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红楼帝业 > 第136章 休怪我不念姻亲之情(上)

第136章 休怪我不念姻亲之情(上)

    赖嬷嬷急遣心腹下人往荣国府,叫赖大夫妇回家。

    那下人一路快步走到荣国府,见了赖大家的,将“有天大的急事”六个字说得山响。

    赖大家的闻得独子归家,赖嬷嬷传召,又听得这般言语,忙去总管房找赖大一同回去。

    赖大放下了手头事务,与赖大家的一径赶回了赖家。

    夫妇二人进了赖嬷嬷所居三间上房,见堂内仅有赖嬷嬷、赖尚荣二人,连个端茶递水的丫鬟都不见踪影。赖嬷嬷坐在填漆榻上,面色阴沉焦灼,也不抽水烟,手里拨弄着念珠。

    赖大夫妇都心下忐忑,不约而同想到:“莫非荣儿此番下江南惹祸了?”

    赖嬷嬷让赖尚荣将事情对赖大夫妇说一番。

    赖尚荣再次上演之前的一幕,跪倒在地,故作痛悔之态,将他谋夺薛家黄金之事及买清倌人景晴之事,又细细说了一遍。说罢再次故意伏地,哀声说他一时糊涂,铸成大错,求祖母及父母庇护,若此事败露,他遭祸是小,累及家里就是大了。

    赖大听罢,一张脸先青后白,指着儿子的手抖得如风中秋叶:“蠢材!天字第一号的蠢材!”

    赖大这里骂的“蠢材”有三层含义:

    其一,他恨赖尚荣贪了不能贪的。他深知那姜念并非可惹的人物,不像荣国府的贾母、贾政那般好糊弄的。

    其二,若换做是他,此番谋夺的三千两黄金,他至少能分得一千五百两甚至一千八百两,而不是只分得一千二百两。

    其三,他气赖尚荣荒唐,竟要花八千两雪花银买个青楼的清倌人,且为此犯下了这么大的事儿。

    赖大家的手里绞着帕子,强撑着对赖大劝道:“你且息怒,荣儿年轻不知轻重,又是头一回下江南,才会受那王隆蛊惑,犯下这等大事儿。”

    赖嬷嬷对赖大道:“事儿都做下了,现在骂他有何用?如今咱们该做的,是好好遮掩着!”

    赖大闻言,叹了口气,捻着胡须沉思起来,那胡须在他指间绕来绕去,竟打了个结。

    赖尚荣见状,将自己早已想好的遮掩说辞,向赖嬷嬷、赖大夫妇细说了一番……

    ……

    ……

    热辣辣的阳光将宁荣街的青石板晒得发烫,也晃得人睁不开眼。

    姜念、元春同乘一辆马车,由东街口进入了宁荣街。

    阳光透过卷起窗帘的车窗,照在姜念棱角分明的脸上,衬得那对剑眉下的眸子愈发深邃。元春挨着他身侧坐着,裙裾铺展在猩猩毡车垫上,发间的点翠如意簪与耳上的明珠珰,都随车轻轻晃动。

    而此时,在赖大夫妇的陪同下,赖嬷嬷正乘着一顶小轿,由宁荣街的西街口来到荣国府大门外。走得汗流浃背的轿夫,将小轿停下,歪在轿中的赖嬷嬷,由赖大家的搀扶着下轿。

    赖嬷嬷在荣国府体面不小,常坐小轿来荣国府。然而,她毕竟是荣国府的奴才,不便乘轿入府的,一般都是在大门外下轿。

    赖嬷嬷、赖大夫妇忽见东边有一辆马车过来,旁边还跟着骑马的蒙雄等随从,赖大一惊,忙对赖嬷嬷低声提醒:“那是姜家的车架,多半是为了荣儿的事来的。”赖嬷嬷闻言也一惊。

    姜家马车来到了荣国府大门外,姜念通过卷起窗帘的车窗,看见了赖嬷嬷、赖大夫妇。见那赖嬷嬷头戴累丝攒珠勒子,穿着缎衫,竟是有二三分贾母般的富贵之态。

    赖嬷嬷、赖大夫妇都看见了姜念。赖大强自镇定,走到马车边,虾米似的弯着腰对着姜念,脸上笑容堆得比戏台上的丑角还假,恭声道:“姜姑爷来了,快请进府!”

