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42章 刘封斩曹丕,刘备君临河北(求票)

第242章 刘封斩曹丕,刘备君临河北(求票)

    夜风微凉。

    月光洒在假墓前那刻着“汉卫将军黄忠”的墓碑上,映照着两个厮杀的人影。

    厚重的环首刀相互碰撞,发出阵阵金鸣之声。

    从马上打到马下。

    一者老当益壮,一者后生骁勇。

    “老匹夫,你早该躺在棺材里。”曹真喘着粗气,将手中卷了的环首刀一扔,也将铠甲卸下。

    黄忠咧嘴一笑,也将卷了的环首刀一扔,将指骨捏得清脆作响:“这样才对!真男人厮杀,何须盔甲武器。作为后生晚辈,能与老夫徒手肉搏,你应该感到荣幸。”

    “牙尖嘴利的老匹夫,今日定要将你格杀!”曹真将头盔狠狠的向黄忠一扔,趁着黄忠躲避头盔的机会,迅速欺身而上。

    拳头蹭刮,风声尖锐。

    仿佛能一拳打死猛兽。

    黄忠嘿笑一声,竟然不躲不避,反手就是一拳砸向曹真。

    曹真瞳孔一缩。

    迅速改变了拳头的轨迹。

    这一拳若是被砸实了,两人的脸都得肿起来。

    “年轻人不讲武德啊。”

    讽刺间。

    却见黄忠竟直接一个撩阴腿就踢向了曹真。

    若不是曹真反应快,方才那瞬间就得被干趴下。

    男人的命根子属于绝对要害,但力量过于强悍时,都能一脚被踢死。

    气得曹真大骂:“你也是个不讲武德的老匹夫。”

    战场上的生死厮杀,有时候就是这般的“朴实无华”,充斥着“和睦”的垃圾话。

    然而。

    嘴上的垃圾话再“和睦”,拳脚上的招式却一直怼着要害去。

    高坡上。

    侍中郭攸之担忧的看向黄忠,又看向了静默而立的刘备,欲言又止。

    忽然。

    刘备眼神一凛,喝令道:“取鼓来!”

    鼓手抬战鼓近前。

    刘备让鼓手将战鼓平放,随后挽起袖子,双手各持鼓槌,奋力的擂鼓。

    激昂的鼓声响起。

    不仅振奋了汉军将士,更振奋了跟曹真单挑厮杀的黄忠。

    黄忠的目光瞥向刘备的方向,看到了擂鼓的刘备,一口豪气自心底焕发:“陛下知老夫心也!有陛下擂鼓助威,没人能打败老夫!”

    曹真也惊愕的看向刘备擂鼓的方向,顿生一计,间道:“刘备这是要让老将军你送死啊,老将军不如弃暗投明,大魏必以三公之礼相待。”

    方才还老匹夫,现在又是老将军。

    听起来很客气,实则跟垃圾话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干扰黄忠的心神。

    黄忠活了七十多岁,又屡屡在战场上生死厮杀,曹真这点小心思一眼就被黄忠给看破了。

    “现在喊老将军也没用了,老夫睚眦必报。”

    “你不懂陛下,更不懂老夫。”

    在刘备的鼓声加持下,黄忠如有神助,气力和精神状态仿佛在这一瞬间又恢复到了巅峰。

    反观曹真。

    连续几日的昼伏夜行本就很损精力,厮杀多时也疲倦困乏,即便有死战之心这精神劲儿也逊黄忠一筹。

    再加上本身曹真的厮杀经验就不如黄忠,时间越久,差距就越明显。

    随着一声闷哼声响起。

    一时躲避不及的曹真,直接被黄忠一拳砸在了太阳穴上,整个人脑门都嗡嗡响,眼前也变得昏暗,只能下意识的抬手招架。

    黄忠却是攻势不停,憋足了气轰在曹真头上要害。

    “这样.也好,先父为先帝而亡我为陛下而亡我曹真.不辱家门”

