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524章 密电

第524章 密电

    “常态联网的掌上电脑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我称之为MobileDigital Assistant,也就是MDA。”

    唐文毫不费力的约见了现在的帝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总长肯纳德,在发布会之前向这位掌管帝国州际、国际通信、电视、卫星电缆无线电等多个方面的大佬吹嘘MDA。

    后者对帝国通信、包括网络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有着说一不二的能力,并且对社交工具一直很感兴趣。

    “您可以想象中午想要吃任何一家餐厅的披萨,可以通过MDA线上挑选餐厅,种类、并且备注多加芝士或者不要烤太久,命令一发送披萨店就会收到一份打印好的传真菜单,配菜后外卖员的MDA收到相应需求,接单派送。人们与人们之间不仅可以取代手机进行语音通信和文字交流,还能发射图片是,甚至在MDA上安装微型相机,实现远程的视讯通话……

    ……

    以城市为核心建设局域互联网,MDA作为个人终端将给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每一秒传输的信息量就能翻数十数百倍,它甚至将取代电脑。

    更关键的是,众多移动网络终端将形成一套独立于实体之外的经济体系,并且发展潜力远超实体经济。”

    肯纳德耐心的听完,唐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好的描绘的确很让他心动,但还是问出一个灵魂问题:

    “那为什么不先在东大推行它?”

    “我要的不仅仅是MDA,而是一整套完善的通讯生态,这需要先进的通讯基带、数十万高素质网络从业者、完善的城市建设体系以及管理模式,总之,只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唐文的话让肯纳德不由挺起胸膛:的确,除了帝国再也没有地方有能力发展出这套东西。

    不过他还有问题:

    “MDA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很多PDA一起联网,为什么没有其他公司想到这些,是缺什么特别的技术吗?”

    “当然,他们当然有想到,只是米国的大公司实在太多了,没有人能够将局域网基站、终端和网络内容一起统合起来。”

    “盖金可以?”

    “我们可以。”

    唐文肯定的点头:

    “盖金并不是要独占MDA市场,事实上我希望将处理器交给摩托罗拉或者惠普研发,通讯基带给英特迩或者德州仪器、康宁公司的光纤和调解器……盖金只负责最后的整合,给用户带来产品和体验,一切都在米国本土完成。”

    肯纳德陷入思考。

    好一会儿后他才问道:

    “那你们需要什么?”

    “资金,还有技术支持,我希望X公司能够为MDA计划集资深入研究,98年底在米国的一座城市进行试运营,2000年前在主要城市全部普及,2002年时覆盖全米95%以上城市,并且建立我所说的虚拟经济圈。”

    光是口说内容太匮乏,唐文还拿出了为发布会准备的PPT,上面还附上了对目前电子商务的前景分析,并且指向未来几年内规模将会以指数级增长,最后还有加州伯克利分校几位教授的署名以增加说服力。

    一份服务于米国、技术、人员乃至主要资本都在米国的“未来”,肯纳德根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就算真有问题,以他的权力一句话就能查封,风险也是可控的。

    “好吧,唐,看起来这的确是个很有价值的项目。”

    肯纳德已经被说服,这是一个计划中投资上百亿美元拉动全米基建、直接让帝国一步迈入全面信息化的超大计划,而且大致能在自己任期内完成。

    如果MDA成功,这份功绩简直都足够拿去竞选大统领!

    “X推广MDA所需的牌照、手续无须担心,如果在科技公司合作上有麻烦,也尽管可以找我。”

    ……

    在花生屯包下一片室内剧院场地后,唐文按照之前汉马S9发布会的风格布置会场,然后前一天斥巨资买下报纸头版,内容只有一行字:

    “让我们为未来窒息”

    被邀请的听众包括了此时硅谷前沿的科技公司以及各大银行、基金投资人,差不多算得上米国互联网的第一次武林盟主大会。

    风格独特的标题以及唐文身上聚集的名人效应瞬间带来巨大热度,所有人都在猜测他的发布会是为了什么东西,居然敢如此口出狂言。

    等到了发布会开场前,没有得到特约邀请等消息的媒体都已经绕了会场好几圈。

    此时的剧场后唐文也精心打扮,不过并不是一身正装,而是衬衫+牛仔裤的新潮装束,以笼络年轻一代的关注。

    不过此时除了他还有另一个装扮引人注目的家伙:

    “这穿皮衣有什么讲究,谁大热天穿皮夹克?”

