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李经理,这是?”
俱乐部汽车通道口大门拉开,一台红星羚羊开了进来。
赵老四手里拎着暖瓶从保卫科办公室里出来,正瞧见车是李援朝开的。
“四哥,您寒碜我——”
李援朝伸出一根手指托住了鼻梁上的墨镜往上推,直到脑瓜顶,而后笑着指了指停车位的方向客气道:“等我停好了车啊。”
“花厅等着你,领导也在。”赵老四举起手里的暖瓶示意了花厅方向。
他并未惊讶于李援朝驾驶的崭新羚羊汽车,就是有点羡慕。
李援朝顺着他的示意也看见了花厅窗子里坐着的李学武和周小白的身影,点头表示知道了。
在外面被称作领导的多了去了,街道主任也是领导。
但在俱乐部,能被工作人员称作是领导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李学武。
其他人?其他人称职务。
“那是他新买的车?”
从窗子里看见去停车的李援朝,周小白转头看向了走进花厅的赵老四。
赵老四嘿嘿一笑,道:“我猜应该就是了,早前就说钱攒够了,跟左杰求了个指标。”
“真够烧包的。”周小白嘴角一撇,看着李学武问道:“这车指标这么好弄吗?”
“那也得看谁的关系。”李学武打量了她,好笑地说道:“怎么?你也想买一台。”
不等周小白回答,他点点头示意了院里道:“去跟左杰说,让他给你办手续。”
“我才不要。”谁料周小白晃了晃脑袋,满眼不屑地说道:“能坐车谁愿意开车啊。”
“领导,您在这呢——”
李援朝手里拎着车钥匙,笑嘻嘻地从外面打了声招呼。
见李学武点头微笑,这便迈步从另一边上了台阶,走进花厅。
“你可真舍得。”周小白没等他说第一句话,便调侃道:“辛苦大半年买了个铁壳子。”
“周总,话可不能这么说。”李援朝顾不上同赵老四和李学武打招呼,急赤白脸地强调道:“这可是汽车,我自己的汽车。”
“再说了,领导在这呢,你贬低我行,贬低汽车可不成啊。”
“德行吧。”周小白翻了翻白眼,端起茶杯问道:“拢共花了多少钱?”
“嘿嘿,不算是最高配。”
听周小白如此问,又是当着赵老四和李学武的面,李援朝倒是收起了在外面胡吹的德行。
由着李学武的示意挨着周小白坐了,先谢了赵老四端给他的茶水,这才继续介绍道:“多亏了左会长的帮忙,八五折,又减免五百块。”
他手指比划着说道:“六千两百八十三元,有零有整,上牌办手续我找的人,没花钱。”
“怯——你真是疯了。”
周小白抿着嘴角说道:“六千多块,武哥他们厂卖的商品房都能买套100平米的了。”
“那意义还是不一样。”李援朝晃着脑袋瓜讲道:“虽然跟领导的关系好,请示一下也能买套房子,可我根本不缺房子住啊!”
他先是恭维了李学武一句,这才强调道:“我缺的是汽车,是这份排面!”
“羚羊汽车相对来说还算是便宜的。”赵老四在一边讲道:“城市版最高配是9980吧?”
“是,我没买那一款,太贵了。”李援朝微微摇头,解释道:“基础款足够用了,7980元,左会长的面子就值一千大几。”
“我又赶上了好时候。”他示意了李学武这边,道:“羚羊要出改款二代,优惠了500。”
“挺好的,有房有车,排面有了。”李学武微笑着点头道:“至少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还是您理解我。”李援朝给他比划了个大拇指,抿着嘴角道:“我就想要台车,属于我自己的车,我做梦都想要,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
“你当他是知己啊?”周小白指了李援朝,好笑道:“他们厂卖你汽车,当然要认同你。”
“这话我可不信。”李援朝看向了李学武,坚持道:“领导总不能因为一台汽车认同我。”
“理解万岁。”李学武端起茶杯同他碰了碰,笑着说道:“汽车才是男人的第一个玩具。”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李援朝故作正经地敬了李学武,“您就是我的精神导师。”
“嗤——”周小白差点笑岔气了,眼珠子翻白着,“你特么真够搞笑的。”
面对周小白爆粗口,李援朝能怎么着,他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张建国一死,顽主们像是折了主心骨,早没了当初的心气,现在是一盘散沙。
再看老乒这边,更没有跟顽主较劲清算的心思,一个个的都摽着怎么赚钱呢。
有吃喝玩乐的票子不赚,满大街的瞎转悠啥,去跟狗抢食吃?
