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这是不是不扬神?”
“妈啊,不扬神上央视了。”
“很好很强大,我感觉又在了。”
看到陈扬的出现。
一众书友又是感觉在看《我是全能大明星》一般。
这本书之前陈扬就说过。
这是一本跨界装逼打脸的。
现在来看。
陈扬与里面的主角一样,也是不断的跨界,不断的装逼打脸。
他本是一个写的。
后面却跨界写起了流行歌曲。
你说写流行歌典也就罢了,只能说他多才多艺。
现在又跑到了央视当起了嘉宾。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嘉宾,这般出场的方式,妥妥的是《汉字听写大赛》出题人啊。
“这个陈扬老师是谁?”
“不知道啊,看起来这么年轻,好像主持人对他也非常的尊重。”
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问道。
很快。
其他一些人却是第一时间回复:“陈扬老师是震旦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系的高材生,而且还是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冠军,也是电影龙蛇的原著作者,雪中的作者,剑来的作者,大千世界的作者,斗破的作者……最近的孤勇者这一首歌曲,也是陈扬老师写的。”
“对了,《汉字听写大赛》这个节目,也是陈扬老师策划的。”
还要怎么介绍。
这里面陈扬任何一个身份,都能让陈扬有资格登在央视舞台。
而更为震惊大家的是,这个节目竟然是陈扬搞出来的。
好吧。
这样的人物,他要说没资格呆在这里,谁还有资格?
“天才少年,果然是天才少年。”
“我就说看起来一表人才,文质彬彬,器宇轩昂啊。”
“滚蛋,刚才你还说这货是谁呢。”
“好了,好了,别吵,看陈扬老师出题吧。”
镜头里。
主持人向陈扬打了打招呼。
陈扬面对着镜头,也是向镜头前一众观众说道:“同学们好,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位网文作者。此前写过不少,经常有书友吐槽我的错别字怎么这么多。借着这个机会,我也跟大家一起学习。……不,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啊,要是写不出来,我也吐槽大家了。”
“请听题,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说的是兄弟之间性格,品质,爱好不一样。这句话大家应该经常听说,但,这里我想请问,龙生九子里面是哪九子?当然,为了减小一定的难度,在这里我会进行一定的提示。”
陈扬继续说道:“第一子,也就是龙生九子里面的老大,他叫做囚牛。他的性格非常温顺,囚牛平时喜欢音乐,他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琴头上会雕刻有囚牛的雕像。请大家写出囚牛两个字。”
“完了。”
“qiu niu怎么写?”
“qiu是哪个qiu?求饶的求,还是皮球的球?”
“我之前好像听过这个,但一下子完全没印像啊。”
结果。
当场因为一个囚牛,剩下三分之一的选手,又淘汰了一半。
“我们继续,第二子,他叫睚眦。他性格刚烈,总是嘴里含着宝剑。所以古代很多人会把他雕刻到刀剑以及其他的兵器之上。另外,再提示一下,这个睚眦,他有个成语,就是睚眦必报。”
“妹的,又是写不出来。”
“我也是,这个经常听,但也写不出来。”
“果然是文化人,出的题就是不一样。”
一众电视机前观众不少写不出来。
但他们内心也是佩服的。
这样的题目不但新奇,而且还能增长一系列的文化知识。
“第三子……嘲风……”
“第四子,蒲牢……”
“第五子,狻猊……”
“第六子,霸下……”
“第七子,狴犴……”
“第八子,负屃……”
“第九子,螭吻……”
最后10分钟。
如果说前面第一子第二子哪怕是第三子……不少人可能写得出来。
哪怕有的写不出来,按着读音估计也有一些蒙出来的。
可从第四子开始,那个个大家都是不只没听过,连见都没见过。
甚至待正确答案公布出来。
大家回头再看,又是忘记了。
“很遗憾,陈扬老师出的最后9道题,现场没有一位同学答对。”
主持人也是有些遗憾的说道。
