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日,从码头延伸到军营外围的几里路,硬生生被搭起了上百顶帐篷。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铁器碰撞声混在一起,活脱脱成了个热闹的集市。
有那使臣嫌不够热闹,竟从船上搬来几坛好酒,与相熟的商贩对饮起来,引得围观者阵阵哄笑。
这般景象,郑成功与麾下武将们都看在眼里。
本来按军规,军营附近不得随意设市,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默许。
因为这样对于他们这些驻军也是有好处的,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物资,而且本地的百姓们一旦得了实惠,便会更加容易接纳他们了!
郑芝龙虽然看不上这点小买卖,但也不可能白白帮这些使臣运送货物,因此也是象征性的收了些运费。
当然,这笔钱郑芝龙一分没留,全部都赏赐给手下的水师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转眼间又是三天过去了。
这几天皮岛的天气格外的好,虽然依旧冷冽无比但却没有下雪。
天空湛蓝如宝石一般亮眼,海风轻拂,带着丝丝大海都独有的气息,海浪更是一波又一波地涌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溅起高高的白色浪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芝龙终于察觉到不对劲了,就按照时间推算,李定国这会儿应该已经带着建奴的使臣来皮岛和他汇合了。
可至今李定国却没有出现,这足以说明这件事情出了问题!
看来他这边也必须要尽快行动了,不然要是真耽误了时间那可就不好了!
当下,郑芝龙二话不说,立刻召来身边的亲信,沉声吩咐道:
“立刻派人联系驻扎在建奴边境的建奴,让他把之前朝廷派往沈阳的明使交出来。”
“若建奴再这般拖延,那我大明水师可就要直接动手了!”
亲信得令,不敢有丝毫耽搁,随即匆匆而去。
皮岛距离代善所驻扎的营地虽然有一百多里,但是在郑芝龙的战船面前这点距离显然不算什么。
因此只是半天不到的工夫,郑芝龙的数十条战船便出现在了建奴的视线之中。
与此同时,建奴的营帐中,代善正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本兵书,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突然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闯入营帐,单膝跪地急声道:
“王爷不好了,海边突然出现了数十艘大明的战船,还送了一封信!”
那亲兵说着,便将一封书信递给了代善。
代善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紧。
不是,明军这是要开始对他们动手了?
不对啊!
真要动手的话还来送什么信,直接突袭不好吗?
这样想着,代善直接放下手中的兵书,然后接过了亲兵递来的信件。
当他展开信件,匆匆浏览一番后,顿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懵逼之色。
因为信中内容让他大为震惊。
说什么让他们尽快交出大明派去沈阳的使臣、以及派遣使臣去大明参加崇祯的万寿节。
信中还说了,眼下郑芝龙也率领了两万大明水师驻守皮岛,若是他们不答应的话,五万大明水师即日便会发动攻击!
这是实打实的威胁啊!
不过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代善完全一脸懵逼,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明使的事情,也不知道崇祯突然要过什么万寿节!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皇太极以及其他王爷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什么大事,所以并未告知代善。
不过代善毕竟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即便还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还是很快就镇定下来。
随即他没有丝毫犹豫,一边让人给明军回信,尽量安抚明军,一边派人前往沈阳传达消息。
没办法,那可是五万大明水师啊!
他是真干不过啊!
而这个时候的沈阳城内气氛则是有些压抑。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皇太极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又重新陷入了昏迷之中。
整个宫廷上下都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太医们每天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却都束手无策。
仿佛皇太极真的大限将至了
第二天一大早,代善派去的亲兵一路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沈阳。
只是由于皇太极昏迷不醒,所以这个消息直接被送到了豪格、济尔哈朗、多尔衮等人的手里。
原来,之前皇太极趁着清醒之时曾经下过一道圣旨,那就是在他昏迷期间,将由这几人共同处理国家政事。
此时这几人正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子旁,桌上摆放着各种文件和奏章。
代善送来的信件开始在众人手中传阅,最后落到了济尔哈朗手里。
等看完之后,济尔哈朗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
任谁也没有想到,大明居然会有如此后手!
豪格眉头紧锁,双手抱在胸前沉声道:
“大明此举,分明是早有预谋,我们本以为明使来的时候是从辽东过来,回去肯定也要从辽东回去,没想到他们竟打算走海路,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算是彻底落空了,甚至还要多赔一倍的贡品。”
济尔哈朗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只见他呼的一声站了起来,双手用力地拍在桌子上愤怒地骂道:
“这帮该死的汉人,真是诡计多端!本以为能出口恶气,没想到却被他们摆了一道,如今还要多给他们一倍的贡品,真是气死我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其他几人听到这话,也是有些无奈。
多尔衮微微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事已至此,生气也无济于事,这大明走海路确实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如今还是想想如何应对这件麻烦事吧。”
“要知道加上郑芝龙的水师,如今这皮岛可是驻扎了超过五万的大明水师,真要打起来的话,我们毫无胜算!”
