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604章内奸出来了

第604章内奸出来了

    天刚蒙蒙亮,青山村的码头就热闹起来。

    两艘主船分别带着十几艘小船,分成两队整装待发王大春领着西礁队,船舷上的高压水枪擦得锃亮,船员们背着渔网,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又期待的神色;林宇则带着东湾队,船上除了必要的捕鱼工具,还多了两个背着望远镜的年轻小伙,专门负责观察周围海域的动静。

    “林宇,要是遇到小鬼子,咱就按昨天说的,先打信号弹,再往浅滩退!”东湾队的船员小张攥着船桨,语气里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林宇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船上的每一个人:“记住,安全第一,别硬拼,重点是看清楚他们的动向。”

    随着两声汽笛长鸣,两队船先后驶离码头,西礁队先走,东湾队隔了半个钟头才出发,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

    海面上的雾气还没散尽,船桨划开海水,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水痕,远处的海平面渐渐泛起鱼肚白,海鸥在船头盘旋,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

    东湾队的船驶向东湾浅滩时,林宇让船员放慢速度,让那两个年轻小伙轮流用望远镜观察四周。

    “林宇哥,左边三海里没见着船影!”

    “右边也没有,只有几只渔船,像是隔壁镇的!”

    小伙们每隔十分钟就汇报一次,林宇始终站在船头,眉头微蹙,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海面,他没有像船员们那样放松,反而觉得这平静有些不寻常。

    另一边,王大春的西礁队也顺利抵达西礁渔场。

    往常这个点,要是小鬼子来,早就该看到他们的船影了,可今天直到渔网撒下去,海面依旧平静。

    “大春哥,没见着小鬼子的船啊!”船员们兴奋地喊道,“说不定之前真是巧合,哪有什么内奸!”

    王大春也松了口气,笑着说:“不管咋说,没遇上就好,赶紧捕鱼,争取多捞点!”

    临近中午,两队船按照约定,在中间海域的指定坐标汇合。

    西礁队的船上已经堆满了半船渔获,鲅鱼、黄花鱼在船舱里蹦跳,船员们脸上满是欢喜;东湾队的收获也不少,海蛎子、扇贝装了好几筐。

    “小宇,你看!没遇上小鬼子,肯定是之前咱们想多了!”王大春老远就朝林宇喊道,语气里满是轻松。

    船员们也纷纷附和:“是啊林宇哥,说不定就是小鬼子之前碰巧遇上咱们,哪能次次都找着!”

    “肯定是没有内奸,咱们渔村人咋会做那种事!”

    一时间,船上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之前的紧张和疑虑仿佛都被这满船的渔获和海上的平静驱散了。

    林宇却没有笑,他走到两队船的中间,看着眼前兴奋的众人,缓缓开口:“没遇上小鬼子,是好事,但这不代表就没有内奸。”

    这话一出,船上的热闹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疑惑地看着林宇。

    王大春皱着眉问:“小宇,你咋还这么说?咱们今天分两队出海,路线都是临时定的,要是有内奸,小鬼子咋没来?”

    “有两个原因。”林宇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第一,昨天咱们商量部署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村里的拖拉机都歇了,就算有内奸想给小鬼子报信,也没那么快的时间,小鬼子的船离咱们这儿不近,就算收到消息,也赶不过来。”

    他又补充道:“第二,或许是那个内奸,听了昨天我在屋里说的话,心里慌了,良心发现,没敢再报信。毕竟,谁也不想被乡亲们戳一辈子脊梁骨,不想家里人跟着抬不起头。”

    船员们听完,都沉默了。

    之前的欢喜渐渐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希望真的是内奸悔改,也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小张挠了挠头:“那小宇,咱们接下来咋办?还查不查了?”

    “查,当然要查。”林宇的语气坚定,“今天没遇上,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咱们得再观察几天,看看接下来的出海情况。要是接下来几次都没遇上小鬼子,说不定真是内奸悔改了;但要是再遇上,咱们就能更精准地找出是谁在报信。”

    他转身对王大春说:“大春哥,接下来几天,咱们还是按今天的方式分两队出海,每次的航线都临时定,别提前告诉太多人。船上的小伙们也多留意,看看谁在出海前有反常的举动,比如偷偷往村外跑,或者跟不认识的人接触。”

    王大春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林宇哥,我会让船员们多盯着点。”