没错,在他们的眼里,张建国这一类顽主就是狗都不如的杂碎。
只要顽主不给他们找麻烦,他们也懒得搭理这些没出息的东西。
搞钱,争取做金字塔顶层的销售团队,也要像李援朝那般风光。
没买车以前,李援朝就是老乒们的羡慕对象,因为他是第一个自己赚钱买摩托车的大哥。
再看那些所谓的大哥,一个个的还在吃孝敬,扯叽霸蛋,早被他给甩出二里地去了。
现在李援朝是老乒圈子里的“顶流”,是有人又有钱的大哥级人物。
他的销售团队拿着周小白手里放出来的最好的资源,完成的销售量也是最多的。
不然你觉得他只拿20%分成的情况下,是怎么攒下这么多钱买车的。
大哥,不是那么好当的。
他说要排面,这台车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影响力和财富,却是周小白不能理解的。
李援朝其实很聪明,看得出来周小白并不是什么商业奇才,她就是李学武的代言人。
你看周小白跟在李学武身边风光无限,挥金如土,实际上她已经掉进了李学武的金钱窟。
当然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他跟着周小白混,也是为了钱财。
但真正的大佬,他只认定李学武一个。
说李学武理解他,可不是表面意思,深层次的是李学武认同和理解他买车的目的。
头一份,在四九城的意识和观念里算是一种荣誉,一种经历和资历。
要说谁谁谁第一个做了什么,那很多人都记得他,这影响力多牛掰。
京城第一个买法拉利的是谁?
不少人一定知道,李先生,对吧。
那台车的车牌号是A00001,牛不牛?
李援朝就要争这头一份。既然在身份和资历上不足以跟那些老乒大哥们争锋,那就迂回包抄走捷径,有钱就牛哔。
他现在真是牛掰大了,圈子里第一个买车的人,都在传他的名字。
这台车刚买回来,名气上他就已经回本了。
名气往往跟着利益联系在一起,有名就有利,你要加入这一行,最先想要找谁?
李援朝牛哔,但他懂得低调。
周小白嘲笑他装哔,他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谁让人家手里捏着他的命根子呢。
李学武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偏偏把这份富贵放在了周小白的手里。
李援朝不是没有妄想过得到李学武的信任,成为第二个代言人。
不过看周小白跟李学武这架势,他心里已经打了退堂鼓,继续跟着周小白讨生活。
为什么?
非战之罪,他得不到李学武的信任,即便他也有个好爹。
“您今天怎么有空来俱乐部玩了?”李援朝放下茶杯后,主动跟李学武搭话。
李学武抬了抬茶杯,示意了对面的周小白,没有说话。
周小白会意,捏着手指敲了敲桌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道:“刚刚还说呢,我这边来了一批茶叶,有好有坏,都是南茶,你有什么想法。”
“我有什么想法?”李援朝愣目愣眼地看着她,“我能有什么想法。”
“是想问我经销的意见吗?”他见周小白撇嘴,试问道:“有很多吗?”
“嗯哼,特别多。”周小白抿了一口茶水,随意地解释道:“真要都放在京城,准叫供销总公司跳脚骂街,所以得想点办法搞出去。”
“怎么搞?卖茶叶蛋啊!”
李援朝有些无语地看了她,又看向了好似在等他的回答,考验他一般的李学武。
“这批茶叶必须在京城销售吗?”
