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不应 > 第437章 论局(二)

第437章 论局(二)

    闻潮生以目前得到的信息,推演了其中可能会发生的局势给陈锦秀听,听得后者冷汗直冒。

    “那,那要怎么办?”

    “拒绝江月侯么?”

    “如今大战在即,燕、赵、齐三国都已准备就绪,皆盯着陈国,我们什么都不做、完全将自己撇开在外自然绝无可能,可陈国也没那个能耐与胆气直接掀桌,前狼后虎,无论是齐国胜与燕、赵胜,对陈国的境况似乎都是一样……”

    闻潮生喝了一口酒,对着他道:

    “陈王会有办法。”

    “另外……你们佛宗的那些大修行者也会出征吗?”

    陈锦秀叹道:

    “参天殿、剑阁、道门、轩辕氏都已经就位了,许多江湖势力也受王族之托,闻风而来,甚至听闻天机楼都被惊动了,佛门又哪里可能置身事外呢?”

    闻潮生笑道:

    “那就好。”

    “太子爷,回去吧,将今日我与你讲述的事情讲给陈王听,他会有决断的。”

    时候已经不早,他该说的也说得差不多了,下了逐客令,陈锦秀还沉浸在方才的谈话中,他不知不觉便已收敛了对于闻潮生的轻视,只从一席对话,他便感觉到了齐王在信中对于闻潮生的褒奖并非空穴来风,只可惜此人突破天人大劫失败,浑身皆是道蕴伤势,已经没有几日可活,否则若是能收为陈国所用,未来或能改变陈国之境况。

    陈锦秀敬了闻潮生一杯酒,心事重重地离开了翠竹峰,后者在裹挟竹林清香的微风中面色惨白一片,忽地剧烈咳嗽起来,口鼻溢出了鲜血。

    以他如今的身体状况,其实不该喝这么多酒。

    但他不喝点,说话时却又实在压不住胸腹处传来的剧烈疼痛,待得陈锦秀离开,闻潮生便花费了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来借不老泉之力平稳身体状态,接着继续参悟「并蒂莲」这门功法。

    面前的石桌上,那根写了一万遍「永」字的竹枝在轻轻摇晃。

    对于闻潮生来说,汪盛海留下的永字倒写方法正好,能够拆解世间诸多武学,自然也包括这门「并蒂莲」。

    这个过程闻潮生不算陌生,因为当初他也靠着这样的方法在月下从法慧那里拆了紫金阁内的诸般武学,如今唯一会影响他的,就只是身上那些恐怖的道蕴伤,但闻潮生擅长忍受身躯的疼痛,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要强过阿水。

    …

    陈锦秀回到了齐国的王宫之后,将与闻潮生的谈话带回了陈王那里,对方正站在一汪锦鲤池塘旁边,手里粘着些碎面,给池塘里的鱼儿撒食,这池塘一点儿不大,水源是从绕着整个王宫的外河剖出来的支流小渠,池中许多孔眼用以更换源源不断的活水,而那水眼极小,鱼儿虽然无时无刻都吸食着新鲜的活水,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离开池塘。

    陈锦秀对着陈王道:

    “父王,我与那闻潮生见过面了。”

    陈王头也不回:

    “他怎么说?”

    陈锦秀将先前在翠竹峰上与闻潮生谈论的所有一五一十地交待给了陈王听,后者听完之后,极为惋惜道:

    “齐国之境况看来较之陈国要严重得多,以往我同罗上宗讲,齐国早年的那场宫墙之祸极有可能是一场阴谋,罗上宗尚且不信,而今算是印证了我的猜想。”

    “参天殿的那群人,既想要天下之权,四海归一,又要百世之名,万古流芳,不能亲自夺权,便只好培养一个傀儡君王。”

    陈锦秀叹道:

    “只是如今齐国内部看似和睦一统,实则看不见的矛盾已经无法收拾了,闻潮生这样可谓大才的人,齐国书院无人珍惜,竟落得这般下场。”

    陈王道:

    “天下四国,无论庙堂还是江湖,到底不过一亩三分地,又能有多少的差别。”

    “齐国的土地无法生长养活这样的大才,对我陈国来说是件幸事,否则以此人的潜力,未来若是成长起来,齐国指不定又会出现一名执棋人。”

    陈锦秀对此沉默良久,问道:

    “所以,关于此次合围进攻赵国一事,父王可有决断?”

    陈王望着掌心托盘上已经所剩无几的鱼食,说道:

    “闻潮生所说的事其实也是我一直在担心的事,陈国的军队根本不可能跟龙不飞麾下的铁骑相碰,人家那是战火与铁血洗礼出来的精锐,麾下七将、十二太保皆是当世声名赫赫的强者,还极其擅长领军打仗,咱们的军队无论面对龙不飞还是赵国前线,进去就是羊入虎口,片甲不留。”

    “但江月侯那头也不能拒绝。”

    “箭已在弦上,这件事陈国说了不算。”

    “不过……”

    陈王说到这里,话锋骤然一转,安静的语气逐渐变得深邃。

    “距离开战还有一段时间,燕国那边儿做不了周转,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想想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