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 第326章 昭告天下,震动!

第326章 昭告天下,震动!

    听到这话!

    朱元璋自然是立刻明白了。

    “他们也看到了真正的天下之景了。”朱元璋缓缓道,脸上挂着笑容。

    “对于武将而言。”

    “虽然荣华富贵动人心,但相比于为族群开疆拓土之功,名留青史之功,所谓富贵荣华或许也算不得什么了。”

    “当然。”

    “更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淮西知道他们如若不归附,那就是死路一条。”

    “权衡之下,他们自然会做出选择。”朱应笑着说道。

    对于淮西的选择。

    朱应自然是不奇怪的。

    “蓝玉他们能有此选择,那就是他们识相。”

    “他们也有资格成为我们手中之刃了。”朱元璋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当然。”

    “这一次朝堂上推行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皇上的天威所至也是根本。”

    “他们也是害怕了皇上的铁血手腕。”朱应又笑着说道。

    “难得你小子说话中听起来了。”

    听着这一句,朱元璋也是十分得意的笑了。

    继而。

    他的脸色也变得冷厉起来:“毕竟,满朝可是知道咱的刀是很利的,知道咱不会在乎他们的命。”

    “不过标儿,雄英。”

    “咱,可以做暴君,做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你们还是要爱惜自己的名声啊。”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名声这个东西,让太子爱惜就好了,仁德之名,太子就可以了。”

    “我还是喜欢如皇上一样,杀伐果断,以霸道震慑,而非以仁德感化什么。”朱应则是一笑。

    “你这小子。”朱元璋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雄英。”

    “你说待得这摊丁入亩之策昭告天下后,民间会是怎样的反应?”朱标带着几分期待的问道。

    “此国策利国利民。”

    “于天下万民而言也是通俗易懂。”

    “此番国策施行之后,天下万民将彻底归心大明,只要这国策能够一直施行下去,只要我大明以后不作死,大明就会一直昌荣下去。”朱应十分自信的说道。

    摊丁入亩。

    实乃封建王朝之下最为公平的国策。

    在原本的历史上。

    辫子朝廷也施行了,在这等国策下,对内,实则是安稳。

    但辫子亡于洋人。

    而大明如今施展这国策,将会是真正创时代的壮举。

    “是啊。”

    “咱也感觉得到,这国策只要推行下去。”

    “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雄英你这脑子还是好啊,能够想到这等旷世国策来。”朱元璋也是充满赞誉的说道。

    “接下来,便是看着天下的这些权贵们如何了。”

    “看他们究竟是顺从国策施行,还是反抗。”朱应冷笑着,神情也是带着一种期待之色。

    “咱也很期待啊。”朱元璋也是冷笑着。

    一旁朱标并未出声,但同样也是面带期待。

    今天这朝堂上宣布如此重磅,随着旨意昭告,可以想到会有怎样的震动的。

    而在皇宫奉天广场之上!

    大臣们成双成对的走在一起。

    除了那些淮西将领外。

    几乎每一个大臣都是愁容满面的。

    当然。

    那些原本是清流的大臣则是十分平静对待,毕竟这种事情针对的是手掌田地的权贵们。

    “没想到虞怀王竟然想到了这等国策出来。”

    “以后,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啊。”

    “田地越多,缴纳赋税越多,而且还十税二,这般之高的赋税全部都压在了地主手中,往后,这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

    “朝廷此举当真是要逼死我们啊。”

    “慎言,这可不是乱说的。”

    “唉,这一次皇上他们显然是彻底决定了,根本没有任何更改的机会了,希望还有变数吧。”

    “呵呵,变数?”

    “难了。”

    “这一次皇上,太子,皇长孙三人都已经是意见一致了,而且那些淮西将领们也全部都支持,谁敢反对就是死路一条,谁敢反对?”

