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300章二郎,我倒要看看,你们父子如何收场!【求月票】

第300章二郎,我倒要看看,你们父子如何收场!【求月票】

    “你们怎么在这里?”

    当小胖子李泰彬彬有礼的走进大安宫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不是那个他演练无数次对话的皇爷爷,而是他做梦都嫌恶心的双人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这句话应该我们问你,你怎么会来这里?”

    李祐同样也皱起了眉头,反问李泰。

    却听李泰冷哼道:“我怎么会来这里,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旋即看了眼李渊,又义正言辞地教育李祐道:“我再怎么说也是你哥哥,当着皇爷爷的面,你怎么一点礼数都没有?”

    “我”

    李祐被噎了一下,当即就看向李元昌。

    但李泰这次学聪明了,并没有给李元昌发难的计会,连忙朝李渊,孙贵嫔,包括李元昌行礼:“青雀见过皇爷爷,孙太妃,鲁王叔!”

    “这”

    李元昌也被李泰的操作噎住了嘴巴,不由无奈地看向李祐。

    虽然李祐心中怒火中烧,但却不敢发作,只能憋屈地朝李泰行了个礼:“祐,见过四哥.”

    “叫什么四哥!”

    还没等李祐把话说完,李泰就出言打断了他,纠正道:“在外面要称爵位,你说你应该称本王什么?”

    无语!

    李祐一瞬间无语的很!

    他心里破口大骂李泰这个死胖子。

    但嘴上却佯装受教的道了句:“见过越王兄!”

    啪!

    李泰一巴掌拍在李祐的肩膀上,发出嘭的一声,可见力度着实不小,他也不管李祐吃痛的表情,欣慰道:“这才对嘛!”

    说完这话,又笑眯眯地看向李元昌,道:“我们李唐最讲礼数了,您说是不是啊鲁王叔?”

    “.”

    李元昌闻言,脸色瞬间铁青。

    很明显,小胖子这是在报复他上次在科学院的针对。

    而这一切,都被李渊看在眼里。

    虽然李渊暂时还搞不清楚他们来找自己的目的,但却没有阻止他们,反而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他们这种明争暗斗,在李渊眼里,不过都是小儿科,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好在他们也没有太过激,都十分克制的点到即止了。

    却听李泰又笑着道:“皇爷爷,孙儿听说您回宫了,特意准备了一些礼物来道贺,希望皇爷爷能喜欢!”

    “呵,青雀有心了,还给爷爷我送礼,比你父皇都还上心!”

    李渊闻言,笑着打趣了一句。

    李泰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却没有接口,只是朝身后的苏勖点头示意了一下,后者就立刻带人将礼物送了进来。

    “皇爷爷,这是孙儿特意在南海购买的珊瑚屏风,既美观又通透,而且您看这枝桠,繁茂有序,就像我李唐宗室,绵延不休,生生不息,很有寓意。”

    李泰满脸堆笑的指着一面南海珊瑚屏风说道。

    李渊仔细打量了一眼,笑道:“果然是好东西,青雀不愧为我李唐宗室的才子,选礼物也十分讲究。”

    “谢皇爷爷夸赞,这里还有一件从龟兹商人那里买的琉璃盏,也十分精美,更有一箱古籍孤本,皆是皇爷爷最爱读的《六韬》,《吴子》。”

    若说之前的那些礼物,李渊只是客套的觉得李泰会选礼物,那这本《六韬》古籍,绝对是李泰的用心之精。

    要知道,当年他亲自给李世民批注的兵书,就是这本《六韬》。

    可以说,这本《六韬》是李渊对李世民最后的父子之情。

    小胖子选这本《六韬》作为礼物,足可见他的用心。

    “青雀啊.”

    李渊看着那箱古籍,眼眶中泛起了一丝涟漪,随即神色复杂地抬手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就尽管说吧。”

    “皇爷爷”

    李泰一声哽咽,旋即噗通一声跪了下去,语气哀伤地道:“孙儿别无他求,只想在长安好好完成学业,将孙儿主持的《括地志》,以及日后需要完善的《贞观大典》给编纂完。”

    “哦?”

    李渊闻言,不禁有些动容。

    他没想到李泰携重礼来拜见自己,竟然是为了这个。

    可是据他所知,李泰好像曾请求过李世民去封地就封,结果被李世民拒绝了。

    如今李泰向他表明自己想要留在长安的意思,这说明什么?说明小胖子跟李世民玩了一出以退为进。

    不过,既然李世民已经拒绝了他就封的请求,说明他大概率不会去封地了。

    那么现在他携重礼来拜访自己,真情实意的强调自己想留在长安的想法,又是为什么呢?

    想到这里,李渊不动声色的看了眼李祐二人,回想起李元昌说李祐马上就要去幽州就封的事,瞬间便明白了。

    李泰担心的是李承乾。

    他怕李承乾会将自己弄到封地去就封。

    这样一来,他就没有争储的机会了。

    “呵!”

