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府,翠竹园里。
李姨娘今日起晚了,来到膳厅见到魏云舟竟然在,面上不由地浮现一抹惊诧之色。
“心肝儿,你怎么还在家里?”平日里这个时候,儿子早就出去读书了。
听到李姨娘这个问题,魏云舟满脸无奈地说道:“姨娘,我昨晚回来不是告诉过你,我今日休息,不用去读书吗?”
“哦对,你有跟我说过。”李姨娘不小心忘记了,“那你今日打算做什么?在家休息一天?还是打算出去走走?”
“姨娘,你今天打算做什么?”魏云舟没想好今天到底做什么。
“我还不是在家里……”李姨娘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抬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我这记性,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既然你今日休息,那就跟我一起去云青观烧香祈福,求三清爷爷保佑你考中大三元。”
“好,我们一起去云青观。”
就在这时,周嬷嬷突然开口道:“姨娘、少爷,夫人和七少爷,还有七夫人今日也要去云青观。”对魏国公府里发生的事情,周嬷嬷她们一清二楚。
“啊?他们去云青观做什么?”李姨娘面露疑惑地问道,“求子吗?”
正在喝汤的魏云舟听到这话,惊得直接把嘴里的汤喷了出来。
“咳咳咳咳咳……姨娘您这是在笑话七哥他们吗?”说起来,七哥成婚才一两年,没有孩子不是很正常么。
“我笑话他们做什么。”李姨娘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这么说。
“不是求子,是求考中。”周嬷嬷提醒李姨娘和魏云舟道,“过几日就要考院试,夫人带着七少爷去祈福,希望这次七少爷能考中秀才。”
“对哦,马上就要考院试了,难怪夫人要带着七少爷去云青观。”前两年,魏逸阳终于考过府试,但却一直没有考过院试。
“心肝儿啊,院试结束后,可就是乡试了,你紧不紧张?”李姨娘说完,心里不觉紧张了起来。
“离乡试还有一个月,有什么好紧张的。”魏云舟是真的不紧张,“再说,我又不是考不中。”
见儿子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李姨娘失笑道:“你就不能谦虚一下吗?”
“实话实说,有什么好谦虚的。”魏云舟说完,拿起一个肉包,大口地吃了起来。
“夫人他们要去云青观,我们还去吗?”李姨娘倒不是怕国公夫人,只是怕麻烦。
“为什么不去?我们又不跟他们一起去,他们去他们的,我们去我们的。”这段时间,天天读书,满脑子都是经义和策论,他也该出去散散心,换个脑子轻松下了。“我们晚点过去,与他们错开,这样就不会与他们遇到。”
魏云舟也不想难得的休息日,因为遇到国公夫人他们,坏了好心情。
“行,那我们就晚一些去云青观。”李姨娘也不想遇到国公夫人他们,糟心。“要是他们遇到我们,估计也不会高兴。”毕竟七少爷一直没有考中秀才,而她宝贝儿子马上就要考乡试了。
“心肝儿,你说阳哥儿这次能考中秀才吗?”魏国公府的公子们从小就读书,然后参加科举考试,一考就是考了很多年,但至今为止除了宝贝儿子考中了秀才,其他人没有一个考中秀才。
松哥儿他们考了很多年没有考中秀才,直接不读书考科举了。如今魏国公府就剩下宝贝儿子和阳哥儿还在读书考科举。
“他不是去慧贤书院读书了吗?说不定今年就能考中。”
李姨娘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如果阳哥儿今年还是考不中秀才,你说他还会继续读书吗?”
魏云舟见李姨娘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好笑道:“姨娘,你这么小声做什么?”
“我这不是怕夫人听到,然后跑来跟我算账吗?”
“这里是翠竹园,离夫人的正院很远,夫人就算是有顺风耳也听不到你说话。”
“那可不一定,夫人的耳朵尖的很。这三年你不在府里不知道,凡是府里有人说阳哥儿考不中的话,夫人都能听到,然后严惩。”李姨娘轻声地说道,“这几年,一到考院试的时候,整个府里的气氛就变得奇怪,尤其是正院。”
“考不上是他魏逸阳没本事,怎么还怪到别人的头上。”魏云舟撇了撇嘴说,“前几年,每到考试的时候,他们不是挺有自信的么,坚持认为自己能考中,还能考中案首。”
“现在不了。”李姨娘摆了摆手,“夫人和阳哥儿哪还有脸像以前那样吹牛。”
“哦,是吗?”魏云舟玩味地笑了笑说,“那还真是成长了啊。”
“看别人考个科举怎么那么难,但你却轻轻松松考中小三元。”李姨娘感觉魏逸阳他们考秀才比登天还难,而她宝贝儿子考秀才就像喝水一样简单。
“那你是因为你儿子我聪明。”
“不愧是老娘的儿子。”
魏云舟:“……”姨娘,您这么夸自己,是不是不要脸了点。
见儿子好像不服气,李姨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挑眉问道:“老娘说的不对吗?”
