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68章 封赏大典

第368章 封赏大典

    皇帝先见了湘王,这也让其他几路的大将军心里没底,仗是打完了,也打赢了,可他们屁股多多少少都不干净。

    皇帝真要和他们追究,别说封赏了,说不定都要贬官。

    而湘王为人耿直,没有私心,他绝对维护皇帝的利益,几个人干的那些事,瞒不过皇帝。

    几人提心吊胆的等了数天,可并没有任何动静,当然,他们也没见到皇帝。

    直到七月中旬,行宫才传出消息,所有人翘首等待的封赏大典定在三日后,这才让他们稍微放了心。

    三日后,破晓!

    八百大甸,清迈之地!

    各路大将军身着崭新的铠甲,精神抖擞却又带着几分忐忑地齐聚在高台之下,身后站着数不清的将士,整个清迈都被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所笼罩。

    皇帝身着明黄龙袍,大步走了过来,神情肃穆,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所有将士行起军礼,齐声呐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之大,震天动地,仿佛刺破云霄,久久回荡在上空,耳膜都被震的嗡嗡响。

    这一声呐喊,同于在向四海八荒宣布,西南半岛,归于大明。

    皇帝微微抬手,声音洪亮道:“诸位将士,请起!”

    “刷……刷……”

    明军整齐划一的动作十分威风!

    朱雄英上前走了两步,面对所有明军将士说道:“众卿……将士们,西南半岛的天比往日亮了三分,这光不是朕身上的龙袍映衬出来的,而是你们在西南半岛的丛林中,山谷中,河流边,一刀一枪,用热血和性命打出来的!”

    “所有的军报,朕都看了,每个人的功劳,朕都记得……”

    “许多将士奋勇杀敌,朕记得湘王那一路大军,有一位叫陈义的小百户,在攻打南掌黎府城池时,孤身一人,冒着箭雨,用火药炸开了城池,大军才顺利攻了进去,拿下城池!”

    “陈百户在吗?朕想见见你!”

    湘王回头看了一眼,吩咐了下去,很快,一名小军官快速跑来,手臂被一根绳子吊在脖子上,很明显断了。

    “陛,陛下……”

    陈百户低着头,单手行军礼,有些紧张!

    “陈百户,请上来!”

    朱雄英对这位立有军功的陈百户很是客气,待到近些才发现,陈百户不仅断了一条手臂,一只眼也没了。

    “这手臂和眼睛是如何伤的!”

    陈百户说道:“回陛下,是在炸城门时,手臂被炸伤,眼睛是被溅起的石子嘣瞎了!”

    朱雄英听后,不禁叹息一声,说道:“你是为国征战,为国负伤,大明不会亏待你的,朕听说你的事迹,动容不已,朕就想,一定要亲自见见你!”

    陈义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自己只是一个小百户,在场的军官百户,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了,其中立下军功的也不在少数,可皇帝却唯独对自己礼遇有加,这简直不可思议。

    朱雄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安心养伤,等伤好后,不仅会升官,还会把你调到安稳的卫所去,以后好好生活!”

    陈义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单膝跪地,声音颤抖道:“谢……谢陛下圣恩!”

    “不用谢朕,这是你应得的,是你拿命换来的!”

    台下许多将士动容不已,皇帝竟然连一个小百户的军功都知道。

    朱雄英继续朗声道:“除了陈百户,还有李明将军,怒江之战时,为大军开路,身重三箭,死战不退,最后抱着敌人一同滚入江水之中,壮烈牺牲……”

    “还有为大军探路中瘴气而亡的士卒王猛,为大军做饭,上山砍柴却不慎跌入悬崖下的火头军老赵……”

    “太多的将士为朝廷大业而牺牲,他们的名字都会被载入史册,他们的牌位在英灵殿受万世香火,他们的功绩,万古流芳!”

    台下将士们听着皇帝的话语,无不眼眶泛红。

    皇帝接着说道:“朕知道,还有许多将士负了伤,流了血,你们的付出,朕都看得见,今日,朕要论功行赏,以谢诸位忠勇!”

    先告慰阵亡的将士,再封赏有功且活着的将士。

    而这个时候也是最为激动的时刻,因为接下来,大明会杀出一批新的勋贵,五公十侯二十伯。

    礼乐过后,老朴手拿圣旨走了过来,缓缓打开,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西南半岛蛮夷跳梁,久扰边圉,侵我疆土,虐我边民,朕临御以来,念兹故土,思安黎元,遂决意兴师,收复失地……”

    “今赖天地佑护,宗庙威灵,将士用命,群臣协心,大军所向,蛮夷溃遁,西南旧土尽归版图,边民重沐王化……”

    “此非朕一人之功,实乃众卿与三军将士喋血奋战,殚精竭虑之效,兹当论功行赏,以彰忠勇,以励将来……”

    “征南大将军,高阳王朱高煦,临危受命,征讨麓川思氏贼子,身先士卒,深入险地,破敌营寨,势如破竹,厥功至伟,特晋封为亲王,封号汉王,世袭罔替……”

    朱高煦眼中闪过惊喜与孤傲,跪地谢恩:“臣朱高煦叩谢圣恩,万岁万万岁!”

    朱高煦是大明第一个从郡王晋升为亲王的宗室,从此可以脱离燕藩,他这一支的子孙可以单独开宗立藩了。

    “湘王朱柏,治军严谨,谋略过人,收复南掌,安定百姓,主持大局,居功甚伟,增湘藩俸禄一万五千石!”

    亲王俸禄是统一的一万石,湘王已经是亲王了,爵位到顶了,封无可封,只能增加俸禄了。

    接着,老朴继续念着圣旨!

    “楚王桢,朕之王叔,素怀忠勇,然天不假年,王舟行至南海,未及抵阵,染疾猝逝于海上,壮志未酬,遗恨千古……”

    “周王橚,朕之王叔,性耽医道,素怀仁心,西南战事起,携良医,药材星夜赴前线,于军营不分昼夜救治伤员,后著书留世,油尽灯枯而亡……”

    “夫王者,或死于战,或活于民,皆为社稷,楚王忠烈,虽死犹荣,周王仁惠,活人无数,二王之行,当为宗室之范,群臣之鉴,增周楚二藩,俸禄各五千石!”

    楚王朱孟烷替父谢恩,周王的封赏也会送到周藩。

    皇室的封赏结束了,老朴换了一份圣旨,大明的五公十侯二十伯马上出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