不过。
虽然没有一位同学全部答对。
但央视《汉字听写大赛》第一期,却是掀起了整个媒体的高潮。
【汉字听写大赛,收视破5个点。】
【央视再出经典综艺,汉字听写大赛。】
【汉字听写大赛第一期,所有选手全军覆没。】
【最后出题人陈扬。】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下面是龙生九子的详细介绍。】
……
“有意思,这个节目实在是有意思。”
“是啊,虽然所有选手全军覆没,但可以看出这个节目没有什么套路,传播的也是中华文化。”
“我也学到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以前天天说,现在好了,请问九子是哪九子?当真是一问三不知,以后还得多多学习国学方面的知识。”
“那个陈扬老师很牛逼啊,很风趣幽默嘛。出题也刁钻,不过,我就喜欢这样的出题选手。”
“人家是作家啊,作家当然知识面广。像这个龙生九子的知识,我就很感兴趣。”
“期待第二期。”
不得不说。
汉字听写大赛不只赢得了高收视率,同时也赢得了高口碑。
几乎是一众昨天看了《汉字听写大赛》的观众,都对于这个节目给予了很高的好评。
而对于网文这一边。
陈扬参加央视《汉字听写大赛》,也是最近以来网文圈里的一大盛事。
不少作者朋友纷纷留言:“不扬神这一次可真给我们网文作者长脸。”
“是啊,不扬神介绍的时候直接就说,我是一位网文作者,顶。”
“那是,不扬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网文作者的代表,也在一直推动我们网文的发展。”
“我还是喜欢看到一众选手全军覆没的样子。”
“就是,敢吐槽我写错别字。你们呢,你们来啊,你们不也写不出来。”
“忍住。”
“忍住不能啊,不扬神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那啥,不扬神第二期还会上吗?要是上的话,不扬神,赶紧拿本山海经出来,考死他们。”
“楼上的,你是真的6啊……建议的很好,我也觉得,将山海经拿出来。别说是一众选手得死,现场一众嘉宾,主持人,也都得死。”
你还别说。
第二期汉字听写大赛,他们又再一次邀请了陈扬。
陈扬原本是不想去的。
他得码字啊。
哪里有时间天天参加活动。
参加一次装完一波逼后就可以了。
可后来他却发现。
参加央视节目之后,他在起点的几部的订阅,又是恐怖的增长。
想了想。
陈扬便又答应了。
“好消息,汉字听写大赛破圈,第二期收视可能要再创新高。”
“坏消息,汉字听写大赛特邀嘉宾陈扬,将再次成为出题人。”
媒体上面,一众有关于汉字听写大赛的消息不断的出现。
“哇,我靠,我靠,又是他。”
“第一期全军覆没,第二期也得搞全军覆没吗?”
“那啥,第二期的选手们,你们得加油啊,这些天加强突击一下,别丢了我们的面子啊。”
事实上。
一众参加第二期汉字听写大赛的选手,还真个是特别突击了一下。
“各位,第二期最后出题人仍然是陈扬老师。陈扬老师是谁,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单独再介绍了。这样的一位天才作家,他的脑洞,思路,想法都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期,他出的题叫做龙生九子,考的不仅仅是这一些生僻字,考得还是对于古典文化的认识。”
“所以我觉得,第二期,他还会在古典文化这一块下功夫。同时,陈扬老师还是网文知名作家,他写的很多也善于从古典作品当中找资料。那么,这些天,我们就重点将一些古典比较生僻的字挑出来。如山海经,楚辞,诗经……”
嗯。
有攻就有矛。
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都是百里挑一出来的优秀学子。
同时在这一些优秀学子之上,他们后面还有无数顶级的老师加以辅导。
如果说第一期,他们没有太多的准备。
那么第二期。
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一定要找回场子。
……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
又是全新一期汉字听写大赛来到。
“又开始了。”
“陈扬老师来了吗?”