    姜念嘴角略弯了弯,划出一抹浅笑,眼底却似结了层冰碴子。

    马车载着姜念、元春,通过角门进了荣国府正院。

    姜念下了马车,元春依然坐在车内,马车朝着内宅西路的贾母院而去。

    赖嬷嬷见状,忙拉着赖大家的,一起朝贾母院赶去,那老腿脚竟似比平日利索许多,鞋子踩着青石板路“噔噔”作响。

    赖大留在原地,心里紧张,忌惮姜念,却还要强撑着招待姜念。

    ……

    ……

    赖大引着姜念进了贾政外书房的一间接客房,屋内陈设清雅。

    赖大满脸堆笑,亲自执壶斟茶,双手捧至姜念跟前:“姜姑爷远道而来,且吃杯茶润润喉。”

    姜念却端坐不动,目光淡淡扫过茶盏,并不伸手去接。

    赖大双手悬在半空,进退不得,只得干笑一声,将茶盏轻轻搁在案上。

    赖大将汗湿的手心在衣摆上蹭了蹭,心内如十五个吊桶打水:“这姜念年纪虽轻,威势却重,今日怕是难以善了……”

    他压下心头惶恐,强自镇定,搓了搓手,小心翼翼试探道:“姜姑爷此番与大姑娘同回府上,可是因薛家那三千两黄金在运河上遭劫之事?”

    姜念神色不动,不回答赖大的问题,只淡淡道:“贾琏可在家?若在,请他来见我。”

    赖大闻言,心下一沉,又小心翼翼试探道:“姜姑爷,此事说来惭愧,犬子无能,未能护得薛家金子周全,以致遭了水匪劫掠……”

    话未说完,姜念神色骤冷,目光如刃,沉声道:“你没资格与我谈此事,叫贾琏来!”

    赖大被心里一颤,脸上僵住,既尴尬又惊惧,心内既恼又恨,却不敢发作,只得躬身道:“是……是,我这就去请琏二爷。”

    退出房门后,赖大脚步虚浮,额上冷汗涔涔。

    赖大准备去找贾琏,先在贾琏面前为自己的宝贝儿子辩解一番,然得知,贾琏此时正在凤姐院里。哪怕赖大是荣国府的大总管,也不能擅入内宅深处的凤姐院,他老婆则跟着赖嬷嬷去见贾母了。

    赖大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连面上都不禁流露焦急担忧之色,心内盼望着赖嬷嬷与赖大家的能说动贾母庇护。

    ……

    ……

    且说元春、赖嬷嬷、赖大家的,几乎同时进了贾母院。

    元春当着贾母、王夫人的面,将薛家三千两黄金遭劫之事细说了一番,认为多半是赖尚荣勾结贼人谋夺了这笔金子,请贾母下令拿下赖嬷嬷、赖大夫妇及那赖尚荣一干人等,由姜念审讯……

    赖嬷嬷忙道:“老太太明鉴!我那孙子虽年轻莽撞,却断不敢行此大逆之事!这必是运河上的水匪所为,如何能冤枉了他……”

    随即,赖大家的根据赖尚荣传授的说辞,为赖尚荣辩解了一番。

    不出赖尚荣所料,贾母听完,相信赖嬷嬷、赖大家的婆媳二人的说法,对元春道:“赖家那哥儿不至如此胆大妄为的。此事该是水匪劫掠,岂能仅因猜疑便拿下赖家人交由念哥儿审讯?若传出去,岂不教人笑话咱们府上刻薄下人?”

    元春见贾母不信,只得叹道:“老太太若不肯依,大爷他……他便要直接报官府拿人了。”

    贾母闻言,面色一沉,道:“你好歹是他的夫人,咱们府上何曾亏待过他?他纵不顾姻亲之情,也该顾念你的体面,如何能这般行事!”

    言罢,便命人去叫贾琏,让贾琏去引姜念入荣庆堂说话。

    ……

    ……

    贾琏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是遵照贾母的命令,去外宅找姜念。行至总管房外,却见赖大正在廊下踱步,神色惶惶。

    赖大一见贾琏走来,忙迎上前道:“二爷可是去见姜姑爷的?”

    贾琏点头,问道:“他与大姑娘今日来府,所为何事?”

    赖大遂将薛家三千两黄金遭劫之事说了一番,又极力辩白道:“此事分明是水匪所为,只怕姜姑爷会怪罪到我那犬子身上。”

    贾琏听罢,亦是一惊——三千两黄金,便是于他而言,亦是一笔巨款。

    当即,贾琏与赖大一路行至贾政外书房。

    见了姜念,贾琏便道:“听闻薛家自江宁送了三千两黄金进京,却在运河上遭劫,此事当真?”