其他几人听到这话也都有些紧张了起来,他们都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和大明开战的。
最终,豪格无奈地捏了捏额头说道:
“算了算了,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想办法弥补了,尽快把那帮明使以及准备好的贡品及时送过去吧,以免真的耽误了时间。”
“另外再追加一倍的贡品,这样大明水师也不好再说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皇太极已经开始秘密让豪格接触和掌管他手下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了。
这两旗可是建奴的精锐之师,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和资源,豪格深知皇太极此举的深意就是让他逐渐掌握皇权,因此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些琐事上。
他只想赶紧解决完这些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将来继承皇位的大事中去。
毕竟比起弄死李定国等人,皇位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而豪格的这番话自然也是得到了在场其他人的认同。
阿巴泰更是直接说道:
“没错,既然之前的计划已经失败,那么就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如今当务之急是维持好边境安全,万一这帮水师真的按捺不住发动攻击的话,边境可就不安生了。”
“到时候,我们不仅要面对后方的大明水师、还要面对前方的祖大寿!”
“这件事情就此了结吧,按照豪格说的再追加一倍的贡品,想必大明水师也不会过于为难我们!”
济尔哈朗听到这话,心中虽然依旧愤愤不平,但也知道阿巴泰说得有道理。
最后他无奈地坐了下来,只是最后又忍不住骂了一句:
“这该死的范文程,也没有陛下说的那么厉害啊?”
这话自然也被豪格和多尔衮听到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意。
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本来就怪不到范文程头上,范文程提出的这个计划本来确实是很不错的,只不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大明会走海路而已。
在他们看来,这只能说是大明太过狡猾,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就这样,关于参加崇祯万寿节的事情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并且最建奴这边终拿出了三倍的贡品!
当天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处安静的书房里,书桌上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件。
而范文程正坐在桌前,专注地看着一本书。
突然就在这时,一名仆人匆匆走进书房,低声道:
“老爷,肃亲王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说是要让你亲自过目。”
豪格送来的信?
范文程微微一怔,似乎想不明白了豪格为什么要给自己送信。
但很快他还是伸手接过仆人递来的信件,然后仔细的看了起来。
等他看完信件内容后,范文程的脸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自言自语道:
“我到底还是低估了大明啊!”
很明显,哪怕是范文程也没有想到大明这次居然会走海路,更没有想到郑芝龙的福建水师也会出现在皮岛。
为了尽快解决此事,当天下午建奴这边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各种贡品被精心整理和包装,然后装在了马车上,足足装了好几辆马车。
随后,建奴派人直接将李定国等人以及一群建奴使者送去了皮岛。
说实话,出发的时候除了李定国之外,所有人都是蒙的,因为他们不明白明明是要回去大明,为什么走的路却是反的?
恰好此时李定国也知道应该是郑芝龙开始行动了,所以建奴这才放了他们离开,这也就是说这走海路回大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于是乎,李定国这才将此事告知了众人。
听到李定国的解释之后,众人这才知道为什么哪怕建奴一再拖延时间,李定国却一直稳如老狗的原因了。
搞了半天,原来朝廷早有后手啊!
不过紧接着,众人心中又是一阵欢喜,因为乘船回京城可比走路要快多了,而且也更舒服。
就这样,经过了三四天的颠簸之后,他们终于顺利抵达了皮岛。
此时的皮岛,岛上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甚至不断有朝鲜当地的百姓跨海而来售卖物资。
不过当建奴的队伍抵达时,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毕竟在如今这个时候,建奴出现在皮岛上确实是很新奇的事情。
但因为有大明水师在一旁护卫,因此也没有引发什么太大的混乱。
虽然距离崇祯的万寿节只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了,不过因为是走海路,所以时间上还是完全充裕的。
而且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皮岛这边也没闲着。
自从知道崇祯今年要大办万寿节之后,皮岛上面的这帮水师将领们就开始搜刮起了当地的各种奇珍异宝,打算当做贺礼送给崇祯。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孤悬海外,必须时不时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才能在朝廷中站稳脚跟。
于是,各种各样的珍奇宝物如潮水般不要命地往郑芝龙的船上搬。
即便郑芝龙已经说过自己也帮他们准备了一份贺礼,甚至还主动拿了出来,但是这帮水师将领们却依旧不放心,他们觉得只有送上更多的珍奇宝物,才能表达自己对崇祯的忠诚和敬意。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皮岛一带的各种珍奇药物、以及各种凶猛野兽可就遭殃了。
甚至还有好事者直接抓了两头老虎,用粗大的铁链拴着,说要送给崇祯当贺礼。
郑芝龙当时都有点懵逼了,心中不由得暗自嘀咕:
这玩意儿怕不是要吓死皇帝吧?
但是自古以来大明便有他国使者送猛兽的传统,之前更是连大象和长颈鹿都送过,而且大明的宫廷之中也养着一群专门的驯兽师,他们有着丰富的驯兽经验,能够确保这些猛兽不会伤人。
于是,郑芝龙还是接受了这些所谓的贺礼,然后一股脑搬到了船上。
一时间,船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物和珍奇异兽,热闹成都堪比后世的动物园。
当然,要说这次准备贡品最多、最好的,毫无疑问便是朝鲜国王李倧了!
朝鲜国王得知崇祯要过寿之后,心中激动不已,他深知这是一个讨好大明的好机会,于是立刻下令,将朝鲜各地为数不多的宝物全部搜刮一空。
经过一番努力,愣是凑成了满满三十箱的宝物。
除此之外,朝鲜国王还特地挑选了三百名美女要一并送给崇祯。
不过嘛,这些美女的质量确实不咋地,与大明宫廷中的宫女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毕竟也是朝鲜国王的一番心意,郑芝龙也就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再说了,万一崇祯就好这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