“当然不是,我就说你有没有想法,能吃下多少现在不论。”周小白点了点桌子,道:“我想问的是,能不能走其他的形式进行销售。”
“其他的形式——”李援朝迟疑了一下,看着她问道:“要不,真送去做茶叶蛋?”
周小白失望地蔑了他一眼,嘀咕道:“我早就该知道,你不是个聪明的。”
“我——”李援朝气急,不敢跟她来劲,转头看向了李学武,“领导,这任务全给我们?”
“没有,闲聊而已。”李学武看了对面的周小白一眼,给他解释道:“可能是顺风商贸抢到了合适的单子吧,这是销售总公司的业务,我不太了解。”
“那——”
“那什么那,我就是考考你——”
不等李援朝看向她抱怨,周小白先下手为强,“这倒是证明你完全没有做策划的天赋。”
“得,我说不过你。”李援朝一摆手,看向李学武问道:“这茶叶还能以什么形式销售。”
“多了——”李学武端着茶杯淡淡地说道:“你刚刚说的茶叶蛋不就是一种嘛。”
“您别逗我玩了。”李援朝苦笑道:“我还真想听听这茶叶还能做什么别的用途。”
“枕头,用茶叶填充的枕头有安眠的功效。”李学武是给他讲,也是给周小白的问题公布答案,“茶叶包,放在柜子里或者久不用的衣服堆里,有去除异味的能力。”
“还能做泡脚的材料。”他放下手里的茶杯讲道:“茶叶有好有坏,不能一股脑的都认定了只能放在茶杯里泡着喝。”
“您说的这些我真就——不知道。”李援朝愣了愣,问道:“茶叶真能做枕头?”
“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李学武并没有过多地解释,“说不定你们还能卖到这一款产品呢。”
“嘿,今天真是开了眼了。”
李援朝笑了笑,看着他问道:“还能做别的吗?泡脚的茶叶一定不赚钱吧。”
“什么是赚钱的买卖,什么是不赚钱的买卖。”李学武好笑地看了他,“你觉得顶级的茶叶能卖多少钱,怎么卖才合适?”
“我——我不太懂。”李援朝经过周小白的打击和讽刺,这会儿倒是谨慎了起来。
李学武也没追着问,笑着摇了摇头,介绍道:“贸易管理中心来了茶叶的大单,但大多数不会落在你们的手上。”
“首先,食品厂那边会将顶好的茶叶做精致包装,部分会走外贸的渠道出口。”
“其次,稍次一点的茶叶会做成便携式茶包,用作招待泡茶,港城那边有订单。”
“然后,食品厂正在研发一种茶饮,相信很快就会上市,这个项目会消耗掉大量的茶叶。”
“最后,就像我刚刚提到的,口感不好的茶叶会做成枕头,或者泡脚包来销售。”
他手指点着桌子,给花厅里的几人做了介绍,而后又讲道:“其实福利品也是消耗大户,每年的劳保茶就是一大笔支出。”
钢铁企业,不少岗位都是高强度体力劳动,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多喝茶。
所以,茶叶也在劳保用品的清单上。
“东风船务正在做津门港到港城的贸易线,一万五千吨的集装箱货船即将投运。”
李学武端起茶杯看向了窗外,自信地讲道:“今年还有两艘同样规格的船交付,钢铁集团的对外贸易货物运输渠道已经彻底打通了。”
这话一点都不假,要知道这可是集装箱货船啊,一万五千吨,三艘同运,大大提升了红星钢铁集团的贸易交易能力和保障水平。
李援朝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想的是一万五千吨是多少,这样的船能运多少东西。
-----------------
时间就像脱缰的野狗,一撒手就不见了。
七月份过的很快,李学武正憋着劲写自己的那本新书呢,眼看着就要到月底了。
21号,***对《从魔都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作重要批示。
内容较为口语化,可以理解为大学还得办,但主要强调的是理工科大学,且学制要缩短。
在批示中,关于办学思想也做出了强调,是要变革,是要产无级阶挂帅,要学习魔都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
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22日,《人民大报》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和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说,这个调查报告“提出了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
其他政策红星钢铁集团暂且躲过去了,这条政策真关系到了厂里的经营规划。
首先,集团有自己的学校,其次,集团目前的用人政策还是以招纳毕业大学生为主。
同时,联合学校正在培养新工人、新干部,与此次的政策有所冲突。
李怀德叫了李学武到办公室,就这一情况进行问询和商量。
李学武能怎么办,他十分清楚上面会来这么一手。
