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后宫改革之学堂初立
陈太医的变卦如同冷水泼下,殿内气氛骤然凝滞。
林诗雅的目光落在陈太医身上,锐利如刀。
“陈太医,你这是何意?”她一字一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太医捻着胡须,眼神闪烁,避开林诗雅的目光。
“老夫只是一时失言,还请林大人莫要放在心上。”他含糊其辞,试图蒙混过关。
林诗雅冷笑一声,她岂会看不出陈太医的言不由衷。
她环视四周,目光落在后宫学堂筹备处简陋的布置上。
几张破旧的桌椅,歪歪斜斜地摆放在空旷的大殿里,墙角堆放着一些残缺不全的书籍,一股霉味弥漫在空气中。
筹备人员们一个个面带忧色,她们的目光在林诗雅和陈太医之间来回游移,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陈太医,”林诗雅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寒意,“本官记得,你先前可是亲口答应要为学堂提供药理方面的课程,如今为何出尔反尔?”
陈太医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支吾着说道:“这……老夫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恐怕难以胜任……”
“精力不济?”林诗雅打断了他的话,“陈太医莫不是忘了,前几日你还为皇上诊治,精神矍铄,怎么今日就突然精力不济了?”
陈太医哑口无言,他低着头,不敢与林诗雅对视。
林诗雅心中冷笑,她知道陈太医的变卦并非偶然,背后定然有人从中作梗。
但她绝不会因此而退缩,后宫学堂,她势在必行!
林诗雅转身离开大殿,径直前往太医院。
她要亲自去找陈太医问个清楚。
然而,陈太医却避而不见,任凭林诗雅如何在太医院外等待,他都闭门不出。
日头西斜,太医院外聚集了不少人,他们窃窃私语,都在观望林诗雅和陈太医之间的这场对峙。
林诗雅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挺拔,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同磐石一般,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夜幕降临,太医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个药童走了出来。
“林大人,”药童低着头,恭敬地说道,“我家太医身体不适,已经歇息了,请您明日再来吧。”
林诗雅看着紧闭的太医院大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身体不适?”她低声自语,“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装到什么时候!” 她转身离去,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明日,我会再来。”
林诗雅没有回府,而是去了宫中藏书阁。
她记得在一本古籍中见过关于陈太医的记载,上面提到他痴迷于研究一种失传的宫廷秘药,却苦于缺少关键药材。
藏书阁浩瀚如海,林诗雅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很快找到了那本古籍。
拂去书页上的灰尘,她仔细研读着关于秘药的记载,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第二天清晨,林诗雅再次来到太医院。
这一次,她没有直接去找陈太医,而是命人将一株珍稀药材送到了陈太医的府上。
这株药材正是陈太医梦寐以求的关键药材之一。
当林诗雅再次出现在陈太医面前时,陈太医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
他看着林诗雅的“林大人,”陈太医的声音有些颤抖,“这……这太贵重了,老夫受之有愧。”
林诗雅微微一笑,“陈太医不必多虑,这只是区区小礼,不足挂齿。只要陈太医能够尽心尽力地为后宫学堂授课,便是对本官最大的回报。”
陈太医看着手中的药材,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拒绝林诗雅的请求。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林大人放心,老夫定当竭尽所能,为后宫学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消息传到筹备处,孙嬷嬷喜极而泣,她颤巍巍地握着林诗雅的手,激动地说道:“林大人,您真是菩萨心肠啊!老奴……老奴……”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
筹备人员们也纷纷围了上来,她们看着林诗雅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慕容复正面临着皇后的质问。
皇后得知林诗雅即将建立后宫学堂的消息,勃然大怒,她指着慕容复的鼻子,厉声说道:“皇上,您怎么能任由林诗雅胡闹?后宫女子,只需相夫教子,何须学习那些无用之物?”
