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这话说的,集体的,那还不是领导说了算?领导说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说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黄玉凤说道。
她探着脑袋跟陈浩说,“你为红旗生产队做了这么多事,搞了这么些东西出来,村民日子也好过了,稍微的占点便宜,他们肯定不会说什么。”
“谁真要有话闲说,那也是他们的问题,不知道感激。”
天下乌鸦一般黑,黄玉凤不仅不觉得这是不正常的,反而认为这是应该的,要不然为啥有那么多人都想要争当领导,为了一个领导的岗位争的头破血流,甚至原本关系不错的,也反目成仇?
不都是为了利用领导岗位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吗?
“你说的这些情况的确存在,但在红旗生产队,这种情况是要极力避免的,集体的收益归集体,个人的收益归个人,要分清楚,不能因为是领导就平白无故的占集体的便宜,身为领导,更应该主动维护公平,带领村民把日子过好,要不然当这个领导干什么?就是为了给自己牟私利,为了耀武扬威?那是不称职的。”陈浩说的斩钉截铁。
食堂里还有其他人,他肯定不会承认黄玉凤说的。
即便有发生,那也是个别现象,而不是红旗生产队的意思。
红旗生产队个人利用领导的职务,占集体便宜的事,明面上是很少的,暗地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他自己就是占便宜占得最多的。
利用红旗生产队集体的名义在县里搞副业,在市里搞副业,虽说主动分了一些利润给生产队,但实际上还是他占了大头。
垄断的生意利润最大。
他在县里,在市里做生意,利用政策还没放开的这个空档,做的就是垄断性质的生意,包括往后耳熟能详的富豪,不少人发家其实利用的也是集体的资源。
乡镇企业,市单位附属企业,固然有很多毛病,
正吃着饭,陈自强走了过来,脸上还带着兴奋,跟陈浩打招呼,“你屋前停的那辆小汽车,不是别人的,是你买的?”
他从大队那边工作完回来,就听生产队的人说,陈浩开了辆小汽车回来,等不及陈浩吃完饭,直接到食堂这当面询问陈浩。
想要从陈浩这听到确切的消息。
小汽车啊!
省里的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坐的才是小汽车。
“你才从大队那边回来吧,有没有吃饭?没吃饭的话坐下一起吃点。”陈浩说道。
说完后,陈浩立马朝一个服务员招了招手,让服务员再去拿副碗筷过来,又拉了下椅子,给陈自强腾了点空位置出来。
举动很自然,不止说,还做了。
不是假热情。
这样的举动让陈自强心里佩服不已,虽说只是村干部,可人情世故方面他也见过不少。
好多人嘴里说着热情的话,举止却一点动静没有,是假的,一眼就能瞧出来,陈浩却是真的热情。
“不用不用,我已经吃过了,我俩啥时候不能吃?你家今天来了亲戚,请客吃饭,我坐下算什么?”陈自强连连摆手。
“我丈母娘,就她一个,坐下吃饭又没多大的事,她对食堂好奇,我就带她过来瞅瞅,让她看看生产队的食堂情况。”陈浩道。
“那辆小汽车是我托人从广东买回来的,私人不能有汽车,还得是挂在集体单位上,平常我开,谁要是有重要的事,想借着开开也行不过得是在空闲的时候才行。”
小汽车毕竟还是得以集体的名义上牌,也要挂在集体单位上,陈浩话没说死,留了一个空档,有人想用小汽车,原则上是给用的,但有前提,就是自己不开,还得对方是很重要的事情才行。
让人挑不出毛病。
“红旗生产队的食堂很不错,主要是接待到队里来的同志,谁家要是想打个牙祭也能到食堂吃饭。”陈自强看着黄玉凤,“你这女婿可了不得,是大能人,我们村的村民都感谢他,对他佩服的不得了,都承着他的恩惠。”
“公社,还有省里的领导,对陈浩都赞赏的很,提到陈浩得竖大拇指。”
“他这几年的确是变了,不太一样了,但再怎么好,那也还是在农村,还是得往城里去更好,在城里寻个工作,端铁饭碗。”黄玉凤道。
“铁饭碗是好,但去了城里,在单位里工作,得听领导的,做事也没有现在方便,普通同志去城里寻个单位工作是好,可陈浩不行,他在生产队,在村里,能做的更好。”陈自强摇头。
他瞧了眼陈浩家的方向,“再说,城里的日子能有陈浩家的日子好过?住的房子能有楼房宽敞?门前的院子有那么大?”
“陈浩家里有摩托车,有小汽车,城里的家庭有?他在村里所有人都敬着,去了城里单位,能有这种情况?”
陈自强很感谢陈浩,他听到一些言语,知道陈浩的丈母娘瞧不上陈浩,这会儿就替陈浩多说了几句。
“别说跟陈浩比,就是城里的家庭,跟我家里比,日子都不见得有我家好过。”陈自强又加了一句。
往常羡慕城里的生活,可如今家里的收入一直在增加,虽说对城里户口,城里的工作还羡慕着,但情况要好转不少。
心中那股自卑的情绪不再那么强烈。
钱就是人的胆。
陈自强的胆量在陈浩的锻炼下,足了不少。
“做生意,搞副业,还是长久不了,政策说不定会变,政策只要一变,生意就做不成,但如果是城里人,有份工作,哪怕政策变了,也不会受多大的影响,国家总归不会让城里人受影响。”黄玉凤道。
她对国营单位的稳定性很有信心。
大部人其实跟她一个心态,羡慕做生意的赚了钱,嘲讽做生意的只是运气好,抓住了机遇,可让她自己去做生意,万万不敢。
宁愿稳定的穷着。
思想上已经失去了进取的心,最怕面对的不确定。
“不用跟她说这些,时机的出现是有限的,不会一直都有,抓住了不仅自己能飞黄腾达,就是子孙后代也能受益不浅,人这辈子其实很短暂,总得做一些事,将来老了动不了的时候,躺在椅子上,能跟孙子辈,曾孙辈讲一讲自己的经历。”陈浩道,“也就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