“集团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健康的,科学的,符合政策需要的,所以我不建议动。”
他的话并没有给老李增加多少信心,眉头还是皱着。
“说具体点。”李怀德靠坐在椅子上,看着他问道:“两个方向都不动,还是——”
“一动两不动。”李学武先伸出了一根手指,随后又伸出了两根,道出了回答老李的答案,“我刚刚说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不用动,联合学校不能受到这一次政策变动的影响。”
“联合学校培养出来的干部和工人才是红星钢铁集团稳步前进和发展的能量来源。”
李学武认真地回答道:“这一点坚持不动摇,关于人才吸纳的政策也不能动摇。”
“不管政策如何变化,集团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必须进行科学的补充。”
他捏了捏手指,继续讲道:“这是两不动,我再给您汇报我觉得应该动一动的。”
“人事工作可能要动一动。”
“说一说,怎么个动法。”李怀德坐直了身子,强调道:“是大动,还是小动。”
“政策都已经下来了,大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小动调整方向就可以了。”李学武轻声讲道:“到什么时候,咱们自己不能自乱阵脚。”
“嗯嗯,你说的有道理。”李怀德也是凑近了身子,点头讲道:“你对政策的研判和解读能力我还是比较信任的。”
“那我就讲一讲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李学武认真地讲道:“上面的意见恐怕是受到了咱们联合学校的影响。”
“什么意思?”李怀德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你的意思是说,上面对咱们办学形式有意见了?”
“不一定,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思考。”李学武仔细想了想,讲道:“要办大学,咱们厂是走在了前面,且招收的都是职工子弟,与政策虽然不是同一个方向,可并不完全冲突。”
“现在要补充的是关于从厂现有职工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进行理工科大学教育。”
“嗯,我想想啊——”李怀德眯着眼睛思考着说道:“咱们这步路并没有走错,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咱们也在做,只是没有形成大学教育。”
他手指无序地敲着桌子,道:“如果变换一种教育形式呢?从时间和规模上……”
“我能考虑到的是招生范围。”李学武轻声提醒了老李道:“今年已经过去了,从明年开始,恐怕职业教育学院这边要扩大招生范围了。”
“你是说——”李怀德微微错愕,想了半天,经过李学武的提醒,这才反应过来,关键点是在这里,“上面是希望咱们从培养的范围做出改变?”
“这只是我的猜测。”李学武微微摇头道:“这份意见不仅仅是针对咱们的,我是站在咱们集团的角度来考虑这项政策,应该怎么应对。”
“嗯嗯,你说的对。”李怀德连连点头,道:“不管政策是怎么来的,还得看咱们怎么干。”
他好像理解了李学武话里的意思,“那就从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工作和调整吧。”
“那我总结一下您的意见。”李学武轻声讲道:“首先稳定现有的人才培养和招纳渠道,其次尽快筹划内部优秀人才大学培养计划,最后要求职业技术学院于明年扩招。”
“嗯,没问题,就这样吧。”
既然已经理清了思路,老李也恢复了本来的“睿智”模样,沉稳地点头应了李学武的总结。
“哦,对了,还有一个事儿。”他点头过后,又看向李学武强调道:“上面有意见要求各工厂和企业组建***思想宣传队。”
“现在还没有确定的要求和行动方案,但已经给了提示,要做好准备。”
李怀德看着李学武,目光里带着一些惊艳和佩服,“文工团在变革中保留文艺宣传工作队的意见,你是有先见之明的。”
“真不好说,我也是连猜带蒙。”李学武摇头苦笑着感慨道:“您也知道,我对上面的政策一直抱有时刻准备着的态度,所以——”
“嗯嗯,我非常的理解。”李怀德点点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准备,咱们厂能否走到今天。”
“您太高抬我了——”
李学武轻笑着站起身,示意了手里的笔记本说道:“我现在就去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好,但也别忘了文宣队的事。”李怀德点点头,看着他说道:“会议可以一起开嘛。”
-----------------
“你就真去文工团上班了?”