“对对,非常对,我这么聪明,完全是遗传了您聪慧。”
李姨娘听高兴了,扬起下巴说道:“本来就是。”得意完,她又问道,“你说阳哥儿这次到底能不能考中?”
“我怎么知道。”魏云舟伸手接过周嬷嬷递来的巾帕,擦了擦手说,“考不中,那就接着考呗。他现在还年轻,还能继续考。很多人考到白发苍苍,也还在考。”
“其实,阳哥儿想进的是国子监,夫人还找过国公爷,让国公爷跟二老爷说一声,送阳哥儿去国子监读书,但国公爷没同意,为了这事他们还大吵了一架,后来吉安侯府就安排阳哥儿去了慧贤书院读书。”
“魏逸阳进国子监?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中,怎么进国子监?难道夫人他们不知道国子监招收学生,除了看家世,还要看科举考试的成绩么?”
“规矩是这么定的,但也有不少人没有考中秀才也去国子监读书了么。”
“秀才都没有考中,就不要跑去国子监丢人了。”魏云舟嗤笑道,“魏逸阳要真是去了国子监,这辈子都没有可能考中秀才。”
“为何?”李姨娘不解地问道,“不是说国子监很厉害吗?”
“是很厉害,但里面的勾心斗角更厉害,是非也多。”国子监里大多数学生都是官宦子弟,相当于小型官场了,里面的算计并不少。“就魏逸阳的脑子,就算进了国子监,没过多久就会被赶出来,不然就会被欺负的很惨,爹不让他进国子监,是为了他好,省得他在里面被生吞活剥。”
李姨娘被魏云舟的这番话吓到了,“在国子监读书这么吓人吗?幸好你当初没有进国子监读书。”
“我不一样,我进去了不会有事,但魏逸阳进去,肯定会出事,说不定会连累到魏国公府。”
“心肝儿,你这么夸自己是不是有点不要脸?”
“我说的是实话。”魏云舟站起身道,“我带大黄去找小竹竹玩一会儿,姨娘您收拾好了,我们就出发去云青观。”
“正好你问问你二婶要不要一起去云青观。”
“好,我问问……”魏云舟想到崔家姑娘还在幽篁院,停住了脚步,“我不能过去。”
“哦对了,崔家姑娘还在。”李姨娘这才想起来崔灵儿的存在,“心肝儿,我一直没有问你,你对崔家姑娘有那个意思吗?”
“我没那个意思,二十岁之前我都不会成亲。”
“二十岁?”李姨娘惊呼道,“你之前不是说考中进士后就考虑成婚么,怎么现在变成二十岁了?”二十岁成婚,二十一岁才有孩子,也就是说她还要等六年才能抱到孙子?
“我没说我二十岁一定会成婚,但在二十岁之前,我绝对不会考虑成亲。”
“你认真的?”
“比珍珠还真。”
李姨娘:“……算了,反正你的婚事,我又做不了主,随你什么时候成亲。”她还是不要操这个心了。
“姨娘,您能这么想就好了。”
李姨娘:“……”她不这么想,又有什么办法。“崔家姑娘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我之前请大哥帮我跟二叔说了,我想他们应该清楚我的意思,不会再想着撮合我们了。”魏云舟道,“所以,我还是不要去幽篁院了,省得让人误会。”
“那你跟大黄玩一会儿,待会就我们母子俩去云青观。”
“好嘞。”魏云舟拍了下一直蹲在他脚边的大黄的头,“走,大黄,我们去玩一会儿。”
“汪!”
李姨娘用完早膳,看到魏云舟像个孩子一样逗大黄玩,面上不觉地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唉,你说如果当初没有让他读书,让他去学做生意,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累?”
周嬷嬷不明白李姨娘为何会说出这种话来,“姨娘,您为何会这么想?”
“这孩子在我面前一直都是一副轻松没事的模样,但我知道他心里藏了很多事情。除了考中大三元,他应该还背负了别的事情。”李姨娘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察觉到,只是她没有过问。再说,也不是她能过问的事情,所以她一直当做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