    “诸位如果想着让皇上他们来改变,还不如想着如何将手上的田地散出去吧,我们可是只有半年时间,如果半年时期都散不出去,以后这重税都会完全压在我们的头上了,哪怕能够找到佃户来种,也根本赚不了多少了。”

    “这一手,当真是高明啊。”

    “皇长孙,当真利害。”

    ·······

    广场上。

    许多大臣都不由得议论起来,几乎所有议论的都是带着一种不满之意,不过也不敢明说,只是话音之中明里暗里的表达。

    “摊丁入亩,利国利民。”

    “诸位同僚,吾等淮西誓死遵从皇上,太子还有皇长孙的旨意。”

    看着周遭的议论纷纷,蓝玉大笑一声,大声道。

    “不错。”

    “利国利民之策。”

    “大哥,我们原本就将田亩都统计了,趁着今日,便将田地以低价卖给那些佃户吧,相信他们肯定会乐意的。”

    “不错。”

    “礼部拟定诏谕还需要一些时间,可要抓紧机会了,不然这些田地都砸在手里了。”

    常茂,还有一众淮西将领都纷纷附和起来。

    而在他们的声音落下后,许多大臣的脸色一变,原本还在三两成群,缓慢出宫的他们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显然。

    蓝玉他们的话传出来,的确是有道理的,趁着现在礼部昭告还没有传下去,趁着此刻将田亩卖出去还有好处。

    以礼部的速度。

    今日将旨意拟定,最快也要在明日才能昭告了。

    这一天时间也是足够操纵不少了。

    奉天大殿内!

    听到了蓝玉等淮西将领一唱一和的声音。

    朱元璋都忍不住笑了:“蓝玉他们这些家伙倒是有意思。”

    “他们在多日前就已经将田亩卖了不少了。”

    “所以他们自然是看得开。”朱应也是笑了。

    在当日王府之后,在朱应的暗示下,蓝玉他们的速度自然很快的。

    “爹。”

    “既然他们要时间,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些时间。”

    “等礼部将昭告拟定好了后,拖延两日再行下发。”朱标笑着说道。

    “雄英,你觉得呢?”朱元璋看向了朱应,毕竟这事是朱应一力促成的。

    “影响不大,让他们将田亩卖出去,也让他们少一些怨言吧。”

    “反正改变不了国策施行的大势。”朱应点了点头。

    对此。

    朱元璋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一次。

    国策施行可谓是真正的重磅。

    待得昭告之日,必然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日。

    “对了。”

    “昨晚有没有试试我给你们的丹药?”朱应笑着问道。

    提及此事。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一眼,脸上都是带着一种惊讶之色。

    “雄英。”

    “那药散真的是你亲手调配的吗?”

    “昨天晚上泡了那药浴,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剧痛难忍,可到了后面却是格外舒畅,而且在服用了那什么固元丹后,昨天晚上咱竟然一晚上睡得格外踏实。”

    “咱已经有几年未曾睡得这般踏实了。”朱元璋十分兴奋的说道。

    “爹。”

    “除了睡得踏实,难道你不觉得浑身轻松了不少,而且力气都增大了?”朱标又补充道。

    听到这。

    朱元璋施展摆动了一下手臂,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点了点头:“好像也是。”

    “雄英。”

    “你调配的真的是普通的药吗?”

    “这可不简单。”朱标意味深长的问道。

    “恭喜二位,武道炼体已经入门了。”

    “只要以后再配合这锻骨散修炼,强身健体不在话下,长命百岁也不在话下。”朱应笑着说道,并没有说的太过详细。

    “得了。”

    “这小子就喜欢卖关子,别去问。”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言下之意。

    也是让朱标不要细问,毕竟朱应也是有着自己的秘密的。

    “好了。”

    “今天我该做的已经做了,我还是要准备皇家产业的事情去了。”

    “摊丁入亩的事情就交给皇上了,没有其他要事可不要来找我。”

    朱应笑了笑,对着朱元璋躬身一拜,随后便潇洒的向着殿外转身离开了。

    “你这小子。”

    朱元璋看着朱应,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在朱应离开后。

    “标儿。”

    “雄英将他该做的事情,该提的国策已经做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朱元璋沉声说道,十分严肃。

    “放心吧爹。”

    “雄英都已经将国策拟定到了这等地步了,如若我还不能施行下去,那就是儿子的无能了。”朱标也是立刻说道。

    ……

    虞怀王府!