    史巨柱拉了拉夹克的衣领,不断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

    皮夹克、束脚裤、运动鞋配上特别定制的方框眼镜,乍一看还真有点知识渊博的味道了。

    “柱子啊,你记住,只要你一天以CEO的身份出现就不能脱下这身皮衣。”

    唐文帮史巨柱整理了一下衣服,不得不说老一辈忽悠大师气质真没得挑,演什么像什么,在老外面前也不丢范。

    没错,X公司的执行总裁、CEO、盖金网络米国分部总裁、MDA局域生态计划推行人正是史巨柱。

    后者本来还在苏格兰卖鱼,一个电话就飞过来原地升任CEO。

    同时还发生的是唐文正式对巨人集团发起并购和拆分。

    电脑、服务器以及PC销售网点业务归盖金重工,减肥药、脑黄金、脑白金等保健品和杂物项归X公司,并且只花了一点钱,大头是交换X公司的股份。

    史巨柱只经历了短暂的思考就果断同意这笔交易,毕竟一家准备筹资上百亿、米国上市的科技巨头CEO逼格不知道比减肥药高多少倍,另外他也想试试能不能在卖老外脑黄金。

    根据两人签署的协议,史巨柱CEO职位至少保留五年,并且X公司还能挖走一部分人才和技术专利,唐文唯一的要求就是坚定不移的推行MDA。

    “以后我没有很多时间来米国,可是能力又强还有专业能力的我只能想到你了。”

    唐文深情款款的握住他的手:

    “你办事,我很放心,以后X就交给你了。”

    “董事长,您太客气了!”

    史巨柱感觉这话半真半假,不过能有一个来到米国的大跳板,他不打算错过这次机会。

    唐文的MDA计划他仔细看过,规划出的前景简直不可限量!

    至于技术风险?史巨柱根本都没想。

    别说等完全建成,只要等到上市阶段,他靠着CEO身份都不知道能赚多少倍身家出来。

    两人心里都有着不可告人的心思,但几分钟后就携手出现在一片简约风的舞台上。

    走年轻风的唐文和成熟精英范的史巨柱同时上台,下方立即爆发出欢呼。

    ……

    圭那亚空军基地

    一架C17运输机降落在跑道上,上面包含了战机所需的通用备件、必要物资、以及6枚GBU-28钻地炸弹。

    比起F117所使用的GBU-27,GBU-28重量达到了2.3吨,体长接近6米,是不折不扣的大家伙。

    它在海湾时期被紧急研发出来用于打击地面工事,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GBU-28内部可以填充380公斤高爆炸药,初始型号可以击穿6米深度的混凝土,95年小改版后可以达到8米。

    “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由隐身战机搭载。”

    怀恩和查尔斯面对面,现在空军部长总算愿意和四等人“平等”交流一些了。

    “GBU-28太重而且太长了,不管是B1,还是B2、F117都无法挂载它,一般我们常用F111,但现在F111快全部退役,只能由F15E‘攻击鹰’执行。”

    查尔斯推了下帽子,已经明白为什么怀恩迟迟不动用GBU28了。

    它太重了,搭载2枚GBU-28后战机就失去了机动性,只能慢悠悠晃到防空塔附近投掷。

    F15E和F111都是非隐身战机,而可以肯定的是防空塔里绝对有防空导弹。

    不过防空导弹并不算问题,最大的麻烦的是汉斯的报复。

    大空袭后帝国敏锐的锁定了在亚马孙雨林深处还存在大型基地,然而从圭那亚根本够不着,需要另建基地。

    然而不管是巴硒西部还是毗邻的小国都毫无防御力量,帝国在那里修基地百分百会被挨炸,最终决策是打掉C2区的防空塔,在卡拉卡拉附近修建一座机场继续推进。

    但不管怎么说,怀恩都不想再面对一次百机大空袭,至少不想空军面对。

    否则付出几十架飞机的代价就为了干掉一座碉堡,天底下哪有这么亏的买卖。

    “我们需要地面部队向C2区以西推进150公里建立雷达站和一线防空阵地,然后联动发起对防空塔的攻击,力求一次摧毁!”