瞧见何雨水带人来招待所吃饭,秦淮茹找方便同她说了几句话。
要说以前不知道李学武抽什么邪风,非要让她学习和领悟那些红皮大部头,后来又神经病似的安排她到文工团任职政委。
那现在的何雨水是相当地明白的,因为上面已经正式下发了文件。
7月27日,上面点了京城工业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六十多个工厂和企业,要求组建三万人规模的首都工人***思想宣传队。
要求这支队伍开进此时大学习和变革讨论尤为激烈的华清大学,整顿秩序,制止乱象。
很不凑巧,点名的六十多个工厂中就有红星轧钢厂的名字。
没错,是红星轧钢厂,不是红星钢铁集团。
李怀德手里也是捏了一把汗,对李学武的信任和佩服与日俱增的原因就在这里。
6月份组建文工团,按他的思路是要解散早已经失去作用的文宣队。
可结果李学武建议保留,为此苏维德还同他讲了一些意见,说李学武这么做别有目的。
7月末,这件事迎来了转机。
现在老李后脊梁骨都是汗,当时如果自己选择了妥协,否定了李学武的意见,他现在该如何自处。
拆散了文宣队,时隔一个月再组建文宣队,这不是折腾人玩嘛。
朝令夕改,他的权威绝对会被削弱。
三万人,六十多个工厂,平均下来一个厂要出五百人。
当然了,这里说的三万人不都是去华清,还有其他单位和机关。
真要是都去华清,人挤人都站不下,还谈什么整顿秩序。
“我感觉我被他给坑了。”何雨水苦笑着摇头道:“真不知道该说他是神机妙算,还是歪打正着了。”
“你觉得他会无的放矢?”
秦淮茹嘴角微微扯动,满眼迷茫地说道:“既然他安排你去负责文宣队的工作,就一定有他用你的道理。”
“或许这也是一个机遇。”
“什么机遇?”何雨水看了周围一眼,拉着她小声讲道:“我去系统培训学习,上面宣讲的内容我听着都冒冷汗,你都不知道……”
她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微微摇头道:“算了,还是不说了,我真要是出了事,死也不会放过他的。”
“变成鬼我也要缠着他。”
“就说胡话——”秦淮茹嗔了她,道:“一个院里住着,他能坑害你了?”
“再说了,他又是跟你哥的关系。”她拉了拉何雨水的手,问道:“对了,你哥怎么说?”
“我哥能知道啥去,一听说是他安排的,只是点头,叮嘱我自己小心。”
何雨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我现在真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蛋了。”
“这个问题不用纠结。”秦淮茹笑着说道:“好人没有这样的,那一定就是坏蛋。”
“呵呵呵——”何雨水轻笑了起来,看着秦淮茹问道:“秦姐,你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没怎么准备,看看情况再说吧。”
秦淮茹抿了抿嘴角,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一说你又要跟着头疼了。”
两人相处的关系倒是亲近,不仅仅是一个院里住着,有从小到大的感情。
更因为都在一个单位,同李学武之间的亲密关系,现在又都是干部身份。
同李学武亲密,这里还是有区别的。
别看院里传何雨水疯狂追求李学武,其实秦淮茹看得出来,雨水还是女儿身。
从这一点谁都无法断定她跟李学武是那种关系,毕竟身子都没破,怎么说是关系混乱。
何雨水最近大半年看起来还正常些,同李学武之间的相处没有那么的极端了。
就是在话语间难免的会有些抱怨,不过能听见这些话的,也是相熟的亲近之人。
街坊邻居的议论,让何雨水对他们有了防备之心,也有了疏远的意思。
这一次在单位买了住房,目的就是想逃离那座大院,远离那些闲言碎语。
具体表现在生活上的淡然和态度上的冷漠,邻居们都觉得何雨水变了,变得孤立了起来。
这倒不是错觉,毕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这一次负责文宣队的工作,何雨水初时没觉得有压力,通知一下来,她顿时就懵了。
真要负责了这项工作,那大院里的邻居们又该怎么议论她。
不用分析和研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上面这是放弃了原有的变革形势,放弃了小崽子。
这些惹事生非,不服管教的小同志们,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接替他们的,便是文宣队。
现在问题来了,何雨水被李学武放在了这个位置,她应该怎么做。
以她什么事都不想掺合的性格,这无异于是把她放在铁板上烧烤了。
你觉得文宣队就只是做宣传工作?
