇高。

    不然不至于公孙瓒在杀死刘虞之后,乌桓还出兵为刘虞报仇。

    除了对异族以怀柔政策,刘虞爱民如子也是出了名的。

    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叫做“同乐共恤。”

    《吴书》记载,刘虞为人低调,礼贤下士,和乡亲们同甘共苦,吃住一样,从不以自身名位搞特殊化,乡里百姓都愿意听刘虞的话。

    当时乡亲们有了纠纷,都不去找地方官,而是找刘虞决断,刘虞处理合情合理,因此人们都尊敬地接受刘虞的决断,从不记恨刘虞。

    以上的种种都说明,刘虞不光爱民如子,同时还忠君爱国。

    益州的刘焉以及荆州的刘表剩下的那些汉室宗亲和刘虞根本没法相比。

    刘焉当初提出废史立牧,是因为看到了朝局不稳,想要躲开洛阳朝堂掀起的黑暗旋涡。

    之所以去益州,是因为麾下的幕僚说益州有天子之像。

    说白了,刘焉去益州,就是想要在益州当皇帝。

    至于像是刘表,还有剩余的那些被分封的汉室宗亲,在董卓祸乱天下的时候,大多都选择了旁观保持实力。

    刘表占据荆州,虽然没有称王称帝,但和裂土封王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就连诸侯讨董的时候,刘表也不曾派兵援助。

    这也是为什么段羽会想到招降刘虞,而不是像是益州的刘焉那样,上来就是打。

    现在看来,这一步棋走的并没错。

    “凉王谬赞了。”刘虞拱手回礼。

    段羽摇头笑着说道:“这是我的心里话,并没有过于夸赞之意。”

    “今日见刘使君深明大义,真当浮一大白,若刘使君不令色一杯薄酒,今日必将和刘使君大醉方休。”段羽说道。

    段羽的两句话,便将刘焉心中的顾虑消除了大半。

    段羽带着这些兵马前来,虽然有一定的底气,但是既然敢进城,也说明了心中一片坦然。

    刘虞之前还担心段羽残暴的名声,但是现在已经消退了大半。

    “幽州出产烈酒,虽不及凉王凉州出产的那烈酒,但足以一醉,凉王请。”

    “刘使君请。”

    段羽几乎是和刘虞两人一同并排的朝着蓟县内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