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酷暑难消!
后院的西瓜都成了尾瓜,这些二茬瓜不仅个头小,还不甜,没什么味了,就连瓜瓤都是红里透白。
可皇帝却吃的津津有味!
“父皇,过季的瓜果还是少吃,更何况这瓜属寒,伤身!”
朱雄英擦了擦嘴,说道:“那也不能扔了啊,怪可惜的!”
“回头都摘了,把皮削了,切成片烧成汤,宫里上下分着吃!”
太子眉头一皱,问道:“父皇,这瓜皮也能吃吗?”
“贫苦人家,吃不上瓜,常常捡人家不要的瓜皮煮着吃,烧成咸汤,味道也不错!”
朱雄英说的其实都是前世小时候自己的亲身经历。
穷人家的孩子,没什么可吃的,能有瓜皮汤喝都算不错了。
“太子啊,你虽然跟着老爷子在凤阳住过两年,可不要认为自己也算体察民间了,凤阳龙兴之地,不会太苦,其他地方,你还不知道……”
朱雄英感慨道:“如今人人称赞永兴盛世,国泰民安,可朕心里明白,我大明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大有人在!”
“是,儿臣受教,日后一定勤修政务,改革弊病,与民休息!”
朱雄英笑道:“如今朝政没什么弊病了,你不要乱改,朕定下的各种国策,不一定都对,起码不是错的,你只要将来延续朕定下的朝纲走下去,就好!”
“是!”
太子不敢反驳,他自己的爹,他最了解,他爹就是个十分强势的皇帝,强势的程度远超太祖,所有人都要听他的,他说的话就是对的,他决定的事情就要去做,谁说都不好使。
朱雄英突然问道:“于谦你给放哪了?”
太子悠悠说道:“京城各衙门官职都满了,他那个二甲一百多名的进士,连个乡官都难混上,前一阵子,解缙说修书缺人,儿臣把他扔翰林院修书去了!”
朱雄英点点头,说道:“行,先这样吧,让他在翰林院修修书,磨磨性子,倒也不错!”
“父皇,您好像对他很重视?”
朱雄英笑道:“留给你的人才!”
“儿臣没看出来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御史之才罢了!”
“那就看你怎么用了!”
朱雄英也不想解释什么,起身便要离开春和宫,问道:“大孙子呢?朕带他出去玩会儿!”
“父皇,小念睡了,儿臣这就让人把他喊起来……”
“算了!”
朱雄英摆手道:“那就下次吧,朕走了!”
还没走出大殿,老朴快步走来,拱手道:“万岁,周王千岁回京了!”
“五叔来了?”
“是,周王千岁孤身前来,想见见万岁!”
朱雄英大为意外,又有些高兴,连忙吩咐道:“快,快请周王来乾清宫,算了,太子,和朕一起去迎周王!”
自从老爷子故去后,朱雄英再也没见过这位五叔,周王早已彻底放下了所有的权力,周游各地,寻找各种草药,潜心研究医学。
朱雄英带着太子快步走了出去,走到五龙桥,才看到周王的样子。
“臣周王朱橚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周王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布衣,脚上的布衣粘有不少黄泥,裤子上也有许多灰尘,后面背着一个包袱,整个人憔悴了不少,看来这几年没少辛苦。
“五叔,免礼!”
朱雄英亲自把周王扶了起来。
“陛下,臣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寻找草药,并撰写医书,路过凤阳时,留了一些日子,为老家的乡亲看病抓药,本想北上开封,回家看看,却又思念陛下,就不请自来,一路走来,也没带朝服,匆匆进宫,有失体面,还请陛下海涵!”
“五叔,哪里话啊!”
朱雄英拉着周王的手,满是关切道:“这些年,朕也时常挂念五叔,不知五叔过的如何,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好吗?”
“多谢陛下挂念,臣一切都好!”
周王感慨道:“这些年臣走过大江南北,大明各处,甚至汉北,汉南也都去过了,见识了许多风土人情,也收集到了许多治病救人的方子,累是累了些,可臣也是乐在其中!”
说着,来到了奉天偏殿坐下,周王说着这几年的见闻,足迹遍及全国。
“其实不瞒陛下,臣有心想去海外看看,找找有没有什么吃的,带回咱大明,可臣老了,实在出不了海,人生遗憾不已!”
周王感慨道:“父皇临终前,让我们这些叔叔好好辅佐陛下,可臣无能,没有兄弟那样的本事,上不能马上为国征战,下不能马下辅政,只能尽一些微薄之力,以医救人,哎……”
“五叔!”
朱雄英安慰道:“治病救人,著书传世,才是真正的大善,你的功劳不比其他王叔差!”
“正好,朕要修一本包罗万象的大典,其中就有医学,朕还苦于没有医学之人编著,既然五叔来了,那朕就交给五叔负责吧!”
周王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喜与坚定,连忙起身,拱手道:“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这些年臣收集了诸多医方和草药知识,正愁无处施展,如今能为大典编纂医学部分,实乃臣之荣幸!”
朱雄英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五叔经验丰富,定能让这医学部分成为大典的亮点,所需人手,药材,你尽管开口!”
周王感激道:“陛下如此支持,臣必不负所托!”
说了一些国事,又谈起了家事,周王本来还想看看蜀王和湘王,结果二人都走了,蜀王在松江主持海运,湘王去汉南整军备战。
兄弟之间,再难见到了!
谈起燕王,朱雄英也没敢把燕王受伤的事说出来,怕周王担心。
“五叔,你能来京城看朕,朕很高兴,留在京城吧,过些日子就是中秋了,咱们一起吃团圆饭!”
周王有些犹豫道:“陛下,臣想回开封,处理完家事再回来!”
说完,周王低下了头,有些羞愧!
周藩的世子之争,愈演愈烈,争了十几年,周王次子汝南郡王朱有爋多次向朝廷举报,他大哥周王世子朱有炖有谋反之心,朱雄英都没搭理他,兄弟俩闹的是水火不容。
而周王这些年不在开封,一心钻研医术,也没心思去管这些家事。
“五叔啊,你就算回去了,又能怎么样,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你打哪个他都疼啊!”
周王无奈道:“陛下说的是!”
朱雄英起身说道:“这样吧,朕来处理,朕让汝南郡王去封地就藩,省的闹这些糟心事,五叔以为如何?”
“陛下,要把那不孝之子封去哪里?”
朱雄英笑了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