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救援关羽心切,从出发开始就全力赶路,片刻都不敢停歇,不过在接近白沙瓦之后,张飞还是让骑兵停下来休息了半个时辰。
就算张飞再怎么着急,也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路上奔波一天的骑兵是难以发挥出全部实力的,所以必须要有时间休整。
如果不及时休整,一旦陷入苦战,骑兵的体力必然会出现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
张飞虽然莽,但也是粗中有细。
在休整了半个时辰,所有骑兵都饱餐一顿之后,张飞才大张旗鼓地出现在白沙瓦附近,吸引了敌人的注意。
在被贵霜帝国士兵发现之后,张飞也就不演了,下令全军出击。
反正距离白沙瓦只有不到十里了,对于骑兵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一刻钟就差不多了。
所以当张飞带领一万骑兵冲到白沙瓦城下的时候,城外这些贵霜帝国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毕竟这个时候还被留在城外的,基本都是被边缘化的贵族的私兵,战斗力也要画一个问号。
但凡有点本事的贵族,怎么可能不去争抢夺回王宫,杀死关羽的任务呢?
贵族地位不高,被边缘化,直接导致城外的士兵得到消息的速度就慢了许多,等他们接到消息说有一队骑兵正在冲过来的时候,张飞距离他们只有千米距离了。
千米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也就两三分钟而已,贵霜帝国的事情甚至都没有来及做好准备,连阵型都没展开,就被张飞冲脸了。
张飞也是猛将,历史上少数几个有记载的万人敌,加上他心里担心关羽的安危,一上来就全力出手,丈八蛇矛或砸或刺,招式大开大合,任何靠近张飞三米之内的敌人全都会在一个照面的工夫内被击杀。
张飞身后的骑兵也很给力,因为他们已经在贝格拉姆等了十多天了,就等着这个出战的机会了。
如今机会终于落到他们头上,他们自然不甘落后,一个个奋勇争先,生怕自己的军功少了。
一边是如狼似虎、拼命追求军功的精锐骑兵,一边是被边缘化、来不及准备的杂牌军,这打起来还有悬念吗?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张飞就将城门口的敌人全都击溃了,但是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却被难住了。
骑兵不擅长攻城,而且他为了支援关羽,也没有来及准备攻城器械,如今面对紧闭的城门,是真的没有办法。
张飞命令骑兵下马,想要尝试能不能将城门推开,结果尝试了几次城门纹丝不动,反倒是城墙上的士兵开始射箭反击,张飞只能退回来。
也正是这个时候,城外其他方向的敌军也包围了上来,张飞不敢恋战,只能领兵继续冲杀。
不过在张飞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城门里面传来了喊杀声,顿时就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大声喊道;“二哥?二哥!是你吗?”
这个时候,除了关羽,张飞想不到其他可能了。
张飞嗓门本来就大,如今听到城门里面的动静,心情激动,嗓门就更大了。
城门里面正在亲自领兵和城门口敌军厮杀的关羽猛然听到张飞的声音,心里一喜。
“三弟?三弟,你在外面?”
“二哥!真的是你!太好了!”
听到关羽的声音,张飞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二哥莫慌,我来救你了!等我把外面的敌人清理赶紧就攻城,你一定要等我啊。”
关羽看了一下城门口的敌军,发出一声冷笑,“三弟不要担心我,为兄这就把城门附近的敌人清理干净,给你开城门,你等着为兄的好消息就是了!”
原本关羽还不敢确定是不是陆川带领大军过来支援了,可如今听到张飞的声音,他就什么都明白了。
陆川确实已经出发了,只不过大军行进速度慢,所以就让张飞率领先锋骑兵过来支援。
张飞是个急脾气,肯定是一上来就急行军,所以才能这么快就赶到。
考虑到张飞的先锋军队数量不多,城外还有数万大军,所以关羽很担心张飞的安危,也让他加快了进攻的速度。
不管怎么样,必须给三弟打开城门。
殊不知城外的张飞也有同样的想法。
他觉得关羽被困在王宫里面,日夜都不得休息,如今必然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将城外的敌人清理干净,只有这样才能把关羽就出来。
就这样,兄弟两人都觉得对方的处境更加危险,拼了命地在敌军中开无双,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大放异彩,杀得敌军不敢靠近。
还不到半个时辰,关羽收回青龙偃月刀,坐在战马上微微喘息。
终于把城门口的敌人都清理干净了。
数千步兵组成阵型,确实让他花费了不小的力气。
关键是在他战斗的时候,还有援兵不断赶过来,不断增加战斗难度。
可就算这样,关羽依旧没有让人失望,将华夏武圣的风采完全打出来,一人杀敌上百,靠着一把青龙偃月刀打出了他的赫赫威名。
如今关羽哪怕是收回了青龙偃月刀,贵霜帝国的士兵都不敢正眼去看关羽哪怕一眼。
关羽身上的杀意,都快要溢散出来了。
也正是因为关羽作战勇猛,无人能当,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贵霜帝国陷入崩溃,不敢再战。
这就和历史上的关羽一刀砍死颜良之后,袁绍军中将领士兵尽皆骇然,不敢动弹是一个意思。
今日之后,不知道有多少贵霜帝国的士兵做梦都会梦到浑身浴血的关羽。
张飞这边还在奋力冲杀,想要将城外的敌人清理干净,早一点去冲击城门,把关羽救出来。
结果他这边战斗还没结果,就听到身后传来动静,回头一看竟然是关羽站在外面。
虽然浑身浴血,身形有些狼狈,脸上也有难以掩饰的疲惫之色,但关羽依旧保持了淡定的模样,脸上露出笑容,左手轻捋胡须。
“三弟,为兄来接应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