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449章 上次没这么急的

第449章 上次没这么急的

    “你懂的东西真不少,先不说你的判断对不对,但你说的这个什么效应,我真没听说过,好多人也没听说过。”朱茂林感叹道。

    “师夷长技以制夷,老外很多地方还是值得学习的。”陈浩道,“不能一边嘲讽闭门造车,一边却又闭关锁国。”

    “技术方面要交流,思想层面也需要交流,互相印证,互相吸收融合,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交流是避免信息茧房的最好方式。

    信息茧房的作用,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你被卖了还替对方数钱。

    陈浩就如仙侠小说里的大能,逃脱了五行,跳出三界之外,面对市场的认知和看法,比这会儿的人要强太多。

    由结果推到原因,信手拈来。

    “你对我真的没话说,有时想想,都不太明白你为啥对我这么好,帮着我在市酒厂立足,你老丈人都没想到到这般对待。”朱茂林道,“坐上你的小汽车时,厂里不少领导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等这茶水喝完,回酒厂,肯定会有不少同志找我,跟我唠嗑,叙旧。”

    今天着实风光了一回。

    “能借势,肯定要借一借,别看是开厂,表面看是技术层面多些,但实际管理和营销都少不了,产品需要营销,人也需要营销。”陈浩道。

    能让朱茂林借到势,陈浩一点不在意,相反的,还非常支持。

    “你对我的帮助,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朱茂林感叹道。

    陈浩对他帮助很大。

    主要是对老丈人童永昌,都没对他帮助这么大。

    “将来等市酒厂发生变革的时候,你要是能说的上话,帮我多说几句,替我争取争取,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陈浩道。

    他要市酒厂。

    “你说笑了,你跟茅台厂关系这么好,周高廉厂长对你很看重,愿意跟你合作,哪还需要市酒厂?市酒厂再变革,生产的酒水还能比的了茅台?”朱茂林笑着道,“你是看不上市酒厂的酒水的。”

    “的确看不上市酒厂的酒水。”陈浩点头。

    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等,哪一个都不是市酒厂的酒水能比的,有这么多选择的情况下,自然看不上市酒厂的酒水。

    “我就说吧,那你看上了市酒厂的什么?我其实很纳闷,你怎么会这么配合我,这么支持我,甚至不惜得罪你老丈人,难道就是为了让对方后悔,解一解这么多年来,你心里的怨气?”朱茂林道。

    女人八卦,男人有时也会八卦。

    猜不着陈浩的动机。

    “那倒没有,犯不着故意恶心他,恶心老丈人只是附属,真正的原因是我看上了市酒厂。”陈浩拿起茶杯。

    抿了一口茶水,眼睛却一直看着朱茂林。

    “看上了市酒厂?”朱茂林愣了下,“你刚不是说没看上市酒厂的酒水吗?怎么这会儿又说看上了市酒厂?”

    他一时没回过味,想着陈浩是不是脑袋突然懵了一下,说过的话忘记了。

    陈浩笑了笑,没作声。

    朱茂林皱着眉头,过了片刻,立刻抬起头,盯着陈浩,“你说的看上市酒厂,是厂里的设备,是厂房?”

    “酒水的竞争会很激烈,只有在有能力的人手中,才会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在酒水行业分一杯羹,给政府提供税收,给市民提供工作岗位,给职工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陈浩道。

    他虽然没正面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敢的啊?

    朱茂林惊呆了,他刚刚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陈浩居然有这个心思。

    专卖店里头很安静,杨艳和苏小娟虽然不在近旁,可也听到了陈浩的话,两人也很惊讶,眼睛瞪的圆圆的。

    陈浩胆子真大!

    “市酒厂是国营单位,不会给私人,哪怕你是以集体的名义在经营副业,可市酒厂好歹有两百多号人,集体企业才几个职工?这么大的差距,怎么拿下市酒厂?”朱茂林道。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市酒厂是由中南酒类试验厂,和江城市第三酒厂合并而成,规模和名气跟茅台没法比,但在江城市这一片地界上也是翘楚,在市里排名,是前列。

    “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能做到呢?做任何事情,都是先要敢想,再有可能做到。”陈浩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可能的,你不要有这个念头,太不切实际了,你帮我,真要是打这个念头,那我劝你最好别再帮我了,我在酒厂干了这么些年,在你的帮助下才弄了个科长当当,就算市酒厂有变故,我也决定不了。”朱茂林道。

    陈浩对他的期盼太大了,他感到压力很大。

    “事在人为,朱科长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些时候职务的高低并不代表个人的能力,职务提升有许多因素,尤其是在国营单位,更是如此。”陈浩道,“是金子总归是会发光的。”

    “朱科长你是有能力的,只是时运不济,而眼下,时机会越来越多,只要伸手去捞,就能捞到,怕就怕不敢伸手。”

    朱茂林没啥信心,他给!

    个人能力的确重要,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需要贵人帮助才行。

    贵人抬一步,胜过十年路。

    “关于酒厂管理经验方面,要写,国外的不敢参考,就参考国内的,或者是友好国家的。”陈浩道,“国外的相关酒厂经验,不敢发表没关系,可以先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这方面的事情陈浩先前就跟朱茂林有聊过,这会儿又强调了一次。

    “上次你没这么急的。”朱茂林说道。

    “是的,上次的确没这么急,但情况不一样了,我买了小汽车,在市酒厂招呼了一圈,你也有了面子,市酒厂的领导,还有职工,知道你的人脉关系还不错,对你的安排,以及你在厂里的威信,都有很大的帮助。”陈浩道。

    “打铁需要趁热,之前的计划肯定也要做出一些调整,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就是理工科那么严谨的东西,看似永远有效的理论,公式,也会不断被质疑,不断被修正。”

    “更遑论其它?”

    陈浩给朱茂林上了几圈发条,让朱茂林往上拱一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