    大殿内。

    “少爷。”

    “按你的吩咐。”

    “淮西众将散出去的田亩七成被我以皇家产业之名收下了。”林福恭敬向着朱应禀告道。

    “两日之后,还会有很多的田亩会抛售出去,你用皇家产业继续收购,多多益善。”朱应交代道。

    “老奴明白。”林福点了点头。

    “接下来。”

    “就看看这大明天下有多少人是头铁的了。”朱应脸上浮起了一抹冷笑来。

    时间眨眼即过。

    对于应天城而言。

    这两日。

    原本掌握着许多田地的官吏,乃至于权贵,纷纷将名下的田地卖了出去,而且价格也都远远低于平常的数倍,这也让应天城内许多百姓都是诧异不已。

    为何忽然间有此转变。

    但今日。

    一切的谜团都将揭晓。

    自礼部府衙内。

    一百禁卫军亲自护送,礼部代理尚书刘璟手捧着盖印的告示,向着应天城内的宣诏之地而去。

    禁卫军开路,更是有礼部诸多官吏随行,这一阵仗自然是引得城中百姓纷纷汇聚。

    “礼部尚书刘璟大人,尚书亲出,这真的是要发生大事了啊!”

    “是啊。”

    “这两日来,应天的许多大人物都在疯狂抛售着名下的田地,价格很低,几乎都腰斩了,这其中必是有缘由的。”

    “难道是与田地有关的大事不成?”

    “肯定是了。”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那些大人物抛售田地肯定是因为此,而且拥有太多的田地似乎不是好事,要不然他们可不会抛售出去。”

    “的确如此。”

    “肯定是要出大事了,我们还是跟上去看看吧。”

    “当今礼部尚书亲自宣诏啊。”

    ……

    随着刘璟从礼部府衙出去,一路上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百姓。

    这也让刘璟一路行进汇聚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保护的一百禁卫军外,还有京都军也被调动,用以开路,在两旁维持秩序。

    今日之昭告。

    关系未来大明的国运昌隆。

    礼部自然是格外的重视,而刘璟作为刘伯温的儿子,自然也是心系家国,在朝堂上的大臣之中,少数的人不曾拥有太多田地,而刘璟就是其中之一。

    他自然也看得出这摊丁入亩国策对大明而言有多重要。

    一路行进。

    终到了宣诏之地。

    此刻。

    大批禁卫军,京都军护持此间。

    刘璟已经站在了宣诏墙所在。

    今日。

    礼部甚至还专门搭建了一个高台。

    “大明的子民们。”

    “吾,礼部尚书刘璟。”

    “今日奉皇上旨意,特来宣诏,此诏不同以往,乃是有关吾大明税收之策根本改变,恩泽吾大明天下万民。”

    “此事落定,定为国策。”

    “此国策,乃吾大明皇嫡长孙,虞怀王朱雄英所奏,所定,所施。”

    刘璟站在了高台之上,展望着周围汇聚的无数百姓,大声道。

    随着此话落下。

    整个宣诏之地的百姓全部都变得期待起来,充满了好奇。

    这一次朝堂上的变故,或许是消息宣诏百官之后最为保密的一次,因为这关系到了他们所有人的利益,为了将手中的田地卖出去,自然是不能泄露出去,这也成了共识。

    所以这两日来,真正有关于国策施行的消息未曾真正传开。

    此番刘璟这个礼部尚书亲自宣诏,规格从未有过。

    自然可以看出此番国策绝对是影响天下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刘璟举起了手中的圣旨,大声宣读。

    “草民恭听皇上圣言。”

    随着圣旨拿出。

    整个周围的百姓全部都跪倒了一地,无不恭敬以待。

    “昔日咱立国之时,以国士之恩待开国勋贵,以惜才之恩对待吾大明才子。”

    “然。”

    “经皇长孙所奏,咱方知此弊将断吾大明国运,乱我大明之天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