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复查再启之艰难险阻
走出金銮殿的辉煌,林诗雅只觉得阳光都失去了温度,照在身上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
她捏紧手中的“证据”,指节泛白,薄薄的纸张在她手中发出细微的褶皱声,仿佛在嘲笑她的无力。
回到府邸,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却丝毫不能缓解她紧绷的神经。
“大人,这证词……处处透着古怪。”周师爷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昏暗的烛光在他镜片上反射出一道冷光,“钱村长所说考生每日苦读至深夜,可邻居的证词却又说从未见过考生屋内点灯,这……”
林诗雅揉了揉眉心,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钱村长提供的证词中,每一个字都看似合理,环环相扣,可组合在一起却漏洞百出,如同一个精美的瓷器,内里却早已布满裂痕。
要推翻这些看似无懈可击的证词,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很可能就藏在考生家乡的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备马,我要再去一趟清溪村。”林诗雅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然而,再次前往清溪村的道路,远比林诗雅想象的更加艰难。
刚到村口,便被一群壮汉拦住去路。
他们一个个面色凶狠,手里拿着锄头、木棍,堵在狭窄的山路上,如同一道铜墙铁壁。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阻拦朝廷命官!”李护卫上前一步,厉声喝道。
“朝廷命官?我们没看见!我们只知道,你们不能进村!”为首的壮汉梗着脖子,语气蛮横无理。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群人,心中怒火中烧。
他们粗布麻衣,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村民。
可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不寻常的凶狠,仿佛是被什么人刻意煽动,才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
“我乃当朝一品外交大臣,奉旨调查科举舞弊案,尔等胆敢阻拦,可是要zaofan不成?!”林诗雅上前一步,语气凌厉,试图用自己的身份震慑住这些人。
然而,她的身份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那壮汉冷笑一声,“zaofan?我们只是不想外人打扰我们村子的安宁罢了!赶紧滚,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僵持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林诗雅的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充满敌意的面孔,心中一股寒意油然而生。
“看来,这清溪村,是铁了心要包庇舞弊的考生了……”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李护卫看了眼四周的地形,凑到林诗雅耳边,低声道:“大人,你看……”
林诗雅冷笑一声,凛冽的目光扫过那些壮汉,“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今日倒要看看,这清溪村究竟有什么秘密!”她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旁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杂草丛生,几乎被茂密的树枝掩盖。
“李护卫,我们走这条路!”
李护卫心领神会,拨开荆棘,护着林诗雅踏上了这条人迹罕至的小路。
崎岖的山路蜿蜒向上,脚下碎石嶙峋,林诗雅的官靴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与村口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绕过村口那些壮汉,林诗雅和李护卫顺利进入了清溪村。
村子里静悄悄的,家家户户闭门不出,仿佛躲避着瘟疫一般。
林诗雅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大人,你看!”李护卫指着不远处一间半掩着门的茅草屋,低声道。
林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老妇人正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着衣物。
她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饱经风霜,却透着一股慈祥和宁静。
林诗雅走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礼,“老人家,打扰了。”老妇人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打量着林诗雅,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姑娘,你是……”
林诗雅简要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老妇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这孩子,苦读多年,却落得如此下场……”老妇人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考生的一些情况,与钱村长所言大相径庭。
之后,林诗雅又走访了几户人家,从他们口中得到了更多有用的线索,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真相。
原来,考生并非如钱村长所说那般勤奋好学,而是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科举舞弊之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周师爷一路跟随,将这些线索一一记录在案,对林诗雅的勇敢和机智暗暗钦佩。
他从未见过一个女子,能够如此冷静果断地处理如此复杂的局面。
此时,远在京城的慕容复心系林诗雅的安危,他派出更多暗卫前往清溪村,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林诗雅得知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慕容复的深情,让她在困境中感受到一丝慰藉。
夜幕降临,清溪村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林诗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大人,不好了……” 李护卫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慌乱。
金銮殿上,金碧辉煌,龙涎香袅袅升起,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
王大人一袭绯袍,站在朝堂中央,声音洪亮:“皇上,林大人虽为女子,却身居要职,此番复查科举舞弊案,事关重大,臣提议,应派其他官员一同前往监督,以确保公正严明。”
他这番话看似公正,实则暗藏杀机。
其他官员心知肚明,这是王大人要给林诗雅设套,让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寸步难行。
皇上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应允。
于是,几名官员便以“监督”之名,跟随林诗雅来到了清溪村。
他们一路挑刺,鸡蛋里挑骨头,处处刁难林诗雅。
一会儿嫌她调查速度太慢,一会儿又质疑她调查方法不妥,更有甚者,公然指责她徇私舞弊,包庇考生。
林诗雅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脸上却始终保持着平静的微笑。
她深知,此刻越是慌乱,越是容易露出破绽。
她不卑不亢地回应着那些官员的刁难,言语犀利,逻辑清晰,让他们无从反驳。
“赵大人说我调查速度太慢,可赵大人可曾想过,这清溪村山高路远,村民分散居住,要查清事实真相,岂是一朝一夕之事?”她语气平缓,却掷地有声。
“钱大人质疑我调查方法不妥,却不知钱大人有何高见?不如说出来,让下官也学习学习。”她嘴角噙着一抹冷笑,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人心。
面对这些官员的无理取闹,林诗雅巧妙地利用规则,将他们的话一一反驳,让他们哑口无言。
她甚至反过来利用这些官员,让他们帮助自己调查,反而加快了调查进度。
李护卫站在一旁,看着林诗雅应对自如,心中暗暗叫好。
他从未见过一个女子,能够如此冷静果断地处理如此复杂的局面。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
林诗雅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一个身影从远处走来,步履匆匆,神情慌张……
他走到林诗雅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小的有重要线索要禀报……”蜿蜒的小路通向一处隐蔽的茅屋,屋内昏暗的光线中,一位年迈的木匠正佝偻着身子,手中摩挲着一块雕刻精细的木牌。
林诗雅敏锐地注意到,木牌上的纹路与钱村长提供的“证据”上的印章纹路如出一辙。
一股寒意从她脚底升起,直窜头顶。
老人颤巍巍地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他曾受钱村长胁迫,仿造了这枚印章。
钱村长以全村人的性命相要挟,他不得不屈服。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悔恨和恐惧交织在一起,深深地刺痛了林诗雅的心。
林诗雅小心翼翼地将木牌收好,如同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她知道,这块木牌就是揭开真相的关键。
她向老人保证,一定会为他讨回公道,保护他的安全。
老人的眼中燃起一丝希望,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
回到金銮殿,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王大人等人志得意满,仿佛胜券在握。
林诗雅缓缓走上前,从袖中取出那块木牌,高举过头顶,“皇上,臣有确凿证据,证明钱村长所提供的证据乃是伪造!”
“哗——”朝堂上一片哗然,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王大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如同吞了一只苍蝇。
他怎么也没想到,林诗雅竟然真的找到了关键证据。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心脏,老人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金銮殿的地砖。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惊呆了,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寂静得可怕。
林诗雅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蔓延至全身。
她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老人,握紧的拳头颤抖着。
她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更强大的敌人。
“看来,这盘棋,才刚刚开始……”林诗雅低声说道,语气冰冷,仿佛来自地狱的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