    夕阳西下时,两队船满载着渔获回到码头。

    村里的乡亲们早就等着了,看到满船的渔获,都高兴地围上来,问东问西。

    当听说没遇上小鬼子时,大伙都松了口气,纷纷说 “肯定是没有内奸”“以后能安心出海了”。

    林宇看着乡亲们欢喜的模样,心里却依旧没放松。

    他知道,海上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内奸的疑云还没彻底散去。

    但他也愿意相信,那个可能存在的内奸,是真的良心发现,愿意回头。

    竟,没有人真的想做被人唾弃的汉奸,没有人想让自己的家人跟着受委屈。

    回到家,二妮早已做好了饭,王玉芬正抱着海娃在院子里等他。

    “小宇哥,今天咋样?没遇上小鬼子吧?” 二妮笑着迎上来,接过他手里的外套。林宇点了点头,接过海娃,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王玉芬叹了口气:“要是真有内奸,能悔改就好,都是乡里乡亲的,能不撕破脸,就别撕破脸。”

    林宇看着怀里的海娃,又看了看身边的二妮和王玉芬,心里满是坚定。

    不管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村里的乡亲,他都要把这件事查清楚,既要找出真相,也要尽可能给人留一条回头的路。

    接下来的三天,林宇依旧带着船队分两队出海,每日的航线都临时在清晨确定,除了核心的几个组长,连船上的船员都是出发前才知道要去哪个渔场。

    前两日的海面异常平静,不仅没再遇到小鬼子的船,连远处可疑的船影都少见。

    船员们渐渐放下心来,有人甚至在捕鱼时哼起了渔歌,之前紧绷的气氛慢慢松弛下来。

    “小宇,你看这两天都没事,肯定是那个内奸真悔改了!”

    第三天中午,两队船在指定坐标汇合时,王大春一边指挥船员将两船的渔获合并,一边笑着说,“说不定是那天你在屋里把话说重了,他怕了,就不敢再报信了。”

    “就是!咱们渔村人,哪能真跟小鬼子混在一起?肯定是一时糊涂,现在想通了。以后啊,咱们就能安心出海捕鱼了!”

    林宇蹲在船边,手里拿着一根鱼线,看似在整理渔具,实则眼神一直留意着周围船员的举动。

    他没接王大春的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这三天的平静,反而让他心里的疑虑更重了。

    如果内奸真的悔改,多少会有些反常的表现,比如刻意回避与船员谈论出海路线,或者在确定航线时格外紧张,可这三天下来,船上的人都显得很自然,没什么异常。

    “不对劲。”林宇心里暗道,“要是内奸想隐藏自己,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先安分几天,等大伙放松警惕,再找机会报信。”

    正想着,远处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咻”声,紧接着,一枚红色的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开,短暂地照亮了云层,又很快消失在蓝天里。

    “那是什么?”王大春第一个反应过来,指着信号弹的方向,脸色瞬间变了,“这不是咱们的信号弹!咱们的信号弹是黄色的,这个是红色的!”

    林宇心里一紧,立刻站起身,拿起望远镜朝着信号弹升起的方向望去。

    海平线尽头,隐约能看到一艘小船的影子,船身涂着深色的油漆,看起来不像是附近渔村的渔船。

    “不好!是小鬼子的侦察船!”林宇的声音沉了下来,“他们在试探咱们的位置!”

    船员们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老张握着高压水枪的手都在微微发抖:“他们咋知道咱们在这儿?这三天的航线都是临时定的,除了咱们船上的人,没人知道啊!”

    林宇没说话,目光快速扫过东湾队的船员。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有的在检查高压水枪,有的在往船舷边凑,想看清远处的船影,只有一个叫刘二的年轻船员,站在船尾,手里攥着一个黑色的东西,低着头,像是在藏什么。

    刘二是半个月前才加入船队的,家在邻村,据说之前在镇上的货船上帮过工,因为手脚勤快,被王大春招进了船队。

    这三天出海,刘二一直表现得很安静,没什么特别的举动,林宇之前也没太留意他。

    可刚才信号弹炸开时,林宇清楚地看到,刘二的手明显抖了一下,还下意识地把手里的东西往身后藏。

    “刘二,你手里拿的啥?”林宇突然开口,目光紧紧盯着刘二。

    刘二浑身一僵,慢慢转过身,手里的黑色东西已经不见了,他脸上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没、没拿啥啊林宇哥,就是刚才风大,扶了下船舷。”

    “是吗?”林宇往前走了两步,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刚才好像看到你手里有个黑色的东西,像是......无线电?”

    无线电这三个字一出,船上的船员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刘二。

    刘二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王大春也反应过来,快步走到刘二身边,厉声问:“刘二,你老实说!你手里是不是有无线电?是不是你给小鬼子报的信?”

    刘二被逼得退到船边,后背抵着船舷,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我、我不是故意的......小鬼子抓了我兄弟,说要是我不给他们报信,就、就杀了我兄弟......我没办法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