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荷馨:
余自此从徐州战场被调离至税警总团,人言戚戚,道我远离前线,未战先逃。
一旅之长变为富贵兵团长,余心中亦有不忿。
然,抵郑县一日,我便知我错之远矣。
昔日同袍口中贪生怕死之辈,皆自尸山血海中走出。
我常以长城一役悬于口中,勉励自己,告诫士卒。
殊不知,沈将军麾下诸将,从不谈及过往。
淞沪鏖战,金陵血战,仿若昨日云烟。
我,心有愧之。
那日沈将军设宴为我接风,我因他人风言,心中傲气未能及时赴宴。
可观城中士兵衣衫崭新,面无菜色,甚是惊奇。
忽想起,机场接我时,沈将军皮鞋甚为老旧,磨损严重。
遂大惊,望南北嫡庶部队长官,未曾有之。
余恍然醒悟,羞愧万分,匆忙赴宴。
沈将军不以我倨傲,待我至诚。
那日,将军举起酒杯,将税警三支队托付于我。
我在他眼中看不到对金钱与权利的渴望,竟全是对抗日报国,名垂青史的野心。
此时,我心有感召,这或许就是我战死沙场,以身报国的时机了。
韩愈有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我们的人生起点或许都不相同,但终点,大概都在这片青山吧。
——
安澜
戴安澜放下手中毛笔,披上大衣走出指挥部,将信交给警卫。
远处隆隆的炮火预示着战争已经打响,此刻的他正在晋城,昨日日寇第108师团南下,兵锋之快,前线的川军竟未能抵挡一日。
“廖肯的第5团怎么样了?有何回报?”
副官刘志摇头:“暂时没有回报,第108师团是特设师团,据悉仅有1万多人,前锋为第14师团石黑支队,两部配合交叉进攻,早上的时候,敌军轰炸高平铁路站,企图切断我部与5团联络,经过抢修,目前通信已恢复。”
戴安澜转身走回指挥部:“友军的情况如何?”
“第17师力战一日不支,川军大部崩溃,另一路友军344旅、386旅正迂回伏击第108师团后勤线。”刘志拿出小本本,详细汇报。
“所以,这里是友军的根据地范围?”戴安澜皱眉这种情况最麻烦,也是卫立煌的老借口了。
刘志表情无奈地继续汇报:“是,第17师为杨虎城西北军旧部,第47军为川军残部,李家钰军长表示损失太大,请求后撤防守,至于另一部友军,情况不清楚。”
“对方派出的联络员,希望我军提供一些弹药.”说到这里,刘志声音有些低。
戴安澜用力揉了揉脸,果然到了这里,战场外的情况比战场还要复杂。
“电告指挥部,询问如何处理。”
只是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口有声音响起:“不用麻烦,我已经来了。”
戴安澜转头,就看见沈复兴一脸风尘仆仆的摘下帽子,走了进来。
“总团长,你怎么不打个招呼就来了,这里每天都有飞机轰炸,太危险了。”戴安澜有些吃惊。
“我给忘了,这里势力交错复杂,昨日阎长官给我发电报,质问我为何北上后,畏缩不前,也不与友军联系,这才想起,这里情况复杂,担心你受旁事所扰乱,特地赶来。”
沈复兴话是如此说的,但他确实是将戴安澜这个不通政治的丢到前台,试探试探各方反应。
戴安澜却是心有感激:“您是如何回复的?”
说到这里,身后的老王眼角一抽,别过头去,而沈复兴自信满满:“已读不回!”
众人:.
戴安澜也有些尴尬:“这样合适吗?不怕他去校长地方告状?”
沈复兴翻了个白眼,他最烦这种不抗日,每天算计的人:“告什么?告我抢了他地盘?还是告我不抗日?他有本事去告啊,告到中ya”
“咳咳!”老王适时咳嗽打断。
沈复兴反应过来,摆了摆手:“我来,就是跟你说一下情况,身后是武汉派来的王博,不是那个勃,王县长会接任晋城县的事务,为你做后勤支持。”
戴安澜这才注意到,不远处有个穿长褂梳着中分头的中年男人:“你好,王县长。”
“戴支队长,无须客气,情况我都了解,借我一连士兵即可,这晋城,看样子还没完全动员起来。”
不知为何,众人看着这文弱书生,竟然感觉有些心生寒意。
戴安澜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转头看向沈复兴,后者笑着点头。
得到想要的东西,王博脸上竟然露出了老王极为熟悉的笑容.李希烈式。
“先说好,城内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干涉我的工作,部队要的粮食,民夫,稳定,我都会搞定,少一粮一夫,或者出现什么问题,拿我王博是问!”
说着,这家伙竟然开始撸起袖子:“连长唤作何名,什么时候到?”
戴安澜明显有些忧虑,指着警卫营的一连连长张勇:“我的警卫一连借你,连长张勇。”
王博很满意这样的安排:“走吧,张连长,叫上你的士兵。”
他一边走一边就开始了工作:“派遣一排去接管监狱,所有已审判囚犯戴着锁链送到一线去挖战壕,送炮弹。”
“通知四门,除税警团外没有文牒不得进出,所有人去县府重新登记造册。”
“安排1个排,让县府所有人去门口等我,未到、迟到的,全部滚蛋。”
“安排1个排,给我马上把晋城城内所有青楼、酒馆、粮商的老板带去县府等我。”
“通知城内巡逻的,每日第一个作奸犯科的,当街枪决,他打报告,我签字。”
“其余村镇.”
