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林听着,神情未变,心下却震动不已,莫要说什么‘才太乙而已’之类的蠢话,这世间多少修士穷其一身,汲汲营营所求也不过只是一尊金仙。
而且,仙道贵私。
此世,莫说只是恋人,便是夫妻之间,所谓的神仙眷侣,平日再是恩爱有加,一旦涉及到修行也都是各自施为。
“太乙,”丁林道,他认真的看着青衣,“这功诀是你师尊赐下,似这般私相授受,若是被他知晓你会受到责罚吧。”
“你可知我师尊是何人?”青衣道,她感觉到有些微的暖意从心中涌了出来。
“你方才提及到北冥,传授的这功诀又这般大有来头,”丁林道,“除了那一位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
“妖师,鲲鹏!”
“没错,妖师,”青衣道,“师尊常言,他非是一脉一妖之师,愿为天下万妖之师。
“当今之世,妖族势弱,三界群妖,只要心愿,他皆可为师,你如今虽修成了龙身,但当时的底细,还有谁能比我更清楚么?自然是妖无疑,若你他日有所成就,师尊得知只会高兴我妖族又多一贤才,断没有怪罪之理。”
“妖师,竟如此豁达!”丁林肃然起敬。
“你莫要高兴的太早,我只是见你肉身颇有些潜力,传于你姑且一试,成与不成还是两说,”青衣道,“此诀传自洪荒,混沌未开之时,便于东皇钟中孕育,秉先天而成,因此在最初修行之时,需要一丝先天之气引动,也就是说元神境时,用于寄托神魂的两件灵物中,至少要有一件真先天。”
青衣看了眼丁林,后者神情未变,她便接着说了下去。
“这是能分辩的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只能尝试无从辨别,那就是你身上要有和功诀一样的‘混沌’。”
“混沌?”丁林不解。
“盘古开天之时,三千神魔转世,他们身上就带着的混沌,开天之前,便是混沌,理论上我们都是神魔后裔,身上都有着混沌之灵,只是有多有少,亿兆生灵之中,或许能有一两个能满足修炼功诀的前缀。”
“师尊自东皇身陨得到此诀后,并未吝啬,但从洪荒至今,北冥中连我在内能修成《灵宝诀》的也不过只在一掌之数。”
“理论上肉身潜力越高,就越会有修行的可能,当然也并非是绝对,我当时不过一微末龙鱼,不也查出了资质,而你以鲤鱼之身不仅越过了龙门,更是还长出六趾,说不定,你也有一丝机会能够修成。”
“左右不过是尝试一下,又没什么损失,何乐不为?”青衣道。
丁林听明白了,这是一门看脸的功诀,如《大品天仙诀》虽然也是极难修行,但人家的门槛九千年修为是实实在在摆出来的,这《灵宝诀》的混沌,能否修行则全部看脸。
“给你!”青衣将一枚古铜色的金属令牌递给丁林,“《灵宝诀》非同寻常,并非是寻常玉简可以刻录,师尊苦研万载,发现五金之英,与东皇钟本质有万一的相似,勉强可以用来承载。”
丁林伸手接过。
“此诀炼化灵物,那你此来蟠桃园是为了……”丁林脑子一转,忽然想到了什么道。
“不错,我原是为了蟠桃而来,不过,既然这园子如今是由你看守,自然便也作罢了,我自他处再寻灵物便是,否则你也不好交代。”青衣道,顿了顿,“这园子,我以后……不会来了。”
“蟠桃,我这儿……”丁林掌中灵光一闪,便从储物空间中取出几十枚桃子,将石案堆的满满当当,他还待再取,却听到了青衣的后半段话,动作一下子停住了。
“青衣,青儿……”丁林的声音中带上了一丝惶恐。
“天庭大乱在即,我来天上也有我的使命,后面我暂时不会再来蟠桃园。”青衣道,她看了丁林一眼,“你不会以为……”
“我没有……”丁林送了一口气,“那你如今在哪,我得闲的时候可以去找你。”
“日后若是有暇,或者此事过后,我还留在天上,我自然会再来寻你,”青衣看着丁林,“你不必知道我如今在哪,不过是一临时的住所,何况,你此时去寻我,也多有不便。”
日后。
可惜没有日后了。
青衣面上不变,心里却已经做出了取舍,从她问起杨婵,丁林犹豫没有回答的时候,她就已经决定了,情念难禁,却可以不见!
她,堂堂覆海大圣,自然也有着属于她自己的骄傲!