    残存的意识在消亡,曹真躺在地上,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黄忠则是在轰出这几拳后,也一个踉蹡跌倒,精气神也在这一瞬间快速的消散,如同病重之人在回光返照后萎靡一般。

    斜视的目光看了一眼擂鼓的刘备,黄忠徐徐闭上了双眼。

    “能遇陛下,是臣之幸。愿陛下长命百岁,老臣,先去了”

    鼓声戛然而止。

    郭攸之心惊而呼:“陛下,老将军他”

    话未说完,刘备就打断了郭攸之的话,嘘声道:“安静,莫要惊扰了老将军。”

    刘备与黄忠相识相知于事业未成而又两鬓斑白时,故而对黄忠想法刘备是感同身受的。

    犹如曹操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看着一脸肃穆的刘备,郭攸之将剩下的话咽回了肚子,默默退后。

    刘备的目光,又看向了战场的另一处。

    汉旗和魏旗交错。

    刘封与曹丕厮杀也到了尾声。

    刘备和曹操,算是同一辈的对手。

    刘封与曹丕,同样是同一辈的对手。

    虽说刘封是刘备的假子,但刘封的过继走的是正规的宗族过继流程。

    跟董卓吕布的父子关系截然不同,刘封是正儿八经改了姓氏入了族谱的。

    改了姓氏,入了族谱,那就是刘氏宗族之人。

    “刘封,你可知韩信为何英年早逝?”看着周围一个个倒下的骁骑,曹丕自知今日无法脱身,看向刘封的眼神中充斥恨意。

    这不加掩饰的离间之言,让刘封哂笑不已:“你不外乎是想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认为孤若太早灭了你的伪魏,就会如韩信一般下场。

    虽然论用兵,孤不如韩信;但论处事,十个韩信也比不上孤。孤与太子,兄友弟恭,不会如你一般,一母同胞的亲兄都都要相互猜忌提防。

    你会有今日下场,又何尝不是你猜忌宗室兄弟所致?”

    曹丕不甘心,沙哑着声音吼道:“刘封,别太得意了!你与刘禅兄友弟恭又如何?你能保证你儿子不会觊觎帝位?你能保证刘禅的儿子不会忌惮你这一脉?你能保证朝中大臣没有小人谗言构陷?你根本不懂权力的滋味,更不懂争当皇帝的残酷!”

    刘封敛容止笑。

    诚然。

    曹丕所言,其实就是历朝历代的缩影。

    李世民杀兄囚父,赵匡胤黄袍加身,朱棣奉天靖难,等等。

    而名望不如李世民等的,为了争当皇帝,各种黑暗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刘封与刘禅能兄友弟恭,刘封的儿子和刘禅的儿子能否也兄友弟恭还是个未知数。

    见刘封沉默,曹丕又笑:“刘封,你口中的兄友弟恭在帝王之家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是有霍光之功也落了个家族破灭之灾。

    你以为朕为什么要篡位?朕不篡位,朕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刘协看起来软弱,实则就是个阴险薄情的小人,多少忠臣义士为了刘协去死,结果刘协却视其为弃子。

    能当皇帝的,都是薄情寡义之人。

    刘封,你能活到现在,是因为朕还在,朕若亡了,你也活不长。待大魏一灭,刘备必会杀你!”

    高坡上。

    刘备眉头紧蹙。

    由于曹丕身边的骁骑几乎都死绝了,战场也变得极其安静,曹丕与刘封之间的对话声也传到了高坡上的刘备耳中。

    “陛下?这是曹丕的离间之计。”郭攸之小心翼翼的劝谏。

    能当侍中的人智商情商都不低,郭攸之也深知争当皇帝的残酷。

    刘备没有言语,只是静静的看向战场。

    忽然。

    曹丕的笑声戛然而止,惊愕的看向刺穿了肩头的长枪。

    此时。

    刘封的话才堪堪入耳:“孤活不活无所谓,孤只要你死!你死了,父皇的六路大军就能直入河北,河北也能避免更大的兵祸。

    不要用你那狭隘的胸襟来揣度孤的器量,你知道为何武将之中唯有霍去病最受世人敬仰吗?因为霍去病的天命就是灭匈奴。

    如今,天下苦战,万民思安,孤的天命就是终结乱世。

    孤追求的是青史留名万古流芳,而非如你一般,为了争当皇帝变得狭隘而愚昧。

    算了,你也听不懂。”