“来了。”
“太好了,就喜欢陈扬老师。”
虽然陈扬暂时在前面不需要出面。
他只需要最后10分钟出现就可以。
但因为陈扬之前的操作实在是太具有影响力。
时不时。
镜头都会转到陈扬那边露个脸。
与之第一期一样。
第一期前面的一些字词,虽然也有一些有难度的。
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可控。
同时一些生僻字,也是一些常见的生僻字。
不少选手在来参加这一次比赛的时候,也专门突击过。
所以第二期的表现比之第一期要好得多。
第一期到最后十分钟,只留下三分之一的选手。
但第二期到最后十分钟,还有二分之一的选手留在场地。
“看来第二期选手表现更为出色,下面,我们有请陈扬老师。”
镜头。
又一次对准了陈扬。
陈扬呢,笑意吟吟登场。
主持人也与陈扬打了打招呼:“陈扬老师,您最近可出名了。”
“是嘛,大家都想在我身上找回场子是吧。”
哈哈哈。
现场众人,包括电视机前大家都是大笑。
你还别说。
还真是。
不少选手看着陈扬,还真是摩拳擦掌。
陈扬却是叹了一口气:“早知道第二期我不来了,我听说一众选手这些天都是进行了全面的突击学习,我这样的一个出题人,压力山大啊。”
主持人也是说道:“这可怪不得大家,谁叫你第一期就让所有学子全军覆没。下面,我们就将时间交给陈扬老师。”
掌声响起。
“不知道不扬神会出什么题。”
“听说一众学子最近突击了一大堆生僻字,这一次不扬神恐怕会被打脸。”
“我听说有的一些学子连筑基,金丹……这一些都学习了一遍。”
不少一些支持陈扬的书友,这时有些担心起来。
对于这一些。
陈扬自然是知道的。
做为出题人。
他要是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那怎么出题啊。
哪怕这一些学子学习了一大堆生僻字。
但总有一些是没有学习到的。
或者。
他们是漏掉的。
比如……
陈扬清了清嗓子:“上一期我的错,我向大家道歉。大家都说我出的题太难了,那今天我就出简单一些,出大家平时都接触过的。第一题,郫县豆瓣。”
“啥?”
“这是啥题?”
就在大家准备着陈扬出一些经典国学生僻字时。
陈扬突然说出的一个郫县豆瓣,直接就将人给震得懵逼了。
“这是啥?”
看大家不解的样子。
陈扬说道:“郫县豆瓣,成都区生产的一种灵魂豆瓣酱。其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郫县豆瓣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
只是看着不少呆呆的选手,陈扬却是莫明的说了一句:“大家不会没有吃过郫县豆瓣吧。”
“噗……”
这个时候。
电视机前无数观众早已经笑出了声。
“郫县豆瓣……哈哈哈,郫县豆瓣……他喵的人才啊。”
“我千想万想都没有想过,也没想过这小子会出这样的题目。”
“那啥,我虽然是经常吃川菜,也知道豆瓣酱,但哪里知道什么是郫县豆瓣啊。”
“完了,郫县豆瓣的脾是脾气的脾吗?”
“怎么可能。”
于是。
第一道题出来,现场留下的来的一半选手直接就去了三分之二。
有的一些能写出来的。
一个是听过郫县的。
也有的是四川那边地区的选手。
还有的可能是蒙出来的。
不过不要紧。
后面10分钟,陈扬可以出10道题。
“第二题,栲栳栳面……这是来自河北,山西的一道名吃,属于晋菜。”
好吧。
吃货诞生的陈扬,第二道直接又去掉了一半多的选手。
至于为什么去这么多。
一个是很多人没有吃过栲栳栳面。
另一个。
有的哪怕吃过,一时半会也想不到栲栳栳面怎么写。
还有一个是蒙着来写。
但他们以为栲栳栳面中的栲是烤火的烤……结果也是错的。
于是又是一半多的选手完蛋。
“第三题……盬子鸡……”
咳咳。
十道题都没出全。
只出到第六道题。
一众选手便与第一期一样,再一次全军覆没。