沈复兴与戴安澜面面相觑,各自张着嘴巴,没想到这个结果。
“这是何人?”戴安澜有些傻眼,到底谁是军阀?
“行政院推出来的倒霉蛋.”
说着,沈复兴想到了那个被投票过来的.李希烈。
失意者联盟?
老王有些担心:“会不会太军阀做派了一些?”
沈复兴一个跳脚:“说什么呢?不是我的人,我乃武将,目不识丁,政务上的事情与我何干?”
指挥部又是一阵沉默,但又有些莫名的安心是怎么回事?
戴安澜不想管这些了,既然有人处理破事,他乐得清闲:“友军那边?”
“子弹、药品是吧?”沈复兴略一沉思:“17师、第47军这两支野生的部队,稍微给一点补充吧,武汉那边怕是毛都没给。”
“至于那边的友军,按照份额,同样给一部分,我们的物资也不宽裕,大部队都在往兰封、曹县集结,我总不能当着薛总司令的面,再拦截武器弹药了”
说起这个,众人也是无语。
【沈九折】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名号就在军队内部传开,反正只要苏制的武器物资,到了郑县一中转,往往就会莫名其妙损耗1成。
有时候盯得紧一些,损失少一些,但大差不差。
【沈九折】的名号,也就这么流传开来。
反正那些告到中ya的,也基本石沉大海。
报告到了侍从室,就被当成柴火烧了。
你要是告到宋部长或者俞飞鹏地方,那更是自寻死路。
只不过,沈复兴有一点好,王耀武、霍揆彰、邱清泉、薛岳等人的物资,他是绝对不会动的。
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他还是分得清楚。
所以他这话说的没错,有限的物资,有限的分配,很合理。
只是老王悄悄提醒:“那边.要不算了?”
沈复兴摆手:“别小家子气,到时候登报说我破坏合作,这样,物资直接转运长治,就在城外,公开让对方来领取。”
戴安澜表示可以:“如此光明正大,是最好了。”
见问题解决,沈复兴作势就要离开。
“这就走了?”
戴安澜还想挽留,沈复兴却直接摆手:“没空,新乡那边也开打了,太行山两翼,我全权负责,要是打得慢了,怕是影响薛长官。”
“哦,对了,给你送了100门迫击炮,没在编制里面,嘴巴紧一些。”
副官刘志悄悄在戴安澜耳畔问道:“这也是劫来的军资?”
啪~
戴安澜给了他一个大逼兜:“闭嘴,这是山里长出来的!”
看着沈复兴远去的背影,戴安澜知道,他是不愿意干涉自己指挥!
“走!指挥部前移,让6团1营与炮营跟我上去,咱们要给这108师团,一点颜色看看!”
4月6日
黎城失陷,第17师被迫后撤休整,第47军且战且退,前往潞城防守。
廖肯请示沈复兴后,将第17师安顿至后方。
第47军2个师此时不足万人,枪支.不足5000!
军纪涣散不说,抵抗意志也不足。
但这并不能怪士兵,诶~
经过调整,第47军继续后撤,戴安澜亲自接待,并要求对方整顿军纪,严禁劫掠地方。
此时,【晋城三日】整顿完毕,王博带着一连士兵杀气腾腾的赶往长治。
而身后的晋城,如今已经留下了他的传说。
只死了三个人,但却让晋城彻底进入战时体制,光是民团就编练了2个团,超过2500人。
此刻正前往新乡,与新乡保安团互换驻地。
4月7日
李家钰整编部队,加上戴安澜为他补充的兵员,凑齐12000人的长治守城部队,准备与日寇进行决战。
4000把大刀,7000支步枪,全面接受税警团巷战培训。
4月8日
廖肯率第5团二营、炮兵连1300余人进驻由700名囚犯构筑的【复活工事】。
王博规定,工事竣工后,囚犯分成两组,按照各自分段检查。
检查合格的,被检查囚犯当场释放,检查者继续留下。
检查不合格的,检查者释放,被检查者留下。
若检查者的工事不合格,照样留下。
如此以来,700人竟只有50几人得以离开,但工事交付廖肯后,却得到极高地赞誉。
4月9日
2000余人的黑水支队连续鏖战后仅剩下千余人,在得到108师团一个大队支援后,重整旗鼓,进犯长治北门户:
潞城!
这一日,廖肯亲自来到前线观察哨。
看着缺乏重武器,也缺乏坦克、卡车、重炮的第5团,他摇头苦笑,点起一支烟:“他们都看不起我,偏偏我也不争气”
“报告,日寇来犯”
见传令兵说话说一半,廖肯踹了他一脚:“赶紧的!”
“对方好像没发现我们大摇大摆就来了。”
廖肯猛地丢下香烟:“小鬼子,你特娘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