    长枪一抽,刘封复补了一枪。

    这一枪,不再是肩头,而是胸口。

    “朕,竟会死于此地!”

    曹丕的气息逐渐消散,无力的垂下了头。

    刘封抽出长枪,对天高呼:“伪帝曹丕已死,大汉当兴!”

    直到这时。

    大部分汉军才知道,伪帝曹丕竟然也在战场!

    胜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大汉当兴”的吼声也飞一般的直冲云霄。

    刘封则是割下曹丕的首级策马直奔山头,向刘备献功:“伪帝首级在此,请父皇过目!”

    刘备扫了一眼便不再看。

    如果今日死的是曹操,刘备或会来一句“厚葬”,以表达对曹操过往功劳的敬意。

    可今日死的是曹丕,一个对汉室没有任何贡献的篡汉逆贼,刘备多看一眼都觉得污染了眼睛。

    “吾儿骁勇,朕心甚慰。今日击杀了伪帝曹丕,河北之地,将不战而胜。”刘备不吝赞赏。

    见刘备的表情并不太高兴,刘封不由疑惑。

    见状,郭攸之上前低声道:“黄老将军,卒了。”

    刘封吃了一惊,连忙看向下方的战场,随后策马直奔山下,来到了黄忠的将旗所在。

    扛旗的小校目光悲戚。

    黄忠则是平躺在地上,过往炯炯有神的双目早已闭上,唯有嘴角留下的笑容痕迹显示了黄忠死前的心境。

    再看黄忠旁边,一个鼻青脸肿的魏将也是没了升息。

    仔细辨认后,刘封才认出了曹真的身份。

    刘封将悲伤隐藏在内心,看向黄忠的扛旗兵及亲卫,道:“伏波将军马援曾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老将军虽年近八十,但其志不改、其勇不衰,更是一力击杀伪魏大将曹真,父皇与孤,皆深敬之!”

    温县一战。

    包括曹丕曹真在内的五千伪魏骁骑,全军覆没。

    司马懿的奇袭计划彻底失败!

    消息传出。

    河北震动!

    不论是司马懿还是陈群等知情的,皆是如遭雷击。

    “陛下死了?”

    “温县是个圈套?”

    “刘备竟然以自身为饵?”

    本就因退守河北而士气低迷,如今曹丕又中伏被杀,但凡还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曹魏如今已经日薄西山了。

    倘若曹叡如刘禅一般是监国多年的太子,或许还能稳住局势。

    可曹丕对曹叡也是千防万防,生怕被曹叡分走了权力,以至于曹叡一直都是个“准太子”。

    即便陈群和司马懿想立曹叡为新帝,曹叡的威望也不足以稳住局势。

    “大势已去!”

    “我等当如何自处?”

    “是谁献策让陛下去奇袭河内的?当斩!”

    “听闻大将军曹仁欲立陈王为帝。”

    “还立什么帝啊,我们难道不该想想怎么投降才能继续享有富贵吗?”

    “听闻燕王刘封深恨司马懿,不如擒了司马懿献给刘封。”

    “这,会不会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要么司马懿死,要么我们死,两条路,你想怎么选?”

    “.”

    河北人心惶惶间。

    刘备的六路大军也开始了猛攻推图。

    如何推水晶最容易?

