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64章 相互拆台

第364章 相互拆台

    三日后!

    阿瓦城东来了一支明军,为首的大将军身穿盔甲,骑在马上,威风凛凛。

    朱高煦,蓝太平,平安,吴忠,四人全部站在城外迎接。

    除了吴忠,四人都是大将军,可大将军只是临时官职,论身份,还要属湘王最为尊贵,不仅因为他是亲王,而是他和皇帝的关系最好。

    “见过湘王千岁!”

    众人纷纷行礼,态度十分恭敬!

    湘王翻身下马,冷着脸说道:“你们几个来的都挺早啊!”

    朱高煦陪着笑脸说道:“十二叔,就等你了!”

    “等我?等我干什么?”

    湘王质问道:“等我和你们一起抢王宫的财物,等我一起烧宫殿,还是等我和你们一起抢当地百姓的牲口!”

    “你们来到都做了什么,以为本王不知道是吗?”

    四个人纷纷低头,看来湘王没打算给任何人留面子,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刚来本王来到阿瓦城外,冲上来一群百姓,说明军是仁义之师,为何抢他们的牲口,本王想问问,这是谁干的?”

    朱高煦率先开口道:“十二叔,这事和我可没关系啊,你是知道我的,我向来敢作敢当,没干就是没干,砸不到我头上!”

    “也是我干的,我的部下没接触过外面的百姓!”

    “我也是!”

    吴忠,平安纷纷表态!

    三人看向蓝太平,朱高煦说道:“十二叔,蓝大将军前几天派人去捞了些牛羊回来,想必此事和他有关!”

    蓝太平连忙说道:“湘王千岁,我是让部下去弄了些牛羊回来犒赏部下,可都是花钱买的啊!”

    “你拉倒吧!”

    朱高煦沉声道:“你蓝大将军买东西什么时候给过钱,你祖传干无本买卖的,谁不知道谁啊!”

    “没错!”

    平安附和道:“这事就是你的部下干的,没什么说的!”

    “老子就是花钱买的!”

    蓝太平急眼了,要多委屈有多委屈,自己平常抢习惯了,如今好不容易花钱买一次,还被人冤枉没给钱。

    “放肆!”

    朱高煦呵斥道:“你谁老子?”

    “老……我就是花钱买的,不信就查……现在就查……”

    湘王冷声道:“陛下三令五申的说过,不许劫掠百姓,知法犯法,到了八百大甸自己给陛下解释去吧!”

    “来了这么久,一没张榜安民,二没宣布朝廷国策,三没收拢地方军队,都干了些什么……”

    “一个个私心作祟,只会考虑自己那点账,全然不顾朝廷大业!”

    湘王骂完一顿,走进王宫,接下来他要给这些人擦屁股。

    别人不用心,他身为皇帝的叔叔,有这个责任帮侄子治理好江山社稷。

    回去后的蓝太平立马找来戚宁问道:“你怎么办的事,老子让你花钱买,你怎么又犯毛病了?”

    “大将军,我真是花钱买的,绝对没有抢一头牛羊啊,还出的钱还多了不少呢!”

    戚宁苦着脸说道:“我总不至于捞兄弟们嘴里的那口肉吃吧!”

    “我看这事也不能怪戚宁!”

    常茂趁机说道:“这手下难免有几个不听话的,贪了点钱,抢了几头牛羊让湘王发现了!”

    “查!”

    蓝太平果断说道:“查查是谁干的,老子不受这个冤枉!”

    “大将军!”

    戚宁说道:“买牛羊的时候我都是亲自过手的,如果说谁吃了这点钱,那只能是我了,除非是人家白送的牛羊!”

    “那可真见鬼了!”

    张袭皱眉道:“是不是没有这事,湘王故意找事来敲打大将军的?”

    “不太能!”

    蓝太平摇头道:“湘王不是那种无中生有的人!”

    “不用猜了!”

    听了半天的陈瑛起身,悠悠说道:“这事八成是抢东西的那三家干的,冒充咱们的人,反正这地方的人也分不清谁的军队,都是明军干的呗!”

    戚宁问道:“他们为啥要这样干?”

    陈瑛冷笑道:“他们自知理亏,自然是把大将军也拖下水,法不责众……”

    蓝太平咬着牙骂道:“这三个卑鄙小人,老子给他们没完!”

    “算了!”

    陈瑛劝道:“这点小事都不算什么,更何况,你们这一路也没少……”

    “这说起来,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其实倒也是好事,都拿点,陛下也放心,毕竟你们这些大将军各个手握重兵……”

    “陛下为何要亲自前来西南坐镇,四五十万兵马在你们手上……”

    ……

    湘王来到后,立马接手大局,先将国王明恭押送到八百大甸,随后派人在各地张榜安民,宣布大明新政国策,赢得民心,绝不能让汉南的事情再次上演。

    而此时的朱雄英还在前往八百大甸的路上。

    楚王之所以没来阿瓦城,而是奉命带兵北上,八百大甸直接投降了,并上交了所有兵权和土地。

    此时的八百大甸已经被楚王控制起来,确保皇帝的安全,并且在清迈修建一处行宫,并铸造高台,准备封赏大典。

    ……

    京城,尚书房!

    兵部侍郎铁铉走了进去,行礼道:“殿下,军报,永兴三十年六月,西南半岛全部平定,五路大军会师阿瓦城,正在前往八百大甸的路上!”

    太子听后,顿时大喜,立马接过军报看了起来,说道:“好,好,西南半岛平定,父皇此生心愿已了!”

    “来人,去请几位辅臣来!”

    没多久,几个辅政大臣来到了武英殿,太子将军报分于众人观看,臣子们连连道喜。

    “殿下!”

    铁铉开口说道:“如今仗打完了,朝廷当封赏有功将士,抚恤阵亡将士,并于西南半岛划分行省,设立三司,驻守兵马……”

    李景隆摆手道:“这些事陛下会亲自过问,就不劳铁侍郎费心了!”

    自从皇帝走后,李景隆成为头号辅政大臣,他整个人都变了,一改往日圆滑的样子,变得十分沉稳,一副独断朝政的态度,遇到不同意见,立马怼过去,一点都不留情面,也不怕得罪什么人。

    这曹爽一下子变成了曹操,实在让人有些不太适应。

    而这些事,皇帝早就提前准备好了,他去八百大甸就是为了干这些事的。

    朱允熥趁机问道:“陛下现在到哪了?”

    杨士奇说道:“按照路程,陛下此时应该过了孟艮土府,到了八百大甸的地界了,如果不出意外,想必近两日就到了!”

    朱允熥皱眉道:“你好像很盼着陛下出什么意外?”

    杨士奇一愣,沉声道:“徐王此言,实在是想陷杨某人于不忠不义啊!”

    解缙站出来,笑道:“都是辅政大臣,大家当齐心协力辅佐殿下,可不能自己乱起来啊!”

    “好了!”

    太子问道:“收复西南半岛乃我大明朝天大的喜事,朝廷也要做些什么,诸卿认为当如何庆贺?”

    杨士奇拱手道:“殿下,臣以为当举国欢庆,朝廷大赦天下,与民更始,以显皇恩浩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