错了,大错特错,她负责的这支队伍进驻到大学,是要负责全面工作的。
她可不是人家一忽悠就热血上头的小崽子,她负责的文宣队也不是。
李学武安排她负责,未尝没有给这个政策降温的准备,看来她还得揣摩李学武的心意。
这混蛋——就知道为难她,怕不是嫌她烦了,给她找了份难捱的工作。
都道是一朝权在手,眼里都是狗。
可何雨水并不稀罕这种形势之下赋予的权势,太危险,也太不保险了。
她在想,文宣队会不会也有小崽子的这一天。
答案是肯定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份工作又能持续多久呢。
“你呀,还是得跟他好好谈谈。”秦淮茹送她出来的时候轻声叮嘱道:“有些事情他另有安排,你蛮干是行不通的。”
“别较劲,别犯傻。”她捏了捏何雨水的手,讲道:“或许把你放在这个位置是他深思熟虑的,只是你没有察觉到他的用意罢了。”
“我是闹不懂。”何雨水摇头,道:“大学自己都管不好自己,我们去了就能管好了?”
“这我就不懂了,你得问明白人去。”
秦淮茹笑着提醒道:“别的我不懂,但我知道李学文两口子可是在华清大学。”
“再有一个,华清大学同咱们厂的合作关系可深,咱们厂也需要更多的大学生。”
她点了点雨水,道:“你得从这方面出发,去思考这个安排背后的意义。”
-----------------
7月27日,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医院京城院区工程项目正式竣工。
在有两个批次的设备和装备安装进入大楼后,一些办公装备和设备也陆续布置到位了。
医院那边给出的消息是,厂医院和各地派驻的医疗支援小组已经陆陆续续地往那边搬迁了。
相信很快地,厂职工和家属,以及京城的普通百姓就能到这家医院就诊了。
完全的进口设备和装备,先进的医疗设施,让联合医院京城院区备受关注。
李学武在约谈销售总公司加快筹备汽车销售公司的时候也讲到了联合医院的情况。
要争取医疗架构的自负盈亏,势必需要全集团各个部门的宣传和帮助。
联合储蓄银行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试运行相关的医疗保险政策,其他部门也做出了保障工作。
联合医院的竣工,也代表了今年下半年开始,亮马河生态工业区陆陆续续的会有很多工程竣工验收,集团化的进程即将步入最后一年。
“怎么没想着调到联合医院去上班啊?”