“你看看这些桃子可够,”丁林道,略带着些讨好的看向,“不够的话,我这还有。”
“无需这么多,”青衣从石案上挑选了十几枚,“有这些便够了,蟠桃以延寿著称,但到底层次太低,很大可能没有作用,若是有用,也至多修成一道生机相关的法则,金仙便能不死,寿元无尽,这道法则也处在极下位,有十几枚怎么也够了。”
“倒是你,若是真有修行《灵宝诀》的天赋,刚开始修行时,炼化蟠桃可以省许多事,只要量足够,当一路修到仙境顶点,若是运气好些,再凝聚一条法则,哪怕只是最下位,是凑数,以后的太乙之路也能顺遂些。”青衣道。
“我这里多。”丁林道。
“真的不用。”青衣笑着拒绝,她站起身。
“青衣,你这就要走了?”丁林伸手拉住了垂在身侧的素手。
“嗯。”青衣点了点头,“本来我这一趟是为蟠桃而来,能再见到你,已是意外之喜,但我确实是不能再外面久留,这就要走了。”
青衣将手从丁林的掌心抽回,又轻轻抱了他一下,随后不再犹豫,身形一闪,小楼的禁制略微波动,她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已经脱身而出。
丁林看向东方,那处的蟠桃园禁制跟着也在下一刻波动了一下。
他久久没有收回目光,心中忽然空落落的一片,就像是失去了什么极重要的东西。
……
五仙女当真颇具能量,也不知她在瑶池怎样帮丁林活动,这么大数量的蟠桃缺额,竟然真就一笔抹了干净。
瑶池那儿再没有传来新的旨意。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三日后,便是最底层的天兵也知道这一次平安着陆了。
于是,人心安定,无不欢欣鼓舞,而且也不知辛甲是如何说的,丁林在未露面的情况下,就在这一率人马中有了极大的威望。
当后一日,从天河那传来天蓬帅令,丁林出面时,天兵看向他的眼神已有了敬畏。
天蓬的命令共有两道,一道正式任命了辛甲为率长,另一道则是处理了被丁林打发在园外的那七名鬼仙,并一众什长。
他们被统统贬下了凡间,七名鬼仙沦为土地山神,好歹还保住了官籍,那些什长们则被一撸到底,随那几名鬼仙上任,充做作无品的力士。
事情过后,辛甲按照丁林的意思,又抽调了百人去园外值守,园内留九百人,重新分派,各司其职,而丁林则又躲回了小楼修行。
三十六般变化,丁林已经练会了腾云驾雾,他在目录中检索,又找到了新的目标:呼风唤雨。
风雨也是前世地理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丁林盘膝闭目,回忆着脑海深处的那些知识。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
集结的水蒸气(云)结成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前来补充,就形成风。
无数词条浮现脑海。
内景天地中金丹高举,形如大日。
但只是形似,幸而丁林如今地水风火四系以全,他虽然还未领悟火属法则,但为凭借着火系为金丹赋予一丝火性还是可以做的到的,这便让光中带上了热,他又用水属为空气赋予冷的概念,再加上云已是被他领悟过的法则,如此所有的条件便达成了。
内景洞天中,忽然凭空一阵暴风卷起。
此风非彼风。
不是地火风水的那个风,那个风或许更应该被称为‘气’,天地间一切借于有形和无形之物,上古之数不明天数,以偏盖全,称之为‘风’。
虚空中泠泠有声,又一道法则锁链伸出,位置在云雾之上,在那一道代表这水的平静的法则的下方,处在中游。
如此,内景洞天中便有了四道法则。
金仙之后,法力的积累在修行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小了,重心偏向于法则,而九为数之极,九道法则便也是金仙境界所能容纳的极限。
四道法则,这便也意味着丁林的境界迈入了金仙中期。
当然,这是量化的划分。
法则之间亦有强弱上下,若是法则强横,便是用一道法则压过九道也没有问题,金仙境界战力的界定其实十分复杂。
但这样的划分,却也是必须的。
因为九道之后,便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将法则杂糅,如此取长补短,便是九道最下位的法则融合在一起,所能发挥出的威力也要远胜于九道散乱的法则。
这便是以境界压人。
从太乙境开始,领悟法则的跨度便变得极大,十道法则是太乙,九十九道亦是太乙,九百九十九道还是太乙,于是,太乙境界又有散数和果位之分。
从十道法则起,一直到九十九道,由于领悟法则的数量还太过稀少,虽可以糅合,却难以形成真正有序的体系,有些零散,故而又被散数。
一直到一百道法则。
量变终于引起了质变,就像是金仙突破太乙境界,法则糅合那样,糅合过的九十九道法则会再次糅合,如此之后,会从大道中降下一种冥冥的位格,用以镇压统御,这一种位置便被称为果位。
再一直到九百九十九道,大糅合了九次,又到了新的极限,此时果位已经迭加到了极致。
若是能再领悟一道法则。
千道法则,便是大罗境界!
……
丁林如今修为还浅,只能是憧憬展望了一番,随后,他又将精力,放在了雨上。
心念一动,关于雨的知识,便自然复现。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
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
……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云滴将不断增大,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
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时,也就成了雨。
丁林回忆着,雨和风和云其实有很多相似点。
他依旧将一丝火热纳入金丹,内景洞天之中随即光明大放,无数水汽被蒸腾起,他又拍碎了一角山岩用以作凝结核——云是早就已经领悟的了。
而云也是雨的前奏,这番动作自然是驾轻就熟,但随后便是未尝试过的陌生领域了。
冷热的变化,云滴的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