    答案是:先灭对方输出和肉盾,剩个辅助是守不住水晶的。

    而如今。

    曹魏大将接连凋零,五千精锐骁骑全军覆没,连曹丕都被刘封给杀了。

    剩下的文武,不论是仓亭津的曹仁,还是黎阳的司马懿和曹休,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没了军心和人心,是守不住的。

    七月。

    关羽乘船渡河,再次于仓亭津大败曹仁。

    走投无路的曹仁,自刎而亡。

    同月。

    延津的刘禅令白马津的寇安国配合渡河,于黎阳击败司马懿曹休,曹休和司马懿逃回了邺城。

    对冀作战三路大军,尽皆踏入冀州之地。

    三路大军势如破竹,于邺城会师。

    彭城的陆逊,则是自琅琊北上青州,一开始还有些阻碍,其后曹丕被斩的消息传到青州,青州诸郡,皆是望风而降。

    并州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并州刺史粱习原本还率众顽抗,其后曹丕被斩的消息传来后,面对马超、诸葛亮以及鲜卑的威胁,粱习也选择了投降。

    兵败如山倒。

    刘封一开始就没打算给曹魏喘息之机。

    冒险用奇计,就是为了让曹魏没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就如刘邦败项羽一战,要将项羽追杀到死!

    反派死于话多。

    用于战事同样如此。

    当势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能学习吴王夫差一般为了满足那点儿小癖好就放了越王勾践。

    直接宰了就完事儿。

    八月。

    刘备君临河北。

    面对坚固的邺城,刘封直接献计道:“昔日曹操水淹邺城,如今正值八月涨水之季,亦是用水攻的良机。父皇可派人下发通告:三日后,决水淹城!”

    虽说心中不忍,但刘备还是同意了刘封的提议。

    战事持续的时间太久了。

    久必生变!

    万一如当年赤壁之战时的曹操一般,大军本来具备优势,结果却因水土不服而将士多疾导致军心涣散,最终被周瑜觅到机会一把火给烧了。

    如今都打到最后一步了,刘备不能因为心中一点不忍就令将士受难。

    “刘备要放水淹城?”

    “当年先帝就决漳河淹袁氏,刘备若也决漳河,邺城如何能守?”

    “刘备不是自诩仁义吗?怎也会行此毒计?”

    “刘备是仁义不是愚蠢,这是攻心计,三日后若是城内没人当内应,那都是刘备的敌人,既然是敌人,何必讲仁慈?”

    “听说南门守将昨夜直接带着家眷往北门跑了,我们要不要跑?”

    “不能再等了!生擒司马懿,献城投降!”

    “.”

    邺城南门。

    司马懿一脸凝重的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

    邺城谁都可以降,司马懿不能降。

    降就是死!

    当刘封屠戮温县司马氏时,司马懿就明白:司马不死,刘封不安!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刘封会如此忌恨司马氏,但司马懿想要活命就不能放弃邺城。

    “拖到大雨霖日,刘备将士生疾,粮草难运,必然退兵。”

    司马懿默默的计算着天时。

    夏季多雨。

    刘备的兵马又多南兵。

    司马懿赌的就是刘备的兵马水土不服。

    正盘算间。

    一小校急急而来:“将军,不好了!有叛贼正在围攻将军府邸,声称要擒了将军家眷献给刘封。”

    司马懿脸色大变,不敢再呆在南门。

    临走之时。

    司马懿又仔细叮嘱司马师:“我一走,必会有宵小想要趁机偷开城门。你守在此地,有敢叛乱者,格杀勿论!”

    司马师持弓在手:“阿父放心,我定会守住此门!”

    如司马懿预料。

    司马懿前脚刚走,后脚就有想要进步的魏卒叛乱。

    “一群废物,也敢在我面前张狂。”

    司马师抬手一箭就将为首者射杀,又令左右亲兵将其余叛乱者尽数射杀,震慑南门众魏卒。

    只是这等强硬的手段,能压住一部分人,压不住全部人。

    一小将提刀大呼:“守城是死,不守城也是死,既然都是死,何不拼死以求富贵?杀了司马师,我等同享富贵!”