秦京茹侧着身子坐在沙发上摘着韭菜,看了早下班的顾宁问道:“听广播说的可先进了。”
“是医院先进呢,跟医生没啥关系。”顾宁很认真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再一个,工作还是分开的好。”
“呵呵呵——”秦京茹傻乐道:“我可没您想的那么多,就觉得在一起上班好了。”
“他又不在医院上班。”顾宁看着傻大姐似的秦京茹也是好笑,“他们单位大着呢,业务也多着呢。”
走到沙发边上坐下,看了眼墙上的时间,她提醒秦京茹道:“晚饭不麻烦吧。”
“您放心,他们回来饭菜一定好。”秦京茹笑了笑,收拾了手里的韭菜,有些迟疑地看了顾宁,还是没忍住说道:“建昆和我婆婆劝我了,要我暂时歇了这边的工作。”
顾宁转头看向她,目光里倒是有了关心。
“谢谢你啊,小宁姐。”秦京茹感激地说道:“是我执拗了,怕我婆家看不起我,就想着靠这份工作撑腰,给你和李哥添负担和麻烦了。”
“我倒是没有什么。”顾宁不太善于处理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会儿捏着手指说道:“他倒是很希望你有个较为健康轻松的养胎环境。”
“我是没有那么娇气,是我婆婆非要我注意点。”秦京茹微微摇了摇头,道:“没办法,韩建昆也劝我,我想着跟你和李哥说一声,下周我就不来了。”
“好,等他回来你可以告诉他。”顾宁微微一笑,道:“这里随时都欢迎你回来。”
“有您这句话就够了。”
秦京茹感动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掉了下来,不过脸上是满足的笑意。
现在跟娘家都不是那么的亲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让她有种自卑感。
也是她爹的传统和保守,差点让她嫁回到村里,又在订婚上给她惹了麻烦。
同家人之间不亲近,同李学武两口子朝夕相处,倒是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谊。
对两个小的自然不用说,对李学武是有几分畏惧大过亲近的。
同顾宁则是不然,她在这个家里最亲近的却是顾宁。
从来不强调她的工作,更不会瞧不起她,或者颐指气使地吆喝她。
当然了,顾宁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一般人都有些受不了,觉得是被针对了。
实际上刚开始她也有点畏惧,后来才知道,顾宁不是瞧不起她,而是对所有人都这样。
还是后来听李学武讲,她连家里在京城的亲戚都不走动的,可见有多么的孤僻。
只有李学武,才能跟她和谐相处。
后来时间长了,她也摸得清顾宁的脾气了,要在真正闲暇的时间才方便同她说话。
或者是浇花的时候,或者是客厅里看书的时候,只要自己问了,顾宁都会认真回答。
现在想想,遇到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她的福气呢。
再看李学武,这就有点不好说了,至今她都觉得李学武发火她都要吓死的。
很幸运,李学武从来都不会在家里发火,连耍脾气的时候都没有。
韩建昆说这是有本事的人做事风格,从来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脾气宣泄上。
李学武回来的时候,正见到顾宁递了纸给秦京茹,秦京茹泪眼婆娑地哭着。
“小姨——”李姝惊讶地叫了一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妈妈。
她还以为是妈妈训斥小姨,让小姨哭了的。
“怎么了这是,还抹眼泪了。”李学武自然不会这么想,顾宁从来都不会伤害别人,只能是秦京茹自己的感慨。
一想到这里,他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此前他同韩建昆讲了一下,劝劝认死理的秦淮茹。
现在看来,韩建昆是劝通了,或者是她自己想通了。
“真要说实话,我都有点舍不得你呢。”听了顾宁的解释,李学武笑着坐在了沙发上,李宁和李姝围着秦京茹站了,关心地拉了她的手。
“实际情况不允许啊,韩建昆跟我讲了关于你的担忧,这我早就跟你讲过了,对吧。”
他笑了笑,说道:“生儿育女,你也得有自己的家庭了,要承担当母亲的责任了。”
“我能给你说的是,只要你想回来工作,到多暂咱们家都有你的位置。”
李学武态度和煦地讲道:“其实韩建昆工作也稳定了,你婆家也不是没有老本,生活上不会为难你的,你也不要过于的自卑和担心。”
“真心地说,你走了,对我们的损失是最大的,两个孩子和家务没有人帮忙了。”
“对不起啊,李哥,这段时间我给你添麻烦了。”秦京茹不好意思地抹了眼泪说道:“是我太任性了,没有考虑到你们的心意,对不起。”
“这有啥好说对不起的,这说明咱们的感情更真挚。”李学武笑着示意了顾宁道:“你小宁姐是舍不得你的健康,还想着怎么劝劝你呢。”
“谢谢,谢谢李哥,谢谢小宁姐。”秦京茹笑着点点头,“没有你们,我也没有今天的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