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还是有的,不过会做出成品还进行战地试验,这两把枪是要给你的,但最近还不能给你,我还要用到。”
庞兴华见张花城很喜欢的样子,赶紧提醒一下。
毕竟后面还要当样本用的。
“没事,如果以后有设备和材料,我自己也能手搓。”
张花城自问在枪械制作方面,绝对能媲美当前的那几个军工厂的八级工,只是没有材料也没有设备。
“看看这个。”
庞兴华想了想,将一个红头文件递给张花城。
张花城看到上面的绝密二字连连摆手道:“要不庞伯伯你简单地和我说一下吧,我就不看了。”
上一世当了一辈子的兵,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让他无法违背,他可以杀人放火,但这种国家机密他如果就这样看了晚上会睡不着觉的。
“红星机械厂改军工厂方案没通过。”
庞兴华收回文件。
“换地址?”
张花城眼睛一亮。
“你怎么猜到的?”庞兴华还准备卖个关子的,表情一僵,他感觉自己在张花城面前仿佛就是一个新兵蛋子。
“文件都有了,不通过必然是有别的方案,而且红星机械厂确实不合适,军工厂的地址要隐秘,也要在人烟稀少的区域,如果我猜得不错,是准备在长白山里面建一个隐秘的军工厂吧,日军以前留下一些军事工程完全可以进行改造,位置也已经选好了吧?”
张花城之前就猜到了,红星机械厂太明显。
军工厂至关重要,绝对会在一个非常保密的地方。
庞兴华来回看着手中的文件,一时间有点恍惚了,自己是不是刚刚给他看过了?还是小周看了?不对,小周也没看啊,自己甚至还没有和他说一点。
只是和小周说等会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可这怎么回事?
张花城对六十年代的军工厂太了解了。
六十年代根据领导人提出的东北军工厂政策,其中就有三线建设政策,应对国际局势紧张,将部分东北军工厂迁到偏远地区,分布工业布局,增强战略防御能力。
还有人才调配和致远,技术升级与设备引进,科研与人才培训等等,这些张花城比庞兴华更了解。
“规模如何?”
张花城想知道这个。
规模是关键。
“暂时规模是属于比较小的,但会有一个连队驻扎,虽然小但里面什么都有,图书馆,篮球场,食堂,托儿所等等等等,可以说比我们县城还全面,这是我特别申请的,上面也直接通过了,而且按照我的申请,会在近期动工,不管天气如何,甚至可以调动整个县的各大队来协助修路等任务。”
庞兴华从包里取出一张图纸。
“这个好啊,这个好,位置选好了吗?”张花城惊喜,六十年代中型大型军工厂才会有的配套,这里几乎全都有了,他很清楚这种配套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和九十年代的普通生活水平没有任何区别了!
“选好了,我就先卖个关子。”
庞兴华笑了笑,没有告诉张花城兵工厂的位置。
卖关子?
难道说是距离陈堂三里渠不远吗?
张花城暗暗的猜测。
“对了庞叔叔,能不能帮我个忙,我想让我们张家堂从当前的陈堂三里渠脱离出来,不脱离出来我做什么都不方便,动不动就会被举报,你看看能行不?”长海县当前有十几个公社,庞兴华出面,别说公社了,就是当前核心行政主体的县政府也会帮忙的。
对他而言这可是大事。
“这种小事,我回头和县里的领导打个招呼,找人带你去办,不过你们大队的位置我来给你们选,正好方便以后你去军工厂,或者说以后你就住在军工厂。”
庞兴华一听这根本就不是事,六十年代初期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社规模调整,部分县城将公社都纷纷合并,当前的公社都能在县政府的安排下随便整合,一个大队,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爽啊!
张花城连连点头。
如此一来,以后大队扩张规模也是简简单单的事了,黑山大队完全可以吸纳过来。
正好带铁柱幼娘去盖章,还有小姨一家的户口迁移工作也一起去盖章。
大哥一家要不要迁到县城呢?
可在县城对当前而言还不如在大队了,马上就要分离开了。
“晚上去我家吃饭,我们好好聊聊!”
庞兴华乐呵呵的。
“明天吧,明天我带琳琳和兜兜来,正好有好东西要给庞伯伯呢。”张花城想起了人参虎骨酒,给庞兴华一罐普通的,争取让他长命百岁,这大腿得保护好了,可不能嗝屁。
“什么好东西?”
“虎骨!”
陈堂三里渠,张花城带人回来以后他就去找五叔公了。
结果来到五叔公家里,他老人家正和三爷爷喝酒,一人裹着一张巨大的狼皮,喝的还是他给的人参虎骨酒,桌上一盘炸鱼一盘花生米。
这是喝上瘾了?
张花城看着有点醉醺醺的二老,也是有点哭笑不得。
“花城来了啊,来来来,陪我们喝一杯,你五叔公不行啊!”
三爷爷很高兴。
最近生活太好了,张花城不但给他倒了一罐头瓶的人参虎骨酒,小炸鱼和花生米也给了很多,让他现在一天喝一顿,美滋滋的。
五叔公歪倒在炕上,哼哼唧唧的也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就没动静了。
张花城过去伸手放在鼻子下面试了试,有气,喝醉了。
毕竟酒的度数太高。
“三爷爷,族谱在哪里啊?”张花城看了看堂屋的一堆灵牌,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族谱。
三爷爷起身要帮忙找。
“族谱?”
五叔公仿佛触发了关键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花城啊,你找族谱啊?族谱在柜子里,族谱……族谱快没人了……”
还没说完就继续睡着了。
柜子里?
张花城找到柜子,打开以后看到了一本红色封面的族谱,上面写着张氏支谱四个大字,还标记了民国时期。
序
古者赐姓命氏而族分其氏族盛……
张花城取出坐在桌前,小心打开,里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繁体字,让他一时间都难以认全。
翻了很久,他看到自己三十来岁就牺牲在战场上的爷爷,也看到了死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大伯和二伯。
张花城眼眶也慢慢地红了。
三爷爷仿佛想到了什么,坐在桌前一声不吭地自饮自酌。
“不哭,好孩子,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好一会三爷爷一拍桌子,接着就发出了铿锵激昂的唱腔!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
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沉睡中的五叔公抬起头,看着唱起剧的老三,眼睛也是逐渐模糊。
“发神经……”
“老三你又发神经……”
“吾儿……”
“吾儿啊……”
五叔公眼中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