    司马师大怒,一箭射向小将,却被小将躲过。

    小将趁机回射,正中司马师左眼。

    “天助我也!杀!”

    见司马师竟然被射中了,小将只感觉如有神助,连忙兴奋大喝。

    周围魏卒一看,顿时也兴奋了。

    若不是司马懿父子拦着,众人早就开城投降了。

    心底的怨气也日积月累,早就到了临界值了。

    司马懿在时,不敢反抗。

    司马师健全时,不敢反抗。

    如今司马师瞎了眼,再不敢反抗那就真是不想活了。

    司马师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被个无名之辈射中左眼!

    吃痛间。

    司马师挥舞长矛,试图抵挡魏卒的进攻。

    奈何左眼吃痛,魏卒火气又大。

    片刻间。

    司马师就被愤怒的魏卒乱刀砍死。

    任你是世家大族出身还是聪慧过人的天赋,当军心不稳时,连张飞这等猛将都能被砍死,更遑论司马师了。

    随着司马师一死。

    邺城南门也随之开启,早就在城外等待的汉军,鱼涌而入。

    此刻的司马懿还不知道南门变故,更匆匆返回府邸扫灭叛军。

    见带队的竟然是文钦,司马懿的瞳孔瞬间收缩,喝骂道:“文钦,陛下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反?”

    文钦大笑:“待我不薄?呵呵,家父文稷,屡有战功,曹丕却怀疑我参与了魏讽谋反,几近将我拷打至死。

    曹叡更是妄想以小恩小惠笼络于我,既然待我不仁,我又岂会有义?今日我就要拿你之首级,换我今后的富贵。”

    司马懿又气又怒,指挥军士与文钦厮杀。

    然而。

    文钦本就以骁勇闻名,若不是受魏讽案影响,现在也必然是位居高位。

    司马懿麾下虽然也有悍将,但不是文钦能比的。

    能生出有文鸯这个有“小赵云”之称的猛将,这跟文钦本身的骁勇也是息息相关的。

    不多时。

    司马懿的兵马就被文钦击溃,文钦更是策马直冲司马懿,直接将司马懿给拉下了战马。

    “给我老实点!”

    看着悬在脖子上的矛尖,司马懿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我之计划,竟毁于这莽夫之手!

    文钦可不管司马懿如何想,直接派兵入内将司马懿全家老小尽皆斩杀。

    用文钦的话来讲:汉皇帝陛下仁慈,见司马家老幼可怜,定不忍心斩杀;可我不能让司马家的小崽子们长大,否则今后等我老了,岂不是反被报复?

    得知文钦将府内老小都屠了,司马懿只感觉两眼一黑,看向文钦的眼光仿佛要吃人一般。

    “算了,还是直接杀了,以免夜长梦多。”

    文钦被司马懿盯得心慌,直接一矛结果了司马懿的性命,让司马懿全家整整齐齐。

    随着城内反叛四起以及汉军相继入城,驻守在东门的曹休也不敢再守了。

    曹休直接招呼了百余骑,连家眷也不敢带,直接弃城而逃。

    曹叡等人,则是带了一部分家眷和官吏走北门逃窜。

    不到半个时辰。

    汉军就彻底控制了邺城。

    投降的以及来不及逃走的曹魏官吏及其家眷,尽皆被俘,也包括了尚书令陈群。

    到了黄昏。

    城外的刘备,带着刘封、刘禅、关羽、赵云等人,齐入邺城。

    刘备不是第一次来邺城了。

    昔日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更是出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

    睹物思人。

    想起昔日之事,仿佛犹在眼前。

    世事无常。

    袁绍死了,曹操也死了,曾经在袁绍和曹操夹缝中生存的刘备则以胜利者的身份再次入了邺城。

    刘备以大汉皇帝的身份,君临河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