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沈大学士见到魏云舟,十分欢喜,拉着他的手说个不停。
如果不是汤圆打断沈大学士,他老人家还有的说。
沈大学士这才想起来,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教导魏云舟,不敢再聊天,赶紧教导魏云舟。
虽说沈大学士精通书法,但他也擅长经义。平日里他要去给太子讲经的,偶尔也会给永元帝讲经。
教到午时,沈大学士便回翰林院了。他还有修史的差事,不可能一整天都教魏云舟经义。
临走前,沈大学士拍了拍魏云舟的肩膀,让他好好学,争取连中四元。
魏云舟没有回魏国公府用午膳,而是留下来用膳。
用完午膳,魏云舟和汤圆午睡了一会儿。未时,余大人过来了。又是一个老熟人。
余大人跟沈大学士的反应一样,见魏云舟十分高兴,忙问他这三年在金陵读书好不好。
又是一个说了不停下来的人,让汤圆不得不打断他。
余大人这才开始教导魏云舟,教到申时末才停下来。
教完,余大人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下来跟魏云舟他们一起用晚膳。
用晚膳时,余大人一直关心地询问魏云舟这三年在金陵书院的情况。魏云舟一一都回答了,并且回答的十分认真。
余大人不能久待,用完晚膳,便离开了。
魏云舟倒没有急着回魏国公府,而是陪汤圆喝茶,聊了一会儿天后才离开。
临走前,汤圆递给魏云舟一个锦盒,“这里面装着三年前乡试的考卷和各地解元和亚元的答卷,你好好地看看。”
魏云舟一脸惊讶道:“还有各地的解元和亚元的答卷?”
“对,让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答卷的。”汤圆抬手拍了拍魏云舟怀里抱着的锦盒,叮嘱道,“你好好地学习下。”
魏云舟没好气地说道:“你们为了让我考中解元,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你知道就好。”
听到这话,魏云舟冷笑两声:“走了。”刚走两步,魏云舟忽然转过身来,看向汤圆道,“别忘向你爹辞了大理寺的差事。”
汤圆微微颔首道:“不会忘。”
魏云舟朝汤圆摆了摆手说:“走了。”
“路上小心。”
回到魏国公府,魏云舟先去前院见了魏国公,给他老人家请安。
魏国公见魏云舟回来了,什么都没有问,只是叮嘱魏云舟好好地跟先生读书,不要辜负皇上的期待。
魏云舟听了后便离开,回到翠竹园。
李姨娘见儿子回来了,忙问他饿不饿,至于他今天学了什么,见了什么人,怀里的锦盒装了什么东西,她也没有问。
她跟魏国公有一点很像,不该她知道的事情,她都不会好奇地问。
魏国公不问魏云舟学了什么,是因为他知道小儿子读书用不着他操心。就算他想要操心,他也不懂啊,毕竟他没有参加过乡试。
陪李姨娘说了一会儿话后,魏云舟回到自己的屋子,连忙打开锦盒,从里面拿出三年前的咸京城的乡试考卷。至于各地解元和亚元的答卷,他暂时不看,等他先模拟考过后再看。
魏云舟取出三年前的乡试考卷,先仔细地看了看考题,发现要比江南的乡试考卷简单。
在金陵书院读书的时候,魏云舟他们也模拟考过乡试。当然,考的都是很多年前的乡试考卷。
乡试跟童试一样,每个地方考的内容不一样。
咸京城的乡试考卷,自然与江南的不同,要比江南的简单些。
不过,会试和殿试都是来咸京城考,所以考卷的内容是一样的。
不管是童试,还是乡试,咸京城的考题都比江南简单,所以江南的学子很看不起咸京城的廪生和举人。
当初,魏云舟以咸京城小三元的身份进入金陵书院,没少被江南的学子小看,也没少被挑衅。好在最后都被他打败了。
等到亥时,元宝见魏云舟还没有睡,赶紧进来提醒他时候不早了,劝他早点休息。
魏云舟写完一篇文章才睡。
他写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加赋而国用足,其害乃甚于加赋论。”
魏云舟记得“不加赋而国用足”这句话出自北宋的王安石之口,怎么大齐会有这句话。还有,“其害乃甚于加赋论”出自司马光之口。
王安石觉得国家财政困难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善于理财的人,于是提出“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这个论断。但,司马光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王安石的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很难实现。司马光的观点也不能说有错,他认为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
其实,这句话考的就是在不加赋的情况下,能否增加国家的财富?
魏云舟写完文章后,却满肚子疑惑。
这个世界并没有宋朝,更没有王安石与司马光,这句话出自哪里?谁说的啊?
明日去问问先生。
“少爷,马上就亥时了,您赶快洗洗睡吧,明日一早,您还要去汤圆少爷那里读书。”
魏云舟收好写好的文章,准备明日带去给先生看看。
元宝伺候魏云舟沐浴,给他搓背。
等魏云舟沐浴完出来,雷五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雷五恭敬地禀告道:“少爷,就在刚才,咸京城里一些地方传出程锦良命格贵重的传言,还有些小乞丐在唱,想必等到明日一早,就能传遍整个咸京城。”
“这么快就动手了啊。”这才几天啊,他们就等不及了啊。“啧啧啧啧,程锦良真是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子啊。”
魏云舟问道:“有庆王是假皇子的传言吗?”
雷五答道:“没有。”
“这么看来,他们先宣传程锦良是命格贵重,能给大齐带来祥瑞的皇子,然后再传出庆王是假皇子一事。”魏云舟暗忖道:以他们心急的程度来看,只怕等不了三天,就会传出庆王是假皇子的谣言。
“少爷,接下来该怎么做?”雷五问道。
“继续盯着。”魏云舟捏着下巴说,“后天,我们帮他们加一把火,让这个传言传的更真一些,然后再安排一出戏。”
“一出戏?”雷五面露疑惑地问道。
“一出真假皇子的戏。”魏云舟朝雷五招了招手,示意他把耳朵凑过来。
雷五乖巧地把耳朵凑到魏云舟的嘴边,魏云舟如此这般地跟他说了一番话。
听完后,雷五目光崇拜地看向魏云舟。
【PS:不加赋而国用足,其害乃甚于加赋论,这道题是清朝湖南乡试的考题,写出来给你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