    姜念淡淡道:“非是意外遭遇水匪,多半是赖尚荣勾结贼人谋夺。”

    贾琏一时语塞,赖大忙道:“姜姑爷,此事冤枉啊……”

    姜念厉声打断:“住口!我说过了的,你没资格与我谈此事!”转而对贾琏道:“烦请琏兄即刻遣人去请岳丈尽快回府,我在此候着。”

    贾琏尴尬道:“老太太命我来请你过去说话。”

    姜念却道:“你大妹妹已去荣庆堂见老太太了,我便暂且不去。待岳丈回府,我与岳丈一同去见老太太。”

    贾琏见他神色冷峻,言语间寸步不让,心下暗忖:“今日这姜念,怕是要在府上闹一场了……”

    ……

    ……

    贾琏遣了下人去请贾政尽快回府,自己便往贾母院中来。进了荣庆堂,见贾母端坐榻上呷茶,王夫人、元春坐在一旁,赖嬷嬷坐在杌子上,赖大家的垂手站在下首,屋内鸦雀无声,显是方才已有一番言语。

    贾琏上前,将姜念要等贾政回府的话细细回了。

    贾母听罢,眉头微蹙,手中茶盅一搁,道:“他既来了咱们府上,我又特意传他来见,他便该先来见我,何必定要等二老爷回来?这般拿大,倒显得咱们家没个规矩了!”说罢,又命贾琏道:“你再去走一遭,就说我的话,让他即刻过来。”

    贾琏只得应了,退出荣庆堂。一路上暗自思忖:“这姜念今日恁般执拗,倒教我在中间作难。”及至见了姜念,将贾母的话传达。

    谁知姜念仍是神色淡淡,道:“琏兄不必再跑,我自有主张。待岳丈回府,必当一同去见老太太。”言罢竟转身望向窗外,显是不愿多谈。

    贾琏见状,知难劝动,只得又折回荣庆堂。入内时,见贾母脸上已带愠色,元春低头绞着帕子,赖嬷嬷、赖大家的更是屏息静气,连大气都不敢出。贾琏硬着头皮回道:“老太太,他……他还是说要等二老爷……”

    贾母气得将奇楠香念珠往案上一搁,脸色阴沉着不说话。

    元春尴尬不已,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王夫人面带愠色。

    赖嬷嬷与赖大家的交换了个眼色,俱是惴惴不安,心知此事愈闹愈大,只怕难以收场。

    堂上一时间静得可怕。

    贾母沉默之中,心下暗忖:“这姜念今日来者不善,怕是要在府上生事。”思及当年王子腾、贾珍皆因姜念遭祸,不免生出几分忌惮。

    沉吟片刻,贾母便对贾琏道:“去请你父亲来我这儿。”暗想贾赦虽荒唐,到底是府上袭爵的大老爷,且曾做过官,官职可比姜念这个三等侍卫要高多了,有贾赦与贾政在场,料那姜念也不敢太过放肆。

    贾琏领命,径往贾赦院中来。

    贾赦正搂着一个新买的小妾在吃酒取乐,另有一个几月前买的小妾作陪,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贾琏硬着头皮进来,先请了安,然后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贾赦听罢,将酒杯重重一搁,冷笑道:“好个狂徒!仗着自己有靠山,就在咱们府上拿大逞能起来了!”

    说完,他便与贾琏一起前往荣庆堂。

    邢夫人得知后,也好奇地跟了上来。

    很快,事情在荣国府传得沸沸扬扬。

    林黛玉正与迎春、探春、惜春待在一起论诗,忽有丫鬟进来将事情说了一番。

    迎春放下诗笺,叹道:“怕是要有一场风波了!”

    惜春冷笑道:“横竖与咱们不相干。”

    林黛玉默然不语。

    探春抿了抿嘴唇,心中悄悄想着:“那一起子赖家人,都是贪婪肥几的,若那姜姑爷此番能将他们整治了,倒是好事。”

    李纨正在教贾兰读书,得知消息后,想着正好到了服侍贾母用晚膳的时间,于是以此为理由去荣庆堂,想看看此事究竟如何收场。

    王熙凤正在坐月子,听闻此事,急得直拍炕沿:“偏生这会子动不得!”忙对平儿吩咐:“你快去荣庆堂瞧仔细了,然后来回我。”平儿应声去了。

    此时的荣国府内,姜念与贾琏在贾政外书房静候,元春与众荣国府主子齐聚荣庆堂。府中下人或屏声静气,或悄声议论。整个府邸笼罩着一股子诡异的气氛。

    姜念、贾琏忽听得外头一阵脚步声,有门房来报:“二老爷回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