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294章 月光大宴

第294章 月光大宴

    按照规矩,殿试过后,皇帝亲点新科进士,在宫里设宴,邀请这些天子门生。

    今年的新科进士太多了,八百多人,不可能全部都来,只有一甲,二甲的进士才有资格进宫赴宴,才能见到天子恩师。

    奉天殿外,漫天的烟花十分绚丽,宫廷乐队奏着乐曲,无不彰显出永兴盛世之景和对新科进士的重视。

    朱雄英身穿常服,端着一杯酒走到宴会之间,臣子们纷纷起身。

    “今年录取了八百多名进士,我大明朝出了这么多文曲星,礼部,翰林院为国选才,辛苦了!”

    礼部尚书宋礼拱手道:“如今盛世,全靠陛下英明,治国有道,方有今日我大明文运昌隆,文曲闪耀,臣等不敢居功!”

    朱雄英笑了笑,吩咐太子亲自给宋礼倒酒,问道:“真不想干了?要离朕而去!”

    宋礼接过酒,行礼道:“回陛下,臣也舍不得陛下,只是臣年老体衰,实在无法为君分忧,还请陛下海涵!”

    “朕不强求,该有的都有,走的时候朕让太子去送你,算是你为国出力多年的补偿吧!”

    宋礼惶恐道:“臣谢过陛下!”

    明朝官员致仕,通常会保留官阶与冠带,于朝廷有大功者,更会官升一级而退,如宋礼这般正二品尚书,致仕后当会赐予太子少保之类的虚衔。

    这个太子少保是纯荣誉,与活跃于朝堂获加封之官,其含金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种情况很少,一般有资格获得这样荣誉的臣子都会在朝廷干到死。

    宴会中,冯诚端着酒走到曹家人面前,喊道:“曹老侯爷,咱爷们喝一个!”

    曹炳连忙摆手赶人:“去去去,我爹都这个岁数了,你想给他送走啊,想喝酒,老子给你喝!”

    “我不给你喝,我来找我曹大爷的!”

    曹炳指着他爹说道:“行,你来吧,你要把老头喝走了,我要不找陛下告你,我跟你的姓!”

    已经快九十岁高龄的景川侯,东宫太保曹震,身穿一身国公服,抱着拐杖坐在椅子上,两眼空洞,也不给人说话,有些痴傻的样子。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冯诚也不敢胡来,凑上去喊道:“曹大爷,你还认识我不?”

    曹震好像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反应!

    “曹叔!”

    常茂凑了过来,笑呵呵的说道:“认识我不,我常家的!”

    曹震有了些许反应,斜着眼问道:“你是常帅?”

    常茂叹息道:“完了,咱曹叔真糊涂了,真不认识人了,看来快了!”

    “滚一边去吧!”

    曹炳推开二人,骂道:“怎么说话呢,你爹才快了呢!”

    常茂咧嘴道:“我爹都快了五十多年了!”

    冯诚苦笑道:“我爹快的更早!”

    二人没事来调戏一下曹家,其实心里是很羡慕曹炳的,不管怎么说,人家家里还有个老的,还能喊声爹,这是多幸福的事啊。

    曹震熬死了所有的人,成为如今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开国功臣。

    而曹震现在有些老年痴呆了,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平常都不怎么认人,糊涂的时候居多,而且喜欢没事找事,折腾人。

    三九天去雪地打滚,三伏天穿着棉袄烤火,有时候光着膀子,拿着拐杖在屋里乱敲乱打。

    曹炳有时候被折腾的也受不了,一边精心照顾他爹,甚至亲自端屎端尿,一朝骂着他爹怎么还不死的。

    朱雄英走了过来,笑着招呼道:“曹老侯爷,还好吗?”

    曹震看了皇帝一眼,突然笑道:“陛下,嘿……我又拉了!”

    朱雄英:“……”

    曹炳吓了一跳,还没走过去,就闻到一股子臭味。

    本就是热天,这股臭味迅速传开,周围的大臣家属纷纷掩住口鼻。

    “陛下,家父御前失仪,请陛下赐罪!”

    曹炳跪地伏首,诚惶诚恐,他心里憋屈死了,皇帝亲自过来给他爹打招呼,他爹竟然直接拉一裤子屎,曹炳是彻底无语了。

    朱雄英眉头一皱,随即却笑道:“起来吧,曹侯爷年纪大了,可以理解,带老侯爷下去换身衣服吧!”

    “谢陛下!”

    曹炳连忙起身,擦了把汗,立马要把曹震带走。

    “你拉我干啥?”

    曹震瞪着双眼!

    曹炳气的咬牙,却又不能发火,低声道:“这是在宫里,不是咱家,爹,我他娘的求你了,你赶紧死吧,别活着丢人了!”

    曹震拉着裤子,就是不愿意走,曹炳都没脸抬头了,真想一拳打死他爹。

    “祖父!”

    耿叡的媳妇曹澄突然走了过来,也不嫌弃,拉着曹震的手臂,劝道:“咱们回家吧!”

    结果曹震老老实实的走了!

    耿叡娶个好媳妇啊!

    朱雄英笑了笑,并不在意,这一幕也让不远处站着的新科进士看在眼里。

    都说皇帝宽宏大量,如今一见,果真如此,在皇帝面前拉屎,这得是多大的罪过,结果皇帝却是一笑而过。

    一位年轻的蓝袍进士感慨道:“果真圣君也!”

    一个小插曲过后,朱雄英回到殿前,太子趁机提醒道:“父皇,该点新科进士了!”

    朱雄英微微颔首,老朴扯着嗓子喊道:“宣新科进士上殿!”

    话音落下,迎面走来六名读书人,分别是今年的一甲进士。

    北榜王琏,吴琼,蒋诚,南榜曾鹤龄,刘矩,裴纶,高中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六人对着皇帝行礼道:“学生见过陛下,圣躬万安!”

    “好,起来吧!”

    朱雄英看着这六人,虽然脸上挂着笑容,其实心里是不太满意的,其中最年轻的也得四十多了,最大的足足六十多岁了,地地道道的老学究。

    这个年纪,即使高中,也没有多大的前途了,一般都是在翰林院修书,或者去国子监教学,因为他们的年纪放在这,没有多少年让他们在朝堂上打拼了。

    像永兴二年的北榜状元韩克忠,中榜的时候三十岁左右,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才从翰林编修干到工部侍郎,而且这还是皇帝一步步有意的拔擢。

    六十多岁入翰林院,干两年可以直接致仕了。

    “宣北榜二甲第一名宁阳徐贤,第二名洛阳张纯……南榜二甲第一名泰和王珉,第二名吉水陈复……”

    念到名字的进士一起走过来向皇帝行师生之礼,打个照面,天子门生的名分就定下了。

    北榜的进士以山河四省居多,而南榜几乎都是闽浙赣三地,尤其是江西的进士,几乎占了南榜一半的名单。

    老朴对着名单,一次十人,向皇帝行礼,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了。

    “宣南榜二甲第一百二十一名,钱塘于谦上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