    李渊想通了李泰来自己这里的目的,不由心头一笑,暗暗感叹:“二郎啊二郎,当年我压不住你们兄弟,如今倒要看看,你们父子该如何收场!”

    “皇爷爷”

    眼见李渊忽地陷入沉默,李泰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连忙小声呼唤道:“您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跟孙儿置气吧?”

    “嗯?”

    李渊眉头一皱,旋即回过神来,淡淡道:“孙儿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爷爷,孙儿知道,以前大哥经常来看您,孙儿却很少来看您,这是孙儿的不孝。而且,孙儿之前也做了很多错事。孙儿知道不能以年纪小为借口,但孙儿这两年也在反思,是不是不要一门心思都在读书上,应该多学点人情世故!”

    “如今,孙儿幡然醒悟,若内不恪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国之心。求皇爷爷明鉴。”

    说到最后,李泰已经是满脸泪水。

    李渊看着李泰,心中五味杂陈。

    他承认,李泰这小子确实有心机,也有野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小胖子在文学上的造诣,确实很高。

    而且,他也能看得出来,小胖子这两年确实长进了不少。

    “唉”

    李渊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朝李泰招了招手,道:“你过来!”

    李泰闻言,连忙一脸乖巧地起身,快步走到李渊身边。

    李渊看着李泰,摸了摸他的胖脸,语重心长地道:

    “青雀啊,你要知道,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也不可能永远留在长安。”

    “皇爷爷,我”

    李泰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被李渊打断了。

    “但是。”

    李渊话锋一转,又接着道:“你可以向你父皇请旨,将编纂《括地志》的书籍,书吏,都弄到封地去。这样,你既能完成《括地志》的编纂,又能去封地就封,岂不是两全其美?”

    我擦!

    李泰听到李渊这话,人都傻了!

    因为这跟他料想的完全不一样!

    但李渊的话却没有说完。

    只听他又语气和蔼地道:“至于《贞观大典》的编纂,我觉得没必要急于一时。因为如今不过才贞观四年,积累还不是很够,等再过几年,大唐真正有盛世之象,再编纂也不迟。”

    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道:“相信你父皇应该可以理解你的孝心。到时候,说不定会将你从封地召回来,你也不用担心离开长安会太久。”

    “可是皇爷爷,我”

    李泰闻言,连忙想要辩解,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祐,忽地开口了:“皇爷爷说的对,我们早迟都是要去封地就封的,何必在意几时去?就比如我,我倒想早点去封地就封,为父皇分忧!”

    “可是,太子大哥不同意,父皇那边估计也不会同意,如果皇爷爷能帮我说服太子大哥,让我去封地就封就好了.”

    “你!”

    李泰听到李祐这话,不由一脸错愕。

    他怎么也没想到,李祐来这里是为了求李渊帮自己说服李承乾去就封的。

    却听李渊也有些诧异地看着李祐道:“这么说,你们刚才说去幽州就封,还没得到二郎的同意?”

    “没有啊父皇,这不李祐刚说了吗?他想求您帮他跟承乾说说,让承乾安排他去封地就封!”李元昌连忙接口道。

    李渊眉头一皱,然后低声呵斥道:“胡闹!去封地就封岂能随意安排?”

    “可是,您刚才不是说了吗?他们迟早都会去封地就封的!”

    “迟早也要合适才行!”

    李渊板着脸说道:“去封地是要治理地方,为百姓谋福祉的,而不是去玩的!”

    “皇爷爷,我不是去玩的,我是想学太子大哥那样,将幽州也发展成下一个江陵,让我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祐连忙解释道。

    李渊一个冷眼扫过去,帝王威严尽显:“你知道幽州有多大吗?你知道幽州在哪道吗?你知道幽州有多少人吗?”

    “啊?我”

    李祐被李渊这三个问题,直接问懵逼了。

    却听李渊又沉沉地道:“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想学你大哥,岂不是不自量力?还是回去多读点书,等学有所成再说吧!”

    “可是皇爷爷”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还没等李祐的话说完,李渊就不容置疑地下达了逐客令。

    李祐闻言,连忙看向一旁的李元昌。

    只见李元昌刚想张口,一直沉默不语的孙贵嫔就突然打断了他:“元昌,母妃乏了,你扶我回宫里休息吧。”

    “母妃,李祐他.”

    “嗯?”

    “是!”

    虽然李元昌在外面天不怕,地不怕,但孙贵嫔眉头一皱,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老实巴交的遵照自己母妃的意思去办了。

    而随着李元昌的离开,孤立无援的李祐,也只能无奈地朝李渊告辞离开。

    “皇爷爷,我”

    “你也走吧,我也乏了。”

    目送李祐离开,李泰本打算再说两句的,没想到李渊同样给他下达了逐客令。

    这让他满脸尴尬的同时,也满心郁闷。

    自己不如李承乾也就罢了。

    怎么连李祐这小子也不如了?

    明明皇爷爷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迟早都要去封地就封’,为什么在自己这里和在李祐那里大不相同?

    听皇爷爷的意思,好像是不想李祐去封地就封,反而希望自己去封地就封?