    对怀恩的想法查尔斯微微点头,防空塔这根钉子不拔除,空军都不敢深入支援。

    其实这段时间马润做了很多尝试,虽然防空塔靠陆军火炮不可能打掉,但如果能破坏其装备的防空装备也能起大用,威廉曾秘密调集了12门105火炮对防空塔布置在76号高地实施密集炮轰。

    因为地形因素,防空塔的高射炮根本打不到他们,威廉由此得以一口气轰了半个夜晚。

    然而就在后半夜,存放数千发炮弹的临时弹药库突然爆炸,直接导致密集排布的炮兵阵地死伤惨重,威廉本人更是直接被崩回国休养。

    这次大爆炸经调查和目击者回忆,是由一次较小的内部爆炸引起,判定为刻意安置的炸药,最终认定为是汉斯特种小队潜入引爆。

    这场实际上的无人机炸弹袭击因为爆炸威力太强,残骸未找到最终并未被记录下来。

    而更难以接受的是如此密集炮轰下防空塔的装备一点事都没有,甚至泄愤似的高炮放平,在周围十几公里范围内也开炮一整夜,狂轰滥炸之下还真炸死了两个倒霉蛋。

    从弹药量判断,防空塔下面至少还存储了上万吨的炮弹!

    只是马润几门火炮的损失相比空军不值一提,连新闻都没能混上。

    看到这些GBU28后,查尔斯不由问道:

    “这种炸弹真的能保证穿透吗?”

    “能!”

    怀恩信誓旦旦的保证:

    “驻扎在汉斯的空军找了一座遗弃的防空塔进行了未装药破坏测试,可能会因为缓冲结构有所损伤,但多来几枚一定能摧毁。”

    查尔斯不再多言,而是闭上眼睛回忆地图,C2区再往西500多公里才有一个城市,而且中间根本没有联通道路,被一座5万平方公里的密集雨林覆盖。

    要在这片森林里找地方建立地面防空网,首先得修一条直线100公里、总长近200公里的简易公路才行。

    不过就在这时垂头丧气的马维尔正好出来放松,两人找到他请教在当地的修路问题。

    马维尔则找来圭那亚当地的建筑承包商,后者在地图上扫了一眼后给出结论:

    “既然你们是军用要求肯定得快,9个月时间,8000人力两班倒可以完成,不过只是能应付一阵子的临时公路。”

    “这么久?”

    承包商:“这已经是最乐观的预计了,该死的雨林降水量我想你们已经体会过,并且其中至少有30%的部分需要架桥,9个月已经是理想数字。”

    查尔斯:“如果不算桥梁施工呢?我们用预制钢结构组装,另外人力需求再翻。”

    承包商:“先生,最大的问题不是人力而是运输,你瞧周围根本没有像样的公路,物料运输很艰难,我相信雨林是所有卡车司机的噩梦,运输效率比起米国至少要打3折。

    即使如此……1.5万人,最快5个月,再往前一天都不可能。”

    怀恩赶走承包商,沉着脸说道:

    “一个月,一个月等待是最后的底线,大统领的底线是圣诞节前必须摧毁碉堡,这也是棱角大楼的意思,否则就显得我们过于无能。

    你有试过劝降吗?难道所有人都是死硬分子?”

    “当然有,可我们损失了3架RQ2,没有一个汉斯响应!一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单纯算防控装备部署都很紧,除非空投机器和人员在雨林深处构建一条跑道,再从跑道为中心拓展阵地,以后没准还可以成为分基地。”

    “那就这样吧,帝国不缺钱,空投的费用甚至比不上半个中队的F15。”

    怀恩念叨着,却没注意到一旁的查尔斯脸色更黑。

    不过两人才准备好计划准备呈交批准,来自参联会的一则最高密级电报就打断了他们的部署。

    内容是:

    “出其不意摧毁碉堡,在废墟中尽可能搜集信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