慕容复眉头紧锁,他何尝不知道皇后的顾虑,但他更清楚林诗雅的决心和能力。
他看着林诗雅送来的奏折,上面详细阐述了后宫学堂的意义和作用,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皇后,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慕容复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远方。
他知道,林诗雅此举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前方的道路将会更加坎坷。
但他相信,林诗雅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最终实现她的理想。
他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玉佩,那是林诗雅送给他的礼物,上面刻着“平安”二字。
他紧紧地握着玉佩,心中默默祈祷:诗雅,一切小心。
“皇上……”皇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慕容复打断了。
“摆驾,朕要去看看诗雅。” 慕容复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了御书房。
皇后凤冠上的珠翠摇曳生姿,映照着她阴沉的脸色。
懿旨一下,后宫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涟漪阵阵。
各宫的宫女太监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皇后禁令的威力,无人敢小觑。
消息传到林诗雅耳中时,她正站在学堂前,手里拿着新刻好的学堂匾额——“明德堂”。
三个字笔力遒劲,透着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头。
可如今,这匾额却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能感觉到周侍卫在她身后如影随形,那紧绷的姿态,无声地诉说着此刻的紧张。
殿内,孙嬷嬷急得团团转,她哆嗦着嘴唇,老泪纵横:“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林大人……”她绝望地看着林诗雅,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筹备多日的学堂眼看就要付诸东流,她如何能不心痛?
空气仿佛凝固了,压抑得令人窒息。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烦躁。
她抚摸着匾额上凸起的字,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却意外地让她冷静下来。
“去请丽妃娘娘。”林诗雅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殿内的死寂。
丽妃宫中,林诗雅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丽妃纤细的手指绕着茶杯,目光闪烁,良久,她轻叹一声:“林大人,本宫知道你的用心良苦,只是……皇后的禁令,本宫也无力违抗啊。”她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恐惧。
“娘娘,”林诗雅语气诚恳,“后宫女子,难道就只能困于这方寸之地,虚度一生吗?娘娘饱读诗书,难道甘心就此埋没自己的才华吗?”
丽妃的手指一顿,林诗雅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她心中炸响。
她抬头看向林诗雅,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林大人,本宫愿意一试!”
丽妃的加入,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后宫学堂的未来。
一些有见识的妃嫔也纷纷响应,她们不顾皇后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学堂。
看着这些为了改变命运而努力的女子,林诗雅心中充满了感激。
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荆棘,但她绝不会退缩。
夜深了,林诗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宫灯,心中思绪万千。
这时,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
“大人,一切准备就绪……”
晨曦穿透薄雾,洒落在崭新的“明德堂”匾额上,金光闪闪。
牌匾下,红色的绸布飘扬,衬托着后宫学堂简朴却庄重的门面。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混合着新翻泥土的气息,预示着新的开始。
今日是后宫学堂开学的日子,殿内早已坐满了人。
妃嫔们身着素雅的宫装,端庄地坐在木椅上,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一些宫女太监也站在殿外,好奇地向里张望,窃窃私语。
林诗雅站在学堂门口,一身绯色官服,在晨光中格外耀眼。
她看着眼前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为了这一天,她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今终于梦想成真。
简单的开学仪式结束后,妃嫔们纷纷向林诗雅表达谢意,她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丽妃走到林诗雅面前,轻轻地握住她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林大人,谢谢你,你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希望。”
林诗雅回握着丽妃的手,微笑着说道:“娘娘,这只是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一起努力。”
孙嬷嬷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景象,老泪纵横。
她颤巍巍地走到林诗雅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林大人,老奴替后宫的姐妹们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林诗雅扶起孙嬷嬷,轻声说道:“嬷嬷不必多礼,这是我应该做的。”
此刻,林诗雅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她环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后宫女子不再是深宫中的金笼雀,她们也可以学习知识,提升自我,拥有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就在这欢庆的时刻,林诗雅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后宫深处,那里,一扇朱红色的宫门紧闭着,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那是皇后的寝宫。
林诗雅心中一凛她警惕地注视着那扇紧闭的宫门,心中默默地做好了准备。
突然,周侍卫在她耳边低语:“大人,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