    这也太偏爱了吧?!

    难道跟李承乾交好的所有人,都会被皇爷爷优待?

    可恶!

    白费了我那么多贵重的礼物!

    心中越想越郁闷的李泰,对李渊不禁升起了一抹怨恨,暗道你不帮我,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的!

    “是,孙儿告退!”

    目送李泰心有不甘的离开,李渊微微眯起了眼睛,旋即嘴角扬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朗声道:“来人,传杜才干进宫!”

    另一边,太子府。

    李承乾回府后,接见了登门拜访的甄太医。

    却听甄太医笑呵呵地道:“太子殿下,几月不见,您愈发精神了!”

    “少年人嘛,正是气血旺盛的时候,精神点很正常!”

    李承乾自然听得出甄太医的言下之意,但却没有接他这口,而是直接了当地道:“甄太医今日来找我,想必对我交代的事,已经有眉目了吧?”

    “太子殿下言出必行,老臣深感佩服。特别是科举新增医科这一举动,让天下学医之人,无不振奋。老臣虽是风烛残年,也不得不为太子殿下尽心尽力。”

    “哦?这么说,此事已经办成了?”

    “算是吧!”

    甄太医笑着捋着胡须道:“老臣的那些好友,已经陆续奔赴长安了,还带着他们的徒子徒孙,想必汇聚一堂的时候,绝对乃天下盛世!”

    “嗯,不错!这确实是天下盛世!”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笑道:“届时,我会让新闻署的记者,大肆报道这一盛世,让学医之风,席卷整个大唐,让我大唐的人才,呈现多样化的状态。”

    “太子殿下之宏愿,开古今之先河,必将名垂青史!”

    “行了行了,咱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说说正事吧,你有什么打算?”

    “这个.”

    甄立言迟疑了一下,然后拿出一张纸,道:“回太子殿下,老臣这两个月研究了你给我的高血压病情分析,发现这种医术与中医有许多共同之处。”

    “因此,老臣的建议是,不如举行一次义诊,为长安的百姓免费看病。这样一来,既可以检验众医者的医术,也可以将他们进行分类。比如,哪些医者擅长治疗外伤,哪些医者擅长治疗内伤,或者,调理身体之类的,您看如何?”

    “好主意!”

    李承乾不由叫好道:“我也正有这样的想法。在我的规划中,医学院是类同于科学院的存在,只不过研究的是医术。但综合医院,最好是分科治疗,比如擅长治疗肠胃的,擅长治疗耳鼻喉的,等等,将不同的医者分开,术业有专攻,肯定能提高治疗效率!”

    “呵呵,看来老臣与太子殿下在这件事上不谋而合了!”

    “嗯,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很高兴。但义诊只能对百姓免费,不能对医者免费。他们每接诊一个病人,医学院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毕竟免费的事,并不一定是好事,相信甄太医应该懂我说的。”

    “这”

    甄太医闻言,不禁语塞。

    说实话,他对这位太子的能力,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李承乾对人性的把握,远超一些朝堂上的老狐狸。

    却听李承乾又话锋一转,道:“不过,补助也不是白拿的,我虽然担心他们在义诊的时候出工不出力,但我还是相信他们的医德。所以,每个义诊的医者,都要针对每个出诊的病人,写一份病情病例,以便于以后医学院针对性研究。”

    “是,太子殿下的想法是好的,老臣会让他们照做。”

    甄太医认真地点头说道。

    李承乾笑着看了他一眼,旋即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又似笑非笑地道:“甄太医今日来,应该还有别的事吧?”

    “呃,这个.”

    甄太医尴尬了一下,然后起身拱手道:“不瞒太子殿下,老臣听说您在朝堂上提出了医护兵这个兵种,而且东宫六率也有培养医护兵,能不能让老臣也见识下医护兵?”

    “另外,老臣也得到了一套新学书籍,初观里面的内容新奇无比,但仔细对比太子殿下给我的高血压病情分析,发现里面有些词语,如出一辙。故而,老臣有个大胆的猜测,太子殿下您是不是也有一套关于医学的新书?”

    “哈哈哈!”

    李承乾闻言,不由开怀大笑;“果然是人老成精啊!甄太医这年岁当真没白活!”

    “呃,”

    甄太医尴尬地嘴角一抽,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老臣猜的是否准确?”

    李承乾收敛笑声,意味深长地看了甄太医一眼,道:“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我也不瞒你。不错,我确实有一套完整的医学书籍,是不同于现行医学的医学知识,这也是我建立医学院的根本。”

    “我想让你们综合这些医学知识,在医道一途,更上一层!”

    “太子殿下对医学的重视,老臣深感佩服。老臣代天下医者,请太子殿下受老臣一拜!”

    说着,甄太医便准备朝李承乾纳头一拜。

    但就在这时,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太子殿下,长乐公主与几位公主已至门外!”

    “嗯?”

    李承乾微微一怔,不由满脸疑惑。

    长乐来了便来了,怎么还带着几位公主